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长清县境名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5&rec=20&run=13

一、灵岩寺
灵岩寺,在长清县城东南31.5公里,灵岩山之阳。灵岩山,其主峰青壁四削,呈
方形,故原名“方山”。又因似“印符”,又称“玉符山”。相传东晋时高僧郎公来
此说法,听者千人,山石为之点头,听众将此事告诉朗公,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
怪。山遂名“灵岩”。灵岩山居中,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北有宝山、黄尖山,东为
灵辟峰、朗公山、棋子岭,南是黄岘山、明孔山、如来顶,西乃鸡鸣山等。寺因山得
名。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法定禅师先建寺于方山之阴,曰“神宝寺”,后
建寺于方山之阳,曰“灵岩寺”。当时,寺院建在山腰甘露泉侧,规模不大。至唐代
贞观年间(627~649年),高僧慧崇将寺迁建于今址。以后历代均有增修。唐宋时为极
盛期,有殿阁40余座,禅房500余间,僧侣500余人。唐元和年间李吉甫在《十道图》
中将灵岩寺与今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合称为“舆内四
绝”。宋代,真宗赐名为“景德灵岩寺”,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名为“十方灵岩
禅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又赐名“崇善禅寺”。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
鼓楼、钟楼、东厢房、西厢房、韦陀院、观音堂、大雄宝殿、千佛殿、御书阁、方丈
院、辟支塔、塔西院、十王殿、墓塔林等。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还有令人神往的鸡鸣
山、明孔山、朗公石、一线天、十里松、摩顶松、“五步三泉”等自然景观,自古即
为旅游胜地。历代题咏灵岩寺的碑刻有423块,多出于名人手笔,著名的有唐李邕《
灵岩寺颂碑》、宋代的《圆通经碑》、金代党怀英书碑等。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
王世贞称赞道:“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灵岩,不成游也”。1982年被
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路景从灵岩景区坊,到灵岩寺山门止,有一段清幽漫长的路,沿途景美若画,
胜迹多甚。一进入灵岩景区,迎面可见一山,山巅形似鸡冠。相传,昔有盗贼,夜过
其下行窃,忽闻巨鸡鸣晓,震慑山岗,贼怖而从善,故称鸡鸣山。该山景色秀丽,为
旧时灵岩十二景之一。与鸡鸣山相对,有石坊屹立。此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 61
年) ,四柱高耸,柱础石鼓夹抱,柱端“朝天吼”昂天,额枋横贯,上镌清乾隆皇帝
御笔“灵岩胜境”。由此向里,大沟横卧,架以石桥,名叫“崇兴桥”,又名“崇福
桥”、“通灵桥”,或俗称“大石桥”。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由灵岩寺方丈仁钦重
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今建桥、修桥碑尚在。建桥碑,为北宋末年著名学
者画家郭恩撰文,其子郭升卿书写,字体颇佳,效法“兰亭”。碑阴有飞白体“灵岩
道场”四字,为北宋元丰年间尚书兵部郎中王临书写,系主碑补刻。临桥古柏葱郁,
溪涧深邃险峻。放眼南望,峰峦叠翠,巨石嶙峋,谓之“群仙朝笏”。其中一峰,有
孔穴穿透,犹若翠屏之上悬挂着一轮圆月。此山,名“明孔山”,亦为“灵岩十二景”
之一。相传,法定禅师来此创寺之时,路途艰险,阴森可怖,他面山诵经49天,感动
了神灵,阳光将山穿透,使他得以进山找到建寺之地。
沿路前行,又有山沟横卧,上架一桥,称“明空桥”,俗谓“小石桥”,明代重
建。两侧古柏耸空,枝桠搭连,远看似门。桥北有山,松柏郁森,曰“对松山”。桥
南有崖,泉流淋漓,叫“滴水崖”。崖石嵯峨,状如抱厦,泉洒如雨。乾隆皇帝来游
时,赐名“雨花岩”,后将其名镌刻于碑,碑侧建亭,并定为“灵岩八景”之一。
过明空桥为“黄茅冈”,路旁有众多巨石,似龟背,从远处看去又像群羊。石上
建黄茅冈亭。昔日,僧人在此迎客,故又名“接官亭”。过冈为灵岩之北溪,寺内诸
泉皆汇于此,相传宋真宗曾在这里饮马,故称“饮马沟”。沟上架桥,名“新石桥”
,系明代天启年间创建。桥两侧饰石栏,上雕蹲狮。沟北石壁嵌明万历年间书画家、
历城人刘亮采所书“十里松”大字石刻。“十里松”是指从“灵岩胜境”坊到寺门沿
途之古柏,昔人讳“悲”之音,所以称“松”。过桥之后,山路渐陡,古柏夹道,苍
翠笼荫。路北侧,溪水激湍,水涛、松涛,轰鸣震耳。上陡坡,即为山门广场。迎面
古柏葱笼滴翠,旁侧立一石碑,上刻“大灵岩寺”四字,系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西
夏人、山东肃政廉访副使文书讷书丹。碑阴镌蒙古僧家奴跋语。广场东侧山岩石壁上
,有清乾隆皇帝手书诗刻多方。至此,便到达佛门胜地灵岩寺。
金刚殿·大雄宝殿·摩顶松灵岩寺山门称“金刚殿”,约为元代创建。门前两侧
置清初石狮一对,昔日还立有“千崖”、“万壑”石碑,由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山
东左布政使张钦书丹,门后也立二碑,镌“绝俗”、“持戒”四字,为明隆庆年间李
复初手笔。殿内供护法天神二尊,右为“那罗延金刚”,左为“密执金刚”,手持宝
杵,威武刚猛。门内清溪东西涓流,上架三桥,东曰“虎溪”,中曰“聚善”,西曰
“接引”,皆为建寺时建造。寺内僧人送客至此溪则止。
溪北,有一四合院落,大门名“天王殿”,单檐硬山,基址、柱础等物乃为宋代
遗存。殿内左右山墙,嵌唐、宋、元、明、清碑碣17方。殿之中央,立北宋皇年间
经幢一座。天王殿北的东西两侧,钟鼓二楼矗立,为北宋末寺内住持妙空创建,钟楼
内现置明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住持正昂铸造的铜钟一枚。钟、鼓楼东西两侧为廊
庑,北侧正中高台之上便是大雄宝殿。该殿原为宋代“献殿”,是已倾圮的“礼拜五
花殿”的前堂,由本寺住持仁钦于北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创建。昔日,
僧人于此诵经朝拜。明正统年间,就国于济南的德王捐塑佛像于内,遂称“大雄宝殿
”。今殿建于清代中叶,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硬山顶,卷棚式抱厦,红柱青瓦,半
壁 扇。左右葱茏参天的古银杏树相衬,愈显得殿堂分外壮观。清乾隆二十二年(17
57年)弘历皇帝为殿题写“卓锡名蓝”匾额及“奇松尔日犹回向,诡石何心忽点头”
楹联。诡石即“朗公石”,奇松即“摩顶松”。
摩顶松,在大雄宝殿西北隅。四周砌以石栏,旁嵌明代嘉靖年间山东巡按监察御
史张鹏所题“珠树莲台”、“名山胜水”大字石刻,以及乾隆皇帝御书“摩顶松”字
碑和御制图诗碑。清康熙《灵岩志》对此松即已记载:“大可数围,内空外窍,老杆
尽枯,孙枝独茂,翠色欲滴,苍古可爱,真不老物也。”僧人将玄奘的传说附会到本
寺,称当年大唐玄奘去西天取经,临行时,手摩此松顶曰:吾西去求佛,汝枝西长;
归时,东向,使吾门弟子知之。玄奘走后,树枝年年西指,一年忽东指,弟子西迎,
玄奘果然归来,得佛经六百部。“摩顶松”由此得名。谓之青松,实为翠柏,因“柏
”“悲”同音,其意不祥,故改之。后来寺内僧人为图吉利,便在柏侧栽柿树一株,
取“百事如意”之意。这柿树长得秀丽,与苍劲古柏相映成趣,被列为“灵岩八景”
之一。
千佛殿在摩顶松的北面,为寺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建筑。唐贞观年间本
寺住持慧崇创建,宋嘉六年(1061年)寺内住持琼环重修,明嘉靖年间重建。其后,
历经多次修葺,其形制被保存下来,基本因袭了宋时的风貌。
大殿建在2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丹柱碧瓦,斗拱
错落,檐角翘起,跃跃欲飞,整个殿宇金碧辉煌,异常气派。殿周,围以矮墙,形成
院落。院内院外,古木参天。近院有一翠柏,虬盘鳞结,苍劲挺拔,传为汉柏。旁有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四月立的《汉柏记》石碑一通,碑文曰:“此柏方萌芽,汉
文帝梦灵岩庙左右有千柏,命通往观之。至,惟见一萌芽,回以实报。文帝祭而祝之
,曰:当与此山并传不朽。”
殿内中央台座上,供奉着三尊大佛,中为毗卢遮那佛,端坐于莲花高台上,藤胎
髹漆,宋治平年间由僧惠在钱塘制作;东为药师佛,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以铜铸造
;西为阿弥陀佛,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铜铸。四周壁上,曾排列着数以千计的3
0厘米高的坐佛,约为明代所置,多数木质,少数铜质,故称“千佛殿”。现存已不
及半数。
殿中周围墙壁前的台座上,排列着101~120厘米高的40尊泥塑罗汉,其中29尊为
梵僧罗汉,11尊为中国高僧。这批罗汉像多数塑于北宋嘉六年(1061年),少数塑于
元、明两代。塑造技艺精湛,写实性强,形体、比例与真人相像。其情态各异,有的
禅坐,有的执杖,有的屈膝,有的光足,有的怒目,有的沉思,有的争辩,有的说法
,无一雷同,生动传神。其衣饰彩绘也处理得干净利落,线条有的柔美流畅,有的刚
健有力,有曲有直,有深有浮,富于节奏。色彩丰富,点染涂描,技法纯熟,堪称我
国古代泥塑遗存中的艺术瑰宝。1922年7月,著名学者梁启超挥毫题字,誉之为“海
内第一名塑”。
御书阁·鲁班洞御书阁,在千佛殿的东北侧。唐代本寺住持慧崇创建,曾供有唐
太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御书,故名。北宋大观年间,住持仁钦重建,并篆
书颜额。金代贞年间,寺遭战火,御书尽焚。明代重修,并先后于内塑菩萨、玉皇
像。阁为两层,下为石砌台基,券以拱门;上为阁体,飞檐起脊。阁前拱门之上石隙
间生出古青檀,盘根错节,枝柯纵横,状若游龙、云朵,名曰“云檀”,为寺内一大
奇观。阁基内外,嵌石刻颇多,其中以宋代写的《圆通经》最为著称。《圆通经》写
于元符二年(1099年)十二月,共四叶,草书1400余字,字体潇洒俊逸。刻石也妙,仍
能保持该书法之韵味。明代嘉靖间,学士方豪跋语曰:“灵岩名笔固多,惜多为石工
所败,惟此字独佳。”该《圆通经》石刻与天王殿内元代汉藏文对照碑、鲁班洞中李
邕《灵岩寺颂并序》碑,均为寺内珍品。
鲁班洞,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过去传为东晋十六国时前秦隐士张忠穴居之处,又
传为朗公藏骨处,今经文物工作者考察,是早期进入寺院的山门。山门南北方向,南
侧辟券拱门,门洞深数米,两侧石壁上嵌有唐代景云、开元和北宋淳化、元、大观
年间的题名石刻。其中西壁所嵌唐代北海太守李邕于天宝元年(742年)撰书的《灵岩
寺颂并序》碑最为著名。李氏富有文名,书法尤佳。其字笔力遒劲,笔势开放,如龙
腾虎跃,剑拔弩张。性喜创新,厌因袭,曾曰“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故其书法具
有独特的风格。该碑,字体为行书,是他65岁所书,可谓得意之作。李氏之碑刻,在
本寺曾有多块,如今仅存此碑,亦是目前山东省仅存的一块李邕书碑。
辟支塔以辟支佛(全称“辟支迦佛陀”)命名,位于千佛殿的西侧。其创建年代,
古人文章及志书中有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年)李邕撰书的《灵岩寺颂并序》碑曰“
辟支佛牙,灰骨起塔”。清康熙《灵岩志》中也曰“唐天宝中建”。今塔建于北宋淳
化五年(994年),嘉二年(1057年)竣工,元、明屡修之。
塔高54米余,八角九级十二檐,青砖砌垒。塔基石筑,上刻阴曹地府浮雕。塔身
,每级四门六窗,一至三层双檐,其余单檐。塔刹由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
、刹竿组成。最上一层,八角各置金刚一尊,拽拉铁链,使刹加固。塔内设中心柱,
东、西、南三面辟龛,内置石刻辟支佛像。该塔背依山峦,岿然耸立,和周围景色组
成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塔有砖砌台阶,盘旋登至塔顶,可观赏灵岩胜景全貌。
般舟殿基址位于千佛殿北,为唐至清建筑遗址。1995年发掘出土。昔日,般舟殿
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今台基上尚保留般舟殿四周残墙及硕大的柱础。其中明间两座
柱础雕刻龙凤花纹,甚为精美。残墙东、西、北三面竖有八棱石柱,南面殿墙前有唐
代密檐式石塔一座和八棱石经幢两根,上皆雕刻精美的纹饰,为佛教艺术精品。
慧崇塔·墓塔林墓塔林,位于寺西0.5公里处。坐北朝南,为历代高僧安息之地
。有唐、宋、金、元、明、清墓塔167座,碑刻81通。以元、明时期的墓塔居多,最
早的唐塔仅1座,即慧崇塔。
慧崇塔在墓塔林北侧的最高处,是唐代高僧慧崇的葬塔。慧崇是贞观年间灵岩寺
住持,他将灵岩寺从甘露泉迁至今址,创建了千佛殿、御书阁等,功绩赫然,圆寂建
墓塔以藏舍利。该塔建于天宝年间,高5.3米,石砌方形,单层。南面辟门,门上券
拱处镌以火焰状半圆形浮雕。东西两面饰门,仕女凭门半掩,门上雕刻狮头、武士、
飞天、乐伎等图案。塔顶重檐,以石板叠涩外挑,塔刹由露盘、仰莲、宝珠组成。整
座塔体显得古朴浑厚。塔壁刻有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年)释真可的《礼慧崇塔》诗。
其余墓塔,皆在慧崇塔之南,簇聚成林,蔚为壮观,可与河南嵩山少林寺墓塔林
媲美,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墓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
形制多样,造形古朴,雕刻精细。塔座多呈方形和圆形,雕成莲瓣,由金刚、力士顶
托,有的则做成须弥座式。塔身有圆形、长方形、钟形、八角形等,上刻祖师僧名及
年号。塔刹为雕刻着莲花瓣的复钵和圆形相轮,上置宝瓶和相轮式宝尖。诸塔之中,
悦公息庵和尚墓塔尤惹人注目。息庵为灵岩寺第三十九代住持,圆寂于元代至正元年
(1341年)。其墓旁《让公息庵禅师道行碑》,由日本和尚邵元撰书。邵元因“慕中华
释教之盛”,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来华,在中国居留长达21年,其间,遍游各大名
寺,曾任少林寺首座僧职,还被选为百僧之一进宫诵《大藏经》。他不仅通晓禅宗教
义,而且对汉文化也造诣颇深。他所撰写的此碑,书、文并茂,堪称上品,且为中日
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珍贵实物资料,传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当代历史学
家郭沫若曾题诗赞曰:“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
相学倍相亲。”
白云洞·积翠证明龛·朗公石由寺东侧沿盘路向灵岩山攀登,处处有景。行约里
许,为甘露泉,清乾隆皇帝曾在此建行宫。昔日,殿宇众多,现仅存遗址。甘露泉向
上不远,右侧有一古柏,三杈,杈间有一大石被包在里面,人称“树抱石”,大约形
成于四百年前,乾隆皇帝曾咏《登玉符最高峰得四百字》一诗描述道:“树抱石为胎
,前飞峡成调。”此诗刻在不远的石广(yǎn眼)上。石广有两处,一曰“大石广”
,一曰“小石广”。和石广相距不远,有一大石平卧。相传,明代灵岩寺住持真可常
于此石上竖卧休息,故名“可公床”。
由小石广向上,便是白云洞。阴雨天,于山下依稀可见洞内溢出白色云气,故名
。白云洞所在之山岩,平平展展,上有翠柏荆棵,山花芳草。洞穴岩壁之下,有一平
坦隙地,人们立于此,可俯瞰灵岩胜景。
从白云洞向西,略走一段路程,可遥见陡壁之上有大字石刻“灵岩观音道场”,
系北宋政和年间张劢题书。循径折东,便到“悬星岩”,俗谓“功德顶”,上镌明隆
庆年间吏部尚书杨博题写的大字石刻“象岭”、“狮峰”。岩间有一巨大佛龛,名曰
“积翠证明龛”,亦名“证明功德龛”、“方山证明殿”。其名来源于“幼童舍身成
佛”的传说。龛内唐大中八年(854年)乡贡进士牟撰写的《修方山证明功德记》石
刻载:“按寺记云:唐初有一童儿舍身,坠到半虚,五云封之,接往西天而去。……
证明佛法功德之真理。”龛为唐贞观年间开凿,内平面呈椭圆形,正中雕有释迦牟尼
石像,高约5米,体态丰腴,身着袈裟,趺跏而坐。旁有菩萨、弟子、卫侍、神兽造
像等。洞内题记甚丰,尤以唐宋两代最多。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于龛外增建方形
石室,坡顶,叠涩出檐,外壁涂朱色,俗称“红门”。门前为平台,台周设护栏,人
们可凭栏观赏四周景色。龛上,巨岩削壁如屏,青葱翠绿,景色壮丽,称“方山积翠
”,为灵岩十二景之一。
积翠岩西南为“巢鹤岩”,又名“蹲狮峰”、“晾经台”,台上有亭,亭下设石
栏,可倚栏小憩览胜。这里 岩陡立,云烟萦绕,飞鸟盘空。积翠岩之东南为狮尾峰、
灵辟峰。“两峰矗立,狭通一线”,好似神灵用巨斧劈开一般,仅可容一人侧身通过。
于此峡中仰望,只见蓝天一线,故名“一线天”。因处于东侧山巅,又称“东天门”、
“小天门”。穿过一线天,便为灵岩山北麓,北魏法定禅师曾于山阴渍米峪建神宝寺。
如今寺已湮没, 仅为遗址。一线天南约1公里处的山峰下,有孤石耸立,相传为朗公
之化身,故称“朗公石”。远远望去,酷像一光头和尚,身披袈裟,背着行囊,拄着
锡杖,沿着山路踽踽前行,实乃唯妙唯肖。
二、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长清县城东南20公里。因有5个并列的山峰而得名,属泰山山脉,
主峰海拔395米。山峦连绵,苍翠玲珑,文物荟萃,世人曾把泰山、灵岩、五峰山并
称“鲁中三山”。自东向西依次是群仙峰、志仙峰、会仙峰、望仙峰、聚仙峰(又称
迎仙峰)。五峰环联错列,云绕岩巅,苍茫蓊郁,绿树荫中,宫、观、亭、台交相辉
映,风景绝佳。金代创建五峰山道观,明代达到极盛,分为南北二观。北观称洞真观
;南观称玄都观,有明德王府的6座王墓。清顺治年间道观遭兵火破坏而衰败。现仍
有洞真观建筑群遗址和玄都观的八字墙以及金元至明清碑碣数十通。山上古木参天,
尤以柏树为奇。
洞真观进入五峰山西南侧的登山盘路,就见两岩对峙,崖上用巨石筑门,称“一
天门”。昔日,门上架阁,名“迎恩阁”,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建造,后毁。今门
内左侧仍有《五峰山敕建一天门迎恩阁碑记》石碑。过一天门,渡过“迎仙桥”,便
到洞真观。
洞真观,金代泰和年间(1201~1208年)由全真教道士邱志园、范志明创建。邱、
范殁后,同业王志深、李志清增筑之,凿池引泉,初具规模,官名为“洞真观”。元
代宫廷封道观为“护国神虚宫”。明万历皇帝赐名“隆寿宫”,敕建“保国隆寿宫石
坊”,并颁发《道藏》经一部480函。至此,洞真观进入鼎盛时期,“楼殿岿崇,金
碧辉荧”。清代以来,渐趋衰败。
该观坐北朝南,各殿依次建在同一中轴线上。大门在南,为木质牌坊,四柱三楼
式。门内架石桥,名曰“更鸡桥”。桥北是玉皇殿。殿内塑玉皇大帝像,头戴九旒冕
冠,两侧侍者各四,手持枪、刀、火、旗。殿前右侧为龙王殿,明正统十三年(1518
年)重修;殿内有泉,门外两侧刻楹联:“一派水声流不尽,四围山势欲飞来。”左
侧为“虎神殿”,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修建。玉皇殿院内古柏众多,浓荫蔽日,
其中13株尤胜,俗称“十三太保”。殿东院外,有建观之初所植银杏一株,树干挺拔
,高达30米,胸围6.5米,冠幅近40米,枝叶繁茂,禽鸟啁啾。树东有泉,名“清泠
泉”,泉上有听泉台,台上筑“清泠亭”,因在志仙峰前,又称“志仙亭”,上刻对
联两副,其一联曰:“到此息尘虑,对之清客心。”
北出玉皇殿,拾级而上便是“娘娘庙”,祀碧霞元君。娘娘庙后为“真武庙”,
庙内原祀北方玄武七宿,其对联曰:“一柄皂旗遮日月,七星宝剑照乾坤。”出真武
庙,最北端宽广的石级上昔日有三元殿,亦名三元宫,内祀天、地、水三神。清嘉庆
十八年(1813年)山东布政使朱锡爵题写门额“灵照三界”。殿左侧有观音堂、吕祖庙
、青帝宫,今仅存青帝宫。
洞真观中古碑林立,金、元、明、清各代皆有,其中尤以元初定宗二年(1247年
)《真静崔先生画像赞》碑最为著名。崔先生,名道演,字玄甫,号真静,金代人,
是位亦儒亦道弃仕途厌名利的隐士,原在蒙古哲里木东境“金山昊天观”,金贞年
间,南下寓居五峰山,与当时文人相交密切,颇有名气,金兴定五年(1221年)卒。此
碑为后人纪念他而立,正面碑颜镌“真静崔先生画像赞”八字,篆书。碑身是沈士元
单线条刻画的崔道演盘膝坐像,画像上端勒有金元诗人元好问、刘祁、杜仁杰的像赞
诗各一首,字体分别为籀、篆、隶。碑阴镌刻杜仁杰撰文、高书写的《真静崔先生
小传》。此碑作品出自各名家之手,诗、书、画、刻俱佳,为历代金石家所著录。此
外,杜仁杰的诗碑也保存于观内。
莲花洞又名“千佛洞”,在聚仙峰的西侧峭壁上,是一处珍贵的东魏石窟造像,
1992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深丈余,高3米,洞口由块石券成,上嵌明
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镌刻的“圣佛莲花洞”颜额。洞中四壁全由佛像占据。最深处
正中,凿佛像一尊,结跏趺坐,高2米余,属洞中最大者;左右侍者各二,高1.6米。
周围洞壁及拱门两侧雕242尊小佛,形态各异。洞顶藻井全为莲花雕饰,40余朵,色
彩素净淡雅。该洞有东魏至北宋造像题记多处。据清嘉庆《山左金石志》载:“(隋
)莲花洞造像题字三十种,在洞外东壁者五种,在洞内北壁者二十三种,在洞内南壁
者二种,每种五六字至二十余字不等,向未著录,此段赤亭亲至五峰搜得之。”又据
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云:“五峰山莲花洞大像主钟崔等五十四人题名,盖又有出
三十种之外者矣。”如今,不少题记尚存,但大半已漫漶不可识,尚可辨认的有东魏
武定五年(547年)、北齐乾明元年(560年)造像题记等。
仙人台·青崖寨·玄都观仙人台,位于群仙峰顶,五峰最东。群仙峰隆然突起,
峰顶孤悬天半,四面悬崖壁立而成台形,只有一条小路可至。据传五峰山道人常来此
坐化升天,故名仙人台。山势险峻,古柏苍郁,景色殊绝。
青崖寨,在五峰山东侧,主峰海拔565.4米。原名青崖山。此山北连黄山,中隔
一涧,唯西北一条小路可通山顶,山势陡峭险峻,古为兵家屯兵之地。金元时,东平
路行军万户、长清人严实,曾在此建寨屯兵镇守,始称青崖寨山。明崇祯十三年(16
40年),以孙华亭为首的万名起义军驻扎于此,至清顺治年间义军山寨被清兵攻破。
山上尚存的遗迹,有半穴居式建筑260余间,1~3米高的寨墙300余米,寨门、马道、
点将台、旗杆穴、校场、盔子石和舂米蓄水用的石臼、石瓮等。
玄都观,亦称南观、元都观,在洞真观南侧的青崖山西南麓,为明代德王的香火
院,明成化至崇祯年间驻藩济南的六代德王陵墓均建于此。这里泉水潺流,树木葱郁
。玄都观内的一株海棠尤为茂盛,枝干挺拔,冠幅博大,芳香四溢。清末民初,玄都
观倾圮,陵园也遭破坏,现仅存八字墙、德王墓和一座享堂。1993年初,文物部门对
德庄王朱见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是墓主与其妃刘氏、其子济宁安僖王朱的
合葬墓,距地面12米。墓穴中后部为地宫,砖石结构,有相互贯通的东、西、前三殿
,总面积105.5平方米。两扇石门均宽11.07米,高2.51米,厚0.19米,上雕铺首及乳
头形门钉,殿内各置一石棺床。
三、莲台山
莲台山,在长清县城东南22.5公里张夏镇境内,南距灵岩寺15公里,西距五峰山
5公里。又名“娄敬洞山”,因相传汉初娄敬曾在此山洞内隐居而得名,形成的山峪
称“小娄峪”。又传说汉初名臣张良也曾在这里隐居,所以也称作“张山”。因植物
资源极为丰富,又称“万花山”。此地古为道教胜地。道观经历了唐、宋、元、明、
清各代,极盛时“殿宇峻起,神像璀璨,金碧辉荧,山谷生色,到此者悦如人居天上
,境入桃源”。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道观被官府查封后衰落。现存建筑遗址有:
莲台胜境坊、蓬莱观三元宫、张仙祠、吕祖祠、玉皇殿等。此山气势雄伟,峰峦叠嶂
,环抱如城廓。山内呈喀斯特地貌特征,有众多幽绝深邃古洞,著名的有娄敬洞、青
龙洞、王母洞、三青洞、八卦洞、风洞、云洞、仙姑洞、火龙洞、朝阳洞等。有玉柱
峰、梯子崖等险峰怪石:玉柱峰拔地而起如巨笋,一峰独秀;梯子崖高数丈,嵯峨嶙
峋,有石磴可上。夏季雨后,水从山上石罅中喷出,景色壮观。深秋季节,霜染红叶
遍山,令人流连忘返。
山中最大的岩洞为娄敬洞。洞在娄敬洞山阴之峭壁上,深数百米,宽5~6米,最
高处达30余米,穿山而过,南北相通。洞前藤条攀缘,并有山中特产“王瓜菜”,四
季长青,叶鲜味美。洞内黑暗,崎岖难行,借助灯光方可观赏洞内景致。洞壁间,钟
乳石多姿多采,状如莲花、灵芝,如玉如盖。东南出口处,有石凿神龛,祀娄敬、范
蠡、张良石像。像前供桌上刻“大金国泰和四年造”字样,相传为张良、娄敬对弈处
。出洞口顿觉豁然开朗,南望泰岱峙立擎天,气象万千。
小娄峪尽头,梯子崖南侧为王母洞。崖前有泉,名王母泉。洞口两侧镌刻“壶中
灵药山中采,宴内蟠桃洞中寻”对联,洞额为“西望瑶池”。洞分上下两层,其相通
之路陡直拥塞,状如竖井,须手攀足蹬,翻转身体方可通过,故又称“鹞子翻身洞”
。登上洞顶可尽览山中景色。
四、大峰山·黄崖寨山
大峰山位于长清县孝里镇南黄崖村之南,海拔367米。其名见载于明天启四年(1
624年)碑刻。山势险峻,峰峦突兀,洞壑深幽,松柏叠翠,清泉涓流。山上曾建有道
教峰云观,现存道观遗址及天麻峪、璇玑洞、簸其掌、三教堂等景观。1937年抗日战
争爆发后,长清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此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
政权,进行艰苦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直至长清全境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封山造
林,植被甚佳,并辟建了革命烈士陵园。1979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崖寨在大峰山东北侧,海拔426米。因山崖呈黄色而得名黄崖山。山的东西南
三面自山腰以上,异峰突起,绝壁如削,唯西北向有一崎岖小径,蜿蜒通向山顶。清
咸丰年间,江苏人张积中在山上筑寨避兵讲学,改名黄崖寨山。原有全石结构叠涩式
房屋1200余间,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清同治五年(1866年),官府以张积中“传
播邪教,聚众谋乱”为由,调兵清洗山寨,残杀无辜寨民2000余人,张积中及其亲眷
弟子200余人在“祭祀堂”自焚,世称“黄崖惨案”。山寨和房屋建筑遗址至今脉络
清晰。现存的“一寨门”,寨墙厚1.6米,高4米,长500余米,全部用青石砌成
,建有排枪、箭孔;“二寨门”两侧建有哨楼,寨墙厚1米,高2.5米,长600米。山
寨主建筑“祭祀堂”,为凹字形锁皮厅,东西长21.1米,南北宽13.2米,现仅存3.5
米高残墙。堂西南800米有一处院落,称“吴家宅子”,曾是济南知府吴载勋避兵休
养之处,现存完整石室4间。
五、崮云湖
崮云湖,位于长清县崮山镇政府驻地南侧,104国道的西侧,是长清新辟建的旅
游风景区之一。1995年建成度假村,并向游客开放。崮云湖原是一座水库,面积6平
方多公里,偎依青山,波光潋滟,风景秀丽。湖岸白杨参天,绿柳垂丝,翠草如茵,
清泉潺流。湖内有沙滩浴场、小浴池、滑水道、栈桥、观瀑亭和泊于水中的多功能客
轮宾馆。游人可在“观瀑亭”内观飞瀑,赏“乌龟”、“双龙”等怪石,可乘小船畅
游于湖上,亦可在绿荫下悠然垂钓。清晨,于客轮宾馆可凭栏观看“崮山日出”。崮
山,位于湖东北侧1公里余,山巅翠柏蓊郁,掩隐着明代玉皇庙古建筑群。今除正殿
已倾圮外,余保存尚完整,并有明清以来碑碣数通。古时,崮山设有驿站,清乾隆皇
帝下江南时,在斯地建行宫,数次驻跸于此,留下诗作数篇。其辛卯年(1771年)仲春
诗曰:“崮山原属昔常过,绝顶仙宫栖岌峨。瞬息六年何所异,绿窗云影绛垣多。”
湖南岸,青龙山巍峨葱茏,像巨大屏风。半山腰处有狩猎场,还有千年古刹“衔
草寺”遗址,清乾隆皇帝途经此地时赠给寺院道主的“龙头杖”至今保存完好。青龙
山北峰之上,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片小石屋,传说为元代时当地百姓避难抗侵的“城堡
”。站在主峰顶巅,南可瞻巍巍泰山,北可观滔滔黄河。
六、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在长清县城西南22公里孝里铺南的孝堂山上。孝堂山原名龟
山,春秋战国时称巫山。《左传·襄公十八年》载“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山
。自汉代在山上建享堂,世人谓之孝子堂,遂将此山称为孝堂山。后人附会为“二十
四孝”之一郭巨的墓祠。墓祠全为石筑,室内宽3.8米,进深2.08米,高2.63米。屋
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瓦陇、勾头、连檐等形状,作单檐悬山顶。墙壁用厚20厘
米石块砌成,前面正中置3根八棱形石柱,高86厘米,上下端刻成斗形,与后墙间跨
度2.03米的三角石梁负载屋顶,分祠为两间。前檐东西角各有一石柱支持。山墙和八
棱形柱大斗与瓦当上均刻蕨纹、菱纹等简朴装饰。石祠约建于公元1世纪东汉初年,
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是研究我国建筑学史的重要实物例证。祠内石壁和
三角石梁上雕刻着精美的阴纹图画,刻画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人物、禽兽、草木、山
川、天地形状,还有反映贵族生活的朝会、出行、迎宾、征战、献俘、狩猎、庖厨、
百戏等场面。描绘极为生动,绘画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我国
绘画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为保护这一历史文物,于1953年在石祠外修建罩室,加筑围
墙。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