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宗教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8&rec=126&run=13

神通寺位于济南市南郊35公里的柳埠镇琨瑞山之北,坐落在南北狭长的金舆谷两
侧的谷地上,始建于公元4世纪后半叶。始称朗公寺,创始人僧朗,俗姓李,冀人,前秦
皇始元年(351年)僧朗来到泰山一带,从事佛教活动。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苻
坚时沙门竺僧朗,居琨瑞山,大起殿舍,连楼累阁即此”。又据《续高僧传》云:“齐州
泰山神通寺,即燕主慕容德为朗禅师之所立也。燕主以三县民调用给于朗,并教营寺,
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古号为朗公寺”。隋开皇三年(583年)因隋
文帝杨坚“通徵屡故感,改曰神通也”。遂改名为“神通寺”。隋唐时期,神通寺有僧
500多名,又大建佛塔,广造佛像,兴盛异常,从而成为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
神通寺遗址的平面布局也很特殊,是沿着金舆谷东西两侧的坡地而筑。主要殿堂
都布置在谷之西侧,据清道光《泰山道里记》载:“其制门阁两重,北为大雄宝殿,东曰
伽蓝殿,西曰达摩殿,……北为千佛殿,……北为方丈,东为禅堂,又北为法堂,两翼斋廊
。……寺西地敞豁,旧有藏经堂,转轮藏,钟鼓楼。圮。南一台有四门塔,极崇丽,皆石
为之,塔前古柏一株,九顶苍秀,传云汉植。其东有宋三坛寺堵坡,用石凿成,绍圣间
(1094~1097年)潘卞为撰铭”。寺院布局是根据山势地理条件结合中国传统的中轴对
称而构筑成的。
神通寺几经兴废,其殿、亭、阁已荡然无存,遗址周围,还散布着一些隋唐以来的
佛塔、墓塔、石刻造像、台基及元、明、清时代的碑刻。如:四门塔、龙虎塔、千佛
崖、小龙虎塔、唐代台基及墓塔林等。
四门塔四门塔位于神通寺遗址东南的青龙山小坡上,是一座方形的单层石塔。因
其东、南、西、北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此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亭
阁式石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门塔每边宽7.40米,通高15.04米。塔墙全部用雕刻有浅席纹的大块青石砌成。
塔外檐用石块叠涩出五层,其挑出之石层略有增大,使塔檐呈现内 的弧线,在以后不
少唐塔中,还保存了这一作法。塔顶的做法是用23行青石板层层向内收叠,构成四角攒
尖的锥尘屋顶,上置石刻塔刹。顶中下面是一个须弥座(又称露盘),须弥座四角置山华
焦叶形的石座,正中安放五重相轮,相轮上置宝珠以构成整个塔刹。
塔内室中心砌硕大的四方形塔心柱,四周有廊环绕。塔内室顶部是用16根三角形
石梁搭接于塔心柱与塔外墙之上,三角形石梁上置石拱板,以构成塔室,支撑上层的屋
顶。
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用整块石灰岩雕刻成的弥陀佛像,皆螺髻,盘膝端坐。有的双
手叠置腹前,作禅定姿态,有的一手抚于膝上,一手扬起,似在娓娓说法,衣纹则用平直
刀法刻出规则的皱褶,其刻工精细,技法娴熟,是珍贵的石雕艺术精品。在南面佛座束
腰处有造像题记:“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造像四躯……”。原石佚失,已
存题记是根据原拓片摹刻的。
整个塔形体简洁朴素,浑厚大方,是单层塔的早期范例。
关于此塔的建造年代,过去研究者一般都认为不会是晚于东魏武定二年,其根据是
塔内有东魏武定二年造像题记。1972年对此塔进行大修时,在塔内顶的石拱板反面,发
现刻有“大业七年(611年)造”的题字。
龙虎塔龙虎塔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西北的白虎山坡下,因其塔身雕有龙虎而得
名。龙虎塔形制属亭阁式塔,平面呈方形,高12.2米。其塔基和塔身为石建,塔顶为砖
砌,塔基座特别高大,有三层须弥座。每层均做束腰。下层每面各有石龛两个,内原供
佛像;中层每面也有石龛两个,内雕伎乐人,外雕覆莲;上层下部做枋,枋上为一周覆莲
。枋上束腰处四隅刻有托顶力士,每面刻三个门,门刻有狮子、伎乐人等浮雕,上部
仰莲托外檐,形成平座。
塔身由四块石板筑成,每面各辟尖拱状火焰形券门,门外两侧和上部刻有金刚、罗
汉、神兽、菩萨、龙虎、伎乐人、飞天、莲花卷云等精美的高浮雕图案,气势飞动,华
丽壮观。塔身中有塔心室,内有方形塔心柱,下为方形覆莲座,上每面各一佛龛,龛额刻
飞天及忍冬花卉。龛内四个佛像均肉髻,面相端庄。
塔顶为砖筑重檐,檐下各出二挑砖华拱,檐头为砖刻椽子。塔檐顶上由砖砌斗八形
式组成平座,平座上置塔刹,塔刹由复钵、相轮、宝顶组成。
该塔尚无明确的年代记载,据建筑风格及雕刻技法推断,塔基座和塔身建于盛唐。
当时因战乱或财力不足等原因,未完工。塔顶以砖砌筑而成,其风格与汶上县北宋宝相
寺砖塔一致。推测为北宋时期补建而成。
此塔1988年作为千佛崖造像的附属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姑庵塔该塔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东北小崖上,与祖师林隔谷相对,是由附近突
泉村皇姑庵遗址迁来。因塔身上雕刻龙虎之形,又比龙虎塔小,故又称小龙虎塔,也称
小唐塔。
该塔为方形七层密檐式石塔,第七层及塔刹已丢失,现仅存六层,高为3.64米。塔
基为二层须弥座,座的束腰部分刻有伎乐人及花卉图案,第二层须弥座刻有覆莲二道,
在其上为阶梯式座,座四周刻有伎乐人的浮雕。
塔身隅角各雕盘龙柱,其南面中央辟一尖拱门楣,内为塔心室,雕一佛二菩萨二弟
子。门外两侧各雕天王一尊,平托舍利宝塔,脚踏夜叉,门上中央雕兽头,上两侧雕龙各
一条,两龙中央雕佛造像一躯,组成华丽的浮雕塔身。塔身东面题记一则:“开元五年
(717年)岁次丁已三月辛丑朔八日戊申大浮图主 贯王兄李生弟成弟天剑尊上为国王
帝主下及师僧父母普为法界苍生咸同斯福”。塔檐用整块石凿成“挑四、收三”的叠
涩做法,各层檐间壁体四面均刻小龛,龛内一佛,结跏趺坐,作禅定像。龛侧刻有题记,
已漫朽不清。
此塔玲珑华丽,雕刻精细,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对大龙虎塔年代的判断是有力
的旁证材料。
福林救舍利塔又称小宋塔,位于神通寺遗址内四门塔北青龙山的半坡上。塔为三
层方形舍利石塔,总高为4.83米。筑在山崖上一块高2.20米自然的大青石上,以作为基
座。塔身、塔檐、塔顶各为整块青石构筑。在一层塔身南面辟有一佛龛,龛门为拱券
形,龛呈方形,其它各面皆为光面。塔的一、二层檐做成陡坡方形,三层屋顶为顶式
,其斜坡处均细刻出瓦陇。在塔的一层佛龛门外东侧刻有绍圣五年(1098年)三月的题
记,证明塔为宋塔。该塔给人一种自然、简洁、朴实的感觉。
唐代台基台基位于神通寺遗址祖师林的北端,是1963年清理墓塔时发现的一座残
存的唐代建筑台基,在其周围出土了一些常见的莲花纹瓦当。盛唐时期在此构筑台基
,台基上原想建楼、阁、塔,由于历史变迁而没有建成。从台基束腰处雕刻的伎乐人来
看,有的雕刻完成,有的雕刻只是粗打,完成了一部分,说明台基还没有全部构筑成。
台基略呈方形,基平面东西长12.54米,南北长10.55米,基座为须弥座状,高0.96米
,均为青石构筑,在其束腰门处雕刻有生动的伎乐人形象,皆高浮雕。主要是乐舞题
材,所演奏的乐器有阮咸、琵琶、排箫、腰鼓、笙、角、箜篌、拍板等。另外还有共
命鸟和手托朱雀的壮士及舞伎等。伎乐人雕工精细,神态各异,是优秀的石雕艺术品。
从雕刻技法及人物造形看,当为唐代遗存。
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为了保护台基,在其上及周围建长廊
、台阶、亭,以供游人休息、观赏。
墓塔林墓塔林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西北,白虎山麓坡下,龙虎塔之北面。是宋、
金、元、明、清时期神通寺上层僧人墓地,故又称祖师林。上层僧人、住持等圆寂后
,其火化的残骨放入缸内,埋入地下,在其上建塔或碑,以为纪念。现存墓塔43座,墓碑
15通。
此处墓塔根据塔身和塔顶形状不同,可以分成密檐式、阙式、幢式和亭阁式4种。
(1)密檐式塔:共4座。均为砖筑,其形制有六角形和方形2种。六角形砖塔有2座
,其中金代神通寺住持清公之塔是这里现存较早的一座墓塔,为六角五层密檐式砖塔。
塔身底层檐中刻有“清公山主之塔”字铭,并且在塔身西有砖雕门楼,门楼由 扇门、
斗拱、檐枋、屋顶组成,雕工精细。其出檐下三层以二挑华拱承托,上二层为砖叠涩出
挑。塔顶用砖叠涩层层收进。在清公塔西南处还有2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形制比较简单

(2)阙形塔:共2座。这种塔门形式很少见,外观象双阙立于其中,但细看塔身上的
刻字才知是墓塔。如神通寺住持“敬公寿塔”,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为石制墓
塔,其基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置长方形塔身,塔身刻有墓主之名,塔身之上为石刻的三层
屋檐。塔屋顶为庑殿式、屋檐和屋顶刻出瓦陇、垂脊、斜脊、博脊等,完全是阙顶形
式。
(3)幢式塔:在墓塔林中,这类形式塔较多,全部石筑,并且均为元、明两代墓塔。
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枋及下枋刻成莲花或牡丹、菊等花卉图案,束腰呈八角,也有
的为鼓形。其中有的刻出狮头、力士,形象逼真,雕工精致;有的则为素面。在须弥座
上一般都放置宝珠一重,其上再置仰莲座,仰莲座上为塔身,塔身有八角形、覆钟形和
鼓球形3种,塔身上刻有墓主之名及修建年号。塔身上面一般是放一层仰莲座或放石刻
坡顶,在其上放置宝珠一层或两层,宝珠上再放一层仰莲座或放山花焦叶式的宝顶,用
相轮和各种大小不同形式的宝瓶收顶。
(4)亭阁式:此类塔只有两座,南北并排在一起。“贵公之塔”是塔林中最高大的
石塔,平面呈方形,高7.03米,共3层。塔基座较低,为实心方形。一层塔身较高,四隅收
分较大,其东面辟一拱形券门,门内为塔心室,塔心室内墙呈斜形,内顶为平顶,其上浅
刻莲花图案。塔一层檐叠涩出挑三层,然后叠涩收进五层为檐顶。二层塔身的东面有
龛,龛内刻一佛像结跏趺坐。其出檐为叠涩出挑二层,再叠涩收进二层。三层塔身均为
光面,出檐也是叠涩出挑二层,再叠涩收进三层。其上为塔刹,塔刹由二重宝珠、一重
莲花、宝瓶及宝顶组成。此塔没有纪年,但从其形制来看,年代不会晚于宋代。
青龙亭、白虎亭两亭原为明代井亭,1972年从济南市省府院内搬迁于神通寺遗址
的青龙、白虎山崖下,由此而得名。两亭左右对称,形制相同。亭平面呈方形,有内外
两排柱,外檐柱为八角石柱,承托下檐,内侧金柱为圆形木柱,承托上下檐。檐柱和金柱
均双向内侧脚。亭顶是重檐歇山十字脊。下檐石外柱上置额枋、平板枋及斗拱,其上
再置木椽、望板及黑瓦件。上檐是在内圆木柱上置额枋和平板枋,上为斗拱,其上再置
椽望板黑瓦件。房架为斗八式,中有雷公柱。斗拱下檐除柱头科外,各面有平身科二朵
,上檐各面平身科为一朵,均为单昂斗拱。亭内彩画均为搬迁后新绘。两亭柱子内侧,
檐柱为八角石柱,重檐十字脊等均为明代建筑特征。
灵岩寺位于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历史悠久,历尽沧桑,自晋代开始即有佛事活动,传说僧朗
曾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
(520~525年)再兴。据唐天宝元年(742年)《灵岩寺碑颂并序》载,正光元年(520年
)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兴旺起来。此后,唐、宋、元、明各
代为寺院盛期。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
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
中,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
“域内四绝”。宋代济南郡从事卞育赞道:“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
,不独奇东州。”明代学士王世贞则说:“灵岩是泰山背最幽胜处,游泰山而不至灵
岩不成游也。”清乾隆帝在灵岩寺建有行宫,他巡视江南时曾8次驻跸灵岩,饱览灵
岩风光。
现存寺区由殿阁、佛塔、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证明功德龛等组成。建筑布局为坐北
面南,依山而建,沿山门内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五花殿、千
佛殿、般舟殿、御书阁等。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形制,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另有各
种碑刻题记,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共计420余宗(件)。内有唐李邕撰书《灵
岩寺碑颂并序》及浮雕造像、经文,北宋蔡卞《圆通经》碑及金、元、明清各朝代的
铭记题刻等。主要遗存有:
金刚殿寺院的外门,又称山门,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外廊式建筑。单檐硬山
顶上施黑瓦,柱础为鼓式,其上立木柱,柱上房架由三架梁、蜀柱、五架梁、瓜柱、
七架梁等组成一个整体。整个风格与构造均属清代建筑。门内东西两侧塑有护法金刚
,俗称“哼哈二将”,专为把守大门,守护佛法和寺院的安全。
天王殿又称二山门,系明末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硬山顶,柱础为宝
装覆莲式,是明代重建时沿用宋代的遗物。三架梁、五架梁、抱头头梁用料较大,柱
头上坐斗硕大,为一斗三升斗拱,因殿内原塑有“护法四天王”而得名,现原塑像已
废无。
钟楼、鼓楼天王殿北便是钟、鼓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平面呈方形,单檐歇
山顶,上施小瓦,其每面的普柏枋上都有一斗三升带蚂蚱头斗拱,以承托外伸的挑檐
,系清代建筑。钟、鼓都是佛教的法器。其钟楼中间悬挂着重约2500公斤的铜钟,为
明正统六年(1441年)铸造。鼓楼内鼓已无存。
大雄宝殿位于钟、鼓楼北。宋代为献殿。北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
主持僧仁钦创建,是寺僧颂经礼佛的地方。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皇族德藩捐
塑三大士像于其内后,更名大雄宝殿。现存殿建于清代中叶,面阔五间,进深六间,
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为硬山顶,上覆黑瓦。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爱新觉罗·
弘历帝为殿题写“卓锡名蓝”匾及“奇松尔日犹回向,诡石何心忽点头”楹联。大雄
宝殿北有五花殿遗址,南有天王殿。
千佛殿是该寺主要殿堂。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代拓修,现为明代
形制。殿内梁间有“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的墨书题记。建
筑坐北面南, 面阔七间,通阔27.83米,进深四间,通深15.42米,建筑面积478平方
米,占地面积667.2平方米,通高自然地面起15.42米。殿内柱网布局为金箱斗底槽式,
大木举架,彻上露明造。斗拱为六铺作重拱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拱出三抄并计心。
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上覆灰瓦、绿琉璃瓦。前檐八根石柱。柱础古朴精美,当为
唐宋遗物。殿正中石砌长方形须弥座,上置大佛三躯。中为毗卢遮那佛,藤胎髹膝,
造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东为药师佛,铜铸,铸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
西为阿弥陀佛,铸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亦为青铜铸造。四周墙壁曾有数以千计
的铜制和木制、 高约30厘米的小佛,现仅存293座木雕坐像,故名千佛殿。殿之东、
西、北三侧,砌须弥座,上列40尊彩色泥塑罗汉坐像,多塑于宋代,少数为明塑,是
我国泥塑遗存中的艺术瑰宝之一。
(1)宋代彩塑罗汉像:共40尊,布置在千佛殿内,均坐在台座上,高约150厘米。
彩塑以现实人物为基础,摆脱了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程式,细致刻划了40位高僧的不
同形象和性格,口目传神,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做到了形神俱佳。这些彩塑
对手部、颈部都作了细致的处理,连人的血管、脉胳都分明可见,其形体、比例、相
貌不但符合一般人体生态,并具有山东人强壮魁梧的特征。衣着表现手法简洁疏朗,
衣饰卷褶自然。
其塑造年代,过去论者不一,1980~1984年维修时,由塑像体腔内、殿壁上发现
大量的文物佐证,其中有宋代铜币、铜镜和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六月工匠墨书题记
一则。证明塑像27尊为宋塑,13尊为明塑,距今近千年,尚保存完好,为我国古代泥
塑罗汉中的最佳作品,亦是研究我国佛教史、雕塑史和美术史的珍贵资料,被近代学
者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2)铁罗汉:宋代造像。1982年修复千佛殿泥塑罗汉像时,发现从西数第十一尊
罗汉内的胎骨为铁胎骨架,经技术处理,剥离出较完整的铁铸罗汉一尊,动态与外层
泥塑罗汉同。该铁胎罗汉通高164厘米,身着袈裟,衣纹简洁流畅。双手合抱于胸前
,两眼平视,目有炫光,大耳与眉平齐,嘴角微向内收。端坐在63厘米高的八角束腰
须弥座上。神态安祥,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像身与座中空,用生铁一次铸成,头部另外浇铸,插置于颈上,虽可活动但不能
拔出。后脑勺上留有一个十字形小孔,孔周较薄,厚度仅有0.1~0.2厘米,面部铸造
时实际上只留两个铁眼眶,眼睛细部造型,如眼皮、眼球等都是用黄泥塑成,内镶黑
色琉璃眼珠,嘴唇涂朱,脸上残留有白色粉彩痕迹,说明这尊铁罗汉表面曾施过彩。
铁像座上部边框周围有铭文,由右向左竖行楷书,每行二三字不等,尚可辨识5
5字:“大宋兴德军长清县和平乡天花南管寺侯丘二村 首 铁铸 罗汉都维 头李
宗竺时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孟冬月廿□日……高氏……汉……官刘……和同高”。
铁罗汉身上有明显的范缝痕迹,铁像中空,使用内模、外范;从铸字的清晰度来
看,当时熔铁的流动性比较好。从这件铁铸造像上可以了解到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
)间铸造技术之一斑。
御书阁位于千佛殿东北向的方丈院前。唐代灵岩寺住持僧为存放皇帝赐书而建。
曾藏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炅、真宗赵恒、仁宗赵祯等御书。金贞年间(1213
~1217年),阁遭兵燹,御书尽毁,惟阁幸存。明万历中,寺僧塑大菩萨像于内,崇
祯中改塑玉皇像。阁额为宋释仁钦篆书,明代重刊。现存御书阁为明末清初建筑,面
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上施绿琉璃瓦。阁前门楣墙壁缝间,长出古青檀,
老枝纵横,盘根错节,状若云朵、游龙,为寺内一大奇观。阁内外嵌有历代书法家石
刻多方,尤以北宋蔡卞书写的《圆通经碑》最佳。该碑立于宋元符二年(1099年),共
计碑石4块,草书1400余字。明代学士方豪见此碑感叹道:“灵岩名笔固多,惜多为
石工所败,惟此字独佳。”
辟支塔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始建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嘉二年(1057年
)竣工。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基为石砌八角束腰须弥座形式,南面有平台及三
级台阶,每面束腰部分均有束柱及门,计有束柱31个,上线刻精美的佛、菩萨、龙
、凤、武士、花卉图案及功德题记;门40个,上刻浮雕人物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
记述转轮圣王阿育王从未信佛之前的暴君,到学佛以后的法王的心路历程。八个角各
刻一托扛金刚。塔身为磨砖细砌,底层每边长4.29米,逐层递减,至第九层收为1.5
6米。从一至四层东、南、西、北四面辟门,二层以上各面均做盲窗,饰有直棂纹、
簇四球纹、蜂房纹及几何形等格眼,纹饰多变。塔心柱砌至四层,内设登梯;五至九
层实砌塔体,向上登临,须从塔体出来沿塔檐平座绕经90°至另一窗口。二至四层设
有腰檐平座,上六层为单檐,檐下皆出华拱两跳,为五铺作双抄重拱偷心造,个别亦
有出单抄的情况。塔顶座叠涩外出五层小檐,置砖砌覆钵,上承露盘铁刹,刹由相轮
、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宝盖系有八根铁链,下垂至顶层塔檐,由檐角八个
铁质金刚承接,与塔基八个角的托扛金刚上下遥相呼应。塔体挺秀,雄伟壮丽。
祖师林在寺的西侧里许山崖坡上,因一墓一塔,众塔耸立如林,故又称“塔林”
,俗称“墓塔林”。该寺历代有名的住持和高僧圆寂后,埋置此处,并在其上建塔或
置碑以纪念,逐成现状。现存墓塔168座(包括一座残方形须弥座)。墓塔带志铭石碑
的有27座。这些墓塔中有北魏1座、唐代1座、北宋4座、金代6座、元代37座、明代1
18座、清代1座。另外还有在墓上不建塔,只立志铭石碑的79座。像这样完好的塔林
在全国只有两处:一处是河南登封县嵩山的少林寺,皆为砖塔;一处就是长清灵岩寺
,多系石塔。
墓塔是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林中的墓塔根据其塔身的形状可以
分成以下六种类型:
(1)单层亭阁式塔:塔林中此种形式塔有3座,即祖师塔、慧崇塔、海会塔。三塔
的历史地位都极为重要。
祖师塔位于塔林的中心,是一座平面呈方形的单层重檐砖塔,从型制推测为五代
时期,是塔林中唯一的砖塔。塔筑在高2.1米的方形石台上,塔下设低矮的塔座,座
每面开8个门。塔身单层,南面辟一拱券形门洞,其他三面为素面。塔身上面为叠
涩出檐十五层,出檐呈曲线形。其整个檐为三重,即第一层方形,第二层也是方形,
第三层是尖角向前的六边形,筑法特异。塔上顶为半球形状。从塔的形制上看,该塔
建造手法是将印度半球形堵婆生硬地加在中国砖塔上,这反映了印度塔传入中国后
的原始风貌,是佛教文化和汉文化融合初期的一种现象。据宋宣和碑及金皇统碑题记
,此塔主当为法定禅师,即法定禅师塔。
慧崇塔位于塔林北端最高处,是唐代灵岩寺高僧慧崇禅师的墓塔。建于唐天宝年
间(742~756年),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墓塔。此塔为石砌单层重檐亭阁式塔,高5.3
米。塔下束腰须弥座,座上砌方形塔身,南面辟券门,东西两侧作假门,皆作一妇人
半露状,东面作进入状,西面作外出状,形象极为生动逼真。门楣均作门状,雕有
狮头、伎乐、飞天、武士等浮雕图像。塔室内顶部作覆斗状,原置有慧崇造像,今已
不存。塔顶出檐三层。以石板叠涩出挑又逐层叠涩内收,每层塔檐之间均有素面方形
塔身,顶上置露盘、仰莲、宝珠组成塔刹。塔的整体造型稳重而秀丽,尤其塔门上的
火焰形尖拱及雕刻极为雄劲有力的武士造像,为典型的盛唐时期艺术风格。
海会塔位于祖师塔的东侧,为宋代僧众的集体墓塔,塔平面呈方形,皆石构,北
宋宣和五年(1123年)建造。塔基座由四层方形大石板叠筑而成,并且自下而上逐层叠
涩收进。塔身是由数块大石板拼砌而成,正面和东、西面开半圆形小拱洞,下为扩穴
,塔身背面嵌铭石,详细记载了建塔过程等。塔檐是用一块大石板直接挑出,再叠涩
收进三层石,其上置八角形石板,作为塔刹的基台,基台上置覆莲、宝珠、仰莲及刻
有卷纹的宝瓶,以构成塔刹。整个塔造型简洁、庄重。
(2)覆钟式塔:塔林中此种形式的塔计有52座,其中以慧崇塔西侧的北宋咸平二
年(999年)建造的禅师塔最古。此塔通高2.42米,塔墓为八角形须弥座,塔身呈覆钟
式,塔顶为八角攒尖顶,上置简单的直颈圆嘴式收顶。虽不显高大,但雕工精湛,造
型浑厚饱满,给人以华丽之感。另一座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年)宝公禅师之塔总高4
.77米,塔身覆钟巨大,钟经90厘米。整座塔高大雄壮,且雕刻精致,比例均称,保
存完好无损,是难得的精品。其余覆钟式塔,元代有22座,明代28座。元塔普遍高大
宏伟,雕工深刻,明塔则大多规模较小,雕工趋向简洁。
(3)方碑式塔:这种形式的墓塔计有84座,其中元代13座,明代71座。根据塔身
形状,可以分为扁方碑式、长方碑式和高方碑式三种。
塔座一般由地 石、圭脚、覆莲、束腰和仰莲组成。塔身表面较光洁平整,一般
是两面刻字,正面刻:××首座禅师之塔,背面则刻修缮人、石匠及造塔的时间。塔
顶一般是四边形的四阿式屋顶,其上置一层仰莲座和一层宝珠,上设山花焦叶式的宝
顶,最后用各种形式的宝瓶收顶。这类形式的墓塔,在国内各寺院较为普遍。
(4)大鼓式塔:又称球形式塔,此种类型的墓塔计23座。位于祖师塔右侧的定光
禅师塔、左侧中部的寂照塔,分别建造于金皇统二年(1142年)和九年(1149年),皆雕
刻精美,保存基本完好,为此墓塔中年代最久,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另外,此种形式
塔元代有2座,明代有17座。
(5)喇嘛式塔:塔林中这类墓塔共有5座。塔身为下狭上宽的喇嘛式外,并且还有
喇嘛教特有的九重天和十三重天。在祖师塔前主甬道左右耸立的古奇塔和悦公塔,高
大雄伟,雕刻丰富。此类塔均为明代建造。
(6)经幢式塔:此类墓塔只有3座,两座为宋塔,一座为明塔。塔基座为八角形的
须弥座,上下枋刻宝相莲花,束腰门刻出狮子四头,八角塔身刻《佛顶尊胜陀尼经》
和“××公大禅师寿塔”题记。塔规模都不大,构造比较简洁,但雕工很精细。
鲁班洞隋唐建筑。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刊印《灵岩志》载,有两种说法,一为鲁班
洞,一为开山祖师朗公墓。1995年秋季发掘后,确认为早期由山下进入寺院的山门,
后被长年泥土淤埋地下。该洞为石砌建筑,前为石砌洞券结构,石板铺地,券洞南为
进寺的斜坡道。后有方室联接,方室地面高于券洞地面,砌筑台阶可拾级而上。方室
东、西、北三面辟门,顶为顶结构,中间刻有莲花藻井。北为假门,门楣正中雕一
人面像,胡须舒展至楣角呈卷云纹状,是北朝至唐时期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门西侧
现存一蹲狮,雄壮有力,造型优美,是现存隋唐时代少有的石刻珍品。东、西二门各
有台级向南转九十度登临至顶,顶上置有8个硕大的宝装覆莲柱础,造型雄浑古朴,
具有北朝时代风格。从柱网的布局看,为阔三间,深二间的殿堂建筑,建筑北门向北
有一巨大石拱桥,桥面正中纵向刻有四朵莲花。桥后为石剪边长方台地而结束。券洞
两侧石壁上刻有唐初至宋明的历代题记,券洞南端西侧有后人镶嵌唐代书法家李邕于
天宝元年(742年)撰书的《灵岩寺碑颂并序》残碑,是少见的书法艺术珍品。从建筑
风格、石刻品特征及历代题刻等判断,该建筑遗迹时代不晚于隋代,是我国目前现存
地面建筑中,时代最早的拱券式门洞建筑。
般舟殿基址初唐至清建筑遗址,1995年秋冬发掘出土。该殿台基高大,分三期建
筑叠压。一期建筑遗存为唐代石砌须弥座式台基,南面为磨光石面,余者三面为糙面
,仅用石砌之。二期为宋代建筑遗存,叠压在一期台基之上,台基四周用青砖砌之。
三期为明清建筑遗存,叠压在二期之上。从现存柱网的布局看,该殿面阔五间,进深
三间,宋代以后殿前有月台。台基上保留有四周残墙,殿内两侧及北侧砌有罗汉台,
殿中置三尊佛像的佛台,地面布以硕大柱础,其中明间两座柱础细雕龙凤花纹,雕刻
精湛,纹饰精美,保存完好。殿墙东、西、北三面埋有八棱石柱12根。在殿址前出土
一座唐开元二十三年建造的密檐式龙虎纹饰石塔和二座雕饰极为精美的唐代石质八棱
经幢,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均为佛教艺术之精品。
石佛堂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造像石室。位于长清县孝里镇北黄崖村北约800米
处的山南坡上。1995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单开间,屋顶
为单檐悬山式。长1.80米,宽1.44米,高1.64米。四周用厚12厘米的石板立壁。东、北
、西壁浮雕佛像89尊,门外两侧镌天王像各1尊。佛像高者60厘米,宽30厘米;低者高1
2厘米,宽6厘米。尖拱龛内佛像形态各异,有的独尊,有的一佛二菩萨,均结跏趺坐于须
弥座上,作禅定像,衣纹流畅,刀法力健,现头部均残。
西壁有“开元二十五年”、“开元二十九年”造像题记2则。民国时期筑套室覆
之。
九塔寺九塔寺位于济南南郊柳埠镇亓城村秦家庄东北的灵鹫山亓城峪山腰间,因
寺内有九顶塔而得名。根据寺内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许邦才所撰《重修九顶观
音寺记》碑中记载:“寺建于此,莫知其始,历考寺碑,惟得唐天宝大历之文为古,然曰
重修,则犹非其始也。意必建于隋、梁间而无稽……”。说明九塔寺始建于隋、梁之
间,而盛于唐天宝年间。院内现遗存建筑有:九顶塔、三间正殿、三间配房及碑碣四通

九顶塔九顶塔1988年作为神通寺千佛崖造像的附属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位于九塔寺内。塔为砖筑八角单层亭阁式塔。其顶有九座小塔,因此得名。
塔通高13.3米,底边长1.9米。塔身单层呈八角内弧形,其正中有一条明显的分隔线,上
半部磨砖对缝,下半部砌筑粗糙,可能当时下半部有木构塔檐式建筑物。塔身南面上部
辟拱形券门,门内为一塔室,室内原置一佛二弟子造像,现已无。室内顶为方叠涩状,室
内墙四壁有残存壁画,已辨认不清。塔身上面的塔檐是用磨好的砖叠涩挑出十七层,檐
上又叠涩收进十六层,形成八角形平顶,其檐部每边向内作弧形凹入,出檐线条柔美。
平顶上再筑九座三层密檐式方形小塔,均建在仰莲基座上,九塔正中一个较大,其余八
个小塔环绕排列在主塔棱角线上。九个小方塔均向外辟门。这座砖塔,塔身向内弧收
,使八个角显得格外突出,叠涩的塔檐出收适宜,九座小塔宾主分明。整个塔构思奇异
,造型优美,是罕见的古代建筑艺术杰作。
关于塔的年代,从塔身和塔檐的内弧,塔平顶上九座小塔的莲座及造型以及塔身墙
上宋开宝九年(976年),宋大观四年(1110年),宋建炎元年(1127年)三则题记推断,应是
盛唐遗物。再从寺后灵鹫山的天宝年间造像题记作为旁证,这座塔的建筑年代可定为
唐天宝时期(742~756年)。
正殿位于九塔寺内九顶塔的东北面,筑在高1米的月台上。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
(原为三间)。硬山顶上挂机制红瓦,房架已改成现代人字木屋架。墙身下为条石,上为
青砖,皆用灰泥砂浆砌筑。门为双扇木板门,窗为长方形木制直棂窗。南面外墙上镶嵌
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和清嘉庆八年(1803年)两通石碑。殿内西墙上绘有彩色壁
画。根据建筑形制来看,此殿应是清末时期建筑物。
西配房位于九塔寺正殿的西侧,筑在高70厘米的基台上。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
硬山顶上挂机制红瓦(后改),墙身内有木柱,以承托上面房架,墙体用石块和青砖砌筑
。房架由三架梁、五架梁、脊瓜柱、金瓜柱及檩条组成。门为两扇木板门,窗为方形
直棂窗。整个配房比较简洁。此房为1942年建造。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地宫位于长清县旧城内西北隅北宋真相院旧址,1995年被公布
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释迦舍利塔已圮,仅存该塔地宫,为穹窿顶砖券仿木八角亭
式地下建筑结构,南北向,平面呈“中”字形,由宫室和两侧甬道三部分组成,全长13.
22米,最宽3米,室高3.80米。宫室内平面作方形,砖铺地,四隅上部用7行砖叠涩出跳,
使四壁上端作八边形,其上砖砌普柏枋,上置转角斗拱和补间斗拱各八朵,转角斗拱为
六铺作三抄单拱造,补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单拱造,斗拱上端由罗汉枋相连收口作八边
形藻井,顶部被破坏,结构不详。甬道位于宫室南北两侧,顶部为拱形券,与宫室南北券
门相通。该地宫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的重要资料。
地宫出土遗物有银器16件;铜器1件;刻石3件,其中2件系县博物馆旧藏。这批遗物
以银罗汉和苏轼于元二年(1087年)撰书的《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
最为珍贵。银罗汉共9件,每件高10.1~11.5厘米,雕像表现佛祖涅 后,众罗汉精神沮
丧、痛不欲生的神态。人物制做小巧精细,比例适度,形象感人,表现了匠人的丰富想
象力和高超的制做工艺,是研究宋代金银器工艺技术的珍贵标本。《塔铭》长83、宽
62.5、厚13厘米,阴刻小字揩书,铭文22行,满行25字。第一行题“齐州长清县真相院
释迦舍利塔铭并引”,题后署款“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上骑都尉武功县开国男食邑
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苏轼词并书”。最后一行:“元二年八月甲辰”,乃书作年月。《
塔铭》刻石晚出,保存完好,刻工精细,字迹神采奕奕,殆苏书刻石难得珍品。此塔铭另
有宣和三年(1121年)真相院住持文海摹刻之石,因传拓日久,形神俱损,已无书体可言

多宝佛塔位于平阴县翠屏山(又名水山)顶的玉皇阁院内。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塔身碑刻及县志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明嘉靖
元年(1522年)重修。从营造形制及造像雕刻特点看,当为明代所建。该塔为石砌八角
十三层密檐式,通高20米,基座高约1米,每边阔2.3米,塔身向上逐层收分,顶成锥形,上
置铁刹。塔每层各面,均做尖拱形佛龛,龛内置莲花座,上置佛像,螺髻,面相端庄,结跏
趺坐,双手放置脐前,作禅定印状。原有104尊,现存98尊。另在二层塔壁,嵌有嘉靖元
年《平阴县水山宝峰寺多宝佛塔碑记》两方。
长春观位于济南市市中区长春观街9号。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是一处道教建筑。南至长春观街,西至土街,东至大杆巷,北至盛唐巷。
观始建于北宋大观五年(1111年),元至元四年(1267年),明弘治七年(1494年)、正德
五年(1510年)、嘉靖八年(1529年)、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及清代多次重修,现建筑
为清代所建。由同一轴线上的三进院落的一处山门、四处厢房、四处殿堂、一处阁楼
组成,南北长96米,东西宽33.5米,占地3216平方米。现仅存山门,上有雪蓑书丹的
“长春观”石匾,二进院落的大殿、东西配殿及1987年重建的东西厢房,三进院落的
阁楼。大殿为面阔三间,长12.76米,进深四间,长14.85米,硬山顶,前抱厦卷棚顶
,屋面组合为勾连搭。顶覆黑瓦,正脊置宝刹,两端置螭吻,殿前有月台,台阶及石
狮,现已埋入地下,月台上置一卧碑,字面朝下,内容不详。大殿两侧的配殿为硬山
顶,覆黑瓦。东配殿屋后有“丘子洞”,距地表4米深,传为金代长春道人邱处机修
炼之处,又传此洞向前蜿蜒5公里。阁楼二层,面阔四间,长12.30米,进深二间,长
6.73米,硬山顶,前出厦,覆黑瓦,屋面营造为用琉璃瓦嵌边成抱袱心。这些建筑的
木构件彩画及雕刻精美细致。
北极阁又名真武庙、北极庙。位于济南市大明湖北岸。是一高峻的道教庙宇,建
于高台之上,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重修。由前后两
殿、钟鼓二楼、东西配房组成。前殿为正殿,内塑真武及其部下神将19尊。后殿 (又
名启圣殿) 塑真武父母像,为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增建。真武原名玄武,它
同青龙、白虎、朱雀(朱鸟)合称古代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殿正中真
武像,高2.5米,上悬“位极天枢”匾,下有金童、玉女和火、龟、水、蛇四将塑像。
东西两侧各塑六位神像。造型神态自然,栩栩如生。这批造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遭破坏,当时发现造像内有丝绸做的内脏、铜镜纽上系丝绸,上书“大元国济南路…
…”等题字。现殿内造像均为80年代恢复。殿前设东西小厅,可供游人休息,凭栏远
眺,群山连绵,俯察近处,楼阁烟树,景色极佳。
吕祖庙又名“吕公祠”、“吕祖阁”。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位于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建国后,为纪念北宋文学家曾巩,庙之主殿恢复
“泺源堂”旧称。庙坐北面南,起于趵突泉池北岸,由同一轴线上的二座楼阁和一座
后殿组成,合称三大殿,占地约10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最早称“娥英庙”,祀
舜妃娥皇、女英。原庙荒圮,宋代就此建堂,“北曰历山(中殿),南曰泺源(前殿)”
。后改二堂为“吕公祠”,奉祀唐代道家吕洞宾。明代改祠为阁,并于阁北增建斗母
殿,始成现有格局。
泺源堂居前,面对泉池,临岸直起,高二层,面阔三间10.80米,进深两间8.38
米,底层明柱镌赵孟咏泉诗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门上匾额
隶书“泺源堂”。二层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中殿在泺源堂之后,明代改成阁楼
,奉祀文昌君钟离权神像,故亦称钟离宫。后殿原为斗母殿,由住持道人用作斋宿。
1957年整修恢复“泺源堂”。并于三殿外围增建青瓦花窗粉墙,成前后二院。壁
间镶嵌明清以来咏泉刻石20余方。
五峰山古建筑群位于长清县五峰山乡林场。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洞真观于金代泰和年间(1201~1208年)由全真教道士邱志园、范志明创
建。元代宫廷封道观为“护国神虚宫”。明万历帝封为“保国隆寿宫”,在此颁刻《
道藏全经》480函,并为其母修建了九莲菩萨殿,隆寿宫石坊。斯时,“楼殿岿崇,
金碧辉荧,号称极盛。”现有古建筑有:
一天门迎恩阁,现迎恩阁已毁,仅存下部的拱券石门;影壁为一字形,顶部起脊
,黑瓦挂顶,白墙,墙中心镶方形琉璃饰件,下为琉璃质须弥座;洞真观木牌坊,为
二楼三间四柱式,柱础为长方形,两端均刻工精细的卧兽;玉皇殿,为面阔三间、进
深二间,绿琉璃瓦硬山顶,前厦立4个八棱柱,卷棚顶。玉皇殿东西两侧龙王殿和虎
神殿,面阔、进深各一间,黑瓦硬山顶。真武庙,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带厦檐,
黑瓦悬山顶。敕建隆寿宫石牌坊,为二楼三间四柱式,每柱南北两侧均有雕刻精美的
抱鼓石。青帝宫前有180余级台阶,沿阶而上为三进院落,前门东西两侧为八字墙,
墙上镶琉璃饰件。前进院落窄小,四面为壁,仅南北有券形门通二进院,北面大殿为
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有厦的建筑平面遗迹,地面残存方砖及柱础,北面存有3个
须弥座式佛台,东西两侧厢房仅存遗迹,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地面留有方砖铺地及
柱础。三进院平面遗迹,北面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带前厦,东西两侧厢房平面
遗迹与二进院的相同。三元殿、三清殿、吕祖庙、九莲菩萨殿已废圮。洞真观内有植
于建观之初的银杏树一株,高30余米,胸围6.5米,树干高耸挺拔,树冠周匝30余米
,枝繁叶茂,树龄约在800年以上。有观内第一名泉--清泠泉,泉上建亭,名清泠亭
,因在志仙峰前,又名志仙亭,建筑形制为四柱攒尖顶式。观内碑刻林立,以《崔先
生像赞碑》最珍贵,此碑是后人为纪念洞真观修人、金代道士崔道演而建造,碑的正
面是沈士元刻画的崔先生肖像,另有金元文学家元好问、刘祁、杜仁杰像赞各一,书
体分 、篆、隶三种;碑的背面是杜仁杰撰文、高书写的《真静崔先生小传》,是
研究金元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此碑书、画、刻俱佳,多为历代金石家所著录。洞真
观院三元殿(已圮)前月台上,有金大定十年(1170年)礼部牒碑、碑文记载金世宗大定
二年(1162年)礼部奉敕万寿院牒文,是观内最早的碑刻。
华阳宫古代道教建筑。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
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华山南麓。华山全称华不注山,又名金舆山,列济南名胜“齐烟九
点”之一。山阳分布十余座道观祠院,其中包括泰山行宫、三元殿、吕祖庙等自成一
体的建筑。布局呈南北向,环依山势,起伏连贯,多为对称独立的院落。惟营造简约
,不尚装饰,皆为单檐硬山,无斗拱昂翘,体现了道教建筑朴素淡雅的造型风格。
华阳宫是宫观的主要建筑群,始建年代无考。原有山门两重,一山门早已不存,
门前石桥亦湮没于地下。现存二山门,起于梯级高崖之上,面阔三间,前有明柱外廊
,顶覆绿琉璃瓦,明间置木门两扇,两次间辟圆洞棂窗,后檐做勾连搭卷棚倒座,两
侧附单间边门,门前均砌筑12级石阶。四季殿筑于叠起的高坡以上,坡崖砌以砖石,
形成基台。殿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覆绿琉璃瓦,前檐做勾连搭卷棚三间。殿前有
方形月台,台周置石雕望柱栏板。台前砌有14级宽大的石阶,阶正中嵌有浮雕卷云陛
石,阶两侧做望柱垂栏。殿前两侧,设东西配殿各三间。皆为外廊式建筑。明嘉靖年
间,改称“崇正祠”,殿内祀齐大夫逄丑父和先贤闵子骞。配殿祀名臣乡贤铁铉、黄
禄 40人,万历时废。仍为华阳宫,祀四季之神。
泰山行宫平列于华阳宫西侧。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由山门、十王殿、三
教堂、净土庵等组成。山门亦高起于12级石阶之上,门前分列石狮一对,旋毛巨口,
昂首对视,门为单间分心柱,内壁嵌有明清碑刻各一块。正殿三间,殿前东西两侧配
殿亦各三间。院中央另起单间娘娘庙,基座高起,顶作卷棚式,内奉祀碧霞元君塑像
,两侧配殿原有十尊阎王塑像,现均已不存。后院之教堂三间,为外廊式建筑,院中
央亦有单间卷棚式小殿,内祀观音地藏菩萨。净土庵居三教堂东侧,正厅五间,前有
明柱外廊,厅前东西配房各三间,硬山卷棚顶,木花棂门窗,为道场讲经或接待居
住之用。
三元宫高起于净土庵之后,吕祖庙远在半山之间,均自下而上分列于山阳,各成
不同的院落。另有棉花殿、观音堂、玉皇宫、关帝庙等,皆顺依山势,自成一体,特
别是庙区散存大小碑刻30余块,是颇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兴国寺明清建筑物。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章丘
市曹范乡叶亭山村南。佛教建筑群,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碑刻
,镌有“章丘距城四十里,近山有古刹,曰亭山兴国寺,其寺创建至今有数百年”。
由此可知明代以前即有该寺。现存寺院,由山门、大雄宝殿及两侧配房组成,占地2
340平方米。
大雄宝殿筑于高0.8米的基台上,台四角各有石雕卧狮一只,形态生动,镂雕精
巧,为宋元之物。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抬梁式构架单檐歇山顶,上覆黑瓦,斗拱
施五踩双下昂。殿内前后的石金柱,有阴刻题记“大清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1811年
)三月吉旦立柱”,又“济南府章丘县礼泉乡神泉里张玮”等字,殿正中有石雕释迦
牟尼佛一尊,结跏趺坐,面部丰腴,头饰螺髻,作说法印状。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上施黑瓦,当心间砌拱形门洞,门额
石匾镌有“兴国寺”大字,题款为“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西侧附有东西边门各
一,均为单檐卷棚顶。东边门立有乾隆碑一通。
东西配房各三间,亦单檐硬山,顶施黑瓦,均系清代重建。
寺内现存碑刻题记及早期雕饰多座,铭刻年代及造型风格,均可印证寺之创建当
在宋金之际。
题壁堂位于济南市寿康楼街2号。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是济南较早的祠堂之一。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始建升阳观,后又添建三星楼等
。清嘉庆八年(1803年)又在此新建萧何、曹参二公祠,并据升阳观住持见祖师化身题
诗于壁的传说,取名题壁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并添建戏楼后,始具今日
规模。建筑包括:正堂(题壁堂)、三星楼、吕祖庙和戏楼、大罩棚,另外还有大门、
二门、门厅、走廊、耳房、廊房等附属建筑,规模较其它祠堂宏大壮丽,为济南现有
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济南(清真)南大寺俗称礼拜寺。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济南市礼拜寺街。始建于元代。旧寺原在历山西南,元代迁泺源门西,明宣德
年间(1426~1436年)迁于此。寺坐西面东,占地6630余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沿中
轴线,依次为照壁、邦克楼、望月楼、礼拜殿,两侧附沐浴室、讲经堂、教长室等,
左右对称,成二进四合院。
邦克楼面阔三间,底层即寺之正门,拱券高起,额镌“清真寺”。二层傍街一面
明间辟门,用以召唤教徒前来礼拜,故又称“唤醒楼”。
望月楼建于十三级踏阶的高台上,居大门与礼拜殿之间,二层,面阔三间,单檐
庑殿顶,底层为通往礼拜殿的过厅。
礼拜殿建于高4.1米的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十间,由抱厦、前殿和后殿三部
分组成。抱厦前列明柱,进深三间。前殿深四间,后殿深三间。殿内矗立三十六根圆
木金柱,柱上为抬梁式房架,形成稳定的柱网构架。后殿成于明代晚期,前殿建于清
代中叶,抱厦为清末建成。屋顶组合采用勾连搭法式,整体衔接尚属统一。殿顶正中
高竖黄色琉璃宝顶。
寺内匾额众多,其中明代横匾一方,清代七方。另有碑刻多通,其中《来复铭》
碑,大字遒劲,乃该寺创建初期之遗存。
清真北大寺位于济南市永长街。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始建,后不断修葺。占地4015.1平方米,建筑面积225
2.2平方米。寺院东向,院落两进。正门木质,前后出檐,两侧辟便门。正门前为影
壁。第一进院落,南北两侧分别建沐浴室、接待室和阿訇用室;西为青砖花墙,正中
辟中门,门两旁各有一小石狮蹲踞。过中门为第二进院落,讲堂南北相向;礼拜大殿
坐西面东,由四组殿堂毗连而成,前为卷棚抱厦,后依次为前殿、中殿、后殿,总建
筑面积818平方米。前、后两殿硬山顶;中殿卷棚顶,上建亭阁式望月楼,四角攒尖
宝顶,上耸弯月。殿门面阔五间,进深十间,内立绿漆木柱36根,其中间4根直通望
月楼顶,高达20余米。殿外南、北、西三面围以回廊。大殿顶覆黑瓦,屋脊用彩色琉
璃瓦装饰,建筑设计精巧,宏伟可观。寺内散落清代以来石碑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