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遗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8&rec=57&run=13

目夷亭
坐落在木石镇墨子纪念馆内,为一层六角重檐阁,六柱托起阁顶,给人以凌空高
耸之感,造型端庄挺拔。亭内立着由著名墨学专家、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题写
的“目夷亭”和“墨子故里”碑。
相传目夷子与太子兹父是兄弟,目夷子为兄。兄弟二人仁爱、贤德,在民众的心
目中威望齐名。目夷子认为“能以国让,仁孰大焉”,最大的仁莫过于让国。他被分
封后,一直想把国家让给弟弟,但太子兹父坚决不受。一天,目夷子心生一计,他对
弟弟太子兹父说:“我们一起去寻找修筑城池的地方。”二人催马来到一片三面环山、
碧水环绕、背风向阳、田地修平的地方(即今木石镇安上村),目夷子问:“这是什么
地方?”随从答以地名。目夷子说:“此地为安”。又说:“这地方无侵无扰,可以
安家。”看了一会儿,目夷子转身对弟弟说:“你帮我再仔细看看,我到前面一会就
回来。”说罢跃马扬鞭,转过一个山头就不见了。其后,太子兹父再也找不到哥哥目
夷子,知道哥哥已将其国家让给自己,于是只好在此建城安家,并治理得国家富强,
百姓富裕。但他时时不忘哥哥目夷子的仁德,当他查访到哥哥就在附近时,准备前去
迎接,可哥哥已不在人世。太子兹父悲痛万分,为缅怀哥哥的仁德,就建亭树碑,亲
笔题写了“目夷永固”的匾额。后人为目夷亭题楹联是:“兄让弟弟让兄父命无伦千
古重,圣称贤贤称圣顽廉儒立百世师”。原“目夷亭”因历经千年沧桑,毁于民国初
年。1991年,滕州市委、市政府在木石镇墨子纪念馆内重建。

微子墓和目夷墓
微山湖碧波万顷,其“微湖夜月”景色,被誉为古滕八景之一。墨子的先祖,商
代名臣微子和目夷国君目夷子就安葬于著名的微山岛上。
微子墓位于微山岛西北部谢楼村正南方400米处的凤凰台上。 其墓呈圆形,高10
米,底径75米,墓前有石碑4幢。主碑树立时间不详,其余3块分别为微子墓碑、微子
墓记碑和微子墓诗碑。 微子墓碑位于微山岛微子墓前, 碑为长方形,高2.23米,宽
0.88米,厚0.18米。其正面碑心刻有“殷微子墓”四字,碑额横题“仁参箕比”四字。
微子墓记碑位于微山岛微子墓右侧稍前5米处。 碑为长方形,高2.06米,宽0.89米,
厚0.3米。 碑额刻文已缺。正面碑心题刻:“殷微子墓记”。殷微子墓诗碑位于微山
岛微子墓前,碑为长方形,圆头,高2.25米,宽0.85米,厚0.12米。三块碑原系清初
所立。微子墓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目夷墓位于微山岛东部山头上,春秋时葬墓为圆土堆。墓前有宋熙宁五年 (1072
年) 徐州知州傅尧俞所立石碑一幢。其正面碑心刻有:“宋贤目夷君墓”,篆文,阴
刻。碑长方形抹角,高2.30米,宽0.9米,厚0.4米。虽经千年风雨浸蚀,但篆体碑文
清晰可见。1987年,微山县人民政府在墓侧另立一碑,置于护亭之内。碑文曰:“目
夷,字子鱼,春秋宋人,微子十七世孙,宋襄公庶兄,襄公以目夷为相,与楚争霸…
…目夷卒,因其素仰微子之贤,死后就葬于微山。”

目夷桥和一步两井
目夷桥沿木石镇化石沟村东登龙山,须经一座小型石桥。其桥金石结构,精巧美
观,融实用与观赏为一体。站在这座小桥上,心旷神怡,令人叫绝。此桥叫“目夷桥”,
是后人为纪念墨子而建。
一步两井位于落凤山井子峪的化石沟, 距墨子纪念馆2公里处。过了目夷桥就是
“一步两井” 。 两口井仅有一步之隔,井台相连,当地群众称为“一步两井”,也
叫“墨子井”。相传当年墨子正准备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救民主张,忽有
一弟子报告说:外地来山城避难的人很多,还有一些粗脖子(中医称为“瘿病”)甚是
可怕,有的人已经病死了。墨子听后非常难过,即决定暂不外出游说,吩咐弟子拿出
衣物、粮食救济难民,但对难民的粗脖子病却一筹莫展。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山里
的泉水清洌甘甜,或许能治粗脖子病。他带领弟子日夜开凿,先挖一井,可井水苦涩
难喝。于是墨子带领弟子们在这口井一步之隔的东边,又挖一井,井水透凉甘甜。墨
子就让有粗脖子病的难民饮用,他们喝后长瘿的脖子竟奇迹般地不医自愈,而且东井
四季不涸。人们为纪念墨子的功绩,故将化石沟又称为“化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