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题材来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6&rec=17&run=13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主要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同时,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
提供的野史逸闻和民间传说,依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进行创作,也是其题材来源的重要
途径。
明清之际动乱的社会现实, 成为《聊斋志异》 主要题材来源之一。《张诚》、
《林氏》、《韩方》、《鬼隶》、《乱离》、《野狗》、《宅妖》、《公孙九娘》、
《张氏妇》、《仇大娘》等以清兵的血腥暴行为背景或素材;《成仙》、《红玉》、
《黄九郎》、《李司鉴》、《黑兽》、《罗刹海市》、《潞令》、《饿鬼》、《胭脂》
、《聂政》、《考弊司》、《梦狼》、《张鸿渐》、《王者》、《公孙夏》等以封建
吏治的腐败无能、贪赃枉法为素材。现实中的某些官员则成为贤良循吏的人物形象,
如《胭脂》中的施闰章,《折狱》中的费 祉,《公孙夏》中的郭 ,《于中丞》中
的于成龙,《诗谳》中的周亮工,《老龙船户》中的朱徽荫,《新郑讼》中的石宗玉,
《王十》、《赌徒》中的张嵋等。
蒲松龄个人的遭际和感受,也是《聊斋志异》的主要题材来源。蒲松龄大半生挣
扎在科举道路上,饱受科举考试失败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的沮丧、悲哀、愤懑,
使他创作出了《叶生》、《司文郎》、《于去恶》、《胡四娘》、《凤仙》、《何仙》、
《三生》、《王子安》、《禄数》、《褚生》、《贾奉雉》等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的
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如《叶生》是早期的作品,“借福
泽为文章吐气”,基调是自悲,自悲中又含有不服气之意,对科举还抱有很大的幻想。
中后期的《司文郎》,借盲僧之口讥刺考官一窍不通,就不再是自悲,而是对科举的
嘲谑了。再晚一些的《贾奉雉》,让主人公以最拙劣的文章高中,自感无脸见人,遁
迹山丘,逃离名场,隐含着看破科举之意,流露出了灰心的情绪。
许多人狐、人鬼、人妖相爱的篇章,男主人公大都是像蒲松龄一样怀才不遇的书
生,不少是在富有的官宦之家坐馆的塾师。这些篇章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蒲松龄
的感受、心态与经验,借花妖狐魅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匮乏,使自己在心理上得到平
衡,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绿衣女》、《小谢》等即取材于此。
蒲松龄注意从各种渠道搜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正如他在《聊斋自志》中所说: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因以成编。久之,四方同
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据统计,《聊斋志异》中标明了故事
提供者,或明确说明故事系得之传闻以及民间故老口谈者,就有一百多篇。如《山魈》
开头便交待说: “孙太白尝言: ……”《咬鬼》开头交待说:“沈麟生云:……”
《侯静山》开头说:“高少宰念东先生云:……”《龙肉》开头说:“姜太史玉璇言:
……”还有一些篇章在结尾处交待故事来源,如《祝翁》结尾说:“翁弟妇佣于毕刺
史之家,言之甚悉。”《胡四姐》结尾说:“尚生乃友人李文玉之戚好,尝亲见之。”
《莲香》结尾说:“有刘生子敬,其中表亲,出同社王子章所撰桑生传,约万余言,
得卒读。此其崖略耳。”《吴门画工》结尾说:“莱芜朱拱奎曾见其人。”《巧娘》
结尾说:“高邮翁紫霞客于广而闻之,地名遗脱,亦未知所终焉。”《鸲鹆》篇开头
说:“王汾滨言:……”结尾说:“此毕载积先生记。“从故事的来源到复述,都是
友人所提供。《番僧》开头说:“释体空言:……”说明僧道之辈也为蒲松龄提供了
素材。
当然,几乎所有的篇章开头便交待某地某人,主要是为了证明故事的真实可靠。
其中有的人和事为实有,如《武技》所记淄川西郊李超事,《于中丞》所记于成龙破
案事等,但这一类的篇目非常之少。较为多见的是人实而事虚,如《考城隍》中的宋
焘,《庙鬼》中的新城诸生王启后,《李公》中的李著明,《梦别》中的王春李先生
之祖,《泥鬼》中的唐梦赉,《紫花和尚》中的诸城丁耀亢之孙丁生,《狐梦》中的
毕怡庵等等,都确有其人,但他们所经历的事就今天来看显然是荒诞不经的。更多的
情况是人与事皆虚,如《王六郎》中的主人公王六郎,尽管说他“家淄之北郭,业渔”,
但并非实有其人。再如《娇娜》中的孔雪笠,说他是“圣裔”,实际上有与孔圣人开
玩笑之意。《成仙》中的周生、成生,《青凤》中的太原耿去病,《陆判》中的陵阳
朱尔旦,《婴宁》中的莒之罗店人王子服,《聂小倩》中的浙人宁采臣,《张诚》中
的豫人张讷、张诚,《白于玉》中的吴筠,《小谢》中的渭南陶生望三,《恒娘》中
的都中人洪大业,《葛巾》中的洛人常大用,《黄英》中的顺天人马子才,《书痴》
中的彭城郎玉柱, 《白秋练》 中的直隶慕蟾宫,《陈云栖》中的楚夷陵人真毓生,
《香玉》中的胶州黄生,《石清虚》中的顺天人邢云飞,《曾友于》中的昆阳故家曾
氏兄弟,《苗生》中的岷州人龚生,《薛慰娘》中的聊城儒生丰玉柱等等,也皆虚构
之人。这些人物的籍贯往往远离蒲松龄的家乡淄川,甚至远离山东,实际上是为了便
于虚构故事。这些人与事皆虚的作品常常是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因为作者可以摆脱真
人或真事的束缚,大胆想象,精心结撰。
在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想象时,蒲松龄注意吸收前人所留传下来的素材以及民间
传说,如《种梨》原本于《搜神记》中的《徐光》,《凤阳士人》基本上是源于唐传
奇《三梦记》。然而更多的是借助佚闻传说,生发开去,无论是立意主旨还是情节结
构都有了质的转变。如《瞳人语》与《万历野获编》卷二八“奇疾”条有题材的相似
之处,但后者只记其病之奇,没有其他含义。蒲松龄则将耳疾、鼻疾改为眼疾,情节
更生动曲折,立意乃在于惩罚轻薄儿。再如《叶生》与《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王宙”
条有题材的相似之处,但蒲松龄只取后者离魂以报知己的情节,写叶生在科场失败后,
化为鬼魂帮助别人应举,“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以抒发自己半生沦落之悲痛。再如
《张诚》 与《因树屋书影》 卷五“戚三郎”都是歌颂人与人之间的义气,蒲松龄把
《书影》中朋友之间的义气改写成兄弟之间的义气,并且扩大了社会面,情节也更加
离奇曲折。
据有关学者考证, 《聊斋志异》中有民间传说根据的不下150篇,比较典型的如
《促织》、《王六郎》、《侠女》、《爱奴》等,都有民间故事原型。《促织》写明
宣宗朱瞻基“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给百姓带来的惨剧,其蓝本为吕毖《明朝小
史》卷六“宣德纪”:
帝酷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
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
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四“斗物”记述了宣德皇帝怎样斗促织,抚臣怎样因
供促织而得官致富。谢肇 《五杂组》卷九“物部”一记述了怎样饲养蟋蟀,使之善
斗。陈元龙辑《格致镜原》卷九八引《虎苑》记述了斗蟋蟀求神助佑及蟋蟀神化。这
些民间传说成为《促织》的情节素材来源。
《王六郎》是渔夫水鬼型的民间故事,来自民间口头传说。略晚于蒲松龄的张泓
在《滇南忆旧录》“成公祠”(载《艺海珠尘》)中记述了同类故事,只不过地点不同、
人物姓名各异。《成公祠》中的水鬼所放的“替生”是两个人三条命:孕妇与孝子。
《王六郎》把孕妇改为抱子妇人,去掉了孝子。这样情节更为集中。《侠女》的故事
与唐段成式《剑侠传·贾人妻》的情节非常相近,只不过《贾人妻》中女主人复仇后
将所生儿子杀死,《侠女》中女主人公为感母子之德而为其生于延嗣。《爱奴》显然
借鉴了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冥府延师》题材。与蒲松龄同时的吴宝崖(陈琰)在《旷园
杂记》(上)中记述了类似的故事,地点、人物虽不同,但时间却都发生在腊初或除夕,
内容也是塾师回家或贫而无馆时所发生的奇遇。只不过《旷园杂记》没有恋爱情节。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的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源自何处,蒲松龄都注
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独到的艺术加工与创作,那些优秀的作品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