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建筑用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0&rec=97&run=13

一、青沙生产
青沙主要分布在济南市北园无影山一带及历城县孙村、郭店等地。无影山一带青
沙矿的特点是面积大,沙层厚,储量多,离市区较近,具有商业开采价值。20世纪初,
当地农民就在堤口一带开采。 1942年8月,采沙业联合89名会员成立济南市黑白沙业
职业工会,组织农民采沙、运沙、包沙。解放后又开辟了黄岗、黄屯、胜利庄、崔家
庙、王炉、北辛庄、毕家洼、药山等地,采沙业非常发达。
采沙是当地农民的一项副业,多年来一直利用农闲时间手工开采,当地农民称为
“抓沙”。1950年济南市人民政府成立济南市石沙管理处,有职工7人,管理沙石开
采及运销业务。1954年成立堤口、黄屯、胜利庄、黄岗4个沙场,农民开采的青沙一
律交由沙场统一销售,年产青沙20万立方米。
1956年,济南市建材公司成立后在堤口设办事处,管理青沙生产与销售。1958年
撤销堤口办事处,成立济南市建材公司木工厂青沙车间,1960年改为济南市青沙厂,
1961年青沙厂与济南市石料厂合并,调进60名职工(原有合同工下放),采用打眼放炮
的新工艺,年产青沙4.6万立方米(不包括村户农民)。
1963年,济南市无影山一带的青沙生产交历城县,由村户农民经营。1976年济南
市北园青沙厂(集体企业,1983年转产)成立,统一管理青沙销售。同年历城县孙村、
郭店等地也开始大量生产青沙。到1985年,北园、孙村、郭店等地青沙生产共有村户
企业115户,年产青沙42万立方米,产值达100万元。
二、黄沙生产
济南市建筑用黄沙,主要来自长清县南大沙河及北大沙河。这两条沙河黄沙资源
丰富,沙储量约10亿吨,地处济南近郊,有铁路、公路及黄河3条运输渠道,具有得
天独厚的供沙条件,采沙业非常发达。另外,章丘、历城两县也有部分沙源,因交通
不便,没有进行商业开采,仅少量取沙供应当地需要。
长清县黄沙开采始于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铁路当局便在崮山车站修一道岔
,由火车外运黄沙。黄沙开采是当地农民的一项副业,多年来都是根据用户需要装车
外运。
1950年,崮山农民周可发成立沙场。1951年推沙工王珍运联络几十个农民到张夏
车站另办沙场,后成立沙业工会,由王珍运负责。
1952年,青扬、万德两个车站也先后办起沙场。1954年,崮山、张夏、青扬、万
德4个沙场转为国营,利润上缴,但采沙、运沙仍包给农民。1956年成立张夏沙场总
场,兼管青扬、万德、崮山3个分场。1957年新建归德、东河两个沙场(国营)。1958
年,归德沙场铺设3公里小铁路,并开辟黄河航运,黄沙畅销鲁北聊城、德州、惠民
3个地区。1958年后开辟了孝里、归德、许寺、城关4个黄河航运点及双泉、马山等7
0多个开采点。1959年县属6个国营沙场共有职工413人,完成产值136.7万元,实现利
润28.6万元。
1962年,崮山、张夏、万德、归德4个沙场转为手工业合作工厂,其余沙场关停
并转。1963年4月,长清县恢复手工业联社,落实手工业政策,沙场又恢复和发展起
来。1968年9月,崮山、张夏、万德、归德4个沙场移交长清县副业办公室,职工分别
调往长清县炒米店石料厂和新建长清水泥制杆厂(1973年撤销)。
1980年,长清县共有社队企业13个,年产黄沙142.9万吨,产值达324.2万元。1
985年,乡镇及村户企业有172户,年产黄沙105万吨。其中乡镇企业5处,完成工业总
产值573.7万元,实现利税6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