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洗砚泉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4&rec=78&run=13

珍珠泉(双龙泉)在郭店镇山前村北,虞山东坡。虞山,为地处山前平原的一座
孤山,松柏苍郁,岩石嶙峋。昔日,山上建有泰山行宫等庙宇,颇有名气,每年农
历三月举行为期4天的庙会,远近香客、游人如云。 清乾隆《历城县志》载:“康
熙四十四年大雨,有泉出于山巅,至今不涸,土人名之曰‘神应泉’。”后来,此
泉衍称为“双龙泉”,因位于白龙石、黑龙石之间而得名。民初《续修历城县志》
载:“双龙泉,在虞山白龙石、黑龙石之间,一泓澄澈,岁亢旱不涸,祷雨辄应。
前志载‘神应泉’,疑即此泉。”岁月迁延,历史泉名失传,今珍珠泉疑即昔日之
神应泉、双龙泉。据村民介绍,珍珠泉旧时泉源旺盛,是庙会期间每天数万人的饮
用水。今泉池为直径20米,深5米左右的天然水坑,终年不涸。坑底淤积严重, 平
时积水约1米,水质浑浊。盛水季节,水深可达3米左右,水澄澈。山上的古庙宇早
已荡然无存,庙会也已不再,山上遍布采石的矿坑。
洗砚泉清乾隆《历城县志》转述王士祯《香祖笔记》载,济南城北砚溪村一带,
四面皆是稻田,园圃中有一清泉,相传是元朝文学家赵孟的洗砚泉。一日,园丁
整治菜畦,从土中挖出一方石刻,洗净一看,上面刻有用篆体题写的两首诗,其中
一句曰“泉声振响暗林壑,山色滴翠落莓苔”,诗后刻有“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赵
孟题”字样。乾隆初年,此石刻尚遗存在臧家屯(今属北园镇,位于小清河畔)。
今藏于济南市博物馆。据调查,今臧家屯村中街旁,昔日有“一品泉”,泉池为圆
井形,直径约2米,井口覆以大青石,间隔成“品”字形布局的三眼小井口, 故俗
称“三眼井”。泉井东侧为臧家屯,以西即为砚溪村(今已连为一村)。村民用上自
来水后,泉井渐趋荒废,后拓宽街道填埋于路下。疑此“一品泉”即古之洗砚泉。
煮糟泉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曰在“四里山南”。早已失迷。据明崇
祯、清乾隆《历城县志》载:“今考山下无泉,或即道旁野井也?”但晚清郝植恭
又将此泉列入《七十二泉记》,然而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则又称:“相传在
城西四里,今失考”。
炉泉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曰在“南山下”。明崇祯《历城县志》已
载:“今迷莫考。”晚清郝植恭又将此泉列入《七十二泉记》,但民国《历城县乡
土调查录》则称:“在县南千佛山下,今失考。”
南煮糠泉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曰在“ (同“蜡”)山窝北。”清道
光《济南府志》已载:“县志云今涸。”
一勺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在佛洞下”,并引康熙《济南府志》语“池仅
如盆,挹取不匮”。今为何址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