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革命根据地的儿童保育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5&rec=81&run=13

山东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儿童保育工作,是从40年代初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
极其严酷的战争条件下,各个革命根据地根据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情况,创造了分散
寄养,分散管理;一半分散,一半集中;集中管理,集中经营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
理办法,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解除了干部的后顾之
忧,增强了对敌斗争力量。
为了解决妇女干部养育孩子的困难, 1940年胶东区就开始创办战时托儿所,194
2年6月,胶东区妇女救国联合会创办了胶东敌后育儿所。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胶东育
儿所的孩子全部分散在牟平、 牙前、乳山3县50多个村庄的群众家里看管,所内专门
安排了9名巡视员轮回检查工作, 对保育员和奶姆进行指导教育,使她们能够在险恶
的环境中机智地躲避敌人,保护孩子。乳山县东凤凰崖村妇女姜明珍为胶东抗日托儿
所代养了4个孩子, 在日本侵略军制造马石山惨案时,她带着孩子迂回转折,顽强保
护了革命战士的后代。 到1944年,胶东敌后育儿所发展到收托儿童300多名的规模,
张福之、 王月斋、刘志刚相继担任育儿所负责人。1943年6月,省妇救总会又建立了
一处分散性的机关托儿所。
1944年4月9日,冀鲁豫行署公布了《冀鲁豫区婴儿保育院组织暂行办法》。同月,
冀鲁豫区婴儿保育院在山东范县小吴庄建立,由边区妇救会总会副主任吴亚南兼任保
育院主任, 樊策任副主任,保育院下设保育、卫生、总务3个科。1945年春,湖西专
区妇救会在单县八大庄又组建了1处保育院, 由季凯任院长,收托干部子女30多名。
因环境动荡, 保育院在半年后停办。1949年3月,胶东保育委员会成立,区党委机关
也于同年创建了育儿所,并为各海区培养育儿所干部保姆。
据《大众日报》 载,到1949年,全省有省立托儿所1处,胶东、渤海、鲁中南行
署级托儿所各1处,共收托儿童3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