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曲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8&rec=21&run=13

山东大鼓又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1871年(清同治十年),武定(今惠民)民间艺
人郭密香进入济南。光绪年间,又有临清艺人黄大妮(艺名)及其姨妹王小玉(艺名白妞
)来济。由此,梨花大鼓在济南兴起。由于王小玉敢于改革,丰富了唱腔,使该曲种翘楚
济南曲坛。20年代后,其他北方曲种传入,因唱腔简短、内容通俗、群众易于接受不断
发展,而高雅的梨花大鼓日趋冷落、衰退,有些艺人改唱西河大鼓。自50年代,曾多次
抢救和改革,但未见起色。梨花大鼓自传入至70年代中期,在济南长期演出的艺人有四
代。“四大玉”之一的谢大玉与鹿巧玲等知名度较高。
山东琴书曾称山东洋琴、改良洋琴、文明洋琴。20年代初,殷田昌(菏泽人)等琴
书艺人进入济南。1934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唱时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1941
年农历二月初二,殷田昌、贺金城、茹兴礼和部分济宁琴书艺人共44名,发起为琴书创
立“门户”的活动,在济南长安饭店(现聚丰德饭店)举行仪式,立“殷贺茹”为始祖族
长。山东琴书由于流行地区不同,60年代初已形成不同的流派,以济南为中心而流行于
鲁西北的琴书,是以邓九如为代表的“邓派”。1979年后,培养了新一代演员,琴书艺
术发展为济南重点曲种,已相传五代。
山东快书30年代初传入济南,早期艺人于传斌、傅永昌、高元钧、杨立德等,经常
在各商场撂地演出谋生。40年代起,快书艺人汲取其他曲种的精华,将传统曲目中的淫
词秽语净化,改“荤口”为“净口”,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50年代由书场搬
上舞台,表演风格形成两派,高元钧被称为“高派”,杨立德被称为“杨派”。多年来
,济南的曲艺团体为省内外培养了很多优秀快书演员。
河南坠子30年代中期传入济南,较早的著名演员有乔清秀(河南人)、徐玉兰(山东
人)。50年代初,全市有10多名坠子演员,其中郭文秋、毕玉峰等人在新市场举办的河
南坠子演唱大会,扩大了该曲种的影响。1961年,邀请“乔派”艺人康元林来济南传艺
两年。以郭文秋为代表的坠子演员在继承前辈艺术精华的同时,对唱腔、表演进行大
胆改革,创作演出了《送梳子》、《韩英见娘》等段子,开辟了说新唱新的路子。198
4年8月,由天津、河南、山东曲艺家协会举办的“乔派”坠子演唱会在济南公演。
相声20年代进入济南,在南岗子、青莲阁等处演出。早期的济南演员有崔金林及
其弟子黄景利和吴景春、吴焕文兄弟,外埠演员有罗荣寿、高德光。1943年,民间相声
职业团体晨光茶社建立。平、津、济三路相声名流时常会集济南演出,促进了相声艺
术的发展。解放前夕,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相声演员大部流散南去。全国解
放后,社会稳定,“晨光”又兴旺起来,阵容扩大,艺术繁荣。1962年12月,省、市曲艺
家联合会主办相声大会,在人民剧场公演3天,场场客满。“文化大革命”时期,相声艺
术遭到破坏。70年代中后期,得以恢复发展,并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拓宽表演门
路,推出相声剧、小品等新的表现形式,受到群众喜爱。
评书20年代传入济南,由京口改为山东方言,所施“笑料”、“包袱”具有地方特
色。50年代后,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占了相当比重。著名演员有傅泰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