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6&rec=27&run=13

1902年10月,山东巡抚周馥为选送京师、保定及赴日本留学的师范生,在济南创设
山东师范馆,这是山东师范教育的开端。1903年山东师范馆改为山东省师范学堂(191
0年改为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同年为解决师资的急需,在尚志书院旧址设山东总校
士馆,次年七月改为山东师范传习所(1905年停办)。1905年公立速成师范学堂在高都
司巷成立。1906年私立山左公学附设初级师范和师范简易科。1907年在济南开设山东
省单级教员养成所(1914年由山东省教育学会接办改名山东省师范讲习所)。1910年1
2月,山东官立女子师范学堂在西关东流水第一虹桥成立,1912年5月改称女子师范学校
,1913年山东保姆养成所(1912年建,所址在南关全胜街)命名为山东省立第二女子师范
学校,女师遂改名山东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1914年,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校(1912年由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改建)改为山东省
立第一师范学校,并于1917年在北园双桥寺旁建立北园分校。1917年省立第一、第二
女子师范学校合并,定名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又改名为山东省立第一女子
师范学校。
1928年“五三”惨案后,各校被迫停课。1929年,省立一师、第一女师相继复课。
同年,山东省教育厅在济南北园创办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为山东乡村师范教育
的开始。1934年,省立一师、第一女师、第一乡师分别改称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
山东省立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和山东省立济南乡村师范学校。
民国成立至1931年,济南的私立师范学校主要有私立山东师范讲习所(1920年省立
师范讲习所改为私立)、私立海右师范学校、回民集资创办的私立成达师范学校(“五
三”惨案后迁往北平)及私立美术学校附设艺术师范班等。1931年省教育厅下令停办
私立师范学校。
“七七”事变后,济南的省立师范学校停办,部分师生南迁。1938年秋,日伪政权
设立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山东省立济南女子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省立济南师范、省立济南女子师范两校。1947
年10月,山东省立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复校,随后省立济南中学历城分校并入,改为山东
省立历城乡村师范学校。此外,在济南的还有平原县简易师范学校、惠民县简易师范
学校以及省立工业职业学校和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临时中学附设的师范部或简师部

济南解放后,济南特别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省立济南师范、济南女师、历城乡师
;省立第三临中和省立一、二临中的师范部(简师部)并入历城乡师,改称省立济南乡
村师范学校。1949年8月济师与女师合并,改称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济南乡师改称
山东省立济南第二师范学校。1950年8月一师、二师合并,定名为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
;1953年确定为省重点师范学校。
1951~1952年,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曾设前期师范班。1952年9月,在西郊东红庙
创建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学校,1958年迁至堤口路,1960年确定为省重点师范学校。1
965年,济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附设中师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济南幼师于1969年改为山东省济南第四十九中学(1980年才
得以恢复)。济南师范也曾一度(1969~1973年)停招师范生,改招中学生。
县域的中等师范教育亦始自清末,当时章丘县设有师范传习所。民国成立后,历
城、长清、章丘、平阴开始设单级教员养成所,1915年后陆续改为县师范讲习所。抗
日战争前后,县只有简易师范(乡村师范)学校或县立初级中学附设简师(乡师)班。新
中国成立初期,历城、章丘、平阴设立速成师范学校,1953年起陆续停办。1958年,长
清、章丘又分别建立师范学校,历城、平阴分别建立工读师范,随后几经变更,至1973
年,历城等4县全部建起师范学校。1981年平阴师范改办教师进修学校。
1985年,全市中等师范学校共5所(其中市区2所),在校生2496人(其中市区1568人
),教职工453人(其中市区280人),专任教师239人(其中市区1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