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章丘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3&rec=13&run=13

一、建置
位置章丘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117°3
5′。西邻历城,东连淄博,南交泰安、莱芜,东北与邹平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相望
。南北最长约70公里,东西最宽约37公里。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
沿革商代,东部、北部为蒲姑国。西部为谭国,都城在今龙山镇城子崖。战国,属
田齐。秦代,属济北郡。西汉,属青州刺史部济南郡。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建县
,置阳丘,治回军镇(今绣惠镇回村)。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犭虎县、菅县
,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犭虎县并入东朝阳。魏晋时期,为东朝阳县,属乐安国
。南北朝刘宋,置高唐、广宗、卫国等县。北齐,废东朝阳并广宗置高唐县,移县治于
女郎山(章丘山)南(今绣惠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更名章丘县,属齐州。唐代,
仍属齐州。宋政和六年至金代,属济南府。元代,属济南路。明清时期,皆属济南府。
民国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属济南道。1928年直属于山东省。抗日战争胜利后,先
后属于山东省第十二、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5年8月,民主政权将县境北部解放区与历城县东北部解放区合并建立章历县,
与章丘县同属鲁中行政区泰山专区。1946年6月,章历县划归清河专区。新中国建立后
,章丘、章历两县于1950年4月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章丘县
划归泰安专区。1958年8月迁县治于明水。同年9月,改属济南市。1961年4月,划归泰
安专区。1978年11月,属济南市至今。
区划清代,有6个乡,56个里,802个自然村。民国时期,全县辖10个区。1945年8月
民主政权设立的章丘县辖10个区,章历县辖7个区。1953年9月撤销章历县后,章丘县共
辖17个区,280个乡,1198个自然村。1958年12月,成立明水、绣惠、普集、埠村、刁镇
、平陵、垛庄、文祖、胡山、黄河10个公社。1963年增划高官寨、水寨、辛寨、宁家
埠、相公庄、枣园6个公社。1984年2月撤销公社,共设黄河、水寨、刁镇、平陵城、
宁家埠、相公庄、普集、胡山、埠村、文祖、垛庄11个区,明水、枣园、绣惠、水寨
、刁镇、普集、埠村、文祖8个镇,54个乡。1985年9月,撤区并乡,划为明水、绣惠、
枣园、相公庄、普集、刁镇、水寨、埠村、文祖、垛庄、龙山11个镇;黄河、高官寨
、辛寨、宁家埠、白云湖、党家、山后寨、曹范、阎家峪、官庄、旭升11个乡,1030
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1985年,全县有214527户,916936人。其中,男452929人,女464007人;
非农业人口9045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4人。
全县共16个民族。其中,汉族910642人,占总人口的99.31%;回族6045人,占总人口
的0.66%;苗族127人,侗族45人,满族31人,壮族15人,仫佬族7人,仡佬族5人,彝族4人
,布依族3人,蒙古族2人,瑶、傣、土、土家、锡伯族各1人,其他5人。
二、自然环境
地形章丘地处泰沂山区北麓,与华北平原接壤。长城岭绵延于南,长白山矗立于东
,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峰为南部的鸡爪顶,海拔924米;最低处是北部辛寨乡朱
家洼一带,海拔15米。境内有大小山头2547座,多分布在南部,东西走向的山峦面积为
478.5平方公里。海拔700米以上的有三平山、双峰山、四鸡山、九顶山;500米以上的
有胡山、锦屏山等。中部、东部丘陵起伏,分布着大小岗丘。东南西北走向的长白山
跨章丘、邹平、淄博三县(市)界,面积55.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诃峰(讹音沫湖顶)海拔
826.8米。此外还有凤凰山、赭山、桃花山、女郎山和摩天岭等。
地质南部位于鲁中隆起,北部位于济阳拗陷,属旋扭性构造鲁西系的外旋层部位
,南北向与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发育。这些断层的垂直错动与水平位移,严重破坏了古
生代沉积地层的连续性。尤其是文祖断层,两盘南北向位移15公里,使断层两侧在地
形地质和地下水源等方面,形成显著的东西差异。各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齐全。山区
自南而北分布着变质岩、石灰岩、页岩、煤层、火山喷出岩等。丘陵河谷与冲积平原
则广泛分布泥岩,下部为淡水灰岩,上部为砂砾石层及各种土类。
河流绣江河,一名氵盲河,在县境中北部,发源于明水泉群,流经明水镇,至绣
惠镇金盘村纳西巴漏河,于水寨镇辛丰村入小清河,全长32.8公里,干、支流域面积
667.9平方公里。西巴漏河,在县境中南部,季节性河流,发源于垛庄镇四角城北坡
,至绣惠镇金盘村西北入绣江河,全长68.8公里。东巴漏河,在县境东南部,季节性
河流,发源于淄博市博山区,穿淄川区东西牛角村,由石门村入境,流经阎家峪乡、
普集镇,至相公庄镇寨子入漯河,全长34.4公里。漯河,在相公庄镇龙湾头上接东巴
漏河,流经绣惠、刁镇入芽庄湖,全长28公里。小清河,从历城县北柴家村东北入境
,至水寨镇小贾庄入邹平县,流经本县18.8公里,流域面积1651.6平方公里。黄河,
从历城县大沙滩村西南入境,至黄河乡常家庄入邹平县,流经本县27.08公里。
主要湖泊有白云湖,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7.5平方公里;芽庄湖,总
面积7.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17平方公里。
土壤土壤类型分4个土类,11个亚类,20个土属,87个土种。棕壤,集中在垛庄官营
一带,共23.3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4%。养分较贫乏,易流失。适于种植花生
、地瓜、生姜和松、栎、板栗等。褐土,为境内主要土类。分布在中部平原和丘陵山
区,共882.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2%。大多土体深厚,构型好,保水肥性强。适
于种植多种作物,粮棉高产稳产田多属此类土壤。水稻土,集中于明水泉北狭小地带,
共3.7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2%。水源充足,土体深厚,构型好,养分含量高,为
本县最优质土壤。适于种植水稻、菱、藕和其他水生作物。潮土,集中于北部沿清、
沿黄地带,共347.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0.4%。土体深厚,埋水浅,结构差,养
分含量低,水、肥、气、热不协调,多系低产土壤。适于种植花生、大豆、西瓜、红麻
、向日葵、芦苇等作物。
自然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市统计局使用数据为1855平方公里)。其
中,已开发利用1120.3平方公里,占66%;还可开发利用172.5平方公里,占10%。多年
平均可利用水量为5.26亿立方米,其中地上水1.55亿立方米,地下水3.7亿立方米。现
已利用2.77亿立方米(地上水0.9亿立方米,地下水1.87亿立方米),占可利用量的53%
。林木主要有松、柏、杨、柳、榆、桐、刺槐。药材有酸枣、丹参、郁李、野菊、远
志、茵陈、香附、百里香等200种。动物资源主要有鱼、鳖、虾、蟹、野兔、山鸡、
狐狸、刺猬、黄鼠狼、獾等。矿产主要有煤、铁、铝土(粘土)、石灰石、石英等。煤
主要分布在埠村、文祖、胡山、普集、明水、枣园等地。铝土(粘土)丰富,分布在赭
山、王白庄、文祖、普集等地,年产30万吨,供做耐火材料和提炼稀贵金属,明水铝土
矿浅井矿区的特级铝土占90%。
三、经济
清末民初,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业繁盛,工业薄弱。在外地经商、打铁者多。1937
~1948年,战乱、灾荒连年,百业凋零,经济萧条。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3456万元,其
中农业产值占92.7%,工业产值仅占7.3%。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
、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农工商业迅速发展。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7026万元
,其中农业产值占84.1%,工业产值占15.9%。社会商品零售额4070万元。1978年以来,
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经济迅速发展。1985年,工农
业总产值8755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64.4%,农业产值35.6%。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78
年增长1.8倍。
农业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304.5万公斤,林木面积1330公顷,森林覆盖率0
.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建立起粮食、林
果、养鸡、奶牛、奶山羊、淡水养鱼、蔬菜、芦笋等8大商品基地。1985年,全县粮
食总产量3.87亿公斤,大葱8247万公斤。林地2.32万公顷,农田林网化面积2.84万公
顷,森林覆盖率为13.6%,果品总产量10270吨。家畜存养量为:猪22.37万头,羊5.
54万只,兔12.66万只;家禽中鸡的存养量为234万只。1978年后,水产养殖迅速发展
。1985年,全县有鱼塘15处,养殖面积200多公顷。
工业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悠久。1949年,全县有1家公营企业--王白
庄酒厂,年产值67万元。其他为草制品和铁木业作坊等。全县工业总产值251万元。1
957年,工业总产值上升为489万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1117万元。至1978年,工业
总产值980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2%。1979年以来,工业结构逐步优化,乡镇企业
异军突起。至1985年,初步形成能源动力、机械加工、建工建材、家用电器、轻工化
工、纺织服装、塑料模具、食用饲料等8大工业体系。全县有工矿企业188家,其中县
办61家,乡镇办127家。职工31349人。固定资产原值15270万元。工业总产值56360万
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4.37%。
交通本县交通主要靠陆运。1932年,境内枣辛、利菏2条公路始通行汽车。新中国
建立后,公路建设加强,机动车辆渐多。至1985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29.5公里,其中
沥青路面211.1公里。主要干线8条,211.7公里。22个乡镇全部通汽车。全县有汽车2
508辆,其中货车2190辆;机动三轮车、摩托车1110辆;专业运输拖拉机3100部;胶轮大
车150辆。
邮电1912年废驿铺设县邮政局,1921年设电报局。1931年设乡村电话事务所。19
34年设长途电话局。至1968年,邮政投递由步行发展为使用机动车辆。1975年,电缆由
架空转入地下。1985年,全县设长途电话电路14条,农村电话电路64条,杆路长1212对
公里,电话交换机容量5810门,话机3442部,有414个自然村通电话。县城至乡镇实现电
路载波化,电报实现电传。县城805部电话实现自动拨号。农村投递线路2731公里。全
年邮电业务总量137.9万元。
商业本县素有经商传统。清末民初,商业较兴盛,旧章丘城为全县贸易中心,其他
集镇较兴旺的有刁镇、明水、普集、埠村等。全县共有商号529家。1937年,有绸布、
杂货、粮食、煤炭、转运等商号197家。至1948年解放前夕,仅剩较大商号31家。
新中国建立后,商业振兴。1953年,个体、集体、国营商业网点发展到5568处,从
业7602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62万元。1957年,全县商业网点898处,其中国营、集体
881处。1978年后,拓宽流通渠道,发展多种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商品经济,山庙会、物
资交流会恢复,集市贸易繁荣。至1985年底,全县商业网点11519个,比1978年增加330
个。其中,国营61个,从业1678人;集体1815个,从业12585人;个体9643个,从业16239人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223万元,比1978年增加1.79倍。
土特名优产品章丘大葱,种植历史悠久,明代栽培已很普遍,以“大梧桐”品质最
佳,一般植株高130~150厘米,白长50~60厘米,单株重0.5公斤左右,质地细嫩,口味脆
甜。明水香稻,米质好,香味浓,封建时代曾为贡米。龙山小米,以性粘味香闻名,为全
国四大名米之一,相传封建时代曾作贡米。绣水苹果,为晚熟耐贮藏新品种,色泽深红
,果肉脆甜,香味浓郁,皮厚抗压,易贮存。明水白莲藕,产于明水百脉泉附近,花洁如玉
,藕质细嫩,块大脆甜。黄家烤肉,明末旧章丘城(今绣惠镇)黄家湾一带一黄姓人家创
制,皮酥、肉鲜、味美,宜于存放。
县缸套厂生产的缸花牌气缸套,1985年被评为部优产品。县造纸厂生产的40克有
光纸,1985年被评为部优产品。县炊具机械厂生产的银鹰牌MP450-B型馒头机,1985年
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济南灯具厂章丘分厂生产的晶字牌桅灯,1985年被评为部优
产品。县风动机械厂生产的赭山牌油压千斤顶,198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县风动机械
厂生产的齐鲁牌40立方米罗茨鼓风机,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机械工业厅优质产品。县
电梯厂生产的JH-2000-0.5型载货电梯,1986年被评为省优产品。本县各铝土矿生产的
焦宝石,多为一级、特级料,理化性能稳定,含铝量为46~47%,含铁量低于1.2%,均达标
准要求。黄河建筑陶瓷厂生产的建筑陶瓷,畅销全国。
人民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57年,全县农民人均分配口粮
174公斤,收入32.5元。1978年,农民人均分配口粮198公斤,收入66元。1978年后,人民
生活大幅度改善。1985年,农民人均收入553元;每百户农民家庭中拥有电风扇12台,洗
衣机2台,沙发16件,录音机4台,电视机25台(其中彩电4台);农村私人建房面积116283
9平方米,为1982年的1.3倍;城乡储蓄额13485万元,比1978年增加7.56倍。
四、城乡建设
明清时期,曾对旧章丘城进行7次整修。民国时期,战乱频仍,城乡建设遭到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建设步伐加快。1958年县城迁往明水,1965年城建初具规模。1970年建
成县自来水公司。1982年组建县市政工程队。1983年设液化气站和园林处。至1985年
,县城建有主要街道13条,总长23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2.6公里。安装路灯150盏,植行
道树8000多株,公共绿地1200平方米,排洪沟渠2条,桥涵9处,液化气用户1950户,集中
供热7200平方米。22个乡镇驻地有公共建筑面积736398平方米,整修街道46710米,普
遍供电供水。
1985年,全县饮用自来水的村庄224个,供电村庄831个,分别占全县村庄总数的2
5%和95%。
五、文化事业
教育1953年9月,全县有中学2所;小学817所,其中完小28所,在校小学生共68833
人。1985年,全县有中学158所,在校生45955人;小学789所,在校生111648人,适龄儿童
入学率97.66%;幼儿园586所,在园幼儿23402人;教师进修学校1处,农村经济管理技术
中学1处(原为县师范学校),农业职业中学3处,农业广播学校1处,农民技术业校536处
,各类职工业校5处。
科技1985年,全县有工程、农业、卫生科技人员2318人,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务的
394人;农业科技户27862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3%。1949~1985年,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
404项,其中28项受到省、市奖励。
文化1985年,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书店、文化宫、广播站、电视转播台、电
影发行放映公司各1处,影剧院3座,吕剧团1个。有乡镇文化站22个,影剧院8座,电影队
180个。业余文学创作队伍达156人,其中5人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卫生1985年,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166个,人员17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48人;
病床915张,年收治病员2.4万人,门诊111.2万人次;行政村卫生室达885个,乡村医生1
752人。县医院除能进行腹部手术外,并能开展部分泌尿、胸科、骨科、眼科及胸外科
的高难手术。天花、霍乱、白喉绝迹,麻疹、肝炎及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
体育1985年,全县拥有乒乓球台584个,篮球场482个,单双杠101副;建立各项体育
运动队400多个,运动员达5100多人。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标准的90人,等级裁判员5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