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豫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8&rec=15&run=13

一、沿革
豫剧是河南省地方剧种。20世纪30年代,鲁西南及豫东一带的豫剧戏班,相继进入
济南, 流动演出于商乐、同乐、民生等戏园。解放后,豫剧在济南得到新的发展,拥有
比较广泛的观众。1958年, 济南市有4个民营豫剧团体,即鲁新豫剧团、新泰豫剧团、
新泰前进豫剧团和宁阳新艺豫剧团。1985年底,有历城和长清两个县豫剧团。
二、专业团体
济南市鲁新豫剧团前身是邹县山东梆子的“双盛班”,著名演员关文喜为领班。
1948年秋在宁阳受困,戏班解散,关带着20余人流落到济南,取重义气、讲人和之意,
重新组成“义和班”,以仅有的4个旧戏箱,在民乐等戏园轮换演出山东梆子传统戏《
牧羊圈》、《反徐州》和《乱潼关》,因大都是须生戏,致营业不振。为充实演员,先
后招收关芝苓、李玉兰等进团,从唱腔开始,逐渐从山东梆子转化为河南梆子。经过民
主改革,1953年冬改为民间职业性质的鲁新豫剧团,效益明显提高。演出剧目主要有《
白蛇传》、《御河桥》、《桃花庵》、《秋江》、《红娘》等。1958年,参加济南市
戏曲观摩会演,《昭君出塞》获演出奖。1959年下放历城县管理,易名历城县豫剧团。
历城县豫剧团1959年2月由济南市鲁新豫剧团改称。1960年参加济南戏曲观摩会
演,传统戏《孔珠女》获演出奖。1963年后,坚持排演现代戏,走上山下乡的道路,辅导
基层业余豫剧团排演《三世仇》、《红灯记》等。“文化大革命”中,主要演职员被
调离,剧团陷于瘫痪。1977年底,陆续将部分人员调回,排演现代戏《朝阳沟》,连演7
0余场。至1985年,有演职员42人。
长清县豫剧团前身是成立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8年
1月改为长清县豫剧团。长年坚持深入基层演出,上演剧目有《十五贯》、《小二黑结
婚》等50余个,年均演出200场以上。
平阴县豫剧团1956年5月,由平阴县艺人仲月琴为领班的“俩英”戏班为主改建而
成。演职人员70余名。同年9月接收濮阳县“小幄班”戏班演员30名。1960年与东平
县四根弦剧团合并。1962年恢复原建制。“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解散,1977年恢复,演
职员60名。常年在农村演出,主要剧目有《朝阳沟》、《李双双》等。1985年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