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9&rec=21&run=13

1928年9月,山东省政府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规定伤寒或类伤寒、斑疹伤寒
、赤痢、天花、鼠疫、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猩红热为急性传染病,“当
有传染病流行或有流行之虞时,在人口稠密之区域,设立传染病院或隔离病舍。”193
1年,省政府训令济南及各县政府,告诫民众注意夏季饮食,节制生冷,以防疫疠;要求警
察对天花、霍乱等急性传染病应一望而知,遇有患者即送医院。1932年,在市公安局布
置下,开始对民众进行预防注射。1935年,省立医院隔离病房专门收容白喉、伤寒、痢
疾等传染病人。1939年7月,伪市公署颁布临时防疫办法,临时种痘所、市民及住户卫
生清洁办法也同时颁布。1946年,制定出济南市防疫实施计划草案,对一年四季主要传
染病预防措施逐月做出安排。
1949年9月,市人民政府发布《济南市传染病防治暂行条例》,较1928年的《条例
》又增加回归热、麻疹、疟疾、黑热病为急性传染病,并规定凡本市各级卫生机构及
公私立医院、诊所,均应将传染病防治列入中心工作。传染病未发现时,应实施宣传调
查及有效预防措施;当发现或流行时,除诊治传染病人外,应竭力扑灭并防止蔓延;由卫
生局组成临时传染病医院,必要时成立防疫抢救队。各公安分局及区公所,会同各级卫
生机构采取饮水消毒及保护水源等措施。禁止贩卖或毁弃各种媒介传染病毒之饮食物
品及病死禽尸。医院诊所诊治病人或检验尸体,如系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并告知病
人及其家属,进行消毒和预防,并于1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霍乱、鼠疫随时报告)。如
发现传染病人或因传染病致死之尸体时,各级医务人员、公安警士应迅即报告上级或
市卫生局;如为其家属或主管人发现时,亦应按规定报告市卫生局。因传染病致死之尸
体,应施行消毒或其他妥善处置,必要时应施行病理检验并于24小时内殓葬。埋葬深度
最少27米,传染程度较重或传染病流行时之死尸,由市卫生局指定地区埋葬。传染病流
行时,限制或禁止有关传染扩大危害之集会及其它集团活动,必要时禁止疫区交通一部
或全部。
1951年,济南市使用的统一疫情报告卡,使传染病管理工作初步规范化。1955年,
实行三级管理的办法,即市卫生防疫站负责查处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首例病人和
暴发点,定期向省卫生防疫站报告疫情,随时向主管部门和基层通报全市传染病防治情
况;各区县卫生防疫站汇总基层医疗单位所报告的疫情,定期向市卫生防疫站报告,负
责调查处理本辖区内发生的传染病,并责成基层医疗单位处理本地段发现的传染病人
;各级医疗单位对接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当日报所在区、县卫生
防疫站,由市传染病医院负责收治。1956~1957年,全市疫病防治的重点是流行性乙型
脑炎、脊髓灰质炎、痢疾、猩红热、麻疹、百日咳。1964年,市属各医院以预防副霍
乱为中心,普遍开设肠道病门诊,共出动2000多名医务人员,注射霍乱疫苗达79万人份

“文化大革命”期间,疫病防治工作几近停顿,正常的疫情报告中断。市卫生局革
委会于1970年3月曾发文要求撤销、合并的卫生防疫机构立即恢复,卫生防疫人员应全
部回本单位。这一时期,全市传染病特别是传染性肝炎、儿童患百日咳等发病率大增
,肠道传染病防不胜防。1976年全市建立肠道传染病旬报制度,并在肠道门诊使用统一
病历。
1978年9月,卫生部颁布《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济南市卫生防疫部门贯彻执行
该条例,加强了疫情报告。1979年以前,预防接种都是以重点疫病、重点疫区、重点人
群为主,采取一年一度的突击办法,许多适龄健康儿童得不到及时接种。1979年,开始
在全市普遍实行计划免疫,重点推行儿童基础免疫,即以4种生物制品(即麻疹疫苗、“
脊灰”糖丸、“百白破”三联制剂、卡介苗,简称“四苗”)预防相应的6种传染病(麻
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结核病),有计划地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适
龄儿童常年接种。1981年,济南市计划免疫质量名列全省第一位,次年获卫生部表彰。
1985年,市区全部实现“四苗”常年接种,并在全市推广一人一卡一证制。在全国达标
检查中,济南市被查的区县均提前达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1990年指标要求,被评为全
国、全省达标先进单位,受到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的表彰。
鼠疫1911年,济南发生鼠疫,死亡200人,山东抚部院上奏清廷,为扑灭鼠疫流行,在
济建立临时防疫公所。同年11月疫情得以肃清。1917~1918年,流行于山西省的鼠疫
波及济南,城区发现16名鼠疫患者。此后,济南未再有鼠疫疫情报告。济南解放后,经
多次开展除害灭病运动,严把检疫关,有效地防止了鼠疫的发生和传入。
霍乱及副霍乱1910~1946年,济南地区每隔四五年便流行一次霍乱,有时连续几年
流行。1931年,长清县万德乡一次霍乱流行就有千余人发病,600余人死亡。1939年8~
9月,伪市公署虽设霍乱预防注射所10余处,并为部分市民注射霍乱疫苗,其后又散发传
单、隔离病人,但由于无根本防治措施,霍乱依然流行。1940~1943年,城乡每年都有
霍乱发生。每于霍乱流行之际,家家关门闭户,日夜哭声不绝,死尸无人掩埋,民众恐慌
不安。1943年,市区北大槐树有一讨饭为生的妇女,身染霍乱,无钱医治,在窝棚内饮恨
而死,被狗咬掉半边头颅,其乳儿仍趴在身边吃奶,令人惨不忍睹。1946年,济南市区发
生古典生物型霍乱流行,罹患者2702人。1947年,章丘霍乱流行,死亡100余人。此后,
济南再未有古典生物型霍乱报告。
副霍乱系1962年传入我国。1963年,济南市成立预防副霍乱指挥部,各综合医院建
立肠道门诊12处,同时成立机动抢救队,全民霍乱菌苗接种率达80%以上。1964年,只对
重点人群进行注射,建立留驻站,对接触者实行留治查验,开始了交通检疫和水源检索
工作。1974年后,重新开展中断7年之久的副霍乱预防工作。此后每年5~10月,各级医
院均建立肠道门诊,对就诊的腹泻病人进行登记、粪便检查。1976~1980年,共检粪便
47904份,均为阴性;水源检索5737份,检出13份副霍乱弧菌,主要分布在历城吴家堡、
泺口及章丘一带的黄河段或引黄灌区。但经多次检索,均未发现病人。1981年8月,市
区发生一起食物性暴发,确诊副霍乱病人22例,带菌者8人。疫情发生后,市卫生防疫站
与济南铁路局卫生防疫站共同处理疫点,一周内扑灭疫情。经调查,这次暴发的原因与
购入外地活鱼有关。1982~1985年,共发现4例副霍乱患者,均系在外地发病后进入济
南的。
天花1932年,济南市公安局种痘总所定购疫苗,于3月开始接种。1932~1934年,市
区发病8例,死亡2例。1936年,历城县港沟、小龙堂一带天花流行,发病率为1%。有的
乡医自制痘苗为儿童接种,每种一棵痘苗收米谷一升。1963年,济南设立临时防疫注射
所6处,分两期在街头免费种痘,共施种3万余人,接种后发给证书。1941年,伪济南市公
署发布《春季种痘实施计划》,有3个种痘队自2月份种痘,通知各户,逾期不种者罚款
10元。其后,济南多为散在发病,仅有章丘县胡山于1943年发生流行,病死率达20%。1
946年,济南市有7万余人接种痘苗。1947年,全市103处学校有47000名学生接受春季种
痘。建国后,全民普及种痘。1949~1954年,市区发生6例天花,后未再发现病人。
白喉1928年春,章丘县南大寨一带白喉流行,半数以上儿童发病,发病者近一半死
亡。1933年3月,省立医专附院门诊发现24例白喉。1946年秋,济南市开展白喉预防活
动,进行白喉预防注射,年内仅发病3例。1947年,市内共有3万多人接受白喉预防注射
,白喉疫苗由省立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制造。
1952~1959年,白喉在本市呈散在发生,年发病率0.12~18.99/10万,死亡率
2.17~53.85%;9~12月发病者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5%以上。患者主要为14岁以下儿童
。1960~1963年发生流行,年发病率为23.47~155.46/10万,死亡率为1.16~3.3%。自
1962年起,坚持对12岁以下儿童按程序进行“百白破”三联菌苗基础免疫和白喉类毒
素接种。1971年,历城县发生1例白喉。此后,未再发现新病人。1980年,进行人群免疫
水平监测,锡克氏试验平均阳性率为5.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1924年,济南曾有该病流行。1946年,市区、章丘、历城
共发生流脑111例,死亡3例。1951~1956年,年发病率为0.68~5.01/10万,1958~197
6年,有3次流行高峰。其中1967年的发病率为88.56/10万,为本市历年发病率最高的一
年,病死率为2.52%。其中,历城、章丘、长清、平阴4县共发病8979人,死亡419人。根
据疫情表统计,济南市每隔3~5年出现一次流脑小流行,8~10年出现一次大流行。流
行期在2~4月份,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3.65%。1954~1984年,全市住院病人中有13621
例流脑病人,绝大多数在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根据对健康人群带菌调查证明,当人
群中A群菌株检出率增高、流行前期发病率连续两个月比前一个月递增两倍以上时,即
可预测将有流脑流行。1981年以来,对儿童普遍接种A群流脑球菌多糖体菌苗,基本控
制了流脑流行。1985年,全市发病率7.3/10万。
猩红热1932年3~6月,济南市发生164例,死亡54例。1933年,济南各医院门诊均有
该病报告,仅省立医专附属医院3月份门诊病人就有23例。1934年,市区报告21例,死亡
1例。1946年,市区、历城共报告5例。
1956年,市区发病1319例,9岁以下者占85.2%。同年,平阴县发病198人,死亡27人
;历城县发病185人。1950~1956年统计,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发病最多,临床均以轻型
病人为主。1957年,市区发病709例,死亡1例。1958年,市区发病3466例,死亡7例。19
73~1974年,平阴县发病895人。1975~1980年,全市年发病率为12.96~59.96/10万。
1957~1985年,长清县共发病319例,无1例死亡。本病在济南地区多呈散发,未见暴发
流行。1985年,全市发病388例,发病率10.2/10万。
麻疹济南解放前,麻疹广泛流行。1934年,因麻疹流行市区死亡63人。
1951~1965年,济南市每隔1~2年流行1次,发病率174~2522/10万,死亡率
0.9~42.3%,多因并发肺炎致死。1951年,章丘县发生大流行,有11462人发病,死亡率
为1.2%。1953年,平阴县发病2100人,死亡114人。1956年,平阴县发病1027人,死
亡14人;长清县发病1996人,死亡56人;章丘县发病7301人,死亡74人。1959年,济南市
麻疹大流行,市区发病率高达3010.7/10万。市委成立传染病防治办公室,居委会成立
防治小组,街道设立隔离病房,增设简易病床,收治病人。全市调查儿童麻疹曾患率,1
岁以内,1~4岁分别为18.2%、39.4%、62%、70.5%、75.1%,平均发病年龄2.6岁。为预
防发病和减轻症状,对托幼机构开展了晨间检查,发现发热儿童和易感染接触者立即隔
离,并注射母血、成人血清或球蛋白等。1966年,市区试行接种麻疹活疫苗,预防效果
良好。次年,扩大接种范围,并在全省推广。至1981年,全市累计接种270万人次,共注
射麻疹疫苗60多万毫升,此举打破了麻疹流行周期,1966~1978年,每次发病仅有局部
暴发点。1979年,对12岁以下儿童实行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5%,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下
降,发病年龄推迟,周期性消失。1980年,全市系统地进行了麻疹免疫水平监测,各年龄
组抗体阳性率均超过80%,人群免疫水平良好。1979~1981年,发病率为2.41~6.25/1
0万;1983年,发病率降至0.56/10万;1985年,因章丘、平阴两县出现暴发点,使全市发
病率升至
6.94/10万,但仍在卫生部规定的指标以下。
流行性感冒(流感)近百年来,世界性的5次大流行,均曾波及济南。1957年3~5月
,全市有40万人发病。市卫生防疫站调查17个单位共21252人,患病率达50.23%。经采
样,分离出亚甲型流感病毒。1958年1月,流感在本市蔓延。历城县仲宫乡在5天内发病
3910人,死亡7人,卫生部门利用广播电台进行防治宣传。1961年1月,济南市农村发生
流行,历城患病率为40.6%。1971~1973年,省卫生防疫站自制气雾流感疫苗,272名接
种者,1个月后抗体滴度升高率为76.8%。1977年7~8月,全市流感罹患率20~40%,个别
中小学达8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8~20岁的患者占发病总数的60.6%。这次流行由甲
3型及新甲1型流感病毒引起。1978年以来,济南虽有周期性流行,但仅发生于人群
免疫力较低的单位或地区,如个别工厂、小学常有流感局部暴发。流感病毒为甲1型
和甲3型,二者并存。除1980年市属各医院共收治963例、病死率为0.7%外,至1985年
,年平均收治不足百人,无一例死亡。
伤寒与副伤寒1932年3~6月,济南市发病112例,死亡42例。1934年,发病73例。1
946年,济南市区、历城县、章丘县分别发病216例、31例和25例。其中,市区死亡10例
。1959~1985年的流行特点是:10~19岁的病人最多,占总发病人数的36.81%,其次为
0~9岁,占总发病人数的25.74%;历城县发病最多年份为1959年,发病率为4.9/万,但无
死亡。1963年5~7月,历城县北园李家桥发生伤寒16人,死亡1人;现症病人全部收入市
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封闭了水井,对病家消毒。1978年8~10月,历城县温家村发生暴
发流行,发病97例,死亡1例,经隔离治疗及水源消毒,疫情被肃清。1961~1985年,长清
县共发病221例,其中1971年发病98例,无1例死亡。1985年,全市共发生57例,其中11
例经市传染病医院治疗均痊愈。
病毒性肝炎解放前,病毒性肝炎在济南虽有发病和流行,但无系统资料记载。194
4年,日本学者大竹岩氏在济南曾报告在华日本人病毒性肝炎患者150例。
1950~1958年,济南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0/10万以下。1959年上升至48.35/1
0万。因医院床位少,多数病人不能入院隔离治疗,社会上传染源得不到控制。1960、
1965、1972、1977年均发生过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40/10万、137/10万、231/10万、
400/10万。1979年,济南市对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调查,乙肝表面抗原平均阳性率为7
.6%,表面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88%。山东医学院等对济南市乙肝母婴传播进行专题研
究,证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初生时均为阴性,1岁时转为阳性的达25%,应
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加以保护,收到明显效果。1980年起,济南市把检测乙肝
表面抗原列入饮食、服务、托幼行业人员定期体检的必查项目。为防止医源性传染,
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消毒制度,实行“一人一针一管”注射,献血人员在献血之前,一律
检验肝功、乙肝表面抗原。1982年,市卫生防疫站调查济南地区甲型肝炎抗体水平,阳
性率为88.16%。1985年,全市发病2827人,死亡27人。其中,市传染病医院共收治1067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愈率58.5%,病死率7.6%。市卫生防疫站总结1961~1982年济南
市肝炎发病资料,认为有以下特点:①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在10~12月;②病人多
为10岁以下儿童,占56.6%;③市区发病分布均匀,农村多呈簇状分布;④60年代市
区发病率高于历城县,70年代有4年历城县高于市区。
脊髓灰质炎(婴儿瘫)济南解放前,屡有散在发病及流行,但人们对该病之危害认识
不清,并未引起注意,齐鲁医院儿科仅于1938年有23例报告。1956年,济南始建立该病
的疫情报告制度。1958年,济南市发生流行,发病584例,发病率41.20/10万;死亡30人
,死亡率约5.1%。1960年,开始应用液体减毒活疫苗,并逐步扩大服用范围。1959~19
61年,发病率为10.65~12.94/10万。1965年,在适龄儿童中推广服用Ⅰ、Ⅱ、Ⅲ型糖
丸疫苗。1974~1977年,全市未发现新病人。1978~1985年,年发病1~4例。1982年,
对30岁以下后遗症者调查,瘫痪患病率90.6/10万。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952~1955年,历城县发病率为0.15~0.45/10万,病死率
达50%。1966年,全市发病率为43.43/10万,死亡率为6.67/10万,发病者14岁以下的占
70%。1978年,将只对发病重点地区10岁以下儿童接种疫苗改为1岁初种,2、4、7、10
岁加强的办法,发病率开始下降,发病年龄推迟。1980年,发病者14岁以上的占70%。1
982~1985年,历城县发病率虽与1952~1955年基本相同,但病死率下降到零。同期,长
清、平阴均有发病,但无死亡。1985年,全市发病45人,死亡2人。
布氏杆菌病(布氏病)1900年前后,历城县南山区的牧羊人曾流行“腰腿痛”病,当
地羊群闹“羊瘟”,农民称为“羊翻”,后经鉴定为人畜共患的布氏病。至解放前,此
病在济南乡村的流行情况尚无记载。
解放后,随着全省有计划地开展调查防治,基本查清了病区发病情况。济南正式报
告布氏菌病病人的时间在1957年。当时,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对长清、历城等5县进行抽
样调查,查出患者155人,患病率为2.43%。同年,长清县东北山区布氏病暴发,并传入历
城县蛮子庄。1965年,济南市组织防疫、兽医人员到部分疫村调查,发现历城县邵而乡
有28人患病。1970年,历城县小金、孟王、大庙屯等村暴发,市卫生局立即派出防治小
分队,深入疫区,设立临时病房,共收治1694人,应用抗菌素、菌苗、中药进行分类治疗
,总治愈率为87.91%。同时,会同兽医对羊群进行检疫,查出的病羊一律由食品公司收
购,高温处理。1971年,历城县有15个公社、85个生产大队发病,病人达747例。1970~
1974年,全市发病1804例。自1972年起,应用猪2号菌苗对羊群进行免疫,至1980年,发
病逐年减少。1977年,经省布氏病验收队检验,确认长清县已基本控制;历城、章丘县
已基本消灭。1984年,长清县诗庄又发生16例,经防治控制了疫情。
流行性出血热自1962年山东省于济宁发现首例病人后,疫区不断扩大。相隔20年
,家鼠型出血热蔓延到济南。1982年,济南市发现5例该病患者,其中1例死亡;市传染病
医院共收治63例,死亡3例。1984年,全市收治195例。1985年,全市共有507人发病,4人
死亡。其中,历城县及郊区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1%。
济南市自发现该病患者后,对现症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因该病与老鼠泛滥有关,故
加强了以灭鼠为主要内容的预防措施。1985年,全市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灭鼠活动,对
疫源地进行灭鼠处理及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该病发病高峰在3~6月,病人多
系中、青年,农民发病最多,郊县高于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