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0&rec=37&run=13

解放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贫困不堪。抗日战争前,一般工人
月收入3~8元,勉强维持其最低生活。许多失业工人、破产农民生活无着,流浪街头
,冻死饿死者屡见不鲜。抗日战争爆发后,济南人民经受了日本帝国主义八年的残酷
压迫掠夺;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经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年残酷统治,民生凋蔽、物
价飞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前夕,市区居民月均购买力仅折合面粉16.
2公斤;农村中,广大农民生活更为困苦,一般农户耕种所得不足维持一家温饱,只
能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逃荒要饭者遍地皆是,卖儿卖女者并不罕见。
1948年济南解放后,人民政府即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安定居民生活。1949~195
7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提高近两倍,农业收入
提高40%,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58~1978年,人民生活水平起伏较大。1958~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和
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遭到严重损失,人民生活水平达到解放以来的最低点。城市
居民人均年收入62元,仅为1957年的79.8%。1961年农民人均年收入28.9元、口粮9
2.5公斤。1963年后工农业生产逐渐回升,人民生活又有好转。但“文化大革命”期
间,生产停滞,工资冻结,城乡人民的吃、穿、住、用、行等积累了大量问题。粉碎
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职工工资调升,1978年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337.80元,农民人均
收入为82.67元、人均口粮202.5公斤。21年中,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仅增长2.2%
,人民面临的仍是温饱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城市为居民广开就业门路,职工多次调升工资,增发
粮食和副食品价格补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至1985年,职工人均年收入731.69元,平均每年增长11.7%;农
民人均纯收入492元,平均年增长29%,工农差别显著缩小,农民和城市职工人均收
入比由1980年的1∶3.38缩小到1985年1∶1.49。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消费水平、消
费结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