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保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6&rec=15&run=13

一、教育
解放前,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不尽一致。蒙养园的课程主要有游戏、唱歌、修身
、恩物手技、识字、栽培等;幼稚园的课程一般为故事、儿歌、唱歌、游戏、图画、
泥工、计算等。教材由教师自编。山东省立第二女子师范附设的蒙养园,在教法上采
取“自学辅导主义”,注意所教内容与儿童心理“适相迎合”,“以保卫儿童健康为主
,以诱导知识为辅,并不注重文字”。
解放后,1950年1月济南市教育局召开幼稚教育会议,对幼稚园的工作方针、实施
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都作出规定。工作方针是根据生产建设需要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
针,吸收4岁至6岁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入园,辅助家庭教育,培养其具
有小学入学条件。实施目标是培养儿童健康的体魄,发展儿童智力,注意养成儿童独立
活动能力;培养儿童讲卫生、爱劳动、爱文娱、爱学习、爱公物、讲友爱、讲诚实、
守纪律、重集体、有礼貌十大良好习惯。课程设置为小班7种,即卫生检查、唱歌、美
术、故事、卫生、选举模范、自由活动;大班9种,除以上7种外,增加看图识字和数数

1952年秋,幼儿园一律停止识字教育,并改称幼稚园为幼儿园。根据教育部印发的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中的教学大纲安排教育内容,注意幼儿的全面发展,重
视劳动教育和游戏。
1956年试行教育部编印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更加注意儿童年龄特征,重视
幼儿的全面发展。要求严格掌握“作业”(上课)量,规定下午为开展各项活动的时间
,不安排“作业”,不得随意延长“作业”和集体活动时间,保证幼儿的午睡时间等。
在教学上,注意“语言”与“认识环境”的结合,重视创造性游戏的开展和经常引导幼
儿观察自然、社会环境,以扩大知识领域。劳动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通过“作业”、
游戏以及参加植树、值日等活动,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使幼儿做到在力所能及的
情况下照料自己和帮助别人。
1957年,济南市音乐、美工、语言与认识环境3个教研组成立,加强了这些学科的
教学研究。各园自制教具、玩具,历下、市中两区分别举办了教具、玩具展览会。19
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新形势,小学附设的幼儿园取消了寒暑假。同时,注意贯彻阶
级路线,优先吸收工农子女入园。教学开始增加文化知识内容。1959学年度第二学期
,市区有15所幼儿园试教汉语拼音、识字及算术等新课程,以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
算术课本作临时教材。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出现小学化、成人化倾向

1960学年度第一学期,市教育局提出“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要求教材以毛泽东思
想为指导,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使内容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和党的各项重大政
治运动及儿童生活实际,“适当提高程度、加深内容”。在大班、中班增设语文、算
术课。大班要求学会300个汉字,达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懂字义和
会造短句子;学会20以内超10或不超10加减法,会数100以内的数。中班要求学会全部
汉语拼音字母,达到会读、会四声、会拼写,并结合学拼音字母认识80个汉字;学会10
以内加减法,会数50以内的数。小班要求学会5以内的加减法,会数20以内的数。教学
时间,规定小小班(3岁至4岁)每周8节(语言与常识、美工、音乐各2节,美术、体育各
1节),每节10至15分钟;小班(4岁至5岁)每周12节(语言与常识4节、美工、音乐各3节
,算术、体育各1节),每节15至20分钟;中班(5岁至6岁)每周14节(语言与常识4节,算术
、汉语拼音、体育、美工、音乐各2节),每节20至25分钟;大班(6岁至7岁)每周16节(
语言与常识5节、算术4节、美工3节、体育2节、音乐2节),每节25至35分钟。教学方
法提倡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要求做到:直观开路,游戏巩固,分散难点,深入浅出

“文化大革命”中,全盘否定建国后17年幼教工作成绩。一大批幼儿园,尤其是民
办园被迫停办,仅存的幼儿园也消失了幼教特点,和成人一样学“语录”、唱“样板戏
”,小学化、成人化严重,教育质量下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了对幼教工作的领导
。1977年,济南市教育局受省教育局的委托,组织幼儿教材编写组,用近一年的时间,选
编了语言与认识环境、计算、音乐、美术、体育等5种教学大纲和教材,印发全省。此
后,又先后4次编写幼儿园补充教材,印发2000余册。
1979年,济南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教育局设专人负责幼教工作。各区、县
也相继配备幼儿教育教研员,1985年市内4区共有专职幼教教研员9人。在市教育局领
导下,先后成立游戏、计算、音乐、美术4个市中心教研组,教研组成员共25人。市内
各区设区中心教研组,1985年参加区中心教研组的教师共有40人。1981年成立济南市
幼儿教育研究会,1985年有会员150人。幼教研究会吸收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志愿从事
幼教科研工作,并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或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幼教工作者入会。
1981年开始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各幼儿园普遍开设语言、常
识、计算、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上课时间每周为小班(3岁至4岁)8节(体育、语
言、常识、计算各1节,音乐、美术各2节)、中班(4岁至5岁)11节(体育1节,其他5科各
2节)、大班(5岁至入小学前)12节(体育1节、美术3节、其他4科各2节),每节25至30分
钟。对幼儿的教育注意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经
常进行,特别注意使幼儿智力、才能和个性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1985年,市
区有11所幼儿园(托儿所)试办电子琴、小提琴、手风琴、舞蹈、武术、美术及英语等
17个“特色班”,参加学习的幼儿692人。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倾向有所扭转。
1984年,各园根据市幼教中心教研组拟订的《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安排意见
》确定的“向雷锋学习”等20个教育专题,有计划地向儿童进行爱父母、爱幼儿园、
爱家乡、爱首都、爱劳动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以及爱国旗、国徽为内容的爱
国主义教育。
二、保健
解放前,幼稚园一般也较注意幼儿身心健康。上课和活动安排注意与儿童年龄、
心理相适合,限定上课时间,给儿童以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注意培养儿童简单的卫生
习惯。
解放后,幼儿教育一贯重视幼儿的保健工作,1952年部颁《幼儿园暂行规程》把“
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注意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证幼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作
为幼儿园教养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1956年,市教育局根据部颁《关于幼儿园的作息
制度和各项活动规定》,要求各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应掌握如下原则:1、幼儿在园时间
,半日班不少于3小时,整日班不少于6小时,实验班不少于9小时;2、睡眠时间,小班13
~14小时,中、大班11~12小时;3、每次“作业”时间,小班10~15分钟,中班15~20
分钟,大班20~25分钟。注意限定幼儿的“作业”和睡眠时间,同时要求幼儿有充足的
户外活动时间。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基本执行以上各项规定。
1979年11月起,贯彻执行部颁《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80年市召开托幼工作
会议,对幼儿园的房舍、环境及幼儿的饮食、卫生等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市幼教中心
教研组制定全市统一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和作息时间,对幼儿的睡眠、户外游戏、
作业时间作了具体的、严格的规定。市区各幼儿园尽力增添玩具和活动器械,据市区
31所幼儿园(教育部门办)统计,拥有5件以上大型活动器械的幼儿园有29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