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服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0&rec=45&run=13

一、服装
清末, 济南城区的富有人家,男子冬天上穿左大襟长棉袍,外出时再外套马褂或短
坎;长棉袍下至足跗,马褂为长袖、对襟、齐腰,短坎无袖齐肩,下穿拥裆宽腿长棉裤,
用黑色织带(俗称扎腿带子) 紧扎裤腿脚。夏天穿单大褂,铜扣,左大襟,形同长袍。随
季节与场合不同,选戴风帽、礼帽、帽垫。脚内打包脚布,再穿布袜。鞋为单脸或圆口
布鞋。冬穿棉鞋或毡靴。女子穿宽袖、肥大并饰有镶边的上衣,出门作客时扎裙子,有
百褶或八褶的, 多有镶边或绣花。根据季节和庆吊的不同,选穿红、绿、蓝、黑各色,
身份为妾的不能扎红色裙子,婢女不扎裙子。戴各式纱绒制的软帽,中老年妇女戴两片
荷花瓣状的护鬓帽或黑色丝绒捂头帽。穿尖头绣花鞋,有的在鞋底纳上梨木后跟,鞋上
缝有鞋袢、鞋带和提鞋页跟。女子外衣尚素,内衣喜艳色。男女服装质料多为绒、缎、
绸、绉、纱、麻等。一般居民服装款式与富有人家区别不大,但质料多是棉布,自做自
穿。郊区农民, 男子夏穿单褂裤或汗 , 入冬穿棉袄, 严冬再外套一件身长不过膝的
“二大棉袄”。不论夏冬,上衣不扣扣子,只掩衣襟,并在上衣外扎一整幅布的扎腰,俗
称“掩怀”或“扎腰子棉袄”。冬季干活时,多穿单裤,单裤外再穿一有裤腿无裆的棉
叉裤。冬戴毡帽头或三页瓦式的绒毡帽,夏戴草帽干农活。女子夏穿短褂长裤,冬穿棉
袄棉裤,穿长袍者少。男女四季都用扎腿带子扎裤腿脚;城里的人多用黑色,农村的青
年女子喜扎红、绿色,并扎至腿肚约半尺高。男女均穿自做的布鞋,男子穿白布逢制的
布袜。 衣料多系农民自纺自织的黑、 蓝色粗布, 夏季穿本色白粗布或土褐色棉织的
“紫花布”。
中华民国成立后,居民服装有较大变化。一般市民男子上衣改为对襟短袄褂,下穿
长裤,渐不扎裤腿脚。中上层男子外出多穿长衫(俗称大褂),戴帽垫,后时兴礼帽。女
子多穿旗袍,在家穿掩大襟的上衣及长裤,外出则穿旗袍。30年代以来,公职人员多着
中山装,学生穿学生制服。女学生春夏上穿淡蓝色长袖短褂,下穿黑色裙子;秋冬季穿
蓝、黑色长袍。农村居民服式变化不大。男女多穿布衣裤,男子冬天穿长棉袍或“二
大棉袄”。
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初,机关工作人员和工厂企业职工多穿中山装、列宁服,市
民和老年人仍多穿中式便装。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除部分老年人着中式便装外,男子
多着中山装,女子穿各种花色上衣,各种款式外套、裙子、连衣裙开始流行。“文化
大革命”期间,在青年中流行穿绿军装。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居民衣着有了较大变化。服装的款式日趋新颖多样,中高档服装倍受欢迎。城乡差别
渐小。流行服装有男女西装、运动装、夹克衫、羽绒服、牛仔服和各式毛衣。中青年
女子喜穿各式裙子。服装颜色趋于多样化。男子多戴鸭舌帽、旅游帽,近年又流行博
士帽和各式毛线织帽等。女子春秋喜围各式花纱巾。鞋的样式繁多,皮鞋、旅游鞋、
凉鞋、布鞋等流行于市。
二、发式与首饰
清末,男子和未婚女子均在脑后梳长发辫,不同的是男子将头周围的头发剃光,只
留中间的头发,编成长辫,用黑线扎辫梢。未婚女子则满头全留发,前额留“刘海儿”
,在脑后辫一大辫子,用红线绳扎辫根和辫梢。已婚女子在脑后盘发挽纂。民国初期,
男子剪去发辫,有的男子一度留齐脖梗的短发,俗称“二道毛”。随后,绅商和知识界
男子多留分头、平头,下层民众及乡村农民多剃光头。城区的未婚青年女子和女学生
多留短发或梳双辫,已婚中青年女子多梳各式“圆头”,外套发网,老年仍挽纂,烫发者
多为上层人家的女子。乡村的已婚女子仍挽纂,未婚女子梳一根长辫垂于后背。50年
代,男子多留分头,青年女子一度时兴双辫,已婚女子中亦流行烫发,老年妇女仍挽纂。
60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女子中流行的烫发、辫子、挽纂等发式全部革除,一律
改为留齐耳短发,青年女子则往往留一双短辫。80年代,男女发式又趋于多样化。男子
多留分头,青年男子中留大鬓角、长发和烫发的渐多。女子中烫发、披肩发、大波浪
、运动头等各式发型广泛流行。
清末民国时期,青年女子有戴手镯、戒指、耳坠、项链、珠花、绢花、绒花的习
俗,在年节和作客时均在头发上插花。挽纂的女子,平时在纂上插戴簪子、剔头针等头
饰。一般中等人家多戴银质的或包金的首饰,上层富有人家,多戴金质、翡翠或镶宝石
的首饰。建国后,女子戴首饰和戴花的习俗渐无。80年代后,戴首饰的习俗再度兴起,
女子戴项链、耳坠、戒指的日益增多,男子戴戒指者也不鲜见。各种首饰多为金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