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0&rec=60&run=13

济南市自1904年开埠后,商业日趋繁荣,城里和商埠的店铺林立,摊贩众多。
店铺是民间对开设门面的坐商的泛称。店面大的称“店”,店面小的称“铺”或
“小铺”,多是小本经营的夫妻店;对旅店及大车店也称“店”。
店主称“掌柜的”,大的商店多由东家(资方)聘请代理人任“掌柜的”。代理人
可参与纯利分配,分配的比例一般为“东(东家)七西(代理人)三”或“东六西四”。
店员统称“伙计”。出外办事的叫“外伙计”、“外跑柜”,店内的称“内伙计”。
依据进店学徒时间的长短,有大伙计和小伙计之分。进店学徒要有“保人”,学徒期为
二年或三年,只管饭,不付工资,或给少量零花钱。满徒后,可以按月领工资。再若干年
后,有了资历,或参与了较重要的经营活动,掌柜的从年终赢利中按一定比例分给这部
分店员,称作“吃份子”、“分花红”。
店铺都有店规,要求谨慎守规。如济南“祥”字号的绸布店、茶叶店,从掌柜到
学徒,都要穿长袍或短装,穿便鞋,禁穿西服、皮鞋。若有违犯店规者,随时可被开除
,称“卷铺盖”。平时没有休假日,只在春节、端午、中秋放假,正月初六日后开门营
业。有些店铺开门营业时,有开门先晃动算盘的习俗,并称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如开张时第一个顾客是男孩,则认为是吉祥兆。有的店内贴上“招财童子至,利市
天官来”的对联和“日进斗金”的横楣。营业时讲求礼貌待客,和气生财。晚上营业
到10点以后才关门。大商店,旧时门市销售有一系列规矩。顾客进门,前柜“撩高的”
,首先站起来打招呼,售货员随即招待顾客看货。为顾客取货要先看次货;顾客嫌次再
拿好货,先拿好货顾客会因要不起而受窘,叫作“拿顶了”,即为失职。店员不准与顾
客吵嘴,即使有人无理取闹,也要耐心使之化为祥和。顾客出门,店员要送至前柜,“撩
高的”要站起来点头送行。对于有特殊身份的顾客,店员要提货,店主陪同顾客出门,
递上货,待顾客开车后方能退回。每逢过年,掌柜带领一个学徒,拿着字号的名片,到
常来的顾客宅中拜年;每年元宵节在店内请人观灯,节后招待老主顾男宾,谓之“喝春
酒”。为对顾客及同行隐瞒成本及销售价格,有的店铺定有暗码,代替1~10的各数字

济南旧店铺命名,多用“吉祥”、“兴隆”、“信义”等字。如“瑞蚨祥绸布店
”、“泉祥茶庄”、“兴顺福酱园”、“同祥义鞋帽店”;有的则求典雅风韵,如“
燕喜堂饭庄”、“济仁堂药店”、“明湖照相馆”等。一部分饭店则着力突出地方特
色和经营品种的特点,如“赵家干饭铺”、“便宜坊”(锅贴)、“草包包子铺”、“
王家粥铺”等。铺名招牌有用门匾的、木牌的、铜牌的,也有用旗招的,后来有用霓虹
灯制作的。
济南商家旧时有供财神的习俗,多供关羽画像,有的供赵公明。春节在财神旁贴对
联,挂长串金银箔做的元宝,钱柜及货架上贴“招财进宝”、“青蚨飞来”等吉祥联;
要摆酒燃香供财神,念吉庆词,说吉利话,避讳“破气话”,如关门要说“上门”;相互
拜年时要拱手说“恭喜发财”、“见面发财”。
济南摊贩门类众多,多是挑担或挎篮在集市商场或走街串巷叫卖。叫卖声各有不
同。有些商贩以器物声代替叫卖声,如卖油的打“铛铛”(铜器),卖豆腐的敲木梆子,
卖熟猪肉(俗称肴肉)的敲大木头梆子,卖糖的打小锣,卖小百货的摇货郎鼓,卖布的摇
大鼓等;也有的编成大段歌谣唱卖,如卖糖的打阵小锣后,拉腔高唱“卖哟糖,卖哟糖,
香蕉桔子薄荷凉糖,菠萝蜜柑沙果仁丹……”一大串唱词,招徕顾客。在估衣市街及山
水沟集卖估衣的,是由卖衣人一边逐件抖动估衣,一边亮嗓唱出每件的价钱,吸引人们
前来围观和购卖。
建国后,大商店实行公私合营,并过渡成国营商店;小摊贩参加合作商店。自80年
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私营商店及个体商贩大量出现,但旧时商业习俗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