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刻本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6&rec=32&run=13

蒲松龄逝世约50年,《聊斋志异》方有刻本,先是赵起杲、鲍廷博刻于杭州,是
为青柯亭刻本,继有王金范刻于山东长山,为18卷本。青柯亭刻本影响最大,据之翻
刻、评注本丛出,近二百年来之刻本、石印本和铅印本,多依其规模。

一、青柯亭刻本
《聊斋志异》最早刻本。扉页右下题“青柯亭开雕”,世称青柯亭刻本。主其事
者为赵起杲,亦称赵刻本。赵起杲,山东莱阳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官浙江睦州
(今建德)知府,府衙后院旧有亭,又有树绿叶常荫,故以青柯亭名其斋。卷首有余集
序、赵起杲“弁言”,次高珩、唐梦赉二序、“聊斋自志”及《淄川县志·蒲松龄传》,
继有赵起杲作“刻书例言”,16卷总目。卷末附蒲立德乾隆五年所作跋。“弁言”说
明:底本系据郑方坤(字荔芗,福建人,乾隆初曾官山东兖州、沂州知府)得自淄川蒲
家的“原稿”(当非手稿)之过录本,出资赞助刻书的是出版家鲍廷博,担任校勘的是
其幕宾余集等人。“刻书例言”中讲到;“原本凡16卷,初但选其尤雅者,厘为12卷。
刊既竣,再阅其馀,复爱莫能舍,遂续刻之。”“删汰单章只句、意味平浅者,计48
条。”“弁言”作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赵起杲旋即病卒,全书之刻行最
后是由鲍廷博完成的。经近世研究者校勘,此刻本在文字上也做了些窜改,改变了原
稿中有违时忌的词句。但它对《聊斋志异》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山东图书馆有
藏本。
嗣后,相继出现了数种重刻本。一种扉页题“乾隆乙巳(五十)年重镌,青柯亭藏
版”,行款、边栏与初刻本相同。卷首余集序末页刻“杭州油局桥陈氏刊”,另在唐
梦赉序之后,增有得闲居士鲍廷博“刻聊斋志异纪事”,记述青柯亭刻书始末,谓乾
隆三十年五月,刻成12卷,赵起杲病卒,“未竟之绪,予竭 踵其后。”是则后四卷
是鲍廷博编成的。此外,还有乾隆乙卯(六十)年重刊本,道光八年(1828年)敬业堂
重刻本。近世有台北艺文印书馆1956年影印本。

二、王金范刻十八卷本
乾隆分类刻本。扉页题“乾隆丁亥孟夏,介景堂藏版”。丁亥为乾隆三十二年。
是则此本较青柯亭初刻仅迟数月。卷首王金范序云:“辛巳(乾隆二十六年)春,余给
事历亭,同姓约轩,假得曾氏家藏抄本,公退之馀,爰择其可观者,删繁就简,分门
别类,手抄而点窜之,阅寒暑,始得成帙。同人怂恿付梓,公诸同好。”末题“乾隆
丁亥孟夏横山王金范书于周村且居书屋”。题辞甚多,除诸本皆有之王士禛、张笃庆、
朱缃三家外,还有余允睿、王升(即王约轩)、包 、王乔、包 、王廷华、李维梓、
陆同文诸家,末附宋允睿跋。其时,王金范为长山县(治所在周村)丞,包 为典史,
其他诸人大都为二人之亲友或当地文人。此本为选刻本,宋允睿跋称之曰“摘抄”,
版心上端亦留有“志异摘抄” 字样。全书收文275篇,其中11篇系从原篇分出之后附
文。与其他不同处是打乱原来的篇目次序,仿《太平广记》“采摭菁类,裁成类例”
之方法,将所选篇目分做孝、悌、智、贞、义、贤、梦征、勇、情痴、书痴、炎凉等
26类,其中“不孝”一类无文,故只有25类。最不可取处是擅自改篇名、窜改原文。
这大概是此本流传不广之原因。浙江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有藏本。
另有乾隆乙已(五十)年郁文堂重刻本,光绪间王毓英改题《聊斋志异新本》之重
刻本。

三、聊斋志异精选
乾隆选刻本。扉页左题:“淄川蒲留仙先生著,古剿(当为 )小芝山樵选”,中
刻“聊斋志异精选”。卷首有选刻者自序,末署“乾隆甲寅(五十九年)夏四月浴佛后
三日,小芝山樵序于珠溪之廿砚山房”。选入58篇,分做六卷,所选都为篇幅较长、
叙事委婉的篇章,名篇如《娇娜》、《叶生》、《婴宁》、《促织》、《王桂庵》、
《梦狼》等,皆在其中。北京王利器先生有藏本。黄山书社1991年出版校点本。

四、步云阁刻本
乾隆选刻本。扉页题“乾隆乙卯(六十年)重镌,步云阁梓行”。全书10卷,选文
140篇, 目次与青柯亭系统的本子变化较大。特点是版面较大,与普通古籍版相同。
山东图书馆有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