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1&rec=14&run=13

张苇村(1897~1935.1.2)字苇村。山东郯城人。毕业于山东省立医学专门学校。参加
武昌起义及讨袁、护法诸役。1923年被孙中山任为山东军事委员。1924年1月当选为
中国国民党第一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历任国民党山东省党务整理委员兼训练部部长
、党务委员,山东临时军法会审委员会委员长兼审判长,陆军第二十九师党务特派员
,山东省审查党义教师资格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大量搜集情报,捕杀共产党员和
革命分子。1931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12月,任山
东省政府委员,山东省服务会委员,济南市私立建国中学董事长兼校长,国民党山东
省执行委员兼党务委员。1933年7月,中共领导发动苍山暴动,张苇村、韩复榘对起
义队伍进行镇压,逮捕杀害了起义领导人。1934年被聘为山东省审查训育主任、国民
教育资格委员会委员。1935年1月2日晚带领公务人员至济南商埠进德会参加游艺活动
,被刺客击毙。
宋耀亭(1909.3.17~1935.4.21)又名宋文恪、宋乐亭、宋朴言,化名孙志清。山东平
原人。1922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在邓恩铭的帮助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中共山东省立一中支部书记。1926年2月,任共青团
济南地方委员会候补委员,旋为执行委员。后任中共潍县县委执行委员兼任共青团潍
县县委书记。1927年被派往淄博煤矿开展工运和发展党团组织。1929年1月,与邓恩铭
、何自声等人相继被捕入狱。在狱中参与领导越狱斗争。1935年2月因生命垂危,始得
“取保就医”。回家后,病情稍有好转,便到胶东一带寻找党组织。后病情急剧恶化,
同年4月21日病故。
孙传芳(1885.4.17~1935.11.13)字馨远。历城县(一说山东泰安)人。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毕业于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步兵科。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六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初回国,同年11月,入北洋
陆军近畿第二镇第三协步兵第五标任教官。中华民国建立后,历任营长、团长、旅长
等职。1917年升任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长。1920年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兼第二师师长
。1923年3月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被任命为浙闽巡阅使兼浙江督军,封恪威上将军
。1925年1月任浙江督办。11月击败张宗昌部,在南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
五省联军总司令兼第三军总司令。1926年任安国军副司令。1927年先后血腥镇压上海
工人第一次和第二次武装起义。1928年6月,奉军败返关外后,逃往沈阳。1929年移居
大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迁居天津英租界隐居,皈依佛门。1932年11月,国民
政府聘其为国难会议会员。1935年11月与日本特务土肥原阴谋策划政变,欲称“华北
王”。11月13日,在天津佛教居士林,被施从滨之女施剑翘开枪击毙。
穆伯仁(1867~1935.12)名穆德荣,字伯仁,以字行。山东桓台人。幼年家贫,9岁入
私塾,12岁辍学后帮父亲种田或拉车,18岁始自己推车贩煤或打短工。25岁时经人介
绍,到本县索镇恒和油坊当伙计,因“精明能干”受到经理赏识。清光绪二十年(18
94年)被索镇同兴号聘为大伙计,在济南泺口坐庄收购粮食,其后被老板吸收为股东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泺口创办同聚和粮栈,开始独立经商。由于他经营有方,
同聚和开业不到3年即获利两万两白银,至光绪三十年前后已在济南开设3处分号。其
本人也成为泺口商界的头面人物,三十一年(1905年)泺口商会成立,被选为会长。此
后,穆伯仁看准济南商埠发展前途,在商埠大量购置地皮。宣统三年(1911年)津浦铁
路建成后,在商埠创办德兴和粮栈,修建了可容粮十几万吨的大仓库。1914年被选为
济南商埠商会副会长,1916年被选为会长。1917年集资60万元,在济南创办通惠银行
,自任董事长。1918年集资30万元,创办惠丰面粉股份有限公司,1919年8月建成投
产,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随后,又集资在山西太原创办晋丰面粉厂,任董事长兼
总经理。
1933年,穆伯仁与崔景三、辛铸九等在济南筹资创办仁丰纱厂,并被选为董事长
。1934年6月该厂开工投产。由于资金不足,生产经营陷于被动,开工不到一年,股
东与董事间发生矛盾。穆伯仁自觉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辞去董事长职务。
出身微寒的穆伯仁,先后在济南、桓台、太原、博山等地创办工商企业10余家,
总资本达200余万元,成为当时济南和山东全省的巨富之一。他在发迹后,也做过一
些慈善公益之事。1918年利津黄河决口,他组织赈灾会,发动同业捐款赈灾,自己首
捐3000元。1921年捐款在原籍建立德兴小学。晚年因受独生子及二弟早逝、兼之又受
新旧军阀敲诈勒索等打击,伤感忧郁,心竭力衰,于1935年12月在济南病逝。
刘寿山(1863~1935)字鹤亭,圣名福仁。山东文登人。幼年家境贫困,10岁时丧父,
靠母亲王氏为外国商人作女佣为生。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经外商介绍被美国籍传教
士郭显德牧师收为学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洗加入基督教。先入烟台“文选学校
”(益文商业专门学校的前身),后入登州“文会馆”读书,光绪十年(1884年)毕业,
回“文选学校”执教15年。之后在烟台投资经营房产。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迁往青
岛继续经营房产,资本更盛。同年,与周世训、谭玉峰、王守纯、于世荣等人在青岛
倡导组织自立教会,最初在北京路双鹤里聚会,后发展为三处:云门路教会,上海路
教会和城武路教会。辛亥革命前夕,刘寿山等曾以“华人自理耶稣教会”的名义向青
岛德国殖民当局申请租地建堂,但遭到拒绝。
1912年,刘寿山、王元德、袁日俊、李道辉等一批有资望的信徒在青岛召开会议
,倡议创办基督教自立会,“除去依赖性质,唤起自立精神,以期民国肇造,圣道 
兴,奠共和之幸福,促人群之进化”。1913年,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地的教会
代表在济南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同年由刘寿山等代表呈请山
东都督周自齐和济南商埠局长蔡序东,请求拨给土地,建立自立会的教堂。呈文很快
被批准,在济南经四路小纬六路附近划给土地20亩,并批准地租永远豁免。刘寿山、
王元德等人立即在此筹资建堂,1915年8月落成,并在此堂内召开“山东中华基督教
自立会”成立大会,选出刘寿山、王元德、李道辉、刘滋堂等23人为董事会董事,制
定通过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章程,其中规定:(1)本自立会不受西差会援助;(2)各
地教会平等,要事可提供总会;(3)实行长老负责制,牧师之任免须经总会同意;(4
)各分点教会采用点水礼;(5)总会设董事会主持会务。倡导中国教会自立、自养、自
传,不受外国差会支配。1922年,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向全国募捐,筹资扩建大礼
拜堂。刘寿山本人为此先后捐款5万余元。该工程1924年开工,1926年竣工献堂,其
外型为两个对称式钟楼(至今仍保存完好,位于济南经四路小纬六路)。教堂后院建有
400余间平房,多数出租以补贴教会费用。
刘寿山经营房产渐成巨富后,多次捐巨资赞助教会事业。1920年在青岛开办私立
尚德小学,任校长,招收学生3个班。1928年该校有学生200人;1951年有1057人,同
年3月更名为民光小学,由人民政府接收。
于耀西(1888~1935)山东海阳人。1918年开设东莱银行济南分行,任经理,并加入济
南商埠钱业公所。1921年冬成为济南裕兴颜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并取得公司董事长
兼总经理职位。1922年5月当选济南商埠商会副会长,1924年5月当选为会长,旋被选
为山东省商会联合会会长。时济南成丰面粉厂资金周转紧张,于耀西以东莱银行名义
向该厂提供信贷200万元,遂取得该厂董事长之职。1926年5月再次当选济南商埠商会
会长。1927年4月,接任济南东裕隆机器榨油厂经理。翌年春,因榨油业亏赔,将该
厂改为独自经营的东裕隆烟草公司,有大型卷烟机3部,工人180名,成为济南第一个
机器卷烟工厂。
“五三”惨案发生后,于耀西与何宗莲等组织“济南临时维持会”,任副会长。
在此期间,他以商会名义告知日本驻济南领事西田 一,新城兵工厂存有价值百余万
元的军火,请其加以保护。未几日,该厂所存军火竟被日军销毁。因向西田提出质问
,遂遭日方下令逮捕,于耀西闻讯被迫逃亡上海等地。1929年3月返回济南,7月遭国
民党山东省政府逮捕。后因济南商界300多人向当局请愿,至年底被无罪释放。于出
狱后,继续经营东裕隆烟草公司和裕兴颜料股份有限公司。1933年,东裕隆烟草公司
生产的“大明湖”牌香烟颇有信誉,销量不断增加。此后,由于遭到大英烟草公司降
价倾销的打击,不久即告破产。1935年病故于济南。
何丰林(1873~约1935)字茂如。平阴县城南门人。父早亡,与母亲和弟弟何锋钰相依
为命,生活贫苦。后其叔父何宗莲投军为官,每月有饷银汇家,生活逐渐宽裕,得入
私塾读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考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新建陆军第四镇
哨官、第一镇营管带、第一镇第四标统带、第四镇第八协第十五标统带。1912年后历
任中央陆军第四师步兵团长、第七旅旅长、第八旅旅长,驻防江苏淞江地区。1917年
1月第四师师长杨善德调任浙江督军,何丰林随杨入浙,任宁台镇守使。1919年8月杨
善德死后,转隶陆军第十师师长、淞沪护军使兼署浙江督军卢永祥麾下,成为卢的心
腹。1920年7月任淞沪护军使、中央陆军第六混成旅旅长。1924年9月江浙战争时任卢
永祥浙沪联军第一路司令兼中央第六混成旅旅长。兵败后下野,随卢永祥逃亡日本。
不久回国,1925年2月被段祺瑞临时执政府任命为善后会议会员。1926年春临时执政
府垮台后,投靠张作霖。1927年6月任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军事部总长、安国军军事部
长、模范军团总司令。曾任军事特别法庭审判长,签署判决李大钊绞刑。1928年底东
三省易帜后,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首席参议。1932年任国民政府北平军事调整
委员。1936年被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衔。
潘复(1883~1936.9.12)字馨航。山东济宁人。初为江苏布政使陆钟琦幕僚,后至南
京,在江苏都督府任员司、秘书等职。1913年初,经江苏都督推荐,回山东任劝业道
道尹,旋升任山东实业司司长,曾组织过山东第一次物品展览会。1914年改任山东运
河疏浚筹备主任。1915年任徐世昌内阁财政部参事。同年,与靳云鹏、王占元、田中
玉等投资在济南开设鲁丰纱厂,并负实际筹备责任(该厂1919年投产)。1916年任全国
水利局副总裁。1919年12月任靳云鹏内阁财政部次长。1921年12月去职,移居天津。
1925年4月,张宗昌任山东军务督办,潘复被聘为山东督办公署总参议。上任不
久,即参与镇压济南工人运动。8月初,强行封闭鲁丰纱厂工会,查封《工人周刊》
,解散工人夜校,并通缉鲁伯峻、朱锡庚等人。1926年后,潘复先后担任全国河道督
办、关税特别会议委员会委员、军政府国务总理兼交通总长等要职。1928年6月,随
同张作霖离京退往关外。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潘复因随张的首席日籍
顾问町野武马已在天津下车,得以幸免。从此退出政界,寓居天津英租界。1936年9
月12日病死于北平。
韩复榘(1890~1938.1.24)字向方。河北霸县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入陆军第二十
镇冯玉祥营。辛亥革命后随冯参加滦州起义,失败后还乡。1912年再次投冯玉祥部。
初任秘书,后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26年冯玉祥部退至宁夏时,投靠山西商震
,任晋军第十三师师长。同年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后复归冯部,任援陕军第六路司
令。1927年升任第二集团军第六军军长、第三方面军总指挥。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
二集团军暂编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师师长。12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1929年叛冯投蒋
。1930年任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开赴山东,9月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19
31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鲁豫清乡督办、山东全省保安司令等职。督鲁7年,捕杀
大批共产党员、人民群众,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暴动。同时为巩固山东地盘,
增强与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保持半独立关系的实力,一方面截留地方税收,
扩充自己的军队,大力推行“清乡”、“剿匪”、“澄清吏治”、“乡村建设”、“
新生活运动”等;另一方面,重视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抗日战争爆发后,
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193
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时,不战而放弃济南。撤离前夕,下令焚毁省政府、进德会等,
名曰“焦土抗战”。后又与刘湘等人密谋倒蒋。1938年1月11日被蒋介石邀至开封参
加北方将领会议。后扣押至汉口,24日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罪被处决。
刘曙华(1912~1938.8.22)化名老曹、李明学。济南市人。青年时期受过中等教育,早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斗争。1934年赴苏联海参崴列宁主义学
校学习。1935年4月毕业后回国,被党组织派到黑龙江省参加抗日斗争,任中共密山县
委书记。同年8月被日伪当局逮捕入狱,受尽各种酷刑,威武不屈。1936年2月经组织营
救出狱。3月任中共穆棱县委代理书记。7月调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
,与师长王光宇(当时未设政委职务)率部队在林口、勃利一带进行游击活动。同年9月
被派到由土龙山农民暴动武装组成的民众救国军谢文东部,帮助该部改编为东北抗日
联军第八军,担任军政治部主任(代行政委职责)。他领导该军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系
统,建立中共党的组织,加强对指战员的抗日救国思想教育,使全军迅速得到发展,抗日
游击根据地不断扩大。1937年3月,中共吉东省委成立,他被选为执行委员。不久兼任
抗联第三、四、五、八军哈东联军办事处负责人,率部参加抗联攻打依兰县城的战斗
。“七七”事变后,他同军长谢文东率部在依兰、方正一带袭击日伪军据点。8月20日
在抗联五军警卫旅协同下,伏击日军,歼敌350余人,缴枪230余支。他团结地主和旧军
官出身的谢文东等军师领导人一同抗日,但对他们排斥中共领导、挑起内部纠纷的行
为也进行严肃的批评斗争。1938年初,日伪军重兵围攻佳木斯地区的抗联部队,他坚定
地领导部队进行艰苦斗争。同年7月,为抵制军长谢文东拒不执行中共指示的行为,带
领八军第三师参加抗联第二路军统一行动的西征。8月22日,在勃利县通天沟被叛变投
敌的原三师师长王自孚杀害。
张郁光(1905.7.17~1938.11.15)原名张舒义。济南市人。1919年秋入济南山东省立
第一中学读书,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期刊。192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曾
参加改组后的国民党。常在校刊《新华周刊》上发表文章,并向进步刊物《语丝》投
稿。1926年参加“三一八”运动。1927年大学未毕业,即奔赴广州,投入国民革命军,
参加北伐。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加入济案后援会,奔走于上海等地,揭露
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争取各阶层人民的正义支援。后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泰
安山东省立第三中学校长、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校长。任职期间,聘请进步教师于
赓虞(诗人)、任白戈、于月秋、郑依虹(女)、梁哲、梁祝航等人授课,购买进步书刊
,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寒假前夕,二师突
然接到山东省政府的命令,指责二师有共产党活动,声称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要派人搜查
。校方立即通知进步师生秘密离校,使国民党捕共队的搜查落空。为此,山东省教育厅
以张郁光放走共产党员学生为由,撤销其二师校长的职务,激起学生们极大的愤慨。他
们为挽留校长,组成200人的代表团到济南山东省教育厅请愿,遭到当局拒绝并被押送
回曲阜。不久,张郁光遭到当局的通缉,被迫只身逃往北平。后转赴日本入东京日本帝
国大学教育研究部学习。在此期间,结识了留学生中的抗日爱国人士,参加了中国留日
学生左翼团体的进步活动,并积极钻研革命理论,还翻译了《西洋教育史》、《日本维
新以来的教育制度》和《苏联性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等论文。
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张郁光决定返回祖国参加抗
日救亡活动。1936年春天回到北平,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先后被推选为北
平教师救国联合会、华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七七”事变后,转移到济南
,参加第三集团军政训处的工作,并在山东省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授课。济南沦陷后,
于1938年1月到聊城任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议。在中共鲁西北特
委的支持下,坚持抗战工作。
1938年3月,张郁光与牛连文、刘子荣等人代表范筑先到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
部争取抗日游击部队的补给,毫无结果。后赴武汉国民政府军政部,洽谈抗日部队的编
制和补给问题。经八路军驻河南办事处负责人彭雪枫介绍,在武汉与中共中央长江局
负责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人取得联系,并参加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学联代表大
会,作《关于山东敌后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发展情况》的报告;还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介绍鲁西北坚持抗战的情况。1938年5月,任鲁西北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主持校内的
一切事务。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14日,聊城遭日军四面围攻。15日城陷,张
郁光同范筑先、姚第鸿等7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
姚第鸿(1910~1938.11.15)山西万荣人。少时随父在北京、天津、开封等地读书。1
928年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释放后到济南
,很快与济南党团组织接上关系,投入地下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3月任
中共济南特支委员兼共青团济南特支书记。直接指导了济南正谊中学、爱美中学等校
学生反对当局增收学费和声援济南铁路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同年6月任中共济
南市委委员、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1931年8月任中共齐鲁大学支部书记。“九一八
”事变后,积极发动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2月,参与领导济南学生南下请愿斗
争。1932年1月,任共青团山东省特委书记。在中共省、市委领导机关屡遭破坏,白色
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利用家庭的特殊地位(其父为韩复榘的高参),掩护革命同志。
1932年3月被捕,后交其父“按家法处置”。同年冬赴日本东京留学,参加中华留日同
学会等进步组织。1937年上半年回国。“七七”事变后,到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政
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工作。不久,中共鲁西北特委为其恢复组织关系。同年10月,中共山
东省委派他与张维翰率领第三集团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学员240人到聊城协助范筑
先抗战。1938年5月任山东省第六专区保安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同年11月在聊城保
卫战中壮烈牺牲。
陈振麓(1913~1939.2.11)平阴县北辛村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1920年随父迁居
济南。先后就读于济南竞进女子小学(收男生)、济南山东省立一中、聊城山东省立二
中、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山东大学等学校。在校读书期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
加学生爱国运动。193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时,奔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察北地区
,参加了冯玉祥和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
年返回济南。1936年考入青岛山东大学生物系。1937年4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七七”事变后,同“民先”骨干分子广泛团结同学和社会上的群众,积极开展抗日
救亡宣传活动。9月,陈振麓转为中共党员,并经东北军工委批准,任新成立的中共青
岛特支组织部长。特支成立后,在山大校内和青岛市积极发展党员,开展抗日活动,并
集中力量到郊区去,以毕家村、兰家庄为中心,组织了崂山抗日游击队,在毕家村建立
党支部,由陈振麓担任支部书记。同年11月,东北军工委决定撤销中共青岛特支,成立
中共青岛市委,陈振麓任书记。
1938年1月,青岛地区的形势急剧恶化,遵照东北军工委的指示,中共青岛市委率领
崂山抗日游击队60余人到达诸城,与高密游击队工委领导的力量汇合,组成高密游击队
第四中队。随之,中共青岛市委和中共高密游击队工委合并,组成中共鲁东南工委,伍
志刚任书记,陈振麓等人任委员。2月,因反动势力逼迫,鲁东南工委带领第四中队向
徐州转移。抵徐后与中共长江局取得联系。长江局安排陈振麓前往东北军第五十七军
万毅部667团。是年秋,667团在连云港附近的山上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因给养送不
上去,战士们三天没吃东西,战斗中陈振麓口吐鲜血,晕倒在战壕里,被送到赣榆城联络
站。后又转往日照县卜萝村养病。同年冬天,病情日趋严重,转送到济南治疗。1939年
2月11日,在济南病逝。遗体运回家乡安葬。1950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武迹沧(1905~1939.3)原名武钟瑜、武竹平。原籍长清县崮山镇后大彦村,生于济南
。幼时曾在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读书。高小毕业后,因家境困难,13岁的武迹沧到一家
私人银行当学徒。四年后,他当了帮帐,但不久因银行倒闭而失业。此后,又读了一年
多私塾,并拜师学习书法。
30年代初,武迹沧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中共山东省委机关
曾设在他家。1933年,中共山东地下党组织遭破坏,他曾掩护省委负责人转移。1937年
12月济南沦陷后,奉命留济作联络工作。后赴泰安参加山东省委领导的徂徕山起义,在
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任排长。1938年9月,被派往胶东工作,先在中共胶东区
党委统战部任职,继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五支队二十五旅司令部政治特派员(副政
委)。二十五旅是一支杂牌军和八路军混合组编的队伍,人员成份复杂,工作难度大。
他依靠八路军的基本力量,关心下属,启发战士的阶级觉悟,很快打开工作局面。1939
年3月,二十五旅司令部在掖县朱桥镇以南30华里的枣李蒋家与土顽部队焦盛卿部发生
遭遇战,武迹沧在战斗中牺牲。建国后将烈士遗骨迁葬于济南四里山烈士陵园。
徐连城(1911~1939.4.25)又名徐深,别名徐渊生。济南市人。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
就读于济南建国中学、北京东方高级中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
动。1935年12月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后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因参与组
织抗日救亡运动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投降的行径,遭到当局的通缉。辗转回到
济南后,立即参加“民先”山东省及济南市队部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
党。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济南前夕,市内中共基层支部和大部分党员撤离济南,留下
少数党员继续坚持斗争,建立中共济南工作委员会,陈隐仙任书记,徐连城任委员。在
中共济南工委领导下,徐连城在北大槐树建立支部,并在津浦铁路济南机厂开展工人运
动。为扩大抗日力量,徐连城以中共北大槐树支部为基础建立外围组织“抗日大同盟
”,发展十几名盟员,并组织盟员学习革命文件,印制抗日传单、标语。由于“抗日大
同盟”负责人发展盟员时警惕性不高,致使日特分子混入,侦知了“抗日大同盟”的
组织情况和陈隐仙、徐连城的共产党员身份。1939年2月25日,日军济南宪兵进行大逮
捕,徐连城同陈隐仙等人被捕。
日特对徐连城施以酷刑,但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日特又把他的母亲和妻子
带到审讯室,当着徐连城的面,用点燃的香烟头烧灼其母和妻子的皮肉,仍没有动摇徐
连城的革命意志。后被日军驻济南最高审判机关--军法会议判处死刑。1939年4月25
日晨,日军押着徐连城等7人到腊山行刑。刽子手每杀一个人就提着血淋淋的人头问徐
连城:“你怕不怕?”徐连城毫无惧色,坚定的回答:“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只要你
们一个不消灭,我就同你们斗到底!”遂慷慨就义。
吴鸿渐(1915~1939.6.9)江苏吴县人。1937年肄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九一八”事变
后,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带头抵制日货。12月初,参加天津学生南下请
愿示威。在“一二·九”运动中,带领学生罢课,上街示威游行。1936年2月加入中华
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同大批爱国青年学生一起
到济南,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驻济联络站和平津流亡学生会,负责组织各地在
济的抗日救亡学生深入工厂、学校、农村进行抗日宣传。同时还参加“平津流亡学生
移动剧团”,在济南演出抗日救亡戏剧,演唱抗日救亡歌曲。1937年9月,参加第三集团
军政训处在济南举办的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10月被中共山东省委派往聊城地区开展
抗日救亡活动。曾任聊城政训处(后改政治部)组织股长、政治部机关中共总支书记。
聊城失守后,随党组织转战冠县、唐邑一带,继续进行抗日斗争。1939年3月率抗日工
作团到平阿山区,兼任中共平阴县委副书记。6月9日被敌人杀害。
方范(1908~1939.6.25)字叔洪。济南市人。1921年在济南制锦市小学毕业后,考入菏
泽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两年后,转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25年毕业后自费到日
本留学。同年山东招考公费留学生,方范回国应试,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8年春
,闻知济南“五三”惨案的消息后,愤然回国,准备抗击日军。未能如愿,又忍辱回日本
学习。1929年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先后到法国学习航空,赴德国学习炮兵技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方范回国,任十九路军教导大队队长。1932年“一·二
八”淞沪抗战时,方范指挥教导大队首先与日军接触,首战告捷,轰动全国。十九路军
调往福建后,方范离开十九路军回家探亲。同年到东北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十九
路军在福建起来组建人民政府,方范任政府新兵训练总监。起义失败后,化装潜至厦门
。1934年到武汉结识当时任武汉行营主任的张学良,被委任为行营中校参谋。随张学
良到西安后升任上校参谋。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于学忠部霍守义师任参谋长,后
调缪 流部任团长,辗转于河南、江苏、鲁南一带抗击日军,屡立战功。后升任旅长、
副师长、师长。1939年6月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扫荡”鲁南,方范率部奋力抗击。
在一次突围中,头部、腰部中弹数处,仍坚持战斗。后因突围无望,为不落入敌手,用手
枪自戕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