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吕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8&rec=11&run=13

一、沿革
吕剧是山东地方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20世纪50年代初期正式形成。其前身
是地方民间化妆扬琴。
20世纪初,化妆扬琴萌生于山东省广饶、博兴一带,创始人是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
殿元、谭秉伦、崔兴乐等人。他们率先将坐唱形式的山东琴书改为化妆演唱,吸收了
京剧、山东梆子剧种的表演、伴奏等技巧,首先选用传统书段进行改编演唱,这种载唱
载舞,有情节的化妆演唱,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琴书界争相仿效,在惠民、潍坊、胶
东等地广为流传。因开始化妆演出《王小赶脚》时用过驴形道具,所以当时人们俗称
这种民间小戏为“驴戏”或“跑小驴”的。但以此为业的民间艺人则称其为“化妆扬
琴”或“上装扬琴”。
20年代中期,化妆扬琴传入济南。第一家进入济南的班社是博兴县的“顺和班”
。它首演于新市场内的裕生茶园。之后,陆续有广饶、博兴等地的黄家班、父子班、
同乐班、庆和班、义和班等班社来济。经常演出的地点有新市场、西市场、劝业场、
大观园等商场中的小戏院、小茶园。这类化妆扬琴班社较小,人员多的不过30人,少的
仅有十几人。演出设施也极其简陋。其组织比较松散,加入和退出都较自由。有的社
团系季节性临时团伙,一般在冬春农闲时进城卖艺。演出剧目大都是从传统琴书中挑
选出来、又易于表演之类。其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小戏,如《王小赶脚》
、《小姑贤》、《小借年》等,这类剧目也是化妆扬琴的基
济南市吕剧团演出的《王小赶脚》(1958年)
本戏;另一类是历史传奇戏(多为连台本戏),如《五女兴唐》、《金鞭记》、《空棺记
》等。演出这类戏时往往保留着严重的说书痕迹,允许演员上台后即兴编词演唱,剧情
冗长,结构混乱,艺术粗劣。这一时期的化妆扬琴处在从曲艺向戏曲演变的过程,是吕
剧的萌芽时期。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末,在济南存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班社有顺和班、黄家
班、同乐班、义和班等。40年代前后,吕剧班社艺人在济活动较多,40年代初,主要班
社义和班在大观园新新舞台演出。此后,驻济的各化妆扬琴班社为生活所迫相继解散
,唯一保留下来的义和班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济南解放后,义和班在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帮助下,于50年代初期扩建为济南
市鲁声琴剧团。
1950年秋,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成立后,与济南市鲁声琴剧团(当时全省唯
一保留下来的化妆扬琴专业剧团)合作,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化妆扬琴进行戏曲改革试验
。第一个试验的剧目是传统小戏《小姑贤》,从剧本、表演、唱腔、伴奏、舞台美术
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演出效果。
1952年,以省文联戏研室为主又从全省各文工团队中抽调了部分文艺骨干,组成了
化妆扬琴剧种的专业文艺团体--山东省歌剧团。1953年该团正式定名为山东省吕剧团
。至此,由化妆扬琴演变而来的新兴地方剧种--吕剧正式形成。嗣后,济南市鲁声琴剧
团也改名为济南市鲁声吕剧团。
1954年,省、市吕剧团分别编排的现代吕剧《李二嫂改嫁》和《光明大道》参加
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地方戏曲观摩汇演,赢得多项奖励。1957年,《李二嫂改嫁》拍成电
影,吕剧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大提高。1962年,市吕剧团《逼婚记》晋京演出,获得成功
。“文化大革命”中,吕剧艺术遭到破坏,1978年后得以复苏。1979年,《逼婚记》拍
成电影。此后,省、市吕剧团不断有新剧目搬上舞台,吕剧作为山东省地方代表剧种,
得到扶持和发展。专业、业余吕剧团遍布全省各地、市、县。
二、专业团体
义和班1937年“七七”事变后,同乐班、共和班、庆和班等化妆扬琴班社为生活
所迫相继解散,各班留济
解放初期,于廷臣(左)、李同庆演出的《井台会》
人员为了谋生结合在一起,组成义和班。全班有20余人,主要演员有殷毓庚、时克远、
于廷臣等。殷毓庚为领班。该班以崇尚义气、珍重人和为成班宗旨,故名“义和班”
。常年演出于新市场的风顺茶园、大观园商场的新新舞台。主要剧目有《小姑贤》、
《三打四劝》、《蓝桥会》和连台本戏《金鞭记》、《五女兴唐》等。演出收入采取
平均分配的方式。尽管艺人们不顾疲劳地拼命演唱,仍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辅以其
他劳动,如拉人力车或捡破烂勉为糊口。到40年代后期,义和班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解放后,义和班绝处逢生。1951年春,义和班的代表于廷臣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文
学艺术界代表会议。同年10月,该班扩建为济南市鲁声琴剧团,积极配合党的各项中心
任务进行宣传,配合省文联戏研室进行戏曲改革,传授剧目和演唱技艺,为改革化妆扬
琴乃至于吕剧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济南市吕剧团建团于1951年10月。初名济南市鲁声琴剧团,1953年改名为鲁声吕
剧团。1956年3月,转为国营体制,更名为济南市吕剧团。50年代初,剧团人员少,演出
设施简陋。在全团人员中,文盲居多,通过扫盲和政治业务学习,提高了文化水平和艺
术水平。排演了不少有现实意义的现代戏,如《王秀鸾》、《张大有被骗》、《赵小
兰》、《小女婿》等。1954年秋,该团以现代吕剧《光明大道》参加了华东地方戏曲
观摩演出汇演,获得剧本、导演、演出、舞美、演员5项奖励。时克远获演员一等奖。
1958年是该团重要转折时期,演员素质、演出阵容和整体艺术水平都发生巨大变化。
市文化局为其配备了专职编导、舞美人员和基本功教员。一批吕剧新人崭露头角,排
演了不少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型剧目,如《红楼梦》、《武则天》、《太白醉酒》、《
搜书院》等,并首次出省巡回演出,先后在天津、大连、沈阳、抚顺、锦州、秦皇岛
等地公演,收到良好效果。还先后辅导来济学习的哈尔滨、丹东、双鸭山、大连市和
江苏省东海县等地的吕剧团。1962年10月,该团晋京汇报演出《逼婚记》,受到中央首
长和首都各界的好评。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徐特立、董必武、李先
念、谭震林、聂荣臻等观看了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倍受冷落、歧视,除移植样板戏外,几乎没有创作出一
部本剧种的剧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吕剧又获得新的转机。1978年9月,为全国农田基本建设
会议演出了《逼婚记》。1979年12月,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该团合作,将该戏拍摄成戏曲
艺术片。自1980年后,相继排演了《祥林嫂》、《莫愁女》、《绢绣图》、《人生之
路》、《砺志记》、《爱》、《合家欢》等剧。1984年秋,为培养吕剧艺术人才,该团
招收一批学员,组成“戏曲训练班”。经过几年锻炼,一批后起之秀脱颖而出,在省市
会演、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山东省吕剧团1953年11月22日建团。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秋的山东省文联地方戏
曲研究室。1952年全省文工团队会演时,抽调青岛、济南、昌潍、德州等地文工团队
中的部分演职员及山东大学艺术系的部分学生,组成山东省歌剧团。1953年改名为山
东省吕剧团。建团至1985年,创作、改编、上演了很多优秀剧目。其中传统剧目有《
蓝桥会》、《姊妹易嫁》、《借年》、《婴翠》;现代剧目有《李二嫂改嫁》、《两
垄地》、《沂河两岸》;移植剧目有《打金枝》、《蔡文姬》等。1954年现代戏《李
二嫂改嫁》获华东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演员一、二等奖,导演奖、演出
奖、音乐改革奖。《王定保借当》、《小姑贤》也分别获奖。参加国庆30周年北京调
演,《姊妹易嫁》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借年》获剧本创作三等奖、演出
二等奖。1977年后,《泪血樱花》、《孪生姐妹》、《婴翠》、《香蒲》等剧在山东
省会演中均获得奖励。
1955年冬,该团曾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78年赴广西慰问边防驻军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陈毅、郭沫若、陶铸、胡耀邦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过该团的演出。1957~1975年,先后有《李二嫂改嫁》、《
借年》、《姊妹易嫁》、《两垄地》等剧拍成电影。1985年全团演职员170余名,主要
演员有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李岱江等。
章丘县吕剧团建团于1956年3月,1959年6月转为国营体制。“文化大革命”开始
后被迫撤销。1970年原剧团的部分人员被调回组建为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
7年6月重建县吕剧团。
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该团与市吕剧团联合演出大型历史剧《武则天》。献
礼演出后,9名骨干演员奉调到济南市吕剧团。该团常年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服务的方
向,上演的主要剧目有《宝玉与黛玉》、《蔡文姬》、《武大郎之死》、《姊妹易嫁
》、《李双双》、《李二嫂改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