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泉·杨家朱·白花泉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4&rec=51&run=13

老庄泉在青铜山南麓,锦绣川乡老庄村内。泉以村名。为东西两泉。西泉池呈
长方形,水清碧透;东池为井形,苍暗深邃。两池皆以石砌岸,水由暗渠汇入8 米
长的蓄水池。沿泉旁石阶路可攀登至青铜山大佛寺造像。
杨家泉在青铜山东,锦绣川乡金钢纂村山道旁。因源于杨姓田边得名。原为自
然水池,后被填埋,水自地下水道向西伏流,汇入村内蓄水池。泉水澄澈,清冽甘
美,为村民饮用水。水盛时沿山峪蜿蜒南流5公里余,入锦绣川水库。
白花泉在青铜山顶端,十六里河镇白花泉村东南石崖下。因“石泉流出白花浮”
得名。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康熙《济南府志》云:“飞泻漫流,曲尽幽姿,
流经孤山入锦绣川。”今泉池北为巨岩,三面石砌,东临深涧,水自岩缝流出,汇
积池内,为村民饮用水。大旱年,时有枯竭。
斗母泉(窦姑泉)在青铜山西北山阴,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北崖下,邻近处有斗
母庙。因水涌量大,俗称“大泉”。原名“窦姑泉”,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
和道光《济南府志》均著录,称“在大佛寺北顶”。清郝植恭亦称此泉为窦姑泉,
将其列入《七十二泉记》。今斗母泉村的山之南麓,即大佛寺遗址。盖后来由“窦
姑泉”谐音为“斗母泉”。泉水自岩壁圆洞流出,汇积于1991年棚盖起来的蓄水池
内,常年不竭,为村民饮用水。池旁有连根同生的车梁木和刺楸古树,均为济南地
区同类树种中的第一大树。
南圈泉在青铜山北坡,十六里河镇南圈村西。因村而得名。为用水泥板棚盖的
石砌长方池,水自南壁岩缝流出,清澈洁净,为村民饮用水。
边庄三泉在青铜山西北,十六里河镇边庄村街旁岩下。依方位分别取名“北泉”
、“南泉”和“西泉”。泉池皆为长7米,宽3米,深2.5米左右的石砌方池, 以水
泥板棚盖,上留便于取水的方孔。水量较均衡,不涸不溢,为村民饮用水。
西坡双泉在十六里河镇西坡村,村东即为青铜山。村南、村北各有一泉,按方
位分别称“南泉”、“北泉”。池皆以石砌。南泉池顶用料石券为拱形,水自岩缝
流落至池内;北泉池为敞开式,水自地堰石缝流出,汇入池内。泉水清澈,四季不
竭。
南岭泉在青铜山北,十六里河镇碉堡峪村南。因源于南岭山顶得名。为水泥板
棚盖的石砌长方池。水自岩缝涌出,流落池内,哗哗作响,长流不息。
寄宝泉在碉堡峪村街旁崖下。传说曾有僧人在泉旁石缝寄藏财宝,故名。水自
岩缝涌出,汇积于井形池内。水盛时,经临近的蓄水池,沿峪漫流。
小泉在青铜山北,十六里河镇小泉村内。因泉水小于俗称“大泉”的斗母泉而
得名。为村民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