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1&rec=97&run=13

明末清初,菜农运菜到近郊或济南城内街头巷尾赶鲜成交,俗称“露水集”,少
量供酱园作酱腌菜用料。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北坦、菜市庄、小清河码头等处,蔬菜集市相继出现,
拂晓上市,有“夜猫子市”之称。随着城市蔬菜需求量的增加,“露水集”、“夜猫
子市”逐渐变为全日成交的蔬菜市场。形成较早、规模较大的为万字巷市场。1936年
以前,每年初冬有桓台、胶县、昌潍及济南郊区董家、唐王一带的大白菜和章丘的大
葱,运来济南销售。蔬菜零售市场,有万字巷市场、水楼子菜市场(现中共济南市委
附近)、刷律巷市场、五三街市场(后3处在城市改造时被拆除)和皖新街菜市等多处。
每年蔬菜销售量10~50万公斤。
1936年,济南第一家蔬菜货栈新记双合成在北坦开业。随后,又有吉祥、琪盛、
大来、礼发等几家蔬菜货栈相继开业,在纬十一路、南大槐树、北大槐树、段店等几
处自然形成市场。各类蔬菜商贩逐渐增多,其中肩挑车推沿街叫卖的商贩尤受欢迎。
1937年日军侵占济南后,控制蔬菜购销,在万字巷南侧辟建专供日侨买菜和其它
副食品的“心平市场”,其中规模较大的刘德商店几乎左右了整个蔬菜副食品市场。
1940年曾一度成立蔬菜业同业公会。抗日战争胜利后,捐税过重,蔬菜业处于停业和
半停业状态。
建国初期,私营蔬菜商贩或肩挑车推走街串巷叫卖,或设固定摊点出售,经营方
式多种多样。当时以批发为主的蔬菜集市,除早年自然形成的北坦大街和小北门菜市
庄外,另有花园庄、山水沟、泺口等几处时开时停的集市。1953年11月,市合作社联
合社(以下简称市合作联社)成立济南市蔬菜推销经理部,负责调剂市场余缺和对蔬菜
商贩的管理。1953年,市区有昆仑市场、北坦大街和小北门菜市庄3处蔬菜批发市场
;另有兼营批发贩运的蔬菜行栈8家、固定门头的摊贩四五十家;注册登记的个体菜
贩2893户、从业人员3743人。市蔬菜推销经理部只管大宗菜的调运和淡旺余缺调剂,
蔬菜批发、零售主要靠私营菜商、菜贩经营。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个别人欺行霸市。
1954年,市联社将蔬菜推销经理部改为蔬菜站,在北坦、昆仑和菜市庄3处老菜
市试行挂牌销售,整顿市场。翌年,市场菜价日趋稳定,秩序逐渐好转。
1956年1月,蔬菜站改为中国蔬菜公司山东省济南市公司,下设6个科室、4个区
店,编制117人。公私合营时,杂货、酿造酱腌菜和豆薯制品3个行业,分别归公司和
区店管理。1957年7月,蔬菜公司改名为济南市蔬菜食品杂货公司,增设4个批发部和
1个直属店(即万字巷商场);私营行栈和两千多户个体商贩,分别组成20个蔬菜合作
店和167个蔬菜合作小组;213户(合营后有2户划归食品)酿造酱腌菜业户与20多户杂
货商店,组成102个公私合营前销后产的厂店;豆薯制品业户组成公私合营复顺兴豆
制品加工厂和公私合营久天粉坊(后归轻工业局),其余800余户个体商贩组成17个豆
芽、豆腐合作商店和5个合作粉坊,统由市蔬菜食品杂货公司供应原料进行加工生产
。从此,济南市蔬菜商业全部归蔬菜食品杂货公司统一经营,由市商业局领导。年内
,在北坦大街建立蔬菜货栈1处,代客买卖,调剂市场余缺。同年,把109家酱菜、杂
货等食品业户和尚未走上合作化道路的555户商贩,组成公私合营零售门市部103个,
共有职工2409人。1957年底,市区蔬菜零售网点有3417处,营业员5328人。当年蔬菜
上市8000万公斤,消费7500万公斤,外销500万公斤。
1958年,经营业务变垂直领导为块块领导,并由蔬菜单一经营改为以蔬菜为主的
小食品、鱼、肉、禽、蛋和调料综合经营。与1957年相比,减少网点1923处,营业员
2311人。同年4月,市蔬菜食品杂货公司并入济南市蔬菜果品盐业批发站。1959年7月
,改为济南市蔬菜果品公司。年内,基层业务核算归市公司,行政管理仍归所在区店
;铁路供应处的蔬菜业务归济南市公司;恢复北坦、昆仑、菜市庄3处较大市场;新
建海晏门菜市和四里村蔬菜果品市场;在五里牌坊、明星影院、南大北街、营市街、
青龙桥、皖新街、经五纬一和官扎营等处各增设一处综合零售门市部;并在各居民委
员会建立菜店,专供流动人口用菜;还在一些大单位建立蔬菜零售供应网点,门市部
以所在单位名称定名。
1959~1961年,为克服蔬菜供应紧张状况,市蔬菜果品公司除尽量扩大当地生产
供应外,还组织到外地采购。三年总计调入蔬菜、瓜果12750万公斤,占供应总量的
33.7%,同时采取“鲜、干、咸、菜、豆、薯”并举的方针,对生产救灾起了一定作
用。在此期间,针对市场开放,蔬菜量大而广的特点,恢复合作店12个、合作组702
个,还在市区各分社新建菜场35个,连同区属原综合商店,实现了“一社一店(场),
一居一点,定点定人,设摊零售,划片包干,走街串巷与门市部相结合”的供应要求

1962年以后,恢复国营、集体、农贸市场3条经营渠道,国营综合商店按行业归
口,理顺了蔬菜市场供销渠道,市区蔬菜网点和经营人员已基本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
。1963年1月,改设为山东省蔬菜公司济南市公司,次年11月改称济南市蔬菜公司。
同年,在北坦菜市筹建蔬菜交易市场;随后,昆仑街、老东门两处市场亦在当年相继
建立。交易市场的任务是:负责帮助郊区社队安排生产、解决困难、预报上市、验质
划价、分配零售货源和财务结算等。年底,各区店撤销建制,国营、公私合营企业由
市公司直接领导;合作企业留区由新建的各区蔬菜食品合作管理处领导;整个蔬菜系
统实有核算单位27个,下辖零售门市部131个,共有职工22706人,蔬菜市场又活跃起
来。
1965年,重建区蔬菜合作管理处4个,市区供应蔬菜10500万公斤,其中国营和合
作企业经营占74%,农贸市场经营占24.3%,瓜、果、茎菜上市量比1963年增加15倍

1966~1976年,再度关闭农贸市场。1966年10月,近郊定期集市关闭,蔬菜个体
商贩被全部取消,自然流入济南市区的菜源被切断,市区蔬菜经营形成地产地销、封
闭自给、分配供应的局面,市场供应很不稳定。“以销定产,计划经营”的方针虽未
改变,统购包销的收购方式亦照常进行,但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菜农生产积
极性下降,产量停滞不前,品种减少,粗菜增多,产需矛盾日益突出,郊菜年上市量
长期徘徊在1亿公斤上下,供销一直处于偏紧状态。
1970年,济南市区蔬菜产销实行“计划生产、计划上市、计划价格、计划供应”
和“责任到区、任务到队、统购包销、超产收购”的政策。在价格管理上由于按同年
牌价冻结价格,造成片面追求产量、品种单调、质量下降、上市集中、损失加大的状
况,其影响延续数年。1967~1976年,总计亏损1496万元。
1978年,叶菜占上市总量的50%以上。由于上市集中,卖不了、存不住、腌不下
,烂菜损失相当严重。当年作返销处理的菜近50万公斤,各单位运往远郊和邻县处理
约1000万公斤,调出935万公斤,真正投入市场的不足2亿公斤。
1979年,重新开放农贸市场,市区调整部分网点,将8个中心店按区划改建为4个
中心店。1980年以后,蔬菜商店先后实行“计划(指标)到店(组),责任到人”的制度
。1981~1982年,上市蔬菜品种多、质量好、价格稳,市场渐趋稳定。
1983年,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对市场实行“以管为主,大管小活”和定购包销合
同制。合同内的蔬菜一律交商业部门收购。除10多种细小作料菜允许自销外,其余品
种一律不准自销。由于农村实行家庭生产责任制,农民自主经营,结果是“大管管不
住,小活活不了”。紧俏菜菜农上集贸市场自销,滞销、剩市菜交售国家顶数,国营
商业掌握不了货源,难以安排市场,经营越来越被动。1983年9月,济南市蔬菜公司
改为济南市蔬菜产销公司,并改蔬菜统购包销为多渠道开放式经营,改蔬菜产销服务
站为交易站,买卖双方进站成交。交易站作为区域性调剂中心,市蔬菜产销公司负责
市区淡旺余缺调剂,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对17种大路菜(包括大白菜、大萝卜
、大葱、茄子、土豆、黄瓜等),实行幅度价,允许上下浮动;细小品种放开经营。
市区市场由国营商业、合作商店和个体商贩及蔬菜生产者共同经营,出现了多家卖菜
、渠道畅通的新局面。当年年底,市区各类蔬菜销售网点已发展到166个,另有分散
在市区各处的摊贩市场60多个,仅国营和集体职工已有1502人(不包括脱产管理人员
)。
1985年,市蔬菜产销公司对市区蔬菜实行“四放两管”(放上市任务、放蔬菜价
格、放流通渠道、放管理范围,管菜田面积、管零售网点),蔬菜购销实行合同定购、
认购和议购相结合;蔬菜价格调、管、放相结合;对零售单位推行经济联产承包责任
制,试行以菜为主,多种经营,收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