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历城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3&rec=12&run=13

一、建置
位置历城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北纬36°20′~36°53′,东经116°49′~11
7°22′。南依泰山,北濒黄河,西接长清县,东邻章丘县,从东南两面拱卫省会济南。
县境南起柳埠镇长城岭,北至遥墙镇大沙滩,南北最长约62公里;西起党家庄镇杜家庙
,东至孙村镇山张庄,东西最宽约49公里。总面积为1417平方公里。
沿革历城县历史悠久,古为齐国西南门户,明清以来为山东之首县。春秋称“泺
邑”,战国称“历下邑”,秦称“历下城”,属济北郡。自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建历
城县,属青州刺史部济南郡。西晋永嘉年间始,为济南郡治。隋唐属齐州(齐郡)。五代
梁国时,曾一度改名为历山县。北宋政和元年(1116年)至清代,均属济南府。1913年
属山东省岱北道(后改为济南道)。1928年直属于山东省。1929年,县城及其四郊被析
出设立为济南市。1937年,县治移王舍人庄。40年代,先后隶属于山东省第十二、第
十行政督察区。
1944年,民主政权建泰历县,1945年建章历县,属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鲁中行政区
泰山专区(两县分别于1946年、1953年撤销)。1948年9月,历城县全境解放。1950年属
泰安专区。1957年12月归属济南市至今。
区划清代,历城县划分为城内8约,城外71里社,共辖113条街巷,803个自然村。民
国时期,城外划分为12乡,城内及城四门外街巷划分为8约和城外7关厢。
1929年设立济南市,历城县城内地区及殷家小庄以西、白马山以东、黄河以南、
千佛山以北,划归济南市管辖。历城县辖12个区、921个村庄。
1948年9月全县辖9个区。1950年设10个区115个乡(镇)。1956年,7个乡划归济南
市,所辖乡调整为109个。1956年章丘县的31个乡划入,12月辖乡调整为80个。1957年
撤区并乡,并为20个乡。1957年原属济南市郊区的16个乡(镇)划入历城县。1958年9月
撤乡设社,辖东郊、西郊、南郊、北园、平原、港沟、红旗、仲宫、柳埠、绣川10个
人民公社。后经多次调整,到1976年辖19个公社。1980年重设济南市郊区,历城县19
个公社中的6个公社划归郊区。1984年2月撤销公社,全县划为11个区,54个乡(镇)。
1985年9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遥墙、唐王、董家、郭店、孙村、党家庄、十六里河、
港沟、仲宫、西营、柳埠11个镇,锦绣川、彩石、高而3个乡。
人口·民族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为616576人,有汉、回、满、壮
、藏、苗、朝鲜、蒙古8个民族。汉族6083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66%;回族8235人
,满族14人,壮族6人,藏族3人,蒙古族2人,苗族1人,朝鲜族1人,其他1人,少数民族的
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34%。1985年全县共有144014户,633130人。其中,男性3188
74人,女性314256人;农业人口为594165人,非农业人口为38965人。人口密度为每
平方公里447人。
二、自然环境
地形历城县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由中低山地形渐渡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可分
为三带:北部临黄带,处于本县东北边界的黄河及小清河之间,面积为91.3平方公里;中
部山前平原带,处于小清河南岸至南部山丘的边缘,面积为156平方公里;南部丘陵山区
带,绵亘于本县南部,面积为1138.1平方公里。境内最高的梯子山海拔976.2米,海拔9
00米以上的山有长城岭、天马顶、跑马岭、交战峰等。平原最低地表是唐王镇韩官庄
,海拔20米。
地质历城为泰山褶皱山地的北翼,南高北低,断层走向为南北走向,形成单斜构造
,水系为南北流动。南部山区多系太古界片麻岩构成,约占山区总面积的30%;向北山丘
地带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灰岩构成,山前平原广泛覆盖第四系沉积,其下为石炭系灰岩
,在其地段中,内有大量火成岩侵入,形成岩体、岩床、岩墙等结构。
河流历城属黄河流域,黄河自遥墙镇入境流向东北,至大沙滩出境入章丘县。全
长14公里,河宽约1000米。小清河为东西河道,自华山流入遥墙、唐王两镇,去章丘,
县境内河程全长16公里,流域面积456平方公里。此外,从南部山区发源,流向由南而北
的河流有玉符河、巨野河、土河、刘公河、赵王河等。多属季节性泄洪河,有的常年
溪流,也有的洪后干涸。
土壤全县土壤共有4个土类,10个亚类,16个土属,51个土种。棕壤类,包括棕壤性
土和棕壤两个亚类,分布在山区柳埠、高而、西营地区南部与泰安接壤的酸性岩地带
,共有90.7平方公里,占可利用面积的8.8%,适合发展林牧业。褐土类,包括褐土性土、
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4个亚类,分布在山区、丘陵、平原及小清河以南广大地区,
是本县的主要土类,共有845.1平方公里,占可利用面积的82.3%。其中,褐土590.8平方
公里,占可利用面积的57.6%,为粮食的主要产区。潮土类,包括褐土化潮土、潮土、盐
化潮土3个亚类。分布在东北部黄河以南、小清河两岸的平洼地区,共有87.4平方公里
,占可利用面积的8.5%。砂姜黑土类,分布在唐王、白云湖一带,共有4.1平方公里,占
可利用面积的0.4%。此类土壤成土母质河流沉积物,表面为后期覆盖壤质土,以下为砂
姜土层组成。土壤潜在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性能较强,但地下水位较高,心土层有
坚硬粘土和砂姜,影响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全县总面积为14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5.6平方公里,林地300余
平方公里,宜林地、坡地420.2平方公里,水库、湖泊14.1平方公里,各种草场467.3平
方公里。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0153万立方米,是济南地下水的补给区,除利用灌溉土
地外,还可发展鱼、虾、蟹、藕、苇等水生动植物。全县鱼类有6目13类43种,主要有
鲢、鲤、鲫、鳙、草、团头鲂和新引进的非洲鲫鱼等。矿物资源主要有:铁、煤、石
英、花岗石、辉绿岩、重晶石等。野生植物有:黄背草、白羊草、胡枝子、野扁豆、
马唐等150多种。中药材有:远志、柴胡、枣仁、柏子仁、全蝎等近200种。野生动物
有:野兔、猫头鹰、布谷鸟、黄鼠狼、喜鹊、蝎、蛇等。
三、经济
建国前,历城经济基础薄弱,工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落后。1949年工农业总
产值仅2049万元。
建国后,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全县国民经济有很大发展。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实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
种经营”的方针和“以工补农”的措施,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
生产转化,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上升为4953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9940万元
,人均收入提高到521元。
农业解放前,历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粮食亩产不到50公斤。1946年,全县共有
耕地17189公顷。境内除小片林地外,多为荒山秃岭。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制度的
变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985年全县有耕地4.6万公
顷,其中旱涝保收田1.8万公顷。有拖拉机3804台,机耕面积占54.5%。粮食总产量2
5607万公斤,亩产446公斤,比1949年增长2.6倍。林地面积32562公顷,森林覆盖率
17.3%,干鲜果品总产达2132.5万公斤。家畜存养量为:牛9600头,马3226匹,骡24
52匹,猪2156万头,兔22万只;家禽中鸡的存养量为126万只。养鱼面积533公顷,年
产鱼228吨。
工业历城县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战国时代即有铁矿冶炼,至唐代仍有发展,明代尚
具规模,今郭店镇唐冶等村,尚有古矿坑。但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建国前只有几家私人
经营的石灰窑、洪炉、砖瓦窑、木匠铺、酿造等手工业作坊。工业生产总值15.86万
元。
建国后,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先后建起化肥厂、农业机械厂、水泥厂、铁厂、煤矿
、砖瓦厂、粮食加工厂、服装厂、酒厂、纺织机械厂等。1978年后,工业产品品种由
单一向多品种发展,销售范围由面向本地发展到面向全省、全国。有的产品销往国外
。1985年全县有冶金、化工、机械、建材、木材、食品、轻纺、服装等22个工业行业
,98个企业,产品250种。县直工业总产值3988万元,实现利润468万元;乡镇、户办工业
产值12613万元,实现利润119.4万元。
交通建国初期,全县通汽车的公路仅有3条,通车里程55.5公里,均为土路面。198
5年全县通汽车的公路达33条,通车里程422.5公里,多为沥青路面。主要公路干线有济
(南)青(岛)、济(南)王(村)、济(南)临(沂)、济(南)新(海连)、济(南)微(山)公路等
。全县14个乡镇均通客车,大部村庄通汽车。至1985年,全县建有大、中、小桥梁79座
,涵洞576座,公路完好率达92%。胶济铁路横贯县境东部14.9公里,京沪铁路纵贯县西
部7.54公里。1985年进站上车外运人数215645人次,货运65388吨。
邮电解放初期,全县仅有1个邮电局,1部电话总机。1985年设有县邮电局和19个支
局,10个邮电所。投递段60条,自办邮路4条,长度2737公里。县邮局有800门“905”自
动交换机、转接台、长农话接续台、电传、电报机设备。全县设有国营电话交换点1
3处,交换机1680门。14个乡镇、156个村通电话。
商业1956年建立国营商业,此后规模不断发展。1985年设有百货商店、百货公司
、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等8个全民所有制商业管理机构,经营单位47个;集体所有
制商业单位1083个,其中,供销社管理机构17个,经营单位193个;个体有证商户3344个
,从业人员7461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020万元。
土特名优产品历城盛产干鲜果品和蔬菜。名优水果有:泰山小白梨,皮薄肉细,
质脆味甜;红玉杏,有两千多年的载培历史,又称汉帝杏、金杏,皮肉均为桔红色,个大
汁多,肉厚而细,酸甜适口;红荷包杏,果肉桔红,质柔细,酸甜香浓;鸡爪绵核桃,皮薄,
仁实,生食无涩味,质地脆香;大货山楂,果实大,耐贮运,味酸而带甜;玉龙雪桃,成熟于
立冬前后,营养丰富,品质极佳。“济南四美蔬”之一的唐王大白菜,多年来一直行销
省内外。被称为健康食品的芦笋近年来亦在历城安家,畅销欧美、日本等地。
历城纺织机械厂生产的MZ314型绞纱烘燥机,1983年获纺织工业部优秀产品二等奖
,1985年被山东省纺织机械工业公司命名为质量“信得过”产品。孙村镇的济南雪松
冷冻设备厂生产的冷藏箱、可移式冷藏库、可移式速冻冷库,1985年通过济南市经委
新产品技术鉴定,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济南市的制冷设备
空白。历城铁厂生产的珍珠牌覆膜砂填补国内空白,打入国际市场。还有部优产品“
糖酥煎饼”,省优产品59度、39度锦绣川特酿酒,建筑材料花岗石“济南青”、“柳埠
红”和盘龙牌水泥等。
人民生活建国后,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生产,努力改善人民生活。1965年,全县农村
人均收入61元,人均口粮135公斤。1978年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
度增长,人均收入连年增加。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95元,人均口粮426公斤。农
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由1949年的9.72平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12.5平方
米。1980年人均储蓄20元,1985年提高到109元。据抽样调查,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
视机46台,缝纫机52架,自行车123辆,钟表236只,手表152只,收音机89台,收录机9台,
摩托车5辆,电风扇28台,洗衣机7台。
城镇职工1985年人均工资收入972元,为1977年的1.82倍。
四、城乡建设
汉至清代,历城县城一直为历下古城。1929年7月,县城及其四郊被辟为济南市。
1937年在王舍人庄北另建历城县城,县政府始从济南城内迁出。1958年,县政府机关迁
洪家楼。多年来,陆续修建了县委办公大楼、招待所、影剧院、邮电大楼、百货商店
、银行、书店、饭店、照像馆、学校、医院、职工俱乐部、体育馆等设施。1975年拓
宽了洪家楼至济南花园庄的沥青公路,1979年新修了花洪西街。济南市内1路公共汽车
可直达洪家楼。洪家楼已成为历城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985年全县各乡镇驻地共建楼房187座,建筑面积157414平方米。乡镇驻地街道普
遍进行了整修,新建或扩建沥青路57460米。各乡镇驻地均建有工厂、供销社、银行、
信用社、卫生院、邮电所、饭店、新华书店、中心小学等设施,还辟有商业区和农贸
市场。近年来,对大多数村容、村貌进行了规划整修。1985年,全县有8434户农民建起
新房,结构为红砖墙大瓦房,水泥抹地,玻璃窗、锁皮厅带走廊,也有别墅式的平房和楼
房。
五、文化事业
教育解放前全县仅有中学1处,在校学生400人;完全小学11处,在校学生2650人,教
工198人;初小174处,在校学生5955人,教师231名。
1985年全县有小学532处,在校学生5420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中学83处,在
校学生19479人;师范学校1处,职业学校15处,广播学校15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幼儿
园616个班,入园儿童16072人。共有教师5413人,其中民办教师2225人。全县已基本普
及小学教育。
科技1985年,全县有农、工、医科技人员118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
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6人。科研项目遍及工业、农业、建筑业、医疗卫生界等各
个领域,共取得县以上科研成果114项,其中省级6项,市级11项。
文化1985年有县驻地影剧院1座,集镇影院6座;县电影公司1个,国营电影放映队1
1个,乡镇办电影队34个;县文化馆2处,基层文化站13个;县豫剧团1个;四门塔文管所1
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县广播电视管理站1个,下设放大站13个。全县拥有各类
文艺创作骨干百余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有龙灯、高跷、彩船、杂耍等。
卫生1985年,有县医院1处,县医院分院4处、门诊部1处,乡镇卫生院9处。有病床
497张,卫生技术人员1093人。各行政村普遍建有保健室和卫生室,乡村医疗卫生人员
1105人。能做剖腹探查、截肢、囊肿切除、胆结石手术等。
体育1985年,全县有田径场13个,篮球场63个,排球场10个,乒乓球台225个。
有业余体育队伍83250人,其中达到县级代表队水平的3668人,达到国家级裁判水平的
116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水平的134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