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泉·散水泉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4&rec=32&run=13

芙蓉泉在芙蓉街69号院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
记》均著录。泉池长方形,青石叠砌。水的流向分为两支:一支流入原府文庙泮池,
再折东汇入百花洲;另一支于文庙西流,经原贡院内华笔池、 凤翥池注入大明湖。
金、元时,附近建有“姜家亭”。明中期后,右史许邦才建瞻太楼。清前期,芙蓉
泉在韩观察宅内,韩家于此建“芙蓉馆”。清诗人董芸曾寄迹于此,并赋《芙蓉泉
寓舍》诗:“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
书。”
明末清初,从芙蓉泉到泮池一段溪流,经疏浚称“梯云溪”。溪上架桥,颜额
“青云”。又建牌坊,额题“腾蛟起凤”。“梯云”、“青云”、“腾蛟起凤”,
都是为府学秀才们命名的,以寓其前程腾达。清康熙初年,景色渐衰,梯云溪改为
暗沟,上铺青石,桥坊皆毁,仅存泉池。现水势尚佳。
散水泉在珍珠泉东,清巡抚院署大堂东南侧。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
著录。呈方形,长宽各1.6米,深2米,水清。1981年重新修建,上建石栏,南石壁
外刻有“散水泉”三字,为李予昂题。
溪亭泉又名王氏溪亭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
均著录。在珍珠泉东8米处的假山下,呈长方形,以自然石砌岸。因附近溪水潺 、
亭阁翼然的园林景物而得名。1980年重建,山石上刻书法家王讷所题“溪亭泉”三
字。
灰泉位于濯缨泉(王府池)西北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为
方形水池,水盛时尚涌流。因盛水季节湮于王府池中,故有人亦称之为王府池或濯
缨湖。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濯缨湖,在城内倚北,合珍珠泉、散水泉、
濯缨泉、朱砂泉汇为湖,周广数亩。本曰灰泉,元人改今名(濯缨湖)。”
知鱼泉名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亦著录,称“知鱼池泉”。位于
王府池子街6号院内。原为官宦府邸中的泉子。《续修历城县志》中李图《知鱼泉》
诗称:“旧闻开府邸,中有知鱼泉。不见众生处,赤 过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