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0&rec=61&run=13

旧时,济南郊县农民以务农为主业,崇尚勤劳耕作和节俭持家。一般是男耕作,女
理家,遵循“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传统。一天的农活分为五“泮子”,天明至早饭
为一泮子,上下午各两泮子。干一泮子在地头歇息,叫做“地头一袋烟”。
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一般从农历正月初十左右开始,也有过了正月十五才下手的
。开春第一桩农活是出粪、运粪、撒粪,准备春播。旧时济南对立春这个节气很重视
,自明清至民国初年,有“鞭春”之俗。历城县知事率民于是日晨迎春神于东郊,进行
礼拜;在济南东关建有“迎春庙”,县知事还举行鞭打春牛的“鞭春”仪式。人们此
日要吃用白面烙成的“春饼”。明刘敕《历乘》载:“立春日迎于东郊,张筵剪彩,有
鞭牛之役”。鞭春的含义是让人们勤于农耕。农民按一定节气进行播种,有不违农时
的传统习俗。种麦民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合时”,种棉农谚有“枣树发
,种棉花”。旧时耕种多为牛拉人扶犁、耧,小块土地上也用手播点种。浇地多用辘轳
提水,50年代始用水车,近年来,机耕和机灌面积已很多,用人力畜力者已很少。
济南地区多春旱、伏旱,民间有“春雨贵似油”的谚语。如久旱不雨,民间有向
龙王或关帝祈雨的风俗。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羽生日,是下雨的日子,此日人们
至关帝庙摆供祭奠求雨。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记载:“全县村民祭关侯,是日往
往阴雨。”又称此日为“关老爷磨刀的日子”。
麦收时,农民怕小麦遭雨淋雹打,有抢收抢种(夏种)的习俗。此时济南地区常出现
干热风,小麦成熟极快,俗称“麦熟一晌”。抢收期间,天未明下地,小半夜收工,家人
送饭至地头,劳动争分夺秒,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60年代以前,割麦大都用镰刀
,用人力畜力打场脱粒;近年来,机械化收割的已较普遍。麦收后进入炎热季节,此时
农民盼雨心切,民间有“有钱难买五月(农历)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谚语。如久旱不
雨,旧时有聚众抬柳枝编的轿子,内置城隍木像,作“出巡祈雨”的习俗,抬轿和列队
祈雨的人们均赤背和头顶柳枝编的圈帽,少年男孩甚多,边走边鸣锣并高喊:“淅沥沥
!哗啦啦!下大雨啦!”也有的到龙王庙烧香摆供求雨。建国后,这种迷信活动渐无。进
入三伏,农民有锄过三遍地歇伏的习俗,称作“挂锄钩”;多在此时割草沤肥,准备秋
播用的土杂肥。
秋分前后,是三秋(秋收、秋种、秋耕)的大忙季节,农民种麦十分注重不违农时,
并盼望种麦前后降两次关键雨,有“麦收八、十、三场雨”的说法,即农历八月造墒、
十月小麦盘根过冬、明年三月小麦拔节抽穗。麦收、秋收时禁忌在场上估计粮堆斤数
。秋收前后,山区农民有上山采集野生植物和药材的习俗,称作“小秋收”。
入冬后,农民有条件的多搞副业生产。建国后,多由农业合作社或生产队组织生产
,有粉坊、豆腐坊、磨坊、油坊、弹花坊等。近年来,乡镇及村办的工贸企业迅速发展
,个体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也大量出现。
旧时农家有除夕日在仓囤上贴“满”字、在缸瓮上贴“酉”字(谐音“有”字),
以及犒赏耕牛谢牲口的习俗,即在喂牲口的草料里添上一把豆子作为一年的酬谢。除
夕还要在放置农具的屋内焚纸香。建国后此等习俗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