第四辑 平阴县境名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5&rec=21&run=13

一、平阴县文庙
平阴县文庙,位于旧县城东南隅,东距新县城1公里。北宋元符年间(1098~110
0年)始建,历经元、明、清各代修葺扩建。如今,庙宇虽有倾圮,但保留下来的甚多
,为一碧瓦红墙,飞檐斗拱的宋代建筑群。坐北向南,南北长198米,东西宽80米,
占地1.3公顷。分三进院落。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
等。东侧建有忠义祠、名宦祠、文昌庙、三代宫、东斋,西侧有节孝祠、乡贤祠、西
斋。四周砖花墙,前有柏林照壁,后有林园花圃,碑石林立,庭院井然。建于中心的
大成殿,面阔5间长22米,进深3间宽11米,高11.8米,斗拱式建筑,重梁起架,歇山
式九脊顶,上覆琉璃瓦。大殿正面有6根八棱高浮雕盘龙石柱,配以云朵,十分精美
。殿内金柱(明柱)8根,泥柱(半在墙内)10根,结构紧严。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宏
伟壮观。东南有锦水环绕,绿树掩映,十分幽静。1995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洪范池·于林·九汇湖
洪范池又名龙池,位于平阴县城西南30公里洪范池乡政府驻地洪范村南端。池前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碑文载:“四周皆巨壑,池水去地积数尺,澄澈清莹,冬夏无
消长。”池北建有“龙祠”,亦称“龙王庙”。关于祠堂的建造年代及原因,池前碑
文记载甚明:“金完颜时,村人因祷雨辄应,建龙祠于池北。”龙祠坐北朝南,面阔
三间,硬山起脊,卷棚抱厦。祠内原有神像,山墙绘有壁画。祠堂南面两侧各有金代
所植古柏一株,虬盘鳞结,老态龙钟,茂枝舒展,滴绿泄翠。
于林位于洪范池北1公里处,为明代东阁大学士、文学家于慎行的墓地。于慎行
(1545~1607),字无垢,平阴县东阿镇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后官至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有《读史漫录》、《笔
麈》、《兖州府志》等著述,神宗时“文学为一时之冠”。于林占地4公顷,坐北向
南。昔日,门外有石狮1对;进门有牌坊2座,名“帝赐玄庐”、“责难陈善”,皆系
万历皇帝御书;甬道两侧有华表、石虎、石羊、石马、翁仲相对,并植万历皇帝所赐
白皮松59株;还有落棺亭1座、石碑10余通等。“十年动乱”期间,墓地毁坏严重,
碑碣残损散落。现尚存白皮松44株,一般胸围2米,高16米左右,棵棵树干挺直,通
体银白,针叶青翠,婷婷玉立,历400余年仍生机盎然,规模为国内所罕见。
九汇湖位于平阴县东阿镇,50年代中期,拦蓄狼溪河水而成。其水以洪范池、东
流泉、扈泉、白雁泉、拔箭泉、丁泉、墨池泉、天池泉、长沟泉等九泉为源,故名九
汇湖。其湖,群山环抱,风景美丽。内有湖心印月、夕阳斜辉、寺山雁鸣等景致。湖
北,有明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遗迹;湖南,有状若钓叟的寺山。湖上美景,岸边古
迹,形成九汇风光,前来观光者甚多。
三、翠屏山
翠屏山,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3公里。因青葱翠绿,嶂列如屏,故名。此山是旧时城
中目测洪水深浅的标志物,故原名“水山”。山间古迹甚多。山顶主峰称宝峰,上建
“玉皇庙”,庙门在南,石砌拱形。庙为二层,于门内沿石级可登。门外有石桥,桥侧植
翠柏各一株,俗称“二柏夹一桥”。门内为小院,正中建玉皇阁,阁下层辟石砌券门,上
层顶之四隅建筑为三角形雉堞式,似鸟展翅。中砌垛孔短墙,若西欧古堡,风格奇异。
玉皇阁院内西侧,存有“多佛塔”,因塔身嵌石佛多尊而得名。该塔建造于唐贞观四年
(630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由青石构筑,八面,密檐十三层,通高19.7米,塔
形雄伟,简洁古朴。每层东南西北四面,皆辟佛龛,内嵌雕石佛像,原有104尊,现存88
尊。佛像结跏趺坐,背后饰佛光唐草,具有显明的唐代风格。塔顶置铁制宝瓶冠刹,高
1.9米,于明嘉靖六年铸造。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侧半腰处,为宝峰寺遗址。此寺始建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慈净和尚创
建,初名“保宁院”。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修,改称“宝峰寺”。历经明清扩建,规
模递增。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玉皇阁、白衣阁、天王殿、八仙阁、碧霞元君殿、关
帝庙、灵官庙、倒影庵、戏楼等。现大多倾圮,但遗迹尚存,并遗有明、清石碑甚多。
北侧峭壁之上,镌有佛像二窟,内雕菩萨、佛像12尊。据造像题记载,为唐天宝十一年
鹿崇贞敬造。此处山势奇绝,峭壁之上,生有多种树木,以桧柏为佳。墨绿丛中有一巨
石,耸立突兀,上下两叠,侧刻“叠翠石”三字。石下天生一穴,称“银宝洞”,山风徐
吹,如哨音悠扬。该石缝隙中,生古柏一株,巍巍然悬于高空,树干拧生,根似鹰爪,冠盖
阔大,枝叶繁茂,人称“水山叠翠”,为旧时平阴八景之一。此外,在山西南侧尚有“石
门槛”、“试剑石”等景观。
四、大寨山·云翠山
大寨山位于洪范池乡东南,海拔494.8米,为平阴县境内最高峰。清咸丰年间,当地
居民因避战乱,于上建房扎寨,故名。现在石室、寨门尚存。此山古名大山,因狼溪
河发源于此,故又名“狼山”。相传,古时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唯独此山露在上面,所以
也称其为“浮山”。
该山重峦叠嶂,横列如屏,异常壮观。漫山林木繁茂,百草丛生,难辨路径。山上怪
石嶙峋, 巨岩嵯峨。山顶,两峰南北对峙,壁立如削,中有石梁相连,人称“天门观”。
北峰一侧景观众多,诸如“天乳泉”、“王母台”、“锦屏岩”、“透风崖”等,尤以
透风崖、锦屏岩壮美。透风崖两壁矗立, 高约10米,中间缝隙1米余,从一侧看去,仅见
一线蓝天。山风吹来, 呜呜作响,似虎啸,人听之,毛骨悚然。若值阴雨,浮云从缝隙穿
过, 如浪涛翻滚。锦屏岩,又称滴水崖,平展嶂列,上有清泉,漱玉泄玑,阳光朗照,五彩
缤纷。南峰一侧, 峭壁奇险。其中有一段通向峰顶的石岩,长约50米,顶宽仅2米余,两
侧皆深谷,俯视不可见底。人行其上,心惊胆颤,为攀登大寨山之最险绝处。相传,心地
不善者难以通过, 故人称此处为“扪心桥”。明万历年间,文学家于慎行于此经过时,
提心吊胆,冷汗浇身,过后甚为庆幸,遂写“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刻于岩顶。历经400余
年风雨剥蚀, 字迹至今显明可见。扪心桥景色怪异,如遇阴雨天气,一侧云雾迷,将
一切景物隐去,另一侧则一草一木,清晰可见。由扪心桥登至峰顶,放眼四野,气象万千。
西南方, 东平湖似明镜,银光闪闪;古黄河如玉带,挂在青葱翠峰间。远眺东方,群山逶
迤,如涛如浪。
云翠山在洪范池乡书院村南。山顶立一陡岩,长宽各里许,高数丈,方形似印,取名
“印峰”。峰北面壁上,有明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所书“天柱峰”三个大字。巨岩东
壁,又有于慎行题书八字:“削成四方,壁立千仞”。峰北一片青绿,蓊蓊葱葱。林间,
隐有庙观,清静幽雅。山巅,古木参天,影接荫连。浓荫笼罩处为全真教庙宇“南天观
”。此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明隆庆年间重修,由玉皇阁、蓬莱仙院、凭虚
阁、长春阁、真武观、三真观等建筑构成,规模甚大。观内石碑林立,洞穴幽深。东
为道士坟,葬历代真人。道观往时香火旺盛,现已荒芜。
五、平阴玫瑰
平阴玫瑰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以花大色艳,香味浓郁著称于世。栽培历史悠久
,早在唐朝就有翠屏山僧人慈净种植玫瑰的传说。到明朝已有利用玫瑰酿酒的佳话,民
间传有“隙地生来千万枝,恰如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的诗
句。20世纪初,平阴县年收购玫瑰花达30万公斤,享有“玫瑰之乡”的盛誉。境内玉带
河流域四周环山,中间谷地狭长,气候温和。特珠的地形、气候,造就了浓郁芳香的平
阴玫瑰。花开时茎高80~200厘米,花为重瓣深红色。5月中旬为盛花期,花期3~10天
。这时,玫瑰乡、平阴镇、李沟乡的近万亩玫瑰竞相开放,沟渠路旁、地头堰边、大地
田园、房前屋后,到处是一行行、一簇簇、一片片鲜艳夺目的玫瑰花,香气沁人肺腑,
令人爽心悦目。在玫瑰乡政府驻地,还辟有专供游人观赏的玫瑰花圃。1990年以来,该
县每年5月中旬举办玫瑰文化艺术节,前来赏花、旅游、从事经贸活动的客人络绎不绝
。以玫瑰花为原料的玫瑰酱、玫瑰酒、玫瑰饴、玫瑰精油、玫瑰系列化妆品及玫瑰风
味的食品,便成了客人们必购的商品和品尝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