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1&rec=16&run=13

李传缙(1915.3~1943.9)济南市北园沃家庄人。早年毕业于河南省焦作工学院。193
5年在北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后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处级工程师,设计并参加建设刘志丹烈士陵园
、延安大礼堂,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好评。1943年9月,因施工事故殉职。
鲁宝琪(1913~1943.11.25)又名鲁自喜。山东泰安人。1930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高级
中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中共济南市委正式建立,他任市委委员。夏
初,根据市委的指示,回泰安与失掉关系的共产党员鲁宝瑛等取得联系,并发展部分党
员,建立中共泰安特别支部。泰安特支按照中共济南市委的指示,向莱芜、曲阜等地发
展,分别建立中共莱芜特别支部和中共曲阜特别支部。“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
抗日救亡活动。12月,参加济南学生赴京请愿团,到南京请愿示威,要求蒋介石出兵抗
日。1932年7月,受中共山东省委的委派,到海阳开辟工作,建立中共牟海县委,他任宣
传委员。11月,县委决定开展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活动,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鲁宝琪以教师的合法身份,发动学校师生开展活动,遭到当局的镇压。根据县委的
决定,鲁宝琪转移至泰安。经范明枢介绍,给隐居泰安的冯玉祥当秘书兼会计。后来
协助冯玉祥兴办义学,开办15处武训小学,范明枢任总校长,鲁宝琪等任教员。他们
以武训小学为基地,教文化,宣传爱国思想,启迪学生的革命热情。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鲁宝琪到济南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取得联系,并
受省委委派回泰安联系党员,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国会。7月底,成立中共泰安临时
县委并担任书记。10月,任山东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和中共泰安县委组织部长
。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并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一中队政
治指导员。2月任四支队泰安独立营教导员。1938年至1942年8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
政治部锄奸部(后改称保卫部)审讯科长。1942年8月在鲁中军区做敌工工作,不顾个
人安危,经常出没在敌占区的城市和乡村。1943年11月17日,在泰安城东郊村庄被敌人
包围,突围中受伤被捕。在关押期间坚贞不屈,11月25日牺牲。
尹天佑(1913~1944.2.2)又名尹伊。历城县孙村镇武家庄人。自幼上学,1929年考入
济南育英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济南学生界的反帝爱国运动,因组织和
领导学生罢课被校方开除。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家乡一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任中共历城县支部委员。同年5月,山东人民抗日
救国第五军对历城地方武装进行整编,尹天佑等领导的历城抗日游击队被编为三十七
中队,尹天佑任中队政治干事。同年8月,三十七中队被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
支队十一团第一独立连,尹天佑任政治指导员。
1939年,尹天佑奉命带一连回历城开展抗日斗争,踏遍章丘、历城边缘地带的二
十几个村庄,发展15名共产党员,成立了中共武家庄支部,并任支部书记。同年12月,中
共章历齐工委成立,尹天佑任工委委员。1940年工委机关转移到尹天佑家中,为掩护工
委,他开办私塾,卖掉10亩耕地和耕牛作经费。1941年,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
,因未暴露身份,托人保出。1942年夏,中共历城县委成立,尹天佑任委员。1943年冬
,根据鲁中地委的指示建立了济王工委(济南至王舍人庄),尹天佑任工委书记,他带领
以国民党历城县长岳伯芬“保安十三旅”为名义的特务大队转战在郭店附近的铁路南
北开展抗日斗争。1944年2月2日,为争取伪区长李少夷反正遭特务暗害。
苏勋卿(1909.12.12~1944.4.18)历城县苏官庄(现属章丘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8
岁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黄桑院高级小学。1934年任初级小学教员。1937年济南沦
陷后,联络有志之士,宣传抗日,并与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接触。为组建抗日武装,1938
年2月,两次赴邹平面见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司令员马耀南,汇报历城抗日情况
。同年4月,马耀南派人对历城地方武装进行整编,苏勋卿在被整编后的山东人民抗日
救国第五军三十七中队任排长。193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中共山东分局学习。
一年后,回历城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
1939年12月,中共章历齐工委建立,苏勋卿任副书记。1940年10月后主持工委工作
,后任工委书记。在他主持工委工作的两年多里,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发展较快。为争取
国民党保安十三旅岳伯芬部的抗日,先后派郭耀华、张守道等十几人利用各种渠道打
入十三旅,控制了部分力量,迫使岳部参加抗日。1940年,苏勋卿和打入岳部的王剑桥
建立起抗日人民自卫队,1941年扩编为自卫大队,苏勋卿任第三中队队长。率队参加了
1941年春、夏、秋三次夜袭枣园寺日伪警务哨和1942年5月在朝阳道口截击日军盐船
的战斗。
1942年5月底,中共历城县委员会成立,苏勋卿任书记。年底,趁岳部北撤之际,自
卫大队到胶济铁路以南开展工作。1944年夏,苏勋卿带领部分武装人员到任家庄侦察
汉奸陈崇山部情况,因坏人告密,被陈崇山部700多人包围。突围时被俘。1944年4月1
8日,在石珩南门外英勇就义。
鲁佛民(1881~1944.5)名鲁琛,字献卿,佛民为其别号,寓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济南市北园沃家庄人。少时父母双亡,依赖亲友接济,求学苦读。21岁时,开始充当
塾师。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山东宣告独立,鲁佛民立志参加革命。同
年12月,只身离济赴上海,住在一家小客店中,致书章太炎,主张变法。章太炎接书后
,屡次与其晤面,洽谈甚欢。辛亥革命失败后,鲁佛民到家乡北园小学任教。1912年冬
季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袁世凯窃国擅权,鲁佛民自发地联合同
学,组织学生会,在学校公开讲演,揭露袁世凯窃国罪恶,反对袁氏称帝。1914年,鲁佛
民从山东法政学校毕业。1916年,在济南联合山东法政专门学校的同学创办《公言报
》。同时,经友人介绍,任山东高等检察厅学习书记。1917年取得律师证书,开始挂牌
营律师业务,兼省立高小教员。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济南学生、市民相继而起,罢课罢市风起云涌。鲁佛民
积极指导和赞助山东学生联合会的工作。学联重要宣言、标语口号及游行示威的行动
计划,多由他草拟。他奔走呼号,亲临街头讲演,散发传单,每次游行都是走在队伍的前
列。他还以教育界代表的身份参加山东赴京请愿团,晋京呼吁交还山东半岛和解决青
岛问题。返回济南后,即致力于新书报的传播工作。除了继续从事律师职业外,并兼任
山东《大民主报》和《山东法报》编辑,还一度独立经营《山东平民日报》,宣传平民
政治,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曾被上海的《申报》、《新闻报》聘为通讯员。1922年
外交解决山东悬案问题时,鲁佛民以首席民意代表身份在京列席鲁案会议。在历时半
年多的鲁案交涉谈判中,遇有损及国权之处,或有瑕疵可指者,他即代表民意“抗言责
喝,忠实于国家民族利益的原则”。鲁案结束后,他到青岛督办公署任教育科长。
1924年夏,中共青岛直属支部书记邓恩铭等组建国民党青岛党部,鲁佛民被介绍参
加国民党,并在青岛党部任领导工作。他利用在督办公署的合法身份,和当时青岛最大
的书店中华书局建立代销关系,公开陈列出售革命书刊。1925年组织三民主义学会,
出任学会的总领导人。1926年10月,由中共山东区委书记吴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节后,受组织委派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接谈后,到武汉工作。
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他按上级的指示,离开武汉至上海,再转赴青岛,仍担任传递中共中
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秘密信件的工作。1928年春,赴北京。因党组织遭破坏,与党失去联
系。1932年经张郁光介绍,到私立志成中学任国文教员。
“七七”事变后,鲁佛民由北平转赴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他向毛泽东汇报了在
北平十年情况时,毛泽东赞誉他“十年党节可嘉”。不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秘
书。1938年春,调至边区政府秘书处,担任对外文件及法院重点案件的处理,并领导直
属县的文卷保管等。同年10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5月病逝于延安。其长子
鲁伯峻、次子余修(原名鲁广益)均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田子全(1907.9.7~1944.7)原名田兆斌,字子泉。长清县归德镇平房村人。幼年在本
村读私塾,后考入县立第一小学。1923年毕业后考入长清县张夏镇双泉庵补习班。结
业后入伍,任少尉文书。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辞去军职,回到家乡参加农民运动,被推
选为长清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不久,加入国民党。后考入山东省政府举办的区长训
练班。毕业后,分配到长清县第十区任区长兼联庄会会长。1935年调新泰县任区长。
次年免职回本村任小学教员。期间,受县教育界进步人士张耀南等人影响,毅然脱离国
民党,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曾两次到肥城县与山
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张耀南联系,在其支持下,组织起20多人的抗日队伍。不久,这
支队伍遭国民党顽固派的袭击而夭折。1939年,重新组织起一支队伍,并发展到40多人
,成为二区区队,田子泉任队长。1939年6月,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张耀南任县长
,他被任命为二区区长。1942年春,任峰山县民主政府民政科科长,后任泰西专署长(清
)、肥(城)、平(阴)、东(平)四县行政特派员。同年4月,在赴鲁西行署开会途中被捕
,日军多次对其进行酷刑审讯,一直未暴露身份。后被押至抚顺煤矿当劳工。1943年逃
出,几经周折回到家乡。是年冬,带病继续担任二区区长。1944年初,中共峰山县委批
准其为中共特别党员。1944年4月,又被日军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7月牺牲。
鞠思敏(1872.3.3~1944.8.7)名鞠承颖,字思敏。山东荣成人。出身于书香门第。6岁
起接受启蒙教育,20岁中秀才并补廪,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济南山东高等学堂师
范馆(后改称山东优级师范学堂),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三十二年(1906年)加入
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翌年春入京复试,授师范科举人。同年武昌起义后
,鞠思敏参与策动山东独立,由于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失败。遂返回原籍发动荣成光复运
动,驱走知事刘文炳,组成革命军政府。不久,复辟势力反扑,攻入县城搜捕革命党人,
鞠思敏在友人帮助下缒城逃出,经威海返回济南。
民国成立以后,鞠思敏于1912年3月被骋为山东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次年任校长
。半年后,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仍任校长。1913年,与济南部
分教育界人士集资创办教育图书社,供应济南各校图书仪器,培养出一批经营书店的人
才。同年,与刘冠三、王讷、王祝晨等人共同创办正谊中学,被公推为校长。鞠思敏痛
感山东教育落后,1915年与王祝晨自费赴江浙京津考察教育。1917年只身东渡日本考
察教育,回国后离开省立一师,集中精力办理正谊中学校务。鞠思敏多方筹集资金,发
动社会人士捐款,在不到8年的时间内新建教学楼4座,并增设第一、第二附属小学和黄
台分校高中部,使在校生常年稳定在1700人左右,成为当时济南规模最大的私立中学。
1929年8月,鞠思敏出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首任校长。他学习南京晓庄师
范经验,在北园先后创办7处民众学校,由学生任教师,开展民众教育,锻练学生的实践
能力。聘请著名爱国教育家范明枢任学校图书馆主任,热情支持学生的组织“读书会
”,使一乡师逐渐形成尚民主、求进步、争自由、务实践的校风。
“九一八”事变后,济南的广大学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学生纷纷罢课,组织
南下请愿团,要求政府抗日。鞠思敏同情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对进步学生多方保
护,对有风声可能被捕的学生,事先通知躲避,并保留学籍或发给转学证书;对被捕的
学生,总是设法营救,学生于一川、王路宾、张宏凡、姚仲明等都曾受到他的保护。国
民党当局对其极为不满,一位官员当面斥责:“你本是山东的教育家,可是你的学生却
成了共产党。你已成了昏庸老朽。”鞠思敏答:“我老而不朽,庸而不昏!我只知道他
们是抗日爱国的,余无所知。”1933年当局撤免了他的校长职务。
鞠思敏洁己奉公,素无积蓄,离职后生活日渐困窘。他的学生发起“正谊校友自动
乐捐委员会”,募捐为其修建住所,购置家具用品,生活得以维持。1934年被委托负责
编修《荣成县志》,任总编。1937年底济南沦陷,日伪当局多次派人登门敦请其出任伪
教育厅长,均被拒绝。此后,流亡在阜阳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曾邀请他主持省参议会,
他以年迈多病婉辞。1944年8月7日病逝于济南。正谊中学校友及众多市民自发地为其
祭奠送葬。鞠思敏毕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其教育主张在师生中有很深的影响,后人誉他
为“山东的蔡元培”。
王露洪(?~1944.12.29)字子丰。山东曹县人。1929年5月任山东河务局局长。1937
年12月投降日军,担任伪山东河务工赈委员会常委。1939年8月任伪鲁北道道尹(驻德
州)。1940年6月至1942年10月任伪济南道道尹。后任伪山东省公署参议。1944年12月
29日病死。
郝云衫(1870~1944)名郝玉章,字云衫。山东齐河人。自幼聪敏好学。清朝末科举人
,曾在临邑教私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应聘来济南,在女子师范任国文及历史教员
。1934年国民政府发布歧视中医的通令后,被济南中医药界推举为代表赴南京请愿。
在南京多次发表演讲,陈述中医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迫于形势
,国民政府做出让步,撤销了原通令。返济后,召集济南中医药界的人士,筹建国医专科
学校和国医慈善医院。1935年,国医学校、国医慈善医院正式成立,郝任校长和院长
,并亲自为学生授课。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避免学校落入日军之手,毅然将学校
解散,并动员部分学生奔赴抗日根据地。济南沦陷后,日伪邀请他出任伪市公署秘书主
任,被严词拒绝。日伪不罢休,三次将其独子郝小云逮捕,进行威胁,均不为之动摇。1
944年6月,国医慈善医院医师张敬轩被日军拘押,郝云衫为营救张不顾酷热,四处奔走
,不幸中暑身亡。郝云衫博学多识,热爱祖国医学,造诣颇深,医药界人士常求教于他,
被誉为“为医生治病的先生”。所著《伤寒论注释》未及刊印而散失。
赵正阳(1918~1945.8.11)原名赵景惠,字寒光。历城县十六里河村人。1935年历城县
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任历城冷水沟小学教员。“七七”事变后,参加“平津学生抗战
救国团”。1937年10月被派到聊城范筑先部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参加范县抗日
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任汶上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1939年7月,兼任
中共汶东工委宣传部长,率领武装人员与敌伪和恶霸地主作斗争,组织农民开展除奸
反霸和减租减息,开辟抗日根据地。1942年春,入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干部轮训班学习。
结业后被派入济南市内,以黑虎泉小学教员的合法职业为掩护,利用“以文会友”的
形式,广泛联络知识分子,开展党的工作。他紧密团结群众,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并
动员部分青年到抗日根据地投身革命。1945年4月17日被捕。先后关押在日特机关“
泺源公馆”和日军济南新华院。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8月11日,被折磨而死。
郝书暄(1892~1945.4.24)山东东平人。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毕业。曾任省立
第三中学暨第二师范学校校长。1938年5月投靠日军,任伪山东省公署教育厅厅长。
1942年10月改任伪济南道道尹,1943年10月辞职。1945年4月24日在济南病死。
刘雨辰(1892~1945.8)字沛恩,别号震云居士。章丘县梭庄人。9岁上学,13岁下学
后,一边务农,一边随父(秀才)在家自学,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民国后,曾在姜家套
等地教学。“五四”运动时期,热情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致力于社会改革。1926年
北伐战争以后,参与组织章丘县工商会、农乡会,并任干事。1939年,任章丘县督学
。在民族危亡日趋加深的历史关头,他满怀爱国之心,四处奔走,广交进步人士,结
革命者为友,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年底家乡沦陷。他
毅然决定脱下长衫,拿起枪杆,献身于抗日救国。在他的指引帮助下,许多青年人走
上革命道路。1938年3月,他与本村青年刘鸣岐一起,在梭庄一带组织成立章丘民众
抗日义勇军,任军师,并在梭庄起义。不久,他们带领这支队伍投入由共产党领导的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编为第五军第六支队二十三中队,他任秘书。同年6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7月,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三支队,他调营部任军需工作。
1939年春,因年龄较大转到地方工作。4月,八路军邹(平)长(山)办事处任命他
为齐东县副县长,负责组建该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3月,调任邹长中心县委财委
副书记。同年6月,调长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任财政科长。1943年3月,任邹平县抗日民
主政府代县长。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约在1944年,他调
渤海行署任贸易局局长。1945年,组织上派他到延安学习,是年8月返回山东,途经
博兴县陈胡店时与日军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张廷勋(1906~1945.10.29)历城县党家庄人。回族。其曾祖父、祖父、父亲皆是回民
阿訇。幼年读过几年书,后在家务农。1937年上半年,在党家庄西大寺扌卦帐正式成为
阿訇。“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救国会”,以阿訇的身份作掩护,利用各种关系购买
军需物资,派人送往泰西、峰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参与组
建回民武装大队。1944年,山东军区战略情报工作委员会决定在他家里设立地下情报
联络点,凡往返鲁西、进出济南的人员,大都由他派叔伯弟弟张廷楷接送。打入济南
执行特殊任务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刘新民,一直住在他家。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山东
分局决定组建“抗日反攻总队”。他根据上级指示,利用其在历城、济南、济阳、齐
河一带回民中的威望,建立回民中队并任中队长,动员回族青年踊跃参军,支援抗战。
1945年10月,国民党军队进驻党家庄,他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始终没有吐露真情。1
0月29日被杀害。
侯筱章(1921.8.2~1945.12.29)原名侯承寿。历城县洪家园村人。自幼入本村私塾就
读,后在卧牛山高等小学上学,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在学校里,受进步
师生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影响,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弃学从军,参加抗日游击队。1939年任泰西六支队二营六连
政治指导员。1940年调任中共长清县独立营总支书记。1941年底奉命到大峰山抗日根
据地峰山县(今长清县)任县大队政治委员。1943年中共峰山县委书记尹笠夫被捕,他
担任县委书记,仍兼县大队政委。这期间,他带领县大队和各区小队打了许多以弱胜强
的胜仗。1943年下半年,党中央发出“扩大抗日根据地,缩小敌占区”的指示,中共峰
山县委讨论制定了执行方案,带领部队主动出击,县大队接连攻占崮头、高家崖、广里
、孝里铺、袁道口、归德等敌伪据点,并吓跑四台寺据点的敌人,巩固发展了大峰山抗
日根据地。
1944年8月,侯筱章调任中共茌平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1945年8月调任冀鲁豫
边区第一军分区六团团政委。1945年12月29日率部在茌平城北蛮子营肃清日伪残余势
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丛良弼(1868~1945.12)名丛廷梦,字良弼,以字行。山东蓬莱人。青少年时代在烟
台东顺泰商号学生意。因勤于事业,精明诚信,被派往日本大阪,收购日产火柴,运
往天津销售。在此期间,他热心华侨团体事务,被推为大阪“中华总商会”会长。民
国初年,北京政府以“振兴中华、实业救国”为名,召集海外侨胞,共商发展国家实
业。丛良弼以大阪“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身份参加会议,深受启迪,遂决定创办火柴
工业。1912年,他出面集资10万元,在济南林祥门里石棚街创办火柴厂,定名“振业
”,系取“实业救国”之意。翌年,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丛良弼任总理
,是为山东省第一家民族资本开办的火柴厂。
建厂初期,设备和原料大部购自日本,工序多为手工操作,火柴品种为硫化磷火
柴,商标有“三光”、“山狮”、“推磨”等。是时,日本等国新产火柴,药头均采
用冷胶,唯有“振业”采用热胶,虽用料较多,成本较高,却表面光滑,不易受潮,
发火力强。一经面市,销路很大,迅速占领了津浦、陇海铁路沿线的广大市场。“振
业”创办伊始,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丛良弼得遇发展民族工业良机。“振业”
火柴供不应求,利润不断增加。1920年,他筹资10万元,在济宁设立第一分厂,192
8年又在青岛设立第二分厂。产品除行销国内市场,还供出口。1931年,振业三个厂
的总资本达100万元,工人达1000余人,为当时全国同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厂。
丛良弼自创办“振业”始,即注重维护民族利益。建厂集资时,只征国人资金,
以杜外人染指;其生产设备主要采用国内设备。1936年“振业”生产受挫,宣布停业
。1937年底,日军侵占青岛,多次拉他出面做事,均被其拒绝。
丛良弼乐善好施,1925年在家乡独资创办丛氏小学,后改为良弼小学,到30年代
初,已发展成全县规模最大的完全小学。晚年寓居青岛,1945年12月,在青岛病逝。
周怀清(1874~1945)字希真。济南市人。回族。青年时从师曹瑞麟阿訇学习伊斯兰教
诸经典。学成后出任阿訇。后在济南清真西大寺、南大寺任教长,开学授徒,宣传教义
,督导“海立凡”(阿文“大学生”)学习经典,出其门下成为著名阿訇者不乏其人。从
不收穆斯林给予的“海迭也”(阿文“经礼”),不吃请,倍受穆斯林的赞誉,被尊为“
忠厚长者”。1940年济南穆斯林为表彰其美德品行,敬佩他对伊斯兰教的贡献,共献木
匾一方,匾文:“翊赞圣道”。
李广义(1891~1945)字宝臣。章丘县龙山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13年进津浦铁路
济南机厂当油漆工。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李广义参加
该研究会,成为第一批通讯员(不在北京的会员)。他还将中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
言》带回济南,刻印成传单广为传播。1921年,被派往长辛店铁路机厂学习劳动补习学
校的经验,结识了邓中夏和史文彬,并带回劳动补习学校的平民课本和教材,回厂后
办起工人夜校和工人俱乐部。1922年,经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18日,
组织成立山东第一个产业工会--津浦铁路济南机厂工会,被选为工会副委员长。当时
厂里有一条不成文的陋习,厂长、员司、监工、把头的娘生日、孩满月都要在工人中
“敛份子”(后来干脆强行在工人工资中扣钱),而工人有天灾人祸,他们却一概不管不
问。工会成立不久,架车场的郑师傅被撬杠砸死,李广义决心改变多年来只许厂长、
员司和监工把头向工人“敛份子”的陋习,发动工会骨干向他们“敛份子”,为工人撑
腰说话,提高了工会的威望,使参加工会的人越来越多,工人斗争情绪更加高涨。
1923年1月下旬,李广义代表济南机厂工会赴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
会,目睹了军阀吴佩孚对京汉铁路工人的血腥镇压。回厂后,立即组织全厂罢工,支持
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1925年,担任中共津浦铁路济南机厂支部书记,兼厂工会委员长

1928年5月,日本侵略军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大批被日军杀伤的中国军民得
不到抢救和医治。李广义领导厂工会组织起救护队抢救伤员,并利用铁路的便利条件
,将伤员和被围困的中国军队送出济南。同年6月被日军逮捕,遭受酷刑,坚贞不屈。出
狱后,伤病交加,回家休养。由于党组织连遭破坏,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45年病逝

牛嗣玉(1897.10.13~1946.5.16)曾用名牛思玉、牛蕴山、牛汉臣等。章丘县牛推官
庄人。其父是位乡村医生,靠开小药铺维持全家生活。牛嗣玉7岁丧母,因家境贫寒,1
4岁到济南做工,先后在铜店、药店当学徒工。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接受新事物、
新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中共山东党组织遭到破坏后,被党组织派
到大连,以开药店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夏,大连地区党组织遭严重破坏
,按照组织指示,和妻子张苏生(中共党员)到长春,任中共满洲省委地下交通员。他以
长春榨油厂职工的身份为掩护,联络部分工人,组成一个秘密宣传组织,宣传共产党的
主张,组织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1928年12月28日,中共满洲省委在他家召开省委
扩大会议,他和妻子负责警卫,保证了会议的安全。后因身份暴露,于1929年被派往沈
阳,开展党的地下交通工作,主要活动于大连、哈尔滨等地。
1930年,组成以杨一辰为书记的中共奉天特委,牛嗣玉任委员。同年11月,杨一辰
到抚顺视察工作时被捕,中共满洲省委决定由陈德森、王永庆、牛嗣玉共同负责奉天
市委的工作。1931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派牛嗣玉到长春从事建党工作。“九一八”事
变后,在白色恐怖下,牛嗣玉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积极工作。其间,曾几次被捕入狱,面对
敌人的酷刑和金钱收买,坚贞不屈,从未暴露党的机密。1933年出狱后,与党组织失掉
联系,辗转从上海回到老家。为维持生活和联系群众,在当地开药店行医。抗日战争胜
利后,由刘仁轩、张万里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反霸和减租减
息斗争。1946年春,任章丘县黉山区副区长。在他的带领下,各村的反霸斗争步步深入
。同年5月16日,敌特与农会叛徒勾结,将牛嗣玉杀害于黉山前的花山子。
关向应(1902.9.10~1946.7.21)原名关致祥,曾用名李仕真、郑勤等。辽宁金县人。
满族。1922年毕业于大连伏见台公学商科学校。1923年秋,创办《铁岭日报》,宣传革
命思想。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到上海大学读书。年底赴莫斯
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回国后,在上海
沪东区共青团部委工作。9月至济南,任共青团济南地委书记。11月调任共青团青岛地
委书记。1926年6月调任上海沪西地委书记。同年10月再次到济南,任共青团山东区
委书记。1927年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负责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
作。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
员。同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书记。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
局委员、军委湘鄂西分会主席、红三军政委。后任红二军团副政委、湘鄂川黔军区副
政委等职。1935年参加领导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过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0师政委兼晋西北军区政委、晋绥军区政委、陕甘宁晋
绥联防军政委。1941年秋因病回延安休养。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
傅健行(1917~1946.8)又名傅钦昌。陕西沔县人。早年参加过东北抗日队伍,作战勇
敢,屡次立功。1941年冬到达济南。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雷紫屏地下党支部的
领导下,不畏艰险,努力工作。1945年9月初,日本侵略者投降不久,蒋介石为了抢夺胜
利果实,调10万军队进入山东。根据中共冀鲁豫边区泰运地委城市工作部的指示,雷紫
屏支部决定派傅健行打入敌人首脑机关,为党组织提供情报。
傅建行接受任务后,经过了解得知敌人正在筹建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部。
他通过关系打入二十集团军任参谋处书记室准尉司书,负责文印工作。利用职务之便
,与后来打入的中共地下党员袁家骏配合,向解放区输送了诸如国民党军各部队番号
、代号、空降地面联络信号、调防命令等大批重要的军事情报。为此,上级党组织为
他记大功两次。后来,由于外部工作不慎,将一份敌人的重要情报丢失,被敌人发现。
此时,党组织决定让他立即撤出。他为了搞到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推迟了撤出的时间
。当任务圆满完成后,突然被敌人逮捕。敌人对其严刑逼供,但他坚贞不屈,保护了地
下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1946年8月在周村火车站被杀害。
朱桂山(1880.2~1946)名朱五丹,字桂山。山东单县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
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中国同盟会。1912年后历任山东民政长公署财政科长,山东临
时议会议员,山东银行协理,山东中国银行副行长,齐鲁银行总理,并曾兼任山东商
业专门学校校长。1920年前后,山东省有名的实力派人物王鸿一(字朝俊,菏泽人)组
织成立“民治社”,朱为该社首领之一。1921年至1924年7月任国会议员。后参与创
办博东矿业公司、包头面粉公司,分别任总理、董事长。其间曾于1931~1932年任国
民代表大会代表。1932年5月被梁漱溟报请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委任为邹平实验县
县长。济南沦陷后,在日军扶植下,于1938年1月出任伪济南维持会副会长,同年3月
至1942年12月任伪济南市市长,沦为汉奸。其间,还担任日伪新民会济南市总会委员
长。参与推行反共的“治安强化”运动,为日军侵华和太平洋侵略战争效力。1946年
病死于北平。
侯万和(1908~1947.8.10)历城县锦绣川乡 炭村人,出身于贫苦农家。1941年兄弟二
人参加章丘县大队,在章历边界一带与日伪作战。后因工作需要,侯万和被派回本村任
中共支部书记、民兵联防队长,其弟侯万水任农救会长。
1945年冬,解放区开展反奸除霸斗争,斗争恶霸地主王荣辉时,群众有顾虑、怕报
复。侯万和耐心做说服工作,并带领民兵冲进王荣辉的家,分了他的浮财。1947年初,
王荣辉之子王福新带还乡团包围侯万和一家,杀害了他的弟弟侯万水和小儿子侯庆芳
。同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还乡团30多人再次冲进村子,将侯万和以及从部队回家养伤
的侯万水大儿子侯庆友杀害。侯万和、侯庆友牺牲后,中共历城县委、县政府召开了
2000多人参加的追悼会。同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还乡团又一次偷袭 炭村,侯万和的
妻子和年仅6岁的侄子惨遭杀害。不久,侯万和在章丘县大队任排长的三弟也光荣牺牲
。为褒扬这“一门七烈”,中共西营区委区政府决定将 炭村改为“万和村”,并给侯
万和一家挂匾,上书“七烈共荣”。
秦培伦(1932~1947.8)乳名秦三。抗日小英雄。平阴县人。少年时常帮父亲给中共地
下组织送信。1944年担任平阴县一区抗日政府情报员。机智勇敢,多次圆满完成任务
。1947年8月,被还乡团逮捕。倍受酷刑,宁死不屈,最后被割掉耳鼻,剖腹挖心,英勇就
义。时年仅15岁。
张光璧(1880~1947.9.29)原名张奎生,又名张魁生,号“天然子”,故亦称“张天
然”。山东济宁人。8岁上学,读私塾5年。22岁时赴南京、上海,随其姑夫当兵,后
其父病殁回家随母操持家务。1915年入“一贯道”,后拜一贯道“十七代祖”、济宁
人路中一为师,得路中一赏识,升为点传师。1924年路中一死后,由路的胞妹路中节
和外甥陈化清掌道。张光璧与之生隙,在济宁、菏泽一带活动并开始停止向陈化清掌
道的陈家总佛堂上缴道费。1930年,张光璧到济南传道,首先发展宿子臻和李鸿臣入
道。经过一年多活动,道务有较大发展,至1932年在济南设立了4个坛:在永庆街李
鸿臣家成立“金刚坛”,称“西坛”;徐衡甫在经五纬一路成立“礼化坛”,称“南
坛”;郝书暄在东关后坡街成立“敦仁坛”,称“东坛”;齐铭周在西关镇武庙街成
立“天一坛”,称“北坛”。张光璧先在宽厚所街、后到东城墙街设立佛堂,之后又
搬到经五纬一路兴云里5号作为总佛堂,即总坛所在地,叫作“中枢坛”,张光璧自
封为一贯道“十八代祖师”。中枢坛不具体传道,为管理道务的总机构。在山东,除
济宁、青岛外,其他地区道务均归中枢坛总辖。自此张光璧在济南建立了一贯道的传
道基地,渐次向全国各地发展组织。1934年,张光璧带人往天津、北平传道,1937年
在天津设立总坛。沦陷期间,与日伪势力相勾结,道务有很大发展,张光璧本人曾充
任汪伪政府外交部顾问。抗战胜利后,张光璧转至重庆。1947年中秋节(9月29日)猝
死于成都。其妻刘素贞、子张英誉认定系张光璧小老婆孙月慧投毒所为。此后,一贯
道分别以刘素贞、张英誉和孙月慧为首,形成东、西两派。新中国建立后,一贯道与
人民政权为敌,于1950年被人民政府取缔。
范明枢(1864~1947.10.2)名范昌麟,又名范炳辰,字明枢。山东泰安人。清光绪三十
二年(1906年)留学日本,回国后致力于教育。初在泰安创办女子小学及县教育图书社
,继在济南创办省立模范小学,后受聘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监。支持学生参加五四运动
。1920年任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因支持新文化运动,受保守势力排挤,于1929
年辞去校长职务。1931年受聘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图书馆主任。因宣传抗日主张,
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于1932年3月被捕入狱,后经营救出狱。1933年8月被冯玉祥聘为
经学教师,并受冯委托创办泰山革命烈士祠纪念武训小学,担任总校长。1936年夏,出
席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当选为执行委员。“七七”事变后,组织泰安县民众总动员委
员会,任主任委员。1938年秋,任鲁南民众总动员会主任委员,建立鲁南抗敌协会,组织
抗敌自卫军。被誉为“抗日老寿星”、“抗日老英雄”。1940年7月被选为设立于抗
日革命根据地的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参议长。1945年8月继任山东省参议会参议长。19
46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病榻上书写《告全国人民书》、
《致司徒雷登的一封公开信》,反对内战,揭露美帝侵略罪行。同年10月2日在乐陵县
病逝。后移葬于泰山。
马良(1878~1947)字子贞。河北清苑人。回族。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常备
军辎重营管带,第六镇正参谋官,步兵第二十一标标统,第六镇炮兵标标统。清宣统三
年(1911年)6月调任北洋第五镇九协协统。1912年后,任第五师第九旅旅长,山东第四
十七混成旅旅长。1916年5月,任山东济南镇守使。1917年2月,发起创建山东武术传
习所,招聘全国武术名家任教,传授武术、摔跤等科目。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
济南学商联合会组织罢课、罢市,并游行示威。山东当局奉命在济南实行戒严,任命
马良为戒严司令。马良以“危害治安”之罪名,用武力强制商民开市,并亲自率士兵
到学校阻止学生罢课游行及抵制日货。8月5日,悍然下令将济南回民救国后援会会长
马云亭和回族爱国青年朱春涛、朱春祥杀害,制造了“济南血案”,激起全国各地群
众的愤慨。1918年任参战军第二师师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兵败后去职。1925年任
北京政府军事顾问。1933年2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后,投降日军。1938年1月任伪济南维持会会长。同
年4月任伪山东省省长。1939年1月免职。1940年3月,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山东省高等法院将其逮捕入狱。1947年保外就医期间病死

伦桂香(1920~1948.2.2)女。章丘县埠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母逃荒
到东北。父亲病逝后,随母亲到青岛,找到堂兄伦克忠和本村的郭恒祥等人。在他们的
帮助下,到青岛日本大康纱厂当童工。“七七”事变后,随母亲回到家乡。不久,与本
村的李元盛(后任村长)结婚,全力支持丈夫的革命活动。1945年埠村初次解放,她成为
村里反奸诉苦、反霸斗争的骨干。1946年5月,国民党军又占领埠村,当地的土豪恶霸
组织起还乡团,疯狂地反攻倒算,伦桂香遭到残酷的迫害。后在婆母和乡亲们掩护下逃
出。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担任埠村乡妇救会主任。经常带着不满周
岁的孩子走村串户,组织群众,开展对敌斗争,被群众誉为对敌斗争的女英雄。
1948年春节后,伦桂香奉中共章丘县委指示,从官营到埠村了解敌情。由于叛徒告
密,不幸被捕,倍受折磨,但仍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同年2月2日,凶狠的敌人把她
吊在树上,先割掉她的乳房,然后剖腹(取出胎儿)挖心,伦桂香英勇就义。1951年章丘
县人民政府为伦桂香烈士颁发金匾,上书:“为民捐躯”。
郭庆云(1911.10.28~1948.4)字缦青,又名李铁、郭云霄。济南市人。出生于平民家
庭。自幼勤奋读书,1925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28年日军强占济南时,被日军炮
弹炸伤,住院治疗一年多。1929年考入山东省立高级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和抵制日货等活动,12月随济南学生南下请愿。1932年先后在
北平私立弘达中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
上半年,北师大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他是负责人之一。同年6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
郭庆云在北平期间,继续与济南的进步同学保持着联系,定期寄送进步刊物《新
生》、《永生》、《自修大学》和“民光”、“学生救国会”等出版的宣传品。193
7年“七七”事变后,随平津流亡学生南下到达济南,以济南市立中学教师身份为掩护
,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按照中共党组织的指示,于1937年10月离开济南到南方从事
革命活动。1938年辗转入闽,先后担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闽江特委书记、闽浙赣区
党委城工部副部长、部长,闽浙赣地下司令部副政委等职。1948年4月不幸牺牲。
王子壮(1900~1948.8.4)名王德本,字子壮。祖籍山西山阴县。祖父游宦山东,遂入籍
济南。幼年随父读书。稍长,入济南德文学馆,1916年冬毕业。1917年入北京大学,学
习法律。1923年6月毕业后回济南,先执教于山东法政专门学校,旋任省教育厅视学,同
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王子壮在山东主编《
十日》旬刊,撰文宣传新思想。同年当选为国民党山东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年部
部长。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负责草拟国民政府文令,并同国民党元
老于右任、戴季陶等交往甚厚。1933年冬,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5年11月
,国民政府召开第五届国民代表大会,王子壮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兼任中央监察委员
会秘书长。次年11月调任铨叙部政务次长。其间迭兼中央监察委员会审核委员会主任
委员,国民党政工考核委员会党务组副主任,中央财务委员会委员。在任职国民党监察
委员会铨叙部次长时,曾致力编订国民党监察制度手册,并极力推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子壮随国民政府入川。上书蒋介石,要求禁止宣传苏俄进步言
论,限制共产党活动。1945年因身染疟疾,久医不愈,辞去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长职,回
乡养病。次年春,病体复原返回南京。1947年9月受命到山东指导青岛国大代表立法委
员选举。1948年3月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王子壮作为济南市代表出席会议。同年8月
4日因心脏病发作,死于南京。
吴金鼎(1901~1948.9.18)字禹铭。山东安丘人。早年肄业于齐鲁大学。1926年考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习人类学。每逢暑假,便到历城县龙山镇从事考古活动。起
初,他的计划是调查镇东的汉代平陵故城,在往返的途中,被城子崖断崖上暴露出来
的灰层和陶片所吸引,即沿着断崖进行多次调查采集,于1928年在下文化层中第一次
发现了黑陶片,并深信这是一种新的史前文化。这一重要发现,很快得到李济、梁思
永等考古专家的肯定。193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考古组工作。1930、1931年,研究所派他和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对城子崖遗址
两次进行系统发掘,撰写了《城子崖报告》(1934年出版),将这种以黑陶为代表的文
化称为“龙山文化”。吴金鼎遂成为“龙山文化”的最先发现者。
1933年,吴金鼎由山东省政府派往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其间,参加了英国的埃及
考古学泰斗彼特里主持的巴勒斯坦考古发掘。同时,他还精心研究中国史前陶器,观
摩了数万件已出土的陶片实物,并到伦敦高等工业学校实习原始陶器的制作。之后,
用英文写成《中国史前的陶器》一书(1937年在英国出版)。该书长期被外国人视为研
究中国史前陶器的必备参考书。
1937年,吴金鼎获英国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在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组工作,后回
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与他人在云南大理地区进行考古
活动,发现遗址32处,其中主持发掘了几处,写成《云南苍洱境考古》一书,该书被
誉为奠定了“西南方面史前考古学的基础”。1941~1944年他先后在四川彭山、成都
等地主持古墓的发掘工作。抗战胜利后,应母校齐鲁大学的邀请,赴济南主持该校的
复原工作。原打算于学校安定下来后,即返回考古组。全面内战爆发后,其计划破灭
。1946年后,任齐鲁大学教授,并先后兼任校长室外文秘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
国学研究所主任、图书馆主任等职。1948年9月18日在济南齐鲁大学病逝。
王吉文(1916~1948.9.21)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5月参加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1936年10
月到达陕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军赴晋东南抗日最前线。1939年随八路军一
一五师教导二旅到山东滨海地区。1941年升为团长,率部转战鲁南战场,消灭鲁南有名
的惯匪、地头蛇张显荣所部1300多人。1943年11月为配合鲁中反扫荡作战,参加讨伐
伪军刘桂堂的战斗,歼敌千余人,受到山东军区通令嘉奖。1945年率部消灭荣子恒伪军
1600余人,解放了泗水城。1946年起,历任山东野战军八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三纵
八师师长。1948年9月16日,率部参加济南战役。9月21日在指挥部队通过封锁线时,被
国民党军炮弹击中,英勇牺牲。葬于济南四里山革命烈士陵园。
王馨华(1913~1948.9.23)原名王淑田。女。山东济阳人。早年丧母,随外祖父去东北
,就读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1932年随父亲到达济南,在黑虎泉小学任教。1942年后,
在中共地下党员赵正阳的启发帮助下,接受革命思想,于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利用课堂向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还组织“家长联谊会
”,以合法的群众组织形式,掩护革命活动。1944年秋,由于叛徒出卖被捕,押到日本特
务机关--泺源公馆。特务头子亲自审讯,并施以酷刑,她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后
经党组织设法营救及学生和家长们联名保释,才得释放。1945年8月,担任中共泰运地
委济南二支部书记。她带领支部的同志,一方面利用各种隐蔽斗争形式,揭露蒋介石的
内战阴谋;一方面积极发展党员,并按照上级的指示,派同志打入敌人的机关、军队、
军校,做好长期的斗争准备。她不畏艰险,经常化装到中共冀鲁豫区党委、济南工委汇
报工作,传递情报。1948年,为配合解放军作战、迎接济南解放,带领地下党员积极参
加瓦解敌军、护厂、护校等工作。上级党组织为了她的安全,让其暂时转移到解放区
,但她坚决不离开济南。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守军到处抢占民房以作掩体。敌杂
牌军的一个团长和一部分残兵就住在王馨华家院内,王馨华趁机对他们进行攻心瓦解
工作,希望他们弃暗投明。团长被说服,表示愿意起义。但此事被蒋军安插在该团的特
务得知。9月23日,济南解放的前夕,王馨华惨遭特务杀害。
徐海珊(1910~1948.9.24)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到红一军政治部工作,任少共团委会委员。1931年5月转为中共党员。1932年
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后,留下坚持斗争,任河口特委组织部长兼便衣队政
治指导员、河口特委特务营行政文书等职。1938年1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秘书、
四支队七团二营副营长、团政治处宣传股长。1939年1月任新四军七团政治处主任。
3月带领一个营的兵力,在淮河击沉一日军汽艇,消灭日军几十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5月任七团政治委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四旅十二团政治委员。同年
5月调二师任组织部副部长。1944年8月到中共华东党校学习。1945年3月党校毕业后
,调任新四军政治部干部科长。8月任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政治部主任。10月北上鲁南
,率部向日伪占领区进攻。1946年12月任山东野战军二纵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2月调
十三纵队三十七师任政治委员。兖州战役胜利后,率部参加济南战役。1948年9月23
日,济南战役进入最后决战阶段,三十七师担任突破坤顺门的主攻任务,经过城头反复
争夺战,突破口被三十七师打开。9月24日,设在趵突泉西侧的三十七师指挥所被国民
党军轰炸机炸弹击中,指挥作战的徐海珊光荣牺牲。
于明信(1882~1948)字丹绂。山东临淄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济南山东优级
师范学堂。次年晋京复试,授师范科举人,后任青州初级师范学校校长。1913年与同盟
会会员刘冠三、鞠思敏、王祝晨等人发起创办济南私立正谊中学,任教员。不久,赴日
本早稻田大学求学。1916年回国后在济南任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23年日本
关东地震,受托赴日赈济,后又4次东渡日本,任山东留日学生经理员。1927年自日本回
国,一度应聘编修《齐河县志》。“七七”事变后,正谊中学奉令南迁,于明信留守学
校主持校务,并招生复课。1940年为避日伪邀其参政,到北平隐居。抗战胜利后返济。
1948年病逝于济南七家村故居。
林修竹(1884~1948)字茂泉。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幼年读私塾,17岁考中秀才第
一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留学。民国成立后,学成回国。此后历任山东
高等学校教务长、山东教育司科长、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主事等职,主持建立山东省
法政、商业、工业、农业、医学、矿业等6所实业专门学校,倡导举办甲乙种实业学
校70余所。
林修竹积极倡导发展山东实业,主办过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1920年调任山
东省实业厅科长,主持创办了烟台水产试验场、济南矿业传习所、临清棉业实验所、
山东工业试验所等。1921年当选为山东省议会议员。1924年冬,改任山东河务局局长
兼山东运河工程局总办。亲临黄河两岸考察险要,拟定民埝、官堤种树办法。1925年
夏,黄河出险,林修竹赴现场参加抢险。9月20日黄河决溃,他痛不欲生。1926年初
,任黄河上游堵口工程处总办,现场指挥施工。此后,又出任利菏汽车路总办,主持
修筑利津至菏泽间黄河两岸的汽车路。
1927年6月,林修竹任北京军政府教育次长。上任后,协助教育总长将北京9所国
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并被聘为该校法科学长。1928年军政府垮台后,林修竹避
居大连,后移居天津。1948年病逝。著有《历代治黄史》、《山东省各县乡土调查录
》、《茂泉实业文集》等刊行于世。
胡寅(1912.10.28~1949.1)山东寿光人。自幼上学。上高小时,因遭土匪绑架而辍学
。后到青岛大英烟草公司一家卷烟厂当徒工。1931年夏,考入青岛市立中学。在校期
间,阅读进步书刊,经常到工人中进行调查,结交进步同学。1934年升入高中,1937年
夏考入山东大学。“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于1938年1月到徂徕山参加八路军山东抗
日游击第四支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营长、团政委等职。1943年初,调任中共
章丘县委书记。他深入实际,依靠发动群众打开工作局面。到1945年春,章丘县抗日根
据地已由山区扩展到胶济铁路沿线,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武装力量,县委已掌握了武装
斗争的主动权。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重回部队,奔赴东北战场。曾参加解放长春和四
平的战役,先后两次负伤,但仍坚持阵地指挥。辽沈战役结束后,担任师政治部主任,
奉命率部入关,行至河北省喜峰口时,发生车祸,不幸遇难。
张羽(1915.3~1949.1)原名张金智,字若愚,化名王绳祖。济南市人。出生于盐商家庭
。早年就读于济南尚实英文社、齐鲁中学,受进步教师的影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
1934年,与陶稷农等人成立“疏影剧社”。1935年毕业后,考入山东省行政人员训练班
,结业后任章丘县气象观测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流亡学生、北师大文学院
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李铁(济南人)到济南,以济南市立中学教员的身份开展抗日救亡
工作。张羽积极协助李铁开展工作,并经李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李铁
身份被当局发觉,经党组织批准,离开济南到安徽涂县民众教育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
作。不久,张羽应李铁之邀离济到涂县,协助李铁开展工作。后又随无锡流亡服务团
一起南下,于1937年底到达中共闽赣省委驻地江西铅山县石塘镇。1938年2月,随省委
机关转移到闽北崇安县长涧源头村,改名张羽。同年底,受省委派遣,到长乐县以长乐
国民兵团团部书记的公开身份,与当地中共组织建立联系,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
开展抗日斗争。1942年,调任中共闽中工委宣传部长,负责机关刊物《团结》的编辑出
版工作。1944年5月,闽中工委改建为闽西北特委,张羽任特委宣传部长。不久,特委下
设南(平)沙(县)尤(溪)工委,张羽任书记。1945年10月,在南沙尤工委基础上成立闽西
北特委,张羽因健康原因改任电台台长。1947年2月,部队挺进闽赣边开辟新区工作,
张羽及电台暂时留下,继续坚持斗争。同年5月,张羽被捕。在南平狱中,受尽酷刑,坚
贞不屈。1949年1月被折磨致死。
韩耀庭(1923~1949.5)历城县董家镇大庄乡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军七十六师二二七团一营营长,参加过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1949年5月,在上海战役中牺牲。被授予二级人民英雄称号。为纪念韩耀庭
,原大庄乡曾改名为“耀庭乡”。
雷紫屏(1910.2~1949.8.27)原名雷广 ,又名雷迅。济南市人。其父为私塾教师。1
924年父亲去世后,由于家境贫困,他无力继续上学。1926年投考奉系军阀张宗昌在济
南设立的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教官,半年后辞职至外县一个税务局当录事,不久失业。
1930年考入山东省建设厅举办的长途电话训练班。结业后被分配到齐河县,任长途电
话局局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与昔日的同学、中共地下党员丁梦荪等商定,奔赴
抗日前线参加抗日救亡斗争。1937年冬,雷紫屏离开家乡,于1938年10月辗转到达延
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敌后城市干部训练班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42年学习结束后,受党组织委派,到济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打入伪“山东
省行政人员训练所”,先后发展袁清华、崔云超、许宝笃、傅健行等9名中共党员。并
依靠进步力量,惩治了汉奸、伪训练所教育长曹若山。1945年9月,正式建立中共地下
支部,他任书记。期间,还把几十名进步青年输送到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于1945
年10月打入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办的《大华日报》社,以记者身份为掩护,通过合法手
段,巧妙地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黑暗,透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同时,积极组织领
导地下斗争,并把搜集到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解放区。1948年夏染上肺结核病,上级领
导多次安排其到解放区治疗休养,但他仍以工作为重,不离工作岗位,直到济南解放前
夕,才奉命撤出城外。解放后,卧病在床的雷紫屏激动万分,多次向中共济南市委要求
工作。1949年8月27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