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归侨、侨眷、港澳眷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3&rec=167&run=13

一、归侨
1956年,济南市有归侨22户、50人,其中,建国前归国的2户,1949~1951年归国
的2户,1952~1953年归国的14户,1954~1955年归国的4户。他们分别来自印度、印度
尼西亚、日本、朝鲜、苏联、越南、新加坡等7个国家。1958年始,由中侨委分配来济
南市就读的归侨学生,陆续在济南市安置就业。1960年,济南市接管侨生200余名。19
60~1963年,先后有部分归侨出国,有的因不适应北方气候和生活习惯而调往他地。1
965年,济南市有归侨109户、130余人(不包括驻济省级机关和大专院校在校侨生)。1
967年,印尼排华,有201名侨生分来济南,这批侨生后大多在济南分配就业。“文化大
革命”中,侨务工作受到冲击,到1979年,济南市有227名归侨出国或去港定居,其中,
1971~1973年出境的几乎全是青年归侨,均系60年代东南亚排华期间回国就学的华侨
学生。“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教育不正常,侨生升学人数很少,多“上山下乡”或去
工厂当工人,在此期间,出境归侨及去港澳地区定居的占济南市原有归侨总数的57%,分
赴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朝鲜、港
澳等11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大革命”后,济南市又接收安置了少量朝鲜归侨。
1985年,济南市有归国华侨354名,其中属济南籍者极少,多为福建、广东籍的华侨
归国后,被分配到济南学习或工作。1987年通过侨情普查,济南市(包括驻济省级机关
和大专院校)计有归侨178户,家属人口760人。按属地管辖,历下区50户、251人,市中
区20户、107人,槐荫区16户、62人,天桥区50户、187人,历城区16户、62人,长清县7
户、26人,章丘县4户、9人,平阴县1户、6人。
二、侨眷
1955年,济南市有侨眷56户、157人,其国外亲属分布于美国、英国、菲律宾、马
来西亚、印尼、日本、瑞士、缅甸、越南、蒙古、朝鲜和南洋(国籍不明)等12个国家
和地区。1957年有84户、213人,1962年计有60户、135人(不包括港澳家属),其中以老
弱妇孺为多。其生活来源有的全部依靠侨汇,有的以部分侨汇和劳动所得维生。少壮
者多为工程师、讲师、医生、职员等。他们的亲属分别侨居美国、日本、荷兰、牙买
加等20个国家和地区,侨汇户占51%。1965年,济南市有侨眷68户、182人,多居住在市
区,分布在全市90多个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工作单位。国外亲人发展到24个国
家和地区。1987年济南市(包括驻济省级机关、大专院校)有侨眷1419户、5864人。居
住在历下、市中、天桥、槐荫4个市区的侨眷1088户、4334人,分别占全市侨眷总户数
、总人数的76.6%和77.7%。这些侨眷都分散在全市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较为集中的
是文化教育和卫生系统。
三、港澳同胞家属
1962年起,港澳同胞单作统计,当年计有99户,1963年增至117户、334人。他们
大部分为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随军家属,有的是国民党下级军职随从人员,1949年前
后在港澳定居。1987年普查统计,全市有港澳同胞家属430户、1594人,其中,槐荫区
最多,345户、888人,历下区次之,97户、398人,天桥区、市中区和历城区30多户
,150多人。
四、归侨、侨眷知识分子
1983年,济南市(不包括省属驻济单位)有归侨、侨眷知识分子345人,其中归侨
54人,侨眷291人,分布在济南市30个局所属近300个单位。归侨、侨眷知识分子中有
高级知识分子7人,全都是侨眷,内有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主任医师职称
以上的5人;中级知识分子112人,其中归侨20人,内有讲师3人,工程师35人,主治
医师36人,农艺师1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3人,中教5级、小教3级以上教师53人。
此外,还有6名已退休的侨眷高级知识分子。
1987年,济南市(包括中央和省驻济单位、大专院校)的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计有
737人,其中男420人,女317人;归侨165人,侨眷572人;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480人
,中专文化程度25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23人,约占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总数的44%
;中级职称的278人,约占38%。这些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新中国培养起
来的,从国外回来定居的知识分子很少。其中在大专院校工作的95名,约占归侨、侨
眷知识分子总数的13%;在科研部门工作的51名,约占7%;在卫生部门工作的3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