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郑玄弟子名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4&rec=21&run=13

《后汉书·郑玄列传》云:“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
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又云:“时年六十,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可见,
郑氏当时私门讲学,弟子众多,盛极一时。今将其见于《郑志》、《郑记》与史传所
载者,列之于下。
赵商,字子声,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人。曾以书诣郑氏论学曰:“夫学之
于人,犹土地之于山川也,珍宝于是乎出;犹树木之有枝叶也,根本于是乎庇也。”
(《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引。)郑玄称其人“博学有秀才,能讲难而口吃,不能剧谈”
(《太平御览》卷七百四十引。)。郑氏卒,作《郑先生碑文》(《唐会要》卷七十七。)。
今考《郑志》 载赵商问郑氏63条,《郑记》载赵商答诸问1条。当时,盖为郑氏最亲
密之弟子。
崔琰,字季 ,清河东武城(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北)人。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
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年二十九,结公孙方等就郑
玄受学。不久,徐州黄巾军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
诸生,崔琰、王经等挥泪而散。袁绍辟为骑都尉。曹操破袁绍,领冀州牧,辟为别驾
从事。操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迁中尉。魏国初建,拜尚书。为人清正公
直,多次上书谏争,后被罚为徒隶,竟赐死。事详《三国志·魏书》本传。
王经,字彦纬,冀州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人。为冀州名士。曾任江夏太守、
司隶校尉。甘露中为尚书,坐高贵乡公事诛。事迹见《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末。
《三齐略记》云:“郑司农常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黄巾起,乃避。遣生徒崔琰、王
经诸贤于此,挥泪而散。”(《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七引。)可证其早岁曾从郑玄受
业,与崔琰齐名。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人。师事郑玄。始未知名,玄称之
曰:“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注引
《郑玄别传》。) 渊笃学好古,曾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常讲学于山岩,士人多
推慕之,由此知名。返乡后,曹操辟为司空掾属,典屯田事。操征关中,以渊为居府
长史,统留事。后迁魏郡太守,又迁太仆。事见《三国志·魏书》本传。
任嘏,字昭先,乐安博昌(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人。幼有“神童”之称。与国渊
并以童幼从郑氏学,郑玄“称渊为国器,嘏有道德”(《后汉书·郑玄列传》。)。曹
操举为临侯庶子、相国东曹属、尚书郎。魏文帝时,为黄门侍郎,累迁东郡、赵郡、
河东太守,所在化行,有遗风余教。为人淳粹恺悌,虚己若不足,恭敬如有畏。著书
三十八篇,凡四万余言。王昶《戒子书》云:“乐安任昭先,淳粹履道,内敏外恕,
推逊恭让,处不避 ,怯而义勇,在朝忘身。吾友之善之,愿儿子遵之。” (《三国
志·魏书·王昶传》。)事迹详《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裴松之注引《任嘏别传》。
张逸,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年十三,为县小吏。郑玄与之同县,见而
谓之曰:“尔有赞道之质,玉虽美,须雕琢而成器,能为书生以成尔志否? ”对曰:
“愿之。”乃遂拔于其辈,妻以女弟(《太平御览》卷五百四十一引《郑玄别传》。)。
为常山相掾,刘虞被杀,与常山相孙瑾、掾张瓒就刘虞,骂公孙瓒,被杀。今考《郑
志》载张逸问郑氏53条,《郑记》张逸答诸人问7条。
田琼,事迹不详。据《通典·礼·凶》引其《异姓为后议》,称博士田琼。其为
博士,盖在汉魏之际。据《旧唐书·经籍志》载,田琼与韩益共正《尚书释问》4卷。
今考《郑志》载田琼问郑氏4条,《郑记》载田琼答诸人问14条。
刘琰,字威硕,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刘备在豫州时,辟为从事,以其宗姓,
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常为宾客。备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
乡侯,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后坐下狱,弃市。事迹详《三国志·蜀书
·刘琰传》。
刘德,事迹不详。注《汉书》者有刘德。颜师古《汉书叙例》云:“刘德,北海
人。”将其列于服虔、应劭之后,邓展、文颖之前,当为汉末魏初人。《郑记》载刘
德问田琼者,今存6条。
冷刚,事迹不详。《郑志》载冷刚问郑氏者,今存2条。
孙皓(一作颢),字季明,为郡功曹。事迹不详。《郑志》载孙皓问郑氏者,今存
4条。
炅模,事迹不详。《郑志》载炅模问郑氏者,今存2条。
王瓒(一作赞),事迹不详。《郑志》载王瓒问郑氏者,今存2条。《郑记》1条。
王权,事迹不详。《郑记》载王权问焦乔答1条。
崇精,事迹不详。《郑记》载崇精问焦氏答者,今存3条。
崇翱,事迹不详。《郑记》载崇翱问氾阁答者,今存1条。
焦乔,事迹不详。《郑记》载焦氏问张逸者3条,焦氏答崇精者3条,焦乔答王权
1条,实即一人。
陈铄,事迹不详。《郑记》载陈铄问氾阁者1条,陈铄问赵商者1条。
陈铿,事迹不详。《郑记》载陈铿问田琼者2条。
桓翱,事迹不详。《郑记》载桓翱问氾阁者1条。
氾阁,事迹不详。《郑记》载氾阁答陈铄、任厥、崇翱、桓翱各1条。
鲍遗,事迹不详。《郑记》载鲍遗问张逸答1条。
任厥,事迹不详。《郑记》载任厥问氾阁答1条。
公孙方,事迹不详。曾与崔琰等人同就郑玄受学,见《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宋均,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诗纬》十八卷,魏博士宋均注。”可
知宋均曾为魏博士。刘知几《孝经议》引宋均《诗纬序》云:“我先师北海郑司农。”
可知均为郑玄弟子。 《隋书·经籍志》 著录均之著作尚有: 《礼记默房注》2卷、
《乐纬注》3卷、《春秋纬注》30卷、《孝经勾命决注》6卷、《孝经授神契注》7卷、
《孝经杂纬注》10卷、《论语谶注》8卷。《旧唐书·经籍志》又著录:《易纬注》9
卷、《诗纬注》3卷、又10卷、《礼纬注》3卷、《乐纬注》3卷、《春秋纬注》3 8卷、
《论语纬注》10卷、《六经纬注》(六,当作“孝”)5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除与《旧唐书·经籍志》 相同外,又增《孝经纬注》5卷。可知,宋均遍注纬书,他
在纬书注释方面成就显著。
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人。曾为博士。据《隋书·经籍志》,
曾仕为“安南太守”(安南,当为“南安”) 。著有《释名》一书,8卷,28篇。体例
仿《尔雅》,而专用音训,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
异同,为汉语语源学的重要著作。《三国志·吴书·程秉传》云:“逮事郑玄,后避
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又《蜀书·许慈传》云:“〔慈〕师事刘
熙,善郑氏学。”据此二传可知,刘熙乃郑玄弟子。《隋书·经籍志》还著录刘熙有
《孟子注》10卷,《谥法注》3卷。
韩益,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春秋三传论》十卷,魏大长秋韩益撰。”
当即其人。《旧唐书·经籍志》:“《尚书释问》四卷,王粲问,田琼、韩益正,郑
玄注。 ” 据《隋书·经籍志》载:“梁有《尚书问》四卷,王粲撰。”当是王粲作
《尚书问》以诘难郑玄注《尚书》,田琼、韩益共匡正其谬,作《尚书释问》以答之。
韩益与田琼共答王粲之攻驳以申郑义,当为郑玄之弟子。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西南)人。师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
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著《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
余言。仕吴,拜太子太傅。病卒官。事详《三国志·吴书》本传。
孙乾,字公,北海(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人。刘备领徐州时,经郑玄推荐,辟
为从事。郑氏必知其才智可用而后荐之,当为郑门弟子。曾奉刘备之命结袁绍。刘备
将适荆州,孙乾与糜竹俱使刘表,皆如意指。刘备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
事详《三国志·蜀书》本传。
郗虑,字鸿豫,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人。少受学于郑玄。综达经学,
又明《司马法》。东汉末任光禄卿,迁御史大夫。见《后汉书·孔融列传》注引《续
汉书》及《江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