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团体与期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8&rec=9&run=13

一、文学团体
“五四”运动后,各大中学校在进步思潮影响下,文学社团普遍出现并十分活跃。
如齐鲁大学马琳等人组织的“未央社”; 1930年初济南高中胡也频和学生冯毅之等创
立的“文学研究会”,会员达四五百人。后因反动派的迫害,胡也频被迫离济。1930年
秋,济南高中的林洁植、梁振玉等人领导“文化研究社”继续在学生中传阅革命书籍,
宣传进步思想,团结了一大批进步学生。此外,在济南高中还有董秋芳组织的“趵突文
学社”,在山东《民国日报》上编辑出版“趵突”文艺副刊;董每戡组织的“浅草文学
社”,也在报纸上开辟副刊,发表文艺作品。济南一中有“嘉树文学社”和“齿轮文学
社”。济南乡师有“柔锋文学社”。济南师范和正谊、育英、齐光等中学也都有文学
社团,或由各校学生自治会出版铅印或油印校刊、校报,或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开辟文
艺或理论副刊。其中,历时久、影响大的是《齐大月刊》。该刊虽是综合性刊物,但老
舍等著名作家先后在上面发表理论文章和小说、散文及文学翻译作品。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许多进步学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联”和中
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1936年冬,在“民先”领导下,济南高中部分学生
组织成立革命文艺团体“博文学会”。成员有赵丁夫、金默生、仲曦东、梁仞千、尚
格东、刘雁林、孙风坦、李士钊、崔石亭等40余人。每人交会费1元,编辑出版了《文
艺俱乐部》月刊,由金默生主编,李守章、李广田等进步作家和进步文学青年曾为之撰
稿。同时,该会还在《山东日报》辟副刊“时代文艺”(周刊),发表抗日救亡作品,宣
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7月,经过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民先”酝酿筹备,“博文学会”与沈旭主持
的“国防诗歌协会”合并,成立“山东文艺青年协会”。核心成员有沈旭、金默生、
梁仞千、赵丁夫、陈梦寰、孙鸿文、李淦、翟向东、孙风坦、李士钊等。该会在济南
《诚报》、《平民日报》、《山东日报》、《胶济日报》等开辟文艺副刊,并准备编
印出版《新流》文艺月刊,后因经费无着未竟。该会成员发表了大量宣传抗日救亡的
文艺作品,在山东影响较大。金默生用“金镜”的笔名在上海进步文艺刊物《中流》
发表《升平圈外》,揭露了国民党军阀韩复榘一伙卖国投降的丑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
反响。1937年5月,由平津流亡同学会、东北流亡同学会、山东留日同学会、济南学联
、山东文艺青年协会等共同组织“文化友联社”,出版内部刊物《联系》,由金默生
、孙鸿文等负责编辑,编辑部设在济南师范。1937年9月,为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在中共组织和“民先”领导下,在济南民众教育馆成立“山东文化界抗敌救亡协会
”(亦称“抗敌后援会”)。选举的理事会包括《大公报》驻济记者何冰如,平津救亡
同学会的武衡、夏英 ,东北流亡同学会的胡采、白晓光,山东留日同学会的陶然,济
南学联的孙明光、仲曦东、李淦,山东文艺青年协会的沈旭、金默生、孙鸿文,山东民
众教育馆的董渭川,山东《民国日报》副刊编辑王冰洋,《山东日报》副刊编辑赵义诚
,平津流亡学生剧团的荒煤,山东大学教授杜若君,作家老舍、李守章、吴伯箫、李广
田等。该会有著名作家、学者;有共产党人、无党派人士,也有国民党人士,对推动
山东文化界的抗日救亡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1937年12月,济南沦陷。老舍等人被迫离济南下,并在武汉积极参加中华全国抗日
文学界协会的组织工作;许多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有的奔赴延安,有的流亡各地。济南
文坛再入萧条、冷寂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48年济南解放。
建国后的50年代中期,济南文坛一度活跃,部分文学创作者及爱好者组织过一些社
团,如苗得雨、孔孚等组织的“黄河诗社”,任远、张志康等组织的“文学研究会”。
另外,驻济高校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的学生也组织了一些文学团体,但均时间不
长,于1958年前后停办。“反右”运动结束后,60年代初文坛又有短暂的复苏,但“文
化大革命”开始后便全部停止活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学界走上繁荣期,各
种文学社团纷纷建立。至1985年,涌现的文学社团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类是社会上一些
文化事业单位办的,如历下区文化馆的“历下文学社”,长清县万德镇的“灵岩文学社
”,历城县第二文化馆的“三川文学社”及市社联所属“文学学会”,市政协的“济南
诗社”、“济南诗词学会”,槐荫区的“明湖诗社”等等。第二类是驻济大专院校学
生会或团委组织的,山大、山师大都有这类组织。第三类是厂矿企业工会组织的,济南
汽车制造总厂、济南钢铁厂、山东化工厂等均办有诗社。
二、文学期刊
《文艺俱乐部》1936年冬,在“民先”领导下,由济南高中文艺团体“博文学会”
编辑出版,月刊。金默生任主编,仲曦东等负责编辑,李守章、李广田等进步作家和进
步文学青年为之撰稿。
《联系》1937年5月,由“文化友联社”内部出版。编辑部设在济南师范,由金默
生、孙鸿文等负责编辑。
《济南文艺》双月刊。创刊于1977年1月,由济南市文化局主办。主要发表小说、
剧本、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1979年交市文联编辑出版。
《泉城》1981年,《济南文艺》改刊名《泉城》,并改为月刊,开始向国外发行。
该刊立足本市,面向全国,颇具地方特色。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是综合性刊物
,期发行量2~3万份。截至1984年12月,共出刊45期。其中,报告文学《废墟上站起来
的年轻人》获全国报告文学奖。
《当代小说》1985年,《泉城》月刊改名《当代小说》,主要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有
关的评论文章。该刊立足本市,面向全国,力图突出地方色彩。1985年月发行量11万份

《山东文学》1950年6月创刊,初名《山东文艺》。1952年3月休刊。1956年5月复
刊,更名为《前哨》。1960年1月改用原名。1966年停刊,后又复刊,并改称《山东文学
》。系山东省文联机关刊物,月刊,以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