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农业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7&rec=27&run=13

1903年山东农事试验场建立后,近代农业科技开始传入济南。该场在作物上引进
试种了日本和美国的小麦、大豆、水稻、蔬菜、马铃薯等作物品种;从日本购进化肥
10余种,试验其对土壤及作物的作用;从日本、美国购进数十种农机具进行试用;在
林业上引种了浙江的湖桑、青岛的洋白松、红松、洋槐等树种;在果树上则栽植有肥
城桃、乐陵枣、曹州柿子、青州核桃、青岛樱桃、德州葡萄等品种。但在当地农业生
产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经验以及铁、木农具和畜力。
民国时期,近代农业科技逐渐传播。民国初期,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提倡农
畜改良,其畜产部引进了埃法林达牛、美利奴羊、巴克夏猪等国外良种公畜,并发布
启事和种畜交配简章,积极开展农畜改良。在作物栽培上,该校除对栽培技术、灭除
害虫进行试验研究外,其所种的甘蓝(卷心菜)、花椰菜、石刁柏(芦笋)等蔬菜新品种
在1921年也已散见于市场。此外,该校还以廉价分配的办法,使新元、诸桂等新蚕种
在历城县各乡得到广泛饲育。
1924年,北园梁府庄菜农首先试用玻璃覆盖阳畦,在冬季成功地生产了韭菜和芸
豆。30年代初期,山东省立第一农事试验场在对温室结构和温室蔬菜栽培技术进行研
究的同时,还引进试种了日本、美国的蔬菜品种,搜集国内26个大葱品种、40多个大
白菜品种从事品种比较试验,进行了化肥与有机肥的施用试验等等,并在石刁柏的肥
培软化技术研究中取得成功。
粮食生产中,1925年从日本引进“大红芒”香稻,使亩产提高30%(25公斤)以上
。齐鲁大学农场在30年代育成的具有抗旱、抗病、早熟等特点的“小麦1-195”号品
种,比一般品种增产25%,在济南、龙山、周村三个中心区推广后,深受欢迎,到4
0年代后期仍不失为良种。该场育成的粟济南8号、大豆116号品种,也比普通品种增
产20%以上。省农事试验场在30年代育成的济系小麦9个品种虽因日本入侵未得进一
步选育推广,但后据各地试验,济系1号、2号和4号产量均有提高。此外,该场培育
的华农2号和华农6号小麦,1942年曾分别在鲁中和鲁南地区推广。
民国时期近代农业科技在济南虽有某些应用,但在农田设施、农具使用、栽培技
术等方面依然是古代农业的面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科技进步取得
显著成就。
农田水利。50年代初期即开始修渠、打井、兴建水库,并采用虹吸技术引黄灌溉
,积极扩大水浇地面积,1957年已有水浇地3.5万公顷,比1949年扩大1.1倍。1985年
全市已有各类水库199座、机井25082眼,有效灌溉面积达12.5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
的58.5%。在排灌机械设施上,自1955年西郊老屯建成济南第一眼用锅驼机提水的机
井后,到1957年全市有排灌机械54台,1985年发展到34380台。在水库管理上,70年
代初,历城县狼猫山水库研究并采用的水泥、粘土、矿渣和砂灌浆治理渗漏技术,使
该库日渗漏量由原来7万立方米减少到不足2500立方米,为治理石灰岩地区水库渗漏
问题积累了经验;1984年初设计并施工的全省第一座过水土坝--章丘县杏林水库过水
土坝工程,取得了比建溢洪闸节资75万元的效益。在灌溉方式上,1977年历城县引进
滴灌设备进行试验和推广,取得了粮菜增产一倍多的成绩,仅一年多时间,滴灌面积
即达200公顷。1978年5月8日,在历城县南部山区还成功地进行了人工降雨,降雨量
达340毫米。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经过调查研究,1981~1985年编写了具有省内先
进水平的《济南水资源》,该室1985年完成的章丘县胡家岸引黄灌区配套工程,以及
以渔为主、综合开发的WFP-中国2814工程的初步设计,均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
肥料。50年代以前化肥用量极少,省农林处1946年在济南仅推广5075公斤。50年
代初期,化肥施用迅速普及。1963年,仅菜田化肥用量已有700吨,平均每公顷施25
5公斤。1985年,全市化肥用量达228921吨,每公顷达1065公斤。70年代末期,开始
研究微肥及其施用技术。长清县农技站在市农科所协作下于1981年完成的“微肥锌防
治玉米矮花叶病试验研究”,对矮花叶病防效达70%以上。市农科所在市土肥站和章
丘、历城、长清三县土肥站以及郊区区划办公室协作下进行的“济南市微量元素含量
分布与微肥肥效的研究”,首次查清了各类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规律,确定了
微肥肥效的分区,获1984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机械。随着近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50年代开始逐渐推广使用动力农机具,
到1957年农机总功率已有800千瓦,1965年发展到40804千瓦,1975年达到36.44万千
瓦,1985年又增至106.35万千瓦。在农机研制方面,山东农具厂1958年6月研制成功
的国内第一部大型机引TXL-3-35型悬挂式三铧犁,被列为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市农机
研究所参加研制的泰山-50S四轮驱动拖拉机,为我国农业机械增加了一个新品种。该
所研制的“工农-7手扶拖拉机双向双铧犁”和“IKS-2大葱开沟松土机”,先后获19
78年省科学大会奖和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全市拥有农用拖拉机
18316台,机引农具1.94万台,分别比1980年增长64.9%和51.6%。机耕面积占耕地
面积的60.8%,机播面积也达到总播种面积的21.5%。
小麦生产。在品种上进行了四次更新换代:第一次,50年代推广了蚰字麦、钱交
麦、碧蚂1号和碧蚂4号、北京8号和石家庄407等品种;第二次,60年代推广了济南2
号、4号和5号;第三次,70年代推广了蚰包麦、济南9号和10号、泰山1号和4号;19
77年开始第四次品种更新换代,推广了济南13号、鲁麦1号和4号。栽培技术上,在大
搞农田水利和土壤管理基础上,通过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措施,历城县东郊人民公
社大辛生产队于1959年即在133公顷盐碱涝洼地上创造了平均每公顷产3000多公斤的
丰产成绩。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以合理群体、配方施肥、精播高产等综合技术为内
容的开发研究,长清县后三村的千亩小麦平均每公顷产6900多公斤;章丘县七郎院科
技队的0.7公顷小麦,则连续5年创平均每公顷产8250公斤的全市最高纪录。此外,市
农科所于1979年开展的三十烷醇的应用研究,增产达6.7~7.4%,1981~1983年已推
广至4.6万公顷。
水稻。50年代随着选用良种,整地施肥、合理密植及排水灌水等项技术的推广,
产量不断提高。历城县涌泉农业社1957年在3.6公顷面积上创造了单季稻平均每公顷
产8775公斤的丰产纪录。济南北郊沿黄河一带的黄河大米品质优良,但产量不高。沿
黄盐碱涝洼地区不仅不能种水稻,其他作物产量也很低。为改变落后面貌,根据沿黄
稻改规划,市科委于1964年开始,先后在姬家庄、药山庄进行黄河澄清水、浑水和井
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对盐碱地、砂土地改种水稻后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等方面的试
验研究,取得成功经验后立即推广,至1966年,沿黄改稻面积已达8000公顷,每公顷
产稻谷达3750公斤左右,改变了十年九不收的状况。在稻改成功后,又进行了种植稻
茬麦开发研究,通过采用机耕机耙、适时早播和增施磷肥等措施,1969年6330公顷稻
茬麦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2445公斤,比1966年增产3倍多。在种植品种上,除先后推
广了京引119、日本晴、70-8-3、黎优57杂交稻等品种外,针对“明水香稻”这一地
方名特品种的单产不高问题,章丘县明水公社浅井农科队在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
研究所协作下,利用辐射法培育出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原品种的“辐香1号”
新品种。
玉米。除先后推广金皇后、小粒红、坊杂2号、双跃3号、双跃4号、双跃150、掖
单2号、聊玉5号等良种外,在栽培技术上,50年代即通过推广整地施肥、合理密植、
追肥浇水、人工辅助授粉等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平阴县先进农业社1957年在
45公顷夏玉米中创平均每公顷产4418公斤、其中1.6公顷平均每公顷产7965公斤的丰
产纪录。进入80年代,开始推行良种良法配套的综合措施,1983年市农技站、市植保
站和章丘县农技站又进行了小麦、玉米丰产开发,并取得亩产吨粮的成绩。1984年采
用玉米叶龄指数促控新技术,章丘县的1.7万公顷玉米总产增加1760万公斤。
在其他作物栽培中,在70年代以前推广农业“八字宪法”的基础上,80年代开始
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1981年在郊区万亩夏谷生产中取得平均亩产231.5公斤、增
产85%的显著成绩。作物立体种植技术,在总结间作、套种和复种经验的基础上,“
七五”期间开始进行开发研究。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新技术,首先在菜田试用成功;1
982年章丘县埠村公社旭升科技队在4亩棉田采用后,平均亩产皮棉116公斤,比对照
增产43.6%(或35.2公斤)。1984年全市已有3360亩棉田采用了这项技术。
蔬菜科技是郊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
蔬菜品种。为丰富市场和保障蔬菜的稳产高产,5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推广了黑叶
小平头甘蓝、青杂中丰甘蓝、瑞士雪球菜花、荷兰雪球菜花、粉红甜肉番茄、强力米
寿番茄、世界冠军甜椒、天津青麻叶白菜、红嘴燕豇豆、元江28-2豇豆、汉中冬韭、
石刁柏(芦笋)、北京刺瓜和津研系列的各号黄瓜等种类和品种。同时,市农科所还育
成“济南早小长茄”、“历红二号番茄”和“早六号”茄子良种。省农科院蔬菜所育
成的“鲁粉一号”番茄和“山东四号”大白菜等良种也在济南推广。通过良种的引进
、培育和推广,济南蔬菜种植已由1948年57个种的161个品种发展到80年代61个种的
267个品种,而1975年引进的以外销为主的石刁柏,1978~1985年已出口罐头6500多
吨,创汇1010万美元,出口量连续4年居全国之首,并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国际食品博
览会上荣获金质奖。为解决享誉中外的章丘大葱品种退化问题,章丘县农牧局和县科
委进行了“章丘大葱品种提纯复壮及高产栽培的研究”,1984年完成时,品种纯度达
92.7%,株高由原来的81.6厘米提高到116.3厘米,单株重量从160克增至250克,高
产地块每公顷达72870公斤,比一般地块增产1.24倍。历城县开展“唐王小根”大白
菜提纯复壮的研究,也取得了增产26%的成绩。
蔬菜栽培技术。在50年代开始推广用2.4-D防止番茄落花落果、番茄与甘蓝间作
等科学种菜技术基础上,1964年1月在西郊公社老屯大队进行七种蔬菜六种塑膜覆盖方
式的试验,取得了早熟丰产的成绩,翌年即行推广。1971年开始试行塑料大棚生产,19
77年赴长春进行了参观学习,但因技术不过关,1978年仅有大棚1.5公顷。1982年市蔬
菜办公室投资5万元建钢架大棚12个,并参加了省农科院蔬菜所主持的大棚综合技术开
发研究,从而取得了利用大棚提早上市和增加效益的技术经验。1985年在市政府拨20
0万元周转金扶持大棚建设的情况下,当年冬季已建有大棚4公顷。东郊公社蔬菜试验
站是全国最早采用地膜新技术的单位之一,1978年该站利用废旧塑膜覆盖畦面取得早
熟丰产的成效后,1980年又进一步应用于郊区百亩示范田的11种蔬菜,分别取得提早上
市4~10天、增产11.6~78.4%和亩产值净增65.52~461.60元的显著成绩。1985年全
市推广面积近万亩。温室方面,1953年山东农学院首建改良式温室后,1955年老屯村也
建成了郊区第一座改良温室计210平方米,次年郊区已有温室109间,每间19.5平方米。
1958年发展到800间,1962年又回落至208间。1974年,市要求每个生产队建10间温室,
1975年共建3700间,占地7.2公顷。此后,由于燃料、技术、资金、效益等原因,温室面
积又迅速减少(1986年已不足百间)。1973年和1980年,北园白鹤庄曾两次利用济南第
二印染厂的废气热修建蔬菜温室,均因收入不高、供热不稳而失败。1982年,在省、市
支持下,由中国农业工程设计院设计,在黄台电厂开始修建生产面积为0.7公顷的大型
现代化余热温室,天窗开启采用自控装置。1983年部分投产,次年全部建成投产后,每
年冬季可产鲜菜5万多公斤,并为蔬菜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在马铃薯生产中,继60年
代推广秋季栽培技术后,1978年又开始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种薯的研究和阳畦
留种技术的推广,在防止退化和实现种薯基本自给方面收效良好。章丘县农业区划办
公室和县科委在山区旱作马铃薯资源及技术开发研究中效益显著。蔬菜病虫防治,19
81年完成“济南地区温室白粉虱发生及防治研究”之后,1985年又完成了“济南地区
豇豆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和“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研究”。80年代,
西郊段店镇离休干部颜锡笙在食用菌生产中研究的菌菜间作技术,为发展立体种植闯
出了一条新路。此外,在蔬菜科技进步中推广应用的地热线育苗、花椰菜阳畦采种、
莲藕高产技术开发、生物农药及除草剂应用等各项技术,均收效良好。
果品生产。自50年代开始推广果树整形修剪、水肥管理、除虫防病等技术以来,
到80年代已基本改变了放任生长和粗放经营的落后面貌。全国独产、全省杏中之魁的
“红玉杏”年产达100多万公斤,成为济南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历城县彩石乡玉龙
村由实生桃变异形成的皮薄肉厚、核小汁多、立冬前后成熟的“玉龙雪桃”新品种,
有较高的耐贮性和经济价值,1981年已发展到600多棵。1975年,在章丘县明水公社秀
水大队苹果园中发现的一株自然变异苹果,果红肉黄,优质耐贮,经省组织鉴评定名为
“秀水”国光,成为以济南地方名称正式命名的第一个苹果品种。业已在河北、山西
、陕西等省推广。在葡萄方面,省酿酒葡萄科研所曾于60年代通过杂交育成了“早红
”、“红香蕉”、“脆红”等葡萄良种。80年代引进与推广“巨峰”良种后,葡萄生
产迅速发展,1985年已有葡萄园208.6公顷,比1982年增长6倍多。省酿酒葡萄科研所还
在国内第一次诱导出葡萄花粉植株,用于突变育种时可不受显隐性的影响,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病虫害防治方面,章丘县的苹果受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虫果率高达45%,在1
980~1983年采用桃小诱芯测报法累计防治的653.7公顷中,虫果率下降到8%,减少虫果
168万公斤。1980~1983年西郊公社用赤眼蜂防治苹果卷叶虫和梨小食心虫,对害虫的
寄生率分别达到98%和80%,累计防治293.3公顷,既节省农药费用3178元、增收5万元,
又防止了农药污染和农药中毒。苹果生产中,平阴县采用综合技术全面加强管理,198
3年在833.3公顷面积上取得每公顷产8250公斤的成绩,大寨山林场则创造了每公顷产
7.5万公斤的全省最高纪录。西瓜生产上,在引进推广郑州3号、中育6号等良种的同时
,1981年成功地进行了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次年推广面积达253.3公顷,其中董家公社院
后大队8.7公顷地膜西瓜平均每公顷增产18240公斤(51.8%),提早上市11天,亩产值增
加242元(63%)。
平阴玫瑰以花大色艳、瓣厚味浓和香气醇正而驰名中外,是中国玫瑰的代表,用其
酿制的玫瑰酒在1909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曾获金质奖,平阴县以“玫瑰之乡”
而著称。历史上的平阴玫瑰多植于梯田堰埂、偏坡、坝沿,管理粗放。1937年抗日战
争爆发后又加之自然灾害,玫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8年只残存50公顷左右。1957年
,轻工部上海食品设计院香料研究所在平阴提炼玫瑰油的试验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内一
项空白。1959年,平阴县建立玫瑰研究所,次年开展了用蔷薇、月季嫁接玫瑰的试验,
用蔷薇嫁接的玫瑰既保持了优良特性,又高产稳产,每公顷产鲜花可达6000多公斤,19
76年已应用推广。1982年玫瑰研究所完成了“玫瑰锈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的研究”
。是年,全国玫瑰专业会议确定平阴为国家玫瑰良种繁育基地后,栽植面积迅速发展,
1985年已实现建立670公顷玫瑰基地计划,玫瑰花年产量已达10万多公斤。
畜禽养殖。通过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和“中西兽医结合”的方针,到1985年已
基本消灭了气肿疽、牛肺疫、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等疾病,炭疽病、牛疥癣等疾病已得
到控制,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等的发病率也已大幅度下降。饲养品种方面,在先后
引进的国内外良种猪中,约克夏和内江两个主要品种与当地母猪的杂交后代群已占整
个猪群的90%以上。在发展瘦肉型猪方面,已引进里岔和淄博黑猪母本品种和杜洛克、
汉普夏父本品种,并开始进行杂交组合试验。马的品种主要采用顿河、苏重车免、阿
尔登、苏高血等车免用型和兼用型的杂交后代。牛的改良方面,在章丘县宁家埠、绣
惠和刁镇建立牛的改良基地,1981~1983年已繁殖杂交牛3100头。鸡的饲养方面,在8
0年代引进与推广笼养技术的同时,引进星杂288、579及谢赛斯、京白Ⅲ系等良种,并
重点进行了星杂288鸡的开发研究。1984年基本建成投产的山东省第一座大型工厂化
养鸡场--济南潘村养鸡场,设计饲养能力达20万只。1985年,全市禽蛋产量已有2.88万
吨,比1980年的0.78万吨增长2.69倍。
渔业。1949年以前,除了省建设厅在新东门外护城河畔建有山东省水产试验场、
济南淡水养鱼场,于1940~1948年间进行了一些养鱼技术试验之外,大都为个体从自然
水域捕捞野生鱼虾,数量很少,水产品主要靠外地供应。1953年,158户经营湖业的市民
组成大明湖捕鱼委员会,从安徽、湖北购进南鱼毛仔、鱼种进行放养成功,1956年又从
黄河采购鲤鱼种苗,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孵化试验。1958年,平阴县在东阿水库投放了野
生鱼种。1960年5月,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大学的参与下,采用生
态与生理条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草鱼人工催情,成功地使亲鱼自然产卵并孵出鱼苗,
1963年度过生产关,改变了长期以来苗种靠长江外运的被动局面,为发展淡水养殖事业
作出了贡献,这项成果在70年代后期仍居全国先进水平。1977年11月,省淡水水产研究
所与黄台电厂共同进行的高密度温流水养鱼试验,在4个面积50平方米的圆形水池中,
利用冷却循环水放养杂交鲤、红鲤、镜鲤、黄河鲤等鱼种,在每平方米放养40~80尾
或折合2.5~6.7公斤的情况下,仅饲养60天就取得平均折合每平方米净产成鱼674.6公
斤、其中最高折合亩产6117公斤的成绩。到1984年,温流水养鱼面积已有2300多平方
米。此外,网箱养鱼技术也开始得到推广和应用。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提高,1
985年养殖水面已有2193.3公顷,比1984年增加25.1%,为1958年的2.35倍;水产品总产
达1553吨,其中养殖产量1246吨,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