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购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1&rec=32&run=13

一、购进渠道
1904年以前,济南地区的百货文化用品市场处于封闭状态,供需数量甚少。开埠以
后, 货源主要来自苏州、广州、北京、上海、无锡、天津、青岛等地。同善成、万丰
恒、双成合、永顺泰等批发商均在上述地区设有常驻采购人员。祥云寿、先施公司、
广生行、谦恒吉、治香楼和天津国货售品所济南分所等大型零售商号均从北京、天津
和江南等地进货。大型鞋帽店如大成永、同祥义、惠成永和一品斋等,均系前店后厂,
自产自销。小商户及个体商贩的进货多来自本市批发商和小手工业者。经营笔墨和纸
制品的业户,多是自产自销,纸张和印刷物资等文化用品的货源主要来自江南各地。此
后的三十余年间,除少数货源为地产品外,大部分是外地产品或舶来品。
济南解放前夕,因受战乱影响,外地进货渠道不畅,济南许多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
状态,货源近于枯竭。
解放初期,国营专业公司进货渠道主要有:对当地工业产品实行收购或加工订货,
控制货源;由上级专业公司按系统和行政区划逐级分配调拨商品;由国营公司临时采购
部分商品;利用私营商业,通过产销挂钩和外埠采购组织货源。从1953年开始,国营商
业扩大地产品加工订货和收购包销范围。1956年,国营批发企业对一些主要商品实行
统购包销;零售企业对规格、品种复杂的小百货、手工业品自行采购。1958年,进货
渠道缩减为国营批发一条。
1961年,有国营商业、集体商业、集贸市场3条渠道,大型零售店可单独从外埠进
货。1962~1965年,进货渠道增多,集体、个体渠道亦有发展,为建国后比较活跃的时
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购进重新回到国营商业单一渠道的老路。1978年后,贯
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实行多渠道进货。各批发、零售商业开展跨地区、
跨部门的横向联系,开拓进货渠道,商品购进数量逐步增加。市区百货批发零售企业1
978年纯购进为13411.3万元,1980年上升为18526.3万元,1985年增长到30383.2万元。
1985年,市区百货批发零售商业的进货单位扩大到全国各地280个批发部门,1198个生
产厂家。
二、省内外调入
解放初期,除火柴、肥皂、铅笔和部分纸张外,大部分商品由中国百货公司华东公
司(驻上海)调拨供应。济南百货站驻沪、穗、津的代表负责按市场需要提出计划,自
行签约进货。1953年,省外调入占购进总值的67.2%,1957年下降为42.4%。1958年,
在大量收购地产品的同时,向省外争取货源,调入额达5111万元,占购进总值的59.8%。
1959年,省外货源趋于紧张,全年调入3116万元,占购进总值38.8%。60年代初,省外
调入大幅度减少。
1963~1965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货源逐渐充裕,省外调入占进货总值的31~38
%。“文化大革命”时期,省外调入大幅度减少,1968年比1966年减少42%,1969年比19
66年减少17%。1974年,地产品收购急剧下降,为稳定市场,被迫向省外挖掘货源,当年
省外调入4285万元,占购进总值的40.4%。1978年以后,省外调入实行“三勤”、“三
定”、“三不”(勤排队、勤检查、勤分析;定地区、定品种、定数量;没有计划的不
进、不符合核算要求的不进、边远地区的不进)制度,不仅保证了商品质量,而且扩大
了花色品种。从1980年开始,外地调入逐步增加。1985年,市区局属百货零售和批发单
位省外调入10577.4万元,占当年进货总值的18.8%,比1978年增长86.3%。
省内产品调入,从百货站建立后,一直按山东省百货公司规定,由三级批发和有关
零售单位直接向产地二级站签约进货;非计划商品则由各三级站自行向二级站购进。
1978年以后,计划商品范围逐步缩小,从1980年开始,各种商品均列入选购范围。省内
调入商品主要有缝纫机、布胶鞋、缝衣针、钟表、纸张等,每年调入的商品金额占进
货总值的4~9%。1985年,局属企业调入百货文化用品总额2120.7万元,占购进总值的
3.77%。
三、地产品收购
济南解放初期,国营百货业对地方工业产品实行包销。1952年,地产品购进755万
元,占总购进的80%以上。1953年,扩大地产品加工、包销范围,收购额1649万元,占当
年百货文化用品工业总产值的51.8%。1954年,按照加工订货先国营、后私营的原则,
进一步扩大地产品收购,全年地产品进货总值2758万元。1955年,地产品收购掌握统筹
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加强原材料控制,严格验收标准,防止私营厂家粗制滥造,全年
收购总值3527万元,较上年增加27.9%。1956年,继续采取统购包销形式,对小百货、手
工业品多数通过厂店挂钩进行收购。1957年,地产品收购1665万元。
1958年,由于敞开收购地产品,致使一些质次价高,甚至无使用价值的产品也收购
进来,给国营商业造成严重损失,仅济南百货站核批贬值额即达247万元。1961年,工业
原料不足,许多产品停产或减产,地产品收购比上年下降6.5%。1962年,吸取1958年大
购大销的教训,健全了产销合同和商品验收制度,当年收购地产品3351万元,比上年增
加36.1%。1963年,对大部分小商品改包销为选购。1964~1966年,贯彻中央“及时收
购,积极推销,生意做活,活而不乱”的指示,加强了地产品收购。1966年,地产品收购
上升到6361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产品收购重新走大购大销的老路。1973年,济南百货站地
产品收购额近8000万元,其中质次价高和有其它问题的商品约占20%。但有些市场急需
的日用品,却因原材料不足,造成部分停产或减产。1978年以后,对地产品收购进行了
一系列改革,主要是打破了国营商业“统”和“包”的框框,除部分计划商品外,其余
商品全部采取选购、代购、代销、联营、联销和工业自销等形式,打破条块分割的封
闭式收购形式,实行开放式购进。1985年,选购商品总值达45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