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开辟新水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4&rec=118&run=13

为恢复泉水喷涌,同时保证生产、生活用水,济南市自70年代末起,开始有计
划地压缩城区地下水开采量,在郊区和境内的河流、湖泊(水库)开辟新的水源。
一、采外停内
城市供水贯彻“开源节流”、“采外补内”的方针,调整采水布局,逐渐将地
下水的开采重心由城区转移到远距城区的东、西郊,压缩泉区开采量。
80年代,在泉区外补给区新建西郊峨嵋山水厂、东郊工业北路水厂,每天为城
区供水30万吨,其中峨嵋山水厂日供水量10万吨。1981年11月,济南保泉应急工程
动工,至1983年投产供水。这项工程东起济南钢铁厂,西至峨嵋山,新建、扩建、
改造水厂和加压站8处,打井25眼,铺设管道53公里,每天可向城区供水20多万吨。
1987年4月18日,东郊应急供水工程竣工,日出水量5.3万吨。
70年代,城区的几个水厂日开采量为30万立方米。为保证泉水喷涌,继1978年
封闭直接影响趵突泉景观的趵突泉水厂后,1982年又先后封闭城区普利门、原省计
委和饮虎池3处水厂。同时,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全市210个单位的340 眼自备
井,实行统一管理。1990年,查封7眼涌泉区内的单位自备水井, 占应查封井数的
21%。
二、引用地表水
1958年和1970年,在南部山区先后建成卧虎山水库(总容量1.16亿立方米)、锦
绣川水库(总容量0.41亿立方米)。至1984年,全市已在低山丘陵地区建成大中型水
库10座,小型水库188座,塘坝818座,可以拦蓄天然水3.73亿立方米。这些水库、
塘坝,对于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泉水的补给量、保证农田灌溉和山区群众生活用水,
都起到积极的作用。1985年,市政府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卧虎山、锦绣川水库
向市区供水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翌年8月完成引水工程设计,设计日供水规模9.5
万吨,近期年供水2000万吨,远期3000万吨。当年底,引库供水工程开工。新开输
水渠道18267米,在南郊建设日供水5万吨的水厂。至1988年6月, 供水工程竣工通
水,结束了单靠地下水源供水的格局。
流经济南的黄河,年平均径流量437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至 80
年代初期,全市年引黄水量2.35亿立方米,大部分用于灌溉农田。到1984年底,已
先后兴建引黄闸4座、虹吸工程8处,供水能力为日产20万吨自来水的引黄保泉一期
工程全面开工。1988年11月,引黄保泉一期工程竣工,日供水10万吨的黄河水厂正
式并网通水。1989年6月,黄河水厂第二条生产线投产,日供水量达到20 万吨的设
计要求。当年,黄河向市区供食用水0.2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