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辑 城市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7&rec=26&run=13

一、市政工程

(一)道路
1904年前后,济南市区的道路,主要是土路、碎石路和石板路。筑路使用铁锨、
铁镐、木耙、人力石碾、铁碾和地排车。1904年,济南开埠伊始,即引进德国5~15
吨蒸汽压路机5台,并请来天津技术工人,帮助修建了经一路、经二路和纬一至纬五
路北段。当时多为铁木轮车通行,路面使用不久即遭破坏。1927年,在估衣市街(今
共青团路东段)修建了第一条贯入式沥青路面的马路,并拓宽为17米,为全市最宽的
道路。到1948年,全市仅有道路78公里,均为“一块板”路面。
1949~1977年,筑路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先后购置采用了推土机、压路机、挖
掘装载机、沥青混凝土搅拌机与推铺机、沥青洒布机、吊车、自卸车、翻斗车、洒水
车等。1965年,引进苏联移动式沥青混凝土搅拌机1台,开始在小纬四路试验应用沥
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新工艺。同年,市政工程公司沥青厂通过大量路段试验,选出了当
地沥青混凝土筑路最佳配比。1966年,筑路混合料采用粉煤灰和黄河土代替石粉。1
968年,市政工程公司用石屑代替石粉和黄沙,收效良好。1969年,该公司试制成功
全省第一台沥青混凝土摊铺机。1970年,该公司自制翻斗车13台,水平领先国内,应
用后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1972年,历下区养护所研制成功沥青混凝土搅拌机,日产
50吨,从油的加温到成品均为自动控制,比人工拌合提高工效40%。70年代,新建和
改建的路面形式,由“一块板”发展到“三块板”,即将车行道分隔为三幅,中间为
机动快车道,两边为非机动慢车道。绝大多数道路已建成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
面。
1978~1985年,道路设计理论和方法逐步完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并应用电算
技术处理数据。在济南市纬二路展宽工程的设计上,根据应力分布和各结构层刚度组
合路面,避免了早期裂缝;保存和利用不同时代风格的建筑,线型尽量减少折点,并
合理安排多种管线等,均取得良好效果。获国家表扬奖、建设部一等二级表扬奖和省
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拓宽民生大街采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真空吸水及机械锯缝
新工艺,推广应用了阳离子乳化沥青、废旧沥青、粉煤灰等筑路材料。同时完成了道
路通行能力课题的车流量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全市交通规划提供了依据。
(二)桥梁
济南泉流纵横,桥梁众多。1911年前,桥体材料结构基本为木桥、石板桥和砖石
桥。1911年,始建横跨铁路的济南天桥,为净跨16米的下承式钢板桥,这是山东最早
的三层城市铁路立交桥。1927年,在济泺路跨小清河处建成空腹式三铰拱式钢筋混凝
土桥,净跨32米,为济南首座城市跨河钢筋混凝土桥。
50年代初,桥梁建筑上部结构吊装预制件和下部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预制预应
力桥面板。桥体材料由木、砖、石发展到大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70年12月建成的
平阴黄河公路大桥,为全省在黄河上架设的第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197
5年,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和济南市政工程公司设计科设计、济南市政工程公司施
工,建成三层立体交叉新天桥。设计上采用了整体拱波双曲拱,主桥为钢架桥、肋形
衡重式挡土墙和桥墩墩身为空心墩等新方法和新结构。1985年6月竣工的前进桥改建
工程,第一次成功地采用了不影响船只通航的无支架转体施工新工艺。
(三)排水
济南城内下水道多为砖(石)拱(板)沟和明沟,雨、泉、污水混流。由于断面小,
纵坡均在1‰左右,排水不畅,时常淤塞而使污水漫溢。1966年,在济泺路修建济南
第一条大口径污水干管,首次采用直径1050毫米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新工艺,由降
水井排水法发展为井点排水;同时,修建了北园路泵站,首次采用了沉井施工法,均
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效。1974年,市中区养护所根据城区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
和下水道分布情况,研制成功自动水冲闸门,能进行周期性自动疏浚下水道,提高工
效5.5倍,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四)路灯照明
城市电灯照明始于1905年济南创办电灯公司,自那时起至60年代中期一直使用白
炽灯。1966年在主要街道首次采用第二代电光源--高压汞灯(水银灯),发光率为老式
白炽灯的3倍。1978年,开始推广使用第三代光源--高压钠灯,提高了照明度;并不
断采用国内外先进美观的新灯具。1981年添置了液压高空作业车、液压吊车等设备,
为路灯装修提供了便利。
1985年,市城建系统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04人,其中工程师45人。培养各类大专
生55名,中专生107名。
二、环境卫生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济南始设清道队。垃圾运输使用铁护圈木轮垃圾车。
厕所多为简陋的土坑旱厕。粪便由人工使用粪桶、粪勺和推车进行清运。50年代,垃
圾运输开始采用汽车;粪便运输改用马车,并设两个肥料厂集中处理。50年代后期粪
便清运逐步改用粪罐汽车、抽粪汽车,并将粪便与垃圾混合掺拌,进行泥封堆肥发酵
,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1960年,市匡山肥料厂以泥封堆肥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
、照明和汽车动力取得了成功,为全国首创。1962年,该厂又试制成功混合肥搅拌机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1966年,环卫汽车队革新小组试制成功全市
第一台吸尘车;环卫修制厂用“工农兵”牌大卡车改装试制了三部扫路机,使环卫机
械化程度有了提高。60年代,市区普遍设立了垃圾桶、箱或楼台,用汽车定时定点清
运,初步实现了垃圾收集容器化。70年代,开始出现少数水冲公厕,80年代在全市普
及。1985年,垃圾收集容器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废弃物处理无害
化、市容管理科学化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环境保护
济南的环境保护工作始于50年代。当时由卫生部门负责对水、气、渣等进行常规
监测,大气采样运用手工抽气筒等方式进行。1963年,济南市建设局与山东医学院、
山东师范学院合作,探讨大明湖流域城市污水的天然净化、养鱼及卫生问题,并取得
成果。
1978年,济南市环境保护科研所与山东师范学院共同完成了“济南地区二氧化硫
强污染过程及其气象条件初步研究”,获198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省医科院
完成的“水中放射性的快速测定”,被定为全国放射性本底监测的统一方法之一。另
一成果“自然样品中放射性碘化学监测方法的探讨”,在核爆炸监测中为一些省、自
治区同专业单位采用。1980年,省、市环保科研所等共同完成“小清河(济南段)污染
状况及其自净能力的研究”,根据总量控制理论提出了污染防治途径,获1985年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同年,济南钢铁厂研究采用钢渣水淬法制水泥的处理技术取得成功,
使钢渣得到综合利用,环境得到改善,并已推广全国。同年,省环境卫生监测站等单
位研制成功“D-1”型多功能大气自动采样器,居国内领先地位。获1984年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其中控制流量的稳流阀装置,设计新颖,具有独创性,获1988年国家发明
四等奖。
1981年,济南自行车厂与山东工学院共同研究利用活性碳吸附还原联用法处理含
铬废水获成功,使回收的废水可多次循环利用。同年,济南市环保科研所对大明湖的
水源、水文、汇污、水质、生物等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完成“大明湖水体污染评价
”,为大明湖水体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同年,市环保科研所等单位进行了“城市噪
声污染状况的研究”和“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采用网格布点法设置3
09个测点,并对330名交通民警进行噪声影响调查,为城市噪声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
依据。1982~1983年山东师范大学和市环保科研所共同完成“黄台电厂第五期扩建工
程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了工程建成后,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最大落地浓度距离
和影响范围,并提出采用电除尘和高烟囱的排放措施,居国内先进水平,获省科技进
步三等奖。1983年,山东工业大学完成的“治理洗涤水煤气含硫含氰污水新方法内电
解法”,属国内首创,1987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市环保
科研所研究成功“烟尘测试等速取样管法”,应用于烟尘测试,提高效率1倍以上。
1984年,该所研究成功“用阳极波直接测定底质中的铅”,测速快,重现性好,可靠
性高,灵敏度比经典极普法高2~3个数量级。1984年,济南制革厂与省化学研究所完
成“制革废水处理中试”,属国内首创。
至1985年,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已发展到74人,其中科技人员50人(含工程师7人)
。市属五区三县环境监测站均已建立,城乡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工业废水处
理率达2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3%,工艺过程废气排放净化处理率为66.5%
。“三废”综合利用产值达4000多万元。
四、人防工程
1936年,为防侵华日军空袭,济南部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修建了简陋的防
空洞、防空壕;瑞蚨祥、隆祥等商店等则建有混凝土防空洞。1945年津浦铁路大厂(
今济南机车工厂)被炸后,少数厂家建成钢筋混凝土防空洞。建国后,特别是1969年
以后,人防工程科技发展较快。在千佛山、郎茂山、万灵山工程中均采用凿岩机打眼
、装岩机装渣、轨道矿车运渣和光面爆破、喷锚支护新技术。1978年后,人防工程建
设开始实行平战结合。1979年成立山东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针对部分人防工程渗
漏水问题,1983年市人防办在历城县指挥所人防工程做了薄壁振荡试验;次年,在历
下区青龙桥防空干道进行了防水抹面及壁后注浆研究,均收效良好。针对早期报废工
程的回填,在市中区四里村人防工程进行了扩填法试验,取得综合治理经验,并在全
国推广。1984年,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设计科改建为市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市人防办
公室、人防科研所和济南第二机床厂在省内最先采用沉井法施工,1985年在该厂建成
地下三层的人防工程,获全国人防优秀设计二等奖。1985年,省、市人防科研所工程
技术人员发展到90人,其中中级以上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