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宫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20&rec=18&run=13

一、五峰山道观
位于长清县城东南20公里处。作为道场兴于北魏。现存道观建筑规模形成于金元,
分为北、 南两观。 北观为洞真观,又称神虚宫,居志仙峰下,金泰和年间 (1201~
1208年) 全真道人丘志园、范志明创建。兴定年间(1217~1221年),道士王志深始建
玉皇殿,并凿池引泉称“洞真观”。明代为全盛时期。明末清初,起义军占据道场,
此后渐废。50年代后,道士还俗参加生产劳动。现存庙殿多系明清修补重建。布局南
向,分东西两路轴线。东路有玉皇殿、娘娘庙、真武庙、三官庙;西路以望仙峰下的
青帝宫为主,构成连贯的环形路网。南观名元都观,又称玄都观,是明德王府的陵园,
现仅留有“八字墙”、墓门、石碑等遗迹。
二、蓬莱院
位于天桥区霞侣市街。始建于1918年,1924年5月建成,占地2668平方米。属道
教全真龙门派。建筑分南、北两院。南院:正殿3间,名关帝殿,殿内有关圣帝君、
关平、周仓3尊泥塑像;东大殿3间,内有慈航道人(观音)、眼光娘娘、癍疹娘娘3尊
泥塑像;另有东配房2间,西配房5间,中间房内塑有灵官、土地诸神像。北院:东大
殿3间,殿内正位为吕祖(吕洞宾),两侧各有童子塑像1尊,四周皆有壁画;北配房5
间,山门两侧有石碑5通,院内有假山、鱼池及松柏。1948年济南战役中,部分建筑
被炸毁。后经修建,建筑保持原样。“文化大革命”期间,道院房舍挪作他用。后由
于几次火灾,道院设施荡然无存。1986年被恢复为正式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着手重
修。
三、北极阁
又名真武庙、北极庙,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明
清两代皆有重修。此阁主体建在一高7米的石镶筑台上,占地1078平方米,由钟鼓二
楼、前后两殿和东西配房组成。北极阁属道教正一派,解放前夕有道士30~40人。1
957年由大明湖公园接管。已无宗教活动。
四、长春观
位于市中区长春观街。始建于北宋
大观年间(1107~1110年)。元至元四年(1267年)和明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及
清代多次重修。现建筑为清代所建。长春观属全真龙门派。建国后归市文化局管理。
已无宗教活动。
五、升阳观
又称吕祖庙,位于历下区寿康楼街。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始建,嘉庆、光绪年
间扩建,1933年重修第二道庙门。有平房49间,解放前当出21间,剩28间。主持董嗣
传,解放前夕还俗,庙已破烂不堪。1957年政府拨款整修,重塑了吕洞宾像,主持满
永琛。此观属全真龙门派。1966年被占用。
六、吕祖庙
位于趵突泉北侧。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1073年),有南、北二堂,
分别称“泺源堂”、“历山堂”,为官府接待使者的馆舍。金元时期改为“吕仙祠”
,祀吕洞宾。明代和清初扩建,增祀文昌帝君、钟离权和斗母,形成沿南北向中轴线
布局的二阁一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统称“吕祖庙”,为道教活动场所。195
6年辟建趵突泉公园后,改称为“泺源堂”。1979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华阳宫
位于历城县华山之阳,又称华严宫。金兴定四年(1220年)全真派道士陈志渊创建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改称崇正祠,万历年间复称华阳宫。明崇祯二年(1629年)建
泰山行宫,民国时期增建净土庵。该宫有四季殿、泰山行宫、玉皇宫、三元宫、吕祖
庙、关帝庙等建筑。1979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无宗教活动。
八、埠村三清观
位于章丘县埠村镇埠东村。始建于金大定五年(1165年)。金、元年间进行维修,
在观门外右侧建文昌阁,左侧建王灵官庙;明嘉靖年间,对“三清”及诸神像进行全
身再塑,增加了壁画。清乾隆年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维修,在三清观北面开辟花园;
至清末民初,面积达0.87公顷。民国时期,改作埠村区(镇)公所、区立第一完全小学
。除三清大殿为道人所用外,其余全部改建为教室、办公室,花园变为操场。1945年
冬,“三清”诸神像被清除,三清大殿改作会议礼堂用。现存三清殿5楹10间。
九、其他宫观
玉皇宫一处位于历下区双福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年间重修,有北大殿3间
。之后,李永和师徒又建了东大殿,重修了北大殿。前门至毛家坟,后墙至正觉寺街
,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属全真龙门派。已废。
另有两处在天桥区:一处位于五龙潭西星垣街,始建年代不详,已废;另一处位
于标山顶部,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有无梁大殿和钟鼓楼,20世纪60年代大
殿被毁,现仅存钟鼓楼。
三元宫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建南、北两宫,一处在正觉寺西,一处在柴家巷东
。1942年被日军侵占后废弃。
碧霞宫位于城区后宰门街路北(今岱宗街)。祀泰山神碧霞元君,俗称娘娘庙。明
正德十一年(1516年)创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嘉庆
十六年(1811年)重修。民国时期,曾被警察机关使用。建国后,改为岱宗街小学,1
975年由济南第六十六中学使用,后又改为住宅。
关帝庙位于后宰门街东口路北。始建于宋代。初名汉寿亭侯庙,后改称关帝庙,
又称关岳庙。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嘉庆十五年(1810
年)曾重修。前、后殿分别置关羽、姜太公塑像。清末,被巡警总局占用。后倾圮。
民国时期曾设山东国术馆于此。
三皇庙位于济南东关青龙街。建于明代。庙门南向,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
国后,先后被黑虎泉小学、太平街小学和济南第六十四中学使用。1990年拆除。
海山宫位于南关太平街。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建。已废。现原址由太平街小
学分校使用。
督城隍庙位于东华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崇祯十二年(1639年)焚毁,
翌年重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辛亥革命后,改作他用。仅存大门及院内
部分建筑。1981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隍庙位于将军庙街。清同治九年(1870年)建。正殿、东西配殿、前后殿仍存
,已改为民居。
历城县城隍庙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创建于南关玉皇宫东侧。道光六年至九年(
1826~1829年)迁建于城内武库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1952年后,在此相继建
皇亭小学分校及宽厚所街小学。80年代初尚存大门及大殿,1985年拆除。
慈云观位于将军庙街。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建。原有房屋15间,建国后废,
券门尚存。
迎祥宫位于舜井街。元至元十年(1273年)在舜庙东侧隙地创建。明崇祯十一年(
1638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建国前已废。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迎祥
宫碑》今存于其旧址西侧的舜园内。
五圣庙位于小后营坊街,南邻济南第八中学。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始建年代
不详。20世纪50年代尚存明万历、天启年间石碑4通。已废。
星宿庙位于南圩子门内,朝山街南段路西。庙门向南。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建。建国后改作他用。1987年改建朝山街拆除。
大王庙位于县东巷。清光绪初年建,祀金龙四大王及诸水神。已废。
水官庙位于碧霞宫东。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建。已废。
风神庙位于水官庙东。清嘉庆六年(1801年)创建。已废。
药王庙位于趵突泉南。明万历末年建,祀神农、岐伯、雷公、扁鹊等。有正殿、
后殿各3间。1950年拆除。
龙神庙位于芙蓉街。清雍正五年(1727年)建。已废。
火神庙位于南门外离明街。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崇祯四年(1631年)遭火灾,
崇祯十五年重建。1959年拆除。
东岳庙位于南关岳庙后街,祀泰山之神。始建年代不详,北宋熙宁年间曾巩任齐
州知州时曾在此祈雨。历代屡有修葺。民国时期在此建女子师范学校。已废。
十方院位于朝山街东。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建。已废。
真武庙位于东关抱施街,与白衣庵为东西两院。1972年拆除。
明真观位于历城县锦绣川乡廒而村。创建于明代,因道长明真而得名。清代曾多
次重修,有殿房20余间。“文化大革命”期间,三霄娘娘殿、关帝公殿等均被破坏,
已废。
林泉观位于历城县锦绣川乡北坡村。金代创建,因西南方有一林泉而得名。已荒
废。现存有大殿1座3间、明代石碑1通、石桥1座。
柳泉观位于历城县锦绣川乡北坡村西。创建年代不详。因殿前有济南七十二名泉
之一的柳泉而得名。明代重修以后,道士们逐渐迁走,不久邻近的三兴庙和尚迁入,
至解放初期已无人。现存八母殿、镇公殿各3间及东西配房各1间,其余建筑已废。
天齐庙位于历城县柳埠村东的山崖上。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祀泰山神。坐北
面南,有大殿、东西配殿、山门,庙前台阶108级。1985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三官庙位于历城县十六里河镇大涧沟西村。创建于明代,清代多次重修。坐北面
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存有山门、玉皇阁、大殿和钟楼等。
白云观位于历城县十六里河镇 村。相传建于唐代,元代至元年间丘处机弟子陈
志渊曾重修。1988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团圆殿位于历城县唐王镇老僧口村。始建年代不详。有团圆殿、文昌阁、观音阁
、三官殿等建筑。现仅存建于明代的团圆殿和清雍正二年《文昌帝君劝行阴 文》石
碑1通。1985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阎家峪吕祖庙位于章丘县阎家峪乡赵八洞,始建于明崇祯九年二月(1636年)。传
说吕洞宾曾在赵八洞西南山崖的石洞内修道,为百姓采药治病。为纪念他,当地百姓
于明崇祯九年筹资在此洞中修建吕祖庙。庙内塑有吕洞宾神像,两旁立有侍童,香火
兴盛。至清代,因洞中长期滴水把神像损坏。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当地群众再
次集资修建。1947年以后,神像的头被损坏,两侍童也不知去向。“文化大革命”初
期庙被拆除,仅存一尊无头神像。
碧霞元君祠位于章丘县文祖镇三德范村西南锦屏山。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全
真道士韩阳成等人发动锦屏山周围12个村庄的庄长社头义捐,历经21年至乾隆二十二
年(1758年)建成,占地面积约1350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建有山门、月台、墙垣和
前后二殿。前殿名灵应宫,后殿名泰山行宫,塑有碧霞元君像。二殿全部用长方料石
砌成,门窗为石雕,建筑非常精巧。此外,还有老君堂、文昌阁等建筑。乾隆、嘉庆
、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屡有修葺,现保存尚完好。
莲台庵位于长清县张夏镇小娄峪。唐代创建,盛时田园数百亩、房屋近百间。清
嘉庆二十年(1815年)被查禁后渐衰。建国前有道姑1人,道士2人,土地0.3公顷,房
屋30间。60年代末,最后一名道姑刘志贤去世。现尚存蓬莱观三元宫、张仙祠、吕祖
祠等。
玉皇庙位于长清县张夏镇小寺村。北朝创建,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现存明清两代
石碑12通,大殿3间,钟楼1座,钟楼内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铸造的大铁钟1口
。1985年长清县拨专款修缮钟楼。
真武阁位于长清县张夏镇靳庄村。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建。阁筑于高台上
,单檐硬山顶,面阔、进深各3间。保存尚好。
双泉庵位于长清县张山。创建年代不详。明代中叶为极盛期,明末遭兵燹,庵堂
荒废。清代至民国期间再次兴盛。现存门楼、正殿、南配殿。
大崮山玉皇庙位于长清县崮山镇大崮山村北山巅。建于明代,有玄武上帝庙、三
官庙等。已倾圮。
玉皇殿位于长清县崮山镇前大彦村来佛山上。明代建。多已倾圮,尚残存影壁、
石筑阁楼等。
峰云观位于长清县孝里镇大峰山。元明时期创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
观道士对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现存奎文阁、玉皇殿等废墟。
三皇庙位于长清县万德镇史庄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创建。大殿3间,内
有清代壁画。保存尚好。
神山玉皇庙位于长清县归德镇神山之巅。建于金代,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有
门楼、玉皇殿、十王殿、碧霞殿等。历代均有修缮,保存尚好。
南天观位于平阴县云翠山。元至元四年(1338年)创建。明隆庆年间增建玉皇阁、
凭虚阁、长春殿。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1957年道教活动停止,现存有殿阁及石
刻。1980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