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对教育原则和方法的阐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4&rec=58&run=13

郑玄在经注中对儒家经典有关教育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精辟的阐发,充实和发展了
教育理论。

一、志与行
儒家一向提倡立志,郑玄在经注中予以强调。《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郑注:“乐谓志于道,不以贫贱为忧苦也。” (②引自《郑氏佚书
·论语注》。) 他强调守志的重要。《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郑注:“匹夫之守志,重于三军之死将者也。”②
儒家有重视实行的传统,并强调以“礼”作为行为规范。郑玄很重视“礼”的实
行,说:“礼也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 (④《三礼目录
·礼序》,引自《郑氏佚书》。) 认为只要做到“践而行之”,就可成为贤才,即:
“体之为圣,履之为贤。”④
郑玄自己就是“志于道”并付诸实行的典范。他立下了“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
整百家之不齐”的志向,不为高官厚禄所诱,屡拒征辟;不为艰难险阻所移,潜心治
学。他根据自己一生的体验,在《戒子书》中谆谆教导其子说:“其 求君子之道,
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

二、“心解”与“启发”
儒家把“思”作为重要的教育原则。郑玄在经注中阐述了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
用,认为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对内容深入理解;只有心中真正理解,才能牢固掌握。
《礼记·学记》:“开而弗达则思。”郑注:“思而得之则深。”又:“虽终其业,
其去之必速。”郑注:“学不心解,则亡之易。”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解”来源于教师的“启发”,教师的“启发”则以学
生的“心解”为目的。孔子教学就采用启发式,故能举一反三,郑玄对这一教学原则
进行了深入的阐发。《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郑注:“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
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
也。”(《郑氏佚书·论语注》。)郑玄对这一教学原则阐明了两点:一是启发必须在
学生已具备求知欲的前提下,即学生有“心解”的要求时才能进行,其作用在于扫除
学生认识上的障碍,使思维活动能深入进行;二是教师的讲授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
余地,只点明关键所在,使学生“思其类”,去自觉地和主动地完成整个认识过程。
他在注释《易·蒙》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时,再次援用了这一观点,
说:“弟子初问则告之以事义,不思其三隅相况以反解而筮者,此勤师而功寡,学者
之灾也。渎筮则不复告,欲令思而得之。”(引自《郑氏佚书·周易注一》。)这里进
而指明,“不复告”的目的在于留给学生“思而得之”的机会。

三、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郑玄认为,掌握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坚持循序渐进的
原则。《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郑注:“言先
易后难,以渐入。”又:“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郑注:“不陵节,谓不教长者、才
者以小,教幼者、钝者以大也。”他赞成《礼记·内则》中关于贵族子弟在不同年龄
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如:“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因材施教,儒家学者提出教者应知学者之“失”,郑玄对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深刻、具体的阐发。《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
也兼人,故退之。”郑注:“言冉有性谦退,子路务在胜尚人,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
(引自《郑氏佚书·论语注》。)《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
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郑注:“失于多谓才少者,失于寡谓才多者,失于易谓好问不识
者,失于止谓好思不问者。救其失者,多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郑玄在这里
提出的“救失”原则,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具体化了。在教学实践中,他对自己弟
子的个性和才能十分了解。他评价赵商说:“博学有秀才,能讲难而口吃,不能剧谈。”
(《太平御览》卷七百四十八。)评价国渊说:“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
器。”(《三国志·魏书·国渊传》注引《郑玄别传》。)所以能对弟子“多所鉴拔,
皆如其言”(④《后汉书·郑玄列传》。)。这也是他对弟子因材施教的结果。

四、“博稽”、“粗览”和“时睹”
郑玄在《戒子益恩书》中谈到自己平生读书求知时,指出:“博稽六艺,粗览传
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④所谓“博稽”,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经书上,求
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所谓“粗览”,就是在占时不多的前提下,多浏览一些传记之
类的参考书,扩大知识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所谓“时睹”,就是偶尔也阅读秘书
纬书,选择一些可靠资料,以为旁证博引之用。他通过这种三者结合的方法,理解经
书深奥的道理,获得了渊博的知识,并要求弟子们和自己的后代也采用这种方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