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1&A=10&rec=397&run=13

50年代初,失业工人和街道上的闲散人员组织起来开展生产自救,以居民杂院为
场地,从事劳务性加工或为大中型企业搬运货物,厂房、设备比较简陋。1953年,这
样的厂、组有70多个,从业者1000多人。1958年,受“大跃进”的影响,家庭妇女纷
纷走出家门,自凑物料,自己动手,在沿街空地盖起临时工棚,自带工具,从事砸石
子、 挑矿石、糊纸盒、拣布毛、纺棉线、焊铁壶等加工维修性生产,从业人员达2万
多人。
1960~1962年,50多个厂、组自行解散,其余的“转厂过渡”,组成生产联社2
0多个,从业人员曾一度减少到8000多人。生产场地多数迁移到沿街空房,厂房、设
备均有所改善,由简单的手工操作转向半机械化生产,开始生产日用小五金、小农具
、玻璃瓶、木杆秤等产品,并从事洪炉锻打、铆焊、机械加工等加工性生产。1963年
,高、初中毕业生开始进入区街企业。到1965年,全市区街企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职工有20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10%,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0多人。厂房设备改
善,人员素质提高,促进了生产发展,无线电、化工、皮革皮件、服装鞋帽、印刷、
机械行业逐步发展起来。1968年有17个无线电厂上交市属。
70年代,区街工业企业由维修、加工服务为主转向以产品生产为主。历下区的仪
器仪表和电器元件,市中区的服装和食品,槐荫区的锅炉和化工,天桥区的纺织和钢
窗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生产场地以原地改造扩建为主,生产设备得到进一步改善。
1977年,全市区街企业159个,固定资产8500多万元,工业总产值34664万元,实现利
润3089万元。1978年,将150个区街企业上交市属。
1979年后,区街工业又迅速恢复发展起来。150多个居办厂、组晋级为县以上集
体企业,其中37个迁到城乡接合部建厂发展,并在此新建了48个较大的企业,逐步形
成了区街工业的5个工业小区。区街工业的场地有了根本性变化,并广泛引进先进技
术,对工艺工装、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其中有9个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历下塑
料二厂由意大利引进的PVC橡塑球生产线,历下华萌微电脑公司由美国引进的资料数
据转录系统,黄台塑料厂由日本引进的4公斤、7公斤大型注塑机,历下塑料一厂由联
邦德国引进的人造大理石生产线,历下群康食品厂由意大利引进的冰激凌生产线,济
南惠丰豆奶厂由日本引进的豆奶生产线,历下畜牧机械厂由英国引进的脱毛机,济南
华生印刷厂由香港引进的四色套印机,历下塑料十二厂由香港引进的吹塑玩具专用设
备,历下针织厂由瑞士引进的PASS针织横机。1979~1985年,全市区街工业技术
改造总投资达4500多万元,生产场地增加4倍,建筑面积增加2.9倍。1985年,全市街
办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7197万元,是1979年的3.49倍;工业总产值达25625
万元,是1979年的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