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爱国主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5&rec=45&run=13

1950年6月, 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挑起战争,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10月,中国人
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运动。
1950年11月,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号召“全国妇女积极行动起来展开抗美援朝保
家卫国运动”,省妇联带领各级妇联积极开展宣传,对妇女群众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
义教育。全省妇女在“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孩子的幸福与安全”的号召下,在普遍深
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针对干
部和群众对抗美援朝运动所存在的认识不深的思想情况,在统一的领导与布置下,组
织与运用了各种宣传力量,通过了各级妇女代表会议,由代表到群众,从有组织的群
众到无组织的群众,进行反复的由浅入深的宣传教育工作。在运动中,干部教育了广
大群众,积极分子又教育影响和推动了落后群众。在活动形式上,各市妇女均先后成
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行动委员会,团结与领导各阶层妇女进行抗美援朝工作,以县、
区、行业为单位召开了小型座谈会、代表会、讲演会、控诉会、学习讨论会。另外,
还有夜校、识字班、家庭走访、黑板报、报纸、图片展览、广播、文艺戏剧等分散形
式以及大规模的、集中的各界妇女的游行示威。以上步骤和形式互相推动、互相影响。
即东县一位老大娘在会议上控诉说:“咱们妇女光是被日本鬼子强奸的就有五六十个,
今天美国鬼子又要走日本鬼子的老路,俺拼上命也不能让他来”,当时全场妇女义愤
冲天,纷纷表示,“我们坚决听毛主席的召唤,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在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朝鲜的群众游行中,山东省徐州市(当时区划)的妇女组成了全国第一个单独
由妇女组成的游行队伍,充分显示了新中国妇女的力量。据统计,参加“五一”大游
行的全省妇女达400万人,在和平公约上签名的妇女达1200万人。
全省妇女纷纷送丈夫、送子女参加志愿军或到军事干部学校学习的爱国行动轰动
一时。据昆嵛、牟平、乳山3个县的统计,母送子参军的1352人,妻送夫参军的752人,
送兄弟参军的321人。另据胶州专区的胶县、高密、即墨、即东4县统计,报名参军的
积极分子22888名,经村初检后送县11313名,按军人标准检验后收留的6538人的精兵
中, 都是自己通、妻子通、父母通。即东县荆领村刘才英刚过门3天,就将自己的男
人动员参了军; 胶县三区王大娘,动员自己的儿子、未婚女婿、亲戚、邻居7个青年
参军。在胶县就有千余名妇女报名参军。即墨县六区大韩村一个庄,除了30名青年报
名外,青年妇女报名的就有60人。在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运动中,有无数的女学生、青
年女工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说服了思想落后的家长,志愿报名参加了军事干校。
全省各大城市和乡村的大中学校, 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总人数为15000名,小学
生即占报名人数的1/3。徐州市共有大学生1300名,在两次报名中即达905人。青岛的
范沁式几个孩子都参加了国防建设,济南市赵大娘送两个儿子参加军事干校。
在后方全力支援前线的日子里,全省城乡劳动妇女连续突击完成了一批批的军需
任务, 仅在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全省就完成了280万双军鞋任务。在赶制军
衣被服中,仅据济南市的不完全统计,在45天内,就完成了35万套棉军衣、11万双鞋
底。 又于7天内突击完成了5万双鞋子。在军需生产中曾有134名妇女被评为模范,其
中特等军需生产模范吕大娘受到抗美援朝的时事教育后,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每日平均做7件军衣,增加到每日8件,并保持着质量最好。
在慰问朝鲜前线军队和救济朝鲜难民时,各地妇女热烈开展写慰问信、做慰问袋
活动。济南市劳动妇女为前线送慰问袋1262个,写慰问信450封,捐款53.15万元。烟
台妇女在欢庆平壤光复的时候, 就向妇联送交了慰问金84万多元、慰问袋669个、慰
问信369封及大批的毛巾、 铅笔、笔记簿、牙刷等。根据胶州、泰安、文登、沂水、
临沂5个专区不完整的统计, 不到3个月内做慰问袋3280个、捐慰问金6085.19万元、
手巾380条、烟包37个、手套28副、鞋底2万双。即东第一批慰问袋就做了3000多个。
高密县仅城区妇女就捐了30多万元,每村平均捐10万到20万元以上,有些大娘坚决要
求多拿些花生、粮食,以表达她们对志愿军的热爱之情。
1951年6月, 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三项爱国号召后,在原有以区域或团体订立爱国
公约的基础上,深入到家庭订立爱国公约,有组织的妇女已订立爱国公约者,在城市
中占有90%以上,农村中亦占有60%~80%。烟台工商界的妇女们,厉行爱国公约,
服从政府的经济政策,反对投机。宗教界的妇女表示坚决与美帝断绝关系,实行“自
治、自养、自传”的宗教革新。莘县裕民村妇女在爱国公约中提出“爱祖国,要人有
人,要钱有钱,国家需要,保证动员丈夫参军不拉后腿”。博爱县小尚村妇女爱国公
约订上帮助军属克服困难,给无劳力军属种地,保证产量不低于自己的。在增产节约
的基础上全省妇女和全省人民一道限期超额完成了山东空军师的捐献计划,同时也胜
利完成了山东妇女队的计划,共认捐了5架冠有各地名称的妇女号飞机(青岛、济南、
徐州、淄博、昌潍) 。在开展的千百元捐献运动中,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妇女都热
烈而踊跃地捐献。济南市妇女在“千百元”运动中,仅中心区于1月底已募集200余万
元。 济北县妇代会上发动了百元运动,仅一、七两个区16个乡自动捐献400万元,一
区农民刘闫氏自愿捐出10000元, 她说:“想想过去受的苦,看看现在享的福,拿少
了怎能对得起前方同志。”据统计,全省妇女参加捐献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
部分农村的百元运动几乎变成了千元运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各级妇联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充
分发挥群众团体的优势,把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作为妇女工作的重要任务,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
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各级妇联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妇女开展了四项基本原
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反对资产阶
级自由化教育、 改革开放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形势任务和奔小康教育等。198
7年, 针对社会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各级妇联引导妇女通过回顾中国共产
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深刻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
性,教育妇女自觉地同种种丑化、侮辱妇女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在1989年春夏之
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中,各级妇联不失时机地组织妇女群众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
文件精神,层层召开常委会、执委会、各界妇女代表座谈会,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坚
定不移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省妇联在全省开展了“热爱、支持、学习解放
军”活动。省妇联首先倡议,联合省总工会、团省委到执行戒严任务的济南军区进行
了慰问;省妇联领导代表山东妇女到北京看望了戒严部队官兵;与团省委联合发出了
《关于帮助戒严部队家属搞好三夏生产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模范军人
家属戴红花” 活动。7月31日,省妇联、省民政厅、省总工会、团省委和济南军区政
治部、省军区政治部、省武警总队政治部联合召开了山东省“模范军人家属”表彰大
会,命名表彰了120名模范军人家属。据统计,全省妇女组织共向戒严部队发慰问信1
万多封,捐款近5万元,成立义务帮工队和送温暖小组4万多个,为军烈属做好事10万
多件,评选出模范军人家属近千名。
1989年9月, 省妇联召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苗枫林
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妇联主任杨衍银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妇联
开展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对今后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作了新的部署,明确
指出要把妇女的思想统一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开展“四个四”系列教
育作为妇联宣传思想工作的经常性任务,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四爱”教
育(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和艰苦奋斗教育、“四有”(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等。
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为了澄清对改革存在的模糊认识,各级妇联在妇女中开展了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形势任务教育和“回顾与展望”活动,引导妇女采
取对比和讲座的方法,认真回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家、妇女和家庭所发生的
巨大变化,从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坚定改革的信心。许多市地、县区妇联为了使
形势教育收到明显的效果,都精心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宣讲会、对话会、座谈会、报告
会,举办了“十年改革巾帼成就展”和“我说这十年”、“姐妹话改革”等演讲活动。
有的还把形势任务教育和当前各项妇女工作结合起来,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结合
起来,以教育促工作,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1989年,根据全国妇联关于开展“中华女子爱国储蓄活动”的倡议,山东省妇联
会同省内6家银行下发了《山东妇女爱国储蓄活动倡议书》 ,并在“三八”妇女节期
间,召开了“山东妇女爱国储蓄活动座谈会”,会上介绍了省内开展这一活动的先进
典型和他们的经验与事迹。省委副书记马忠臣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后省内各级妇联发倡议,订措施,利用广播、电视等进行广泛的宣传。许多地方开
展了“女子爱国储蓄月” 活动。全省共成立了女子爱国储蓄促进会2万多个,印发宣
传提纲200多万份, 协助银行开设了多种储蓄项目。许多妇女纷纷将自己的零用钱、
养老钱、压箱钱、娶亲钱存入银行。全省有1000多万名妇女参加了爱国储蓄活动,储
蓄额达13亿元。
1991年,省妇联按照省委的部署,在城乡妇女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各级妇联按照省妇联的要求,选派大批干部参加社教工作,同时,采取举办展览、文
娱演唱、组织报告会等形式,对城乡妇女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反和平演变
的正面教育。特别是在“三八”、“七一”、“八一”期间,各地集中开展了丰富多
彩的教育活动。省妇联召开了省直机关女党员“为八五建功业,为党旗添光彩”座谈
会。通过社教活动,提高了广大妇女对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优越性的认识,更加坚定
了广大妇女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是年夏秋季节,全省部分县区和全国
一些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省妇联立即行动,及时向灾区发出慰问信,寄出救灾款,派
专人到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先后三次发出传真电报通知,号召灾区妇联组织做好抗洪
救灾工作,部署并组织了向灾区人民“送寒衣、送温暖”活动。各级妇联积极行动,
精心组织,以最快的速度,最广的范围,把抗灾、赈灾的任务和意义传达到妇女群众
中。截至10月中旬,全省收到捐赠衣被800多万件,文具25万多件,人民币220多万元。
各市地妇联动用车皮60多个,汽车近千辆次,分头将赈灾物资运往灾区。山东省捐资
多、质量好,受到了全国妇联和灾区人民的高度赞扬。
1994年,省妇联起草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落实《爱国主义实施纲要》的通知,提
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意见。要求各级妇联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引导妇女发
扬“四自”精神、与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与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结合起来,贴近
妇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组织开展以“忆改革开放,看祖国变化”和“知我山东、爱
我家乡”为主题的演讲会、报告会、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唱等富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教
育活动,使广大妇女全面深入地了解国情和省情,深刻认识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
大好形势和今后发展的大好时机,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热
爱山东、建设家乡的热情。
开展移风易俗教育。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
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
昧落后的东西。婚嫁丧葬中的陋习要改革,封建迷信要破除”。1987年,省妇联下发
了《关于开展以破除封建迷信、改革婚丧旧俗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的意见》。
各级妇联认真贯彻《决议》精神,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移风易俗宣传教
育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愚
昧落后的生活习俗;提倡火化,进行丧葬改革,反对旧葬习俗;提倡文明、节俭办婚
事,反对买卖、包办婚姻和大操大办;提倡晚婚节育,优生优育,反对早婚多育;提
倡男女平等,夫妻互敬,家庭和睦的新型家庭关系,反对破坏他人婚姻、家庭的不道
德行为。 各级妇联紧密结合《山东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 的宣传、
“五好”家庭活动、先进妇代会评选、“三八”红旗手评选等工作,严格评选条件,
凡搞陈规陋习的家庭不能评为“五好”家庭,封建迷信、婚丧旧俗现象严重的村,妇
代会不能评为先进妇代会,搞封建迷信的妇女不能评为“三八”红旗手。通过大张旗
鼓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破除有神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清除封建迷信,克服愚昧
落后的思想观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社会风气的好转。
开展爱国拥军教育。山东妇女素有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全省各级妇联长年坚持
组织和带领妇女开展爱国拥军活动,大力评树妇女拥军先进典型,褒扬她们的先进事
迹。 1986年6月,省妇联就1985年以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的情况向省委写了报告。自
1985年山东驻军开赴云南前线后,全省各级妇联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开展了“战
士在我心中”、“假如我是战士的母亲”、“我为战士做好事”等富有意义的活动。
省妇联分别在1985年“八一” 前夕、1986年春节前和1986年5月三次下发关于做好拥
军优属工作的通知,并转发了老根据地沂蒙山区姐妹的倡议,向全省广大妇女进行热
爱军人、理解军人、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教育。各级妇联积极行动起来,利用有线广
播、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向广大妇女广泛宣传解放军和优抚对象对革命事业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组织广大妇女收听收看英模报告、电视录像报告等,
在广大妇女中开展“十学、十比、十看”活动。1986年春节期间,省妇联与济南市妇
联联合召开前线军人妻子、未婚妻座谈会,省妇联主任杨衍银高度赞扬了前线将士的
崇高献身精神,表扬了军人妻子、未婚妻深刻理解军人形象、用爱来加固“中华长城”
的美德,35名前线军人妻子、未婚妻向全省军人妻子、未婚妻发了倡议。这次座谈会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针对前方战士恋爱婚姻方面存在的问题,青岛市市南区妇
联成立了“军人婚姻介绍所”,帮助前线军人牵线搭桥,缔结良缘。她们还对前线战
士的未婚妻进行走访,鼓励她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人生观和恋爱观,把爱情献给新
一代最可爱的人。许多军人妻子、未婚妻在给亲人的书信中表现出深明大义,十分感
人。为了让前方将士感受到山东妇女的关怀和热爱,各级妇联发动广大妇女开展给亲
人“写一封慰问信”、“寄一把家乡的小枣”、“一把粟子”、“一件礼品”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八一”建军节以来,全省妇女向广西、云南前线发出慰问
信14.5万多封, 赠送锦旗2600多面,军鞋6万多双,鞋垫50多万双,毛巾、枕巾、牙
膏、 香皂、背心、针线包、钢笔、日记本、书籍、收音机、土特产等190多万件,折
合人民币400多万元。 涌现出无数情操高尚的“红嫂”、“玉秀嫂”式的模范人物。
抗日战争年代,曾用自己的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红嫂--80多岁的明德英大娘,戴上
老花镜带领儿媳、孙女,为亲人缝做鞋垫,被人们誉为“赵趁妮式的好母亲”。嘉祥
县疃里乡土山村郑美亭,在百忙中和亲属一起做了8双军鞋、6双鞋垫,亲自送到“王
杰班”。沂蒙山区的妇女把沂河水、蒙山石、家乡土寄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
士的斗志。 青岛市150余名女工程技术人员给前线战士赠送了书籍,并在给战士的信
中表示,要在英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下的和平环境中,刻苦钻研,不断创出新的
科技成果,让亲人凯旋归来时,看到家乡的山水更加美丽。崂山县幼儿园的小朋友在
老师的指导下, 每人做了一只飞机、大炮模型,送给前线的解放军叔叔。1985年7月
31日,省妇联主任杨衍银与青岛市妇联慰问团一行到泰安即将开赴前线的某部队,杨
衍银代表省妇联向部队赠送了题有“您做戍边卫国的英雄,俺做建设家乡的模范”的
锦旗。青岛市妇联赠送了锦旗,以及录有市妇联主任、幼儿园小朋友、少先队员讲话
的磁带和五卡车慰问品。崂山县城阳镇个体户牛美玲和丈夫商量,拿出2000元钱买了
10斤海参、 800米毛巾布送给亲人,并在信上写到:“海参献给伤病员补养身体,毛
巾布给战士们挡风寒”。诸城县纺织厂1900名女职工,捐献了3700元钱,为部队购买
了3台双频道四喇叭收录机。各地基层妇联成立了义务拥军小组、“三八送温暖小组”、
“军人服务中心”、“义务帮工组”等,组织广大妇女走访慰问烈军属、参战军人家
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成立拥军小组12万多个,走访慰
问30多万户烈军属, 做好事160多万件。莱西县成立了2400个以妇代会为主的“拥军
小组”,帮助烈军属耕地5600亩。这个县的望城镇红旗村妇代会主任,“葡萄大王”
之妻李杰民, 1985年帮助本村3户烈军属发展成万元户,1986年又帮全村所有的军属
发展葡萄,指导技术,使他们尽快富起来。今年春节期间,惠民、德州、聊城、枣庄、
济宁等地,都成立“送温暖小组”,帮助军人家庭打扫卫生,买煤、购办年货等。军
属感受到政府的温暖,纷纷投书前线,支持亲人安心保国。全省妇女的拥军优属活动,
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士气,他们纷纷表示:不立功不回山东。许多前线战士,在
战壕里收到山东姐妹的信和慰问品,含泪给妇联组织和家乡人民以及新闻单位来函,
要求查找山东的“红嫂”、“玉秀嫂”,表示杀敌立功的决心。同时,这一活动的开
展也给广大妇女上了一堂生动、具体、深刻的理想、纪律和爱国主义教育课。
1991年7月,省妇联向全省122名荣获“模范军人家属”称号的军属发出慰问信,
代表全省妇女对他们无私支持亲人卫国戍边表示钦佩和感谢,并向他们致以亲切的慰
问。9月,省妇联与华龄出版社、中国老年杂志社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山东红嫂”、
“齐鲁女杰” 评选表彰活动的意见》,并于1992年3月,在省暨济南市各界妇女纪念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上,对评选出的57名“山东红嫂”和70名“齐鲁女杰”
进行了表彰,举行了“红嫂”、“女杰”事迹报告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
中顾委常委王首道、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省顾委主任梁步庭等为“山东红嫂”题
词。
1993年1月, 省妇联下发了《关于命名表彰“山东省新时期拥军女模范”先进个
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 文件,授予秦秀珍等100人“山东省新时期拥军女模范先进个
人”称号;授予蒙阴县妇联等111个单位“山东省新时期拥军女模范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