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2&rec=45&run=13

济南蔬菜生产历史悠久,三国时即有莲藕栽培,北宋时期有了专业菜田,后历经元、
明、清三代,形成初具规模的蔬菜产区。民国时期,济南为北方城市著名的蔬菜产区之
一。20世纪20年代,济南的蔬菜产品开始销往青岛、烟台、平津和东北等地,60年代销
往港、澳和东南亚,70年代进入日本,80年代远销欧洲。
明、清时期,济南的蔬菜生产发展缓慢。1904年后,工商业发展,市区人口增多,交
通条件改善,蔬菜生产有了较快发展。1936年,菜田面积(基地菜田,下同)477公顷,蔬
菜有40多个种类,100多个品种,上市984.35万公斤。日军占领济南和国民党统治时期
,生产一度下降。1939年,菜田287公顷,上市601.5万公斤,分别比1936年下降39.8%和
38.9%。1942年后略有回升,1948年,菜田577公顷,上市1113.4万公斤,比1936年增加2
0.9%和13.1%。
1949~1957年,国民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8年间菜
田由780公顷扩大到1766.7公顷,增长126.5%;蔬菜上市量由2161.5万公斤增加到6350
万公斤,增长193.8%。当地菜自给率,由1954年的50%上升到72%。
1958~1962年,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改生产的指导性计划为指令性计划,改产
品自由销售为统购包销;社员记工改定额管理、评工记分为死分死记,挫伤了菜农生产
积极性。1961年菜田扩至3633公顷,比1957年增加105.6%。单位面积产量比1957年下
降15.78%。
1962~1965年,全市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落实以生产队
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体制,产品销售改统购包销为大统小放(70%交国家,30%自由销
售)。菜田面积由3633公顷调整为1965年的2033公顷,比1961年减少44.0%,单位面积产
量提高38.8%,上市10500万公斤。
1966~1976年,恢复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和产品统购包销,取消自留地和自食菜地,
取消近郊集市,束缚了生产发展。10年间,菜田面积增加1340公顷,总产仅增加8693万
公斤。粗菜比例上升,淡旺季差距加大。
1978~1985年,蔬菜产销体制改为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改指令性计划为指导
性计划,改产品统购包销为“四放、两管”(放上市任务、流通渠道、价格和经营范围
,管菜田面积、经营网点),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85年,蔬菜总产26273万公斤,比197
6年增加14.3%,其中,细菜增加113%,市民年人均占有量增长12%。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市
场淡旺季矛盾得到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