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1&rec=204&run=13

清光绪年间,有济南西关中药行的药材出口日本、朝鲜。清末,济南成为山东省
内地进出口物资的集散中心。胶济、津浦两线通车后,济南又成为上海、天津、青岛
等口岸进出口物资的中转枢纽。1904年(光绪三十年),外商洋行开始在济创办分支机
构, 至1945年的40年间,日、美、德、英等国陆续在济开办各类洋行、公司计有344
家,操纵山东省农、副、土、特、畜产品原料及半成品的出口和轻纺、机械、化工、
日用百货等商品的进口。
济南解放后,对外贸易摆脱外商的控制。自1952年开始,济南市陆续建立起一批
国营外贸企业。1959年,济南市对外贸易局成立。此前,济南外贸业务由市商业局主
管。50年代,济南市对部分出口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10%。60年代,实行奖售换
购的措施。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扶持生产一度受挫。1972年后,扶持生产重受重视,并
增加了“短期外汇贷款”和“出口工业品专项贷款”(简称“出口工贷”)等新内容,
使一大批出口企业的老、旧设备得以更新、改造。1975年,开始以进口物资扶持出口
生产,并在郊区和辖县建设出口生产基地。
1980年后,扶持生产的形式日益增多。通过补偿贸易,加速出口生产企业技术、
设备的更新换代,部分出口生产基地建成投产。自1984年起,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入发展,部分出口生产企业陆续建成了一批横向经济联合体,至1985年底,已建
立贸工、贸农联营企业10家,进一步拓宽了出口货源渠道。
“六五”期间,济南市有出口生产企业118家,其中,年创汇500~1000万美元的
3家,300~500万美元的5家,100~300万美元的10家。1985年,济南市出口创汇1亿
美元,出口生产企业外汇留成530万美元。出口收购额在全省列第四位。工业制成品
占全市出口商品的85%,在全省各地市中列第一位。多种工业制成品在全省占有重要
地位,其中,纺织和服装在全省列第二位,占全省该项收购额的20%以上;轻工、食
品、抽纱、化工在全省列第四位。单项出口商品中,芦笋罐头在全省同类商品中列第
一位,纯棉布、涤棉布收购额在全省同类中列第二位,各占全省同类出口商品的20%
和25%;另有13个品种年收购额占全省总额的20%以上。此外,还有17个品种为省内
独有出口商品,14个品种为省名优出口商品。
1985年,济南市出口商品发展到12大类,260余个品种。其中,收购额达1000万
元以上的有6种。出口商品销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济南市有外贸企业
15个,职工18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