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3&rec=163&run=13

解放前,济南市历代政府无人问津华侨与港澳事务,海外侨胞形同“海外孤儿”。
解放后,济南开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侨务(含港澳事务)工作。1956年,济南市区
登记在册的海外华侨83户,200余人,归侨、侨眷78户、207人。到1985年,海外侨胞不
足70户、200人,归侨、侨眷290余户、640余人。1987年,全市5区(历下、历城、市中
、槐荫、天桥)3县(章丘、长清、平阴)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2500余户,9000余人。
侨居美国华侨约占济南海外侨胞总数的39.73%,侨居东南亚地区的占22%,居住在港澳
的占18.5%。从职业构成上分,济南市在海外工商实业界华侨约占总数的16%,从事科技
文教、卫生事业的侨胞占20%。
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消
息传到海外,美国纽约5000多侨胞成立中国公民爱国同盟,要求公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
,后又发起济南同胞救难募捐活动,5个月捐款5万美元。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日本经营火柴生意的华侨丛良弼看到山东尚无国产火柴,遂
于1913年在日本大阪召集股东集资20万元,在济南创办了第一家火柴厂,取“实业救国
”之意,定名为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将自己的子女送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报国爱乡的热情。80年代以后,每年来
济探亲旅游、洽谈经贸的侨胞、港澳同胞都在300人以上,有不少侨胞、港澳同胞向家
乡捐款赠物、兴办公益事业、造福桑梓。1980~1988年,济南市接受侨胞、港澳同胞
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约140多万元。美籍华人刘佩贞女士1988年捐赠20万美元,在家乡
长清兴建起一所1100平方米医院,这是山东省华侨、华人捐建的第一所医院。
济南解放40年来,华侨与港澳事务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是济南市侨务与港澳事务工作的开创建立阶段。侨务与
港澳事务工作都是从无到有,从开拓建立到逐步展开。1957年以前,华侨与港澳事务工
作集中在侨情调查登记,安排归国华侨,宣传落实保护侨汇政策上;1958~1966年,重点
是接受培养归侨学生,在归侨和归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争取侨汇。这
一时期华侨与港澳事务工作的成绩是主要的。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10年,是侨务与港澳事务工作混乱的10年。1967年初,侨
务部门被撤销,侨务干部下放到“五七”干校,侨联被迫停止活动,“海外关系”被视
为“特务关系”,侨汇被视为“特务经费”,因受海外关系牵连,广大归侨、侨眷、港
澳同胞家属受到冷遇、歧视和迫害,大批冤假错案由此而生。
1976~1988年,是济南市全面开创侨务与港澳事务工作新局面的阶段。到1987年
6月,党中央所规定的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清理归侨、侨眷职
工档案,落实华侨私房政策等四大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与此同时,遵照“一视同仁,不
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家属解决子女升学、
招工、住房困难、调整调动工作、入党评定职称等实际问题,有效地调动了积极性,为
进一步深入开展海外侨务与港澳事务工作和侨务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
后,济南市在着手拨乱反正的同时,逐步展开了侨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1987年,
济南市形成了打破地域界限,面向海外3000万侨胞及港澳同胞开展大侨务工作的指导
思想。据此,一方面加紧国内基础工作,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拓展海外工作渠道,开展侨
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这个阶段济南市开展的侨务工作,无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都
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