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饮水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2&rec=154&run=13

济南市南部山区自古水源奇缺,解放初有561个自然村41.824万人吃水困难,其
中郊区19个自然村1.82万人,历城县255个自然村20.97万人,章丘县114个自然村7.
72万人,长清县94个自然村6.43万人,平阴县79个自然村4.87万人。人们惜水如油,
正常年景居民饮水主要靠湾坑积存雨水维持;旱年须外出挑水,近者三五里,远者二
三十里。章丘县文祖镇青野村,旱年要到东张村挑水,往返崎岖山路16公里。
1934年山东省建设厅为解决山区居民饮水问题,采纳德国人希古贤的建议,在历
城县涝坡村,由省政府拨款修建一座储水1.7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当时号称山东第一
蓄水池,建成后因漏水,未能发挥作用。同年在千佛山一带打过机井,因未找到水源
而告终。
建国后党和政府把解决山区人畜饮水问题纳入水利建设计划,发动群众,因地制
宜,采取蓄、引、提、钻、打机井等方法,取得一定成果。至1985年,全市共完成饮
水工程14430项,使533个自然村、40.274万人的吃水问题基本得以解决。1985年底,
按全市山区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普查,由于工程退化、损坏,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仍
有28个自然村、1.55万人缺水。若遇特大旱年,上述工程发挥作用有限,山区仍将有
14.13万人临时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