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0&rec=30&run=13

伊斯兰教传入济南始于元初,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大都住在历山顶附近,并建
有礼拜寺。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山东东路都转运盐司使木八喇沙奉命撤寺,在寺
址建盐运使司,礼拜寺迁移到泺源门西,锦缠沟东,即今礼拜寺巷清真南大寺址,穆
斯林逐渐移居西关地区。后来,元代实行屯垦,裁撤下来的部分军队和东来的西亚人
迁徙至城区,致使济南穆斯林不断增多。
明宣德元年(1426年),济南陈英荐木铎为掌教,整顿教务。明正统元年(1436年
)木铎荐陈英之子陈礼为掌教,陈礼掌教52年。明弘治元年(1488年),陈礼之子陈玺
任掌教。此时,济南穆斯林人数增多,陈玺获明廷礼部“扎付”(文书官职)和冠服。
陈玺去世,其弟陈莹继任掌教。明嘉靖七年(1528年),陈思任掌教,撰书《来复铭》
,镌碑立寺内,以宋明理学之意附会伊斯兰教义。明代中期,当地穆斯林在济南府南
关山水沟西侧建清真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寺被山洪冲毁,便又在东岸建新寺
,规模较原寺宏大,前门北向,位于正觉寺街西首,被称为南关清真寺。万历年间,
又在西北郊堤口村建清真寺。
清乾隆初年,于济南西郭城顶街修建北清真寺(今称济南清真北大寺)。至光绪年
间,又先后建起和重修饮虎池清真寺、北大槐树清真寺、城顶清真寺。清朝时期,经
堂教育得到发展,寺内建起阿文小学,家长把男性儿童送往清真寺学习。
民国时期,济南穆斯林中的阿訇和有识之士兴办学校。爱国志士马云亭在南关清
真寺倡办第四清真小学。西关地区先后建立第五小学、新育小学、康善小学、金氏小
学、伊光小学、穆汉小学等,均为新式学校,有的还设伊斯兰教义课。这一时期,汉
文伊斯兰教书刊大为流行,《突崛》、《回民言论半月刊》、《禹贡》、《回族论坛
》、《西北论衡》、《月华》等在回民中广为流传,其中,以《月华》影响最大。1
925年,济南穆斯林唐柯三、穆华亭、法静轩、马绂生等人与著名阿訇马松亭在穆家
车门清真寺倡建成达师范学校,既授阿文伊斯兰教义,又授师范学科,受到国内外穆
斯林的关注。1928年,该校迁往北平。
济南成为商业城埠后,散居于城西、城北的穆斯林又建立经七纬一路清真寺(俗
称灵官庙寺)、经二纬十一路清真寺、经二纬四路万字巷清真寺,市区共有清真寺18
座。根据阿拉伯地区传统,信仰伊斯兰教的女穆斯林多在家中进行宗教活动。济南女
穆斯林先后在永长街、饮虎池街设立女“稍麻”(阿拉伯语“礼拜处”),由懂教义的
师娘主持教务,如领拜、诵《古兰经》、组织圣纪日(圣诞辰)和“法图麦”(“穆圣
之女”,亦译“法蒂玛”)会、为纪念贤哲春季走“巴巴坟”等。女稍麻内还设阿文
女校,由师娘教授女童学经文。
民国建立后,各时期都有伊斯兰教团体组织,各清真寺均有阿訇。二三十年代,
清真南大寺有阿訇(波斯语“学者”)、散班师傅(懂教义但未取得阿訇称号者)40~5
0人,清真北大寺有阿訇和散班师傅30人。南大寺和北大寺均设有阿文学校,培养“
海里凡”(学员)。
1919年“五四”运动时,济南穆斯林建立回教后援会,爱国志士马云亭、朱春焘
、朱春祥被军阀马良枪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济南穆斯林纷纷送子弟参加军训
、参加抗战。1948年济南解放,山东省回民协会驻济办事处进城工作,贯彻中国共产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领导穆斯林发展生产、救济灾民、安排学校复课、设立华东军政
大学回民进修班、组织支前工作等。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宗教工作,市政府曾拨专款1万元维修清真寺。穆斯
林的社会地位逐步得到提高,黄德利、米长茂、马德贵等先后被选为人民代表,窦玉
珍(女)、张福奎等被选为区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工作受到冲击,宗教活动被迫停止,活动场所被关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清
真南大寺恢复开放时,政府于1980年拨款40万元进行了维修,各寺阿訇均回寺参加宗
教活动;政府还建立了回民殡葬服务站,拨专款解决穆斯林的丧葬问题,对丧葬用布
予以照顾,同时恢复穆斯林节日活动,规定穆斯林开斋节放假1天,恢复开斋节食油
供给和白面供应等;发还了清真寺所属房产和土地,根据女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需要,
建立济南清真女寺。清真寺批准开放后,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1983年9月召开济
南市伊斯兰教第一次代表会议,正式成立济南市伊斯兰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