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河床淤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2&rec=165&run=13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初期水流散漫,黄河泥沙大部沉积在张秋
镇以上,下泄至大清河的水含沙量较少,河道淤积尚不突出。史载:“同治二年河由
鱼山入大清河,水已成槽,宽深倍从前,……畅流无滞,历城以东……两岸甚高,河
身亦甚宽深”,这时河床已刷宽到200~300米。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齐河至利
津……,每有涨溢,出槽不过数尺,尚可抵御,并无决口夺流之事”。1875年后,河
南东坝头以下陆续修筑南北大堤,张秋以上漫流得以控制,水沙进入张秋以下大清河
,河道由冲刷变为淤积抬高。1875~1883年,河道年平均淤高0.47~0.63米,至189
6年,黄河已成为地上河。此后,黄河下游陷入“无岁不决,无岁不数决”的局面。
据泺口、曹家圈、平阴、亓庄等铁路公路桥地质资料,1855~1969年,黄河河道
主槽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曹家圈7.2米、泺口8.1米、平阴龙桥7.92米、亓庄8.0米
,平均每年淤积0.07~0.10米。
据泺口站水文资料,1950~1960年三门峡水库运用前为自然淤积阶段,年平均淤
积0.06米;1961~1964年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运用时期,下游河道冲刷,泺口断面年
平均冲刷0.26米;1965~1973年三门峡水库改建后,以防洪排沙为主,下游河道又开
始淤积,泺口断面年平均淤积0.32米;1974~1985年,三门峡改为控制运用,采用蓄
清排浑方式,泺口断面年平均淤积0.1~0.15米。1985年,泺口站防洪水位34米,高出
背河地面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