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民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4&rec=113&run=13

郑玄民祭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不同人群,祭祀时间、形式、目的也不同。
最常见的是普通百姓的祀祭。这种祀祭,纯属自发,具有明显的民俗特征。参与
者多为当地中老年妇女,她们视视玄为神,故祀祭带有迷信色彩。其祀祭形式随便,
或在郑公祠院内,或在自己家中,摆上一些果品点心,点上几柱信香,按自己的心愿
叨念数句。一年四季早晚皆可。这种祀祭目前仍见。
在淄川黉山有郑公庙,元、明、清时期,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九月九日是庙会,
又称黉山香火。当地百姓于此日拜祭郑玄。当地遇水旱蝗灾,民常往郑公庙祀郑公,
求保。
还有一种是丰年祭。每逢丰收年月,就有人倡议祭祀郑司公 (当地人对郑玄的尊
称) ,参与者多为商贾、店铺、医门、乡绅,人数不定。仪式较为隆重,他们抬着装
满祭品的“食盒,走进祠殿,整齐地在郑公像前两侧排列,主祭人从襄祭人手中接过
祭品,恭敬地置于祭案上。供碗置荤素两种,水果放干鲜两样,还有猪头、整鸡、整
鱼供奉于中间。祭案上插放青竹、翠柏、鲜花、纸花、蜡花等。接着,主祭人点燃蜡
烛、信香,举杯奠酒。然后,领大家肃揖跪拜,焚化冥币纸钱。这种祭祀的时间,常
选在三月、九月进行。
还有一种儒家学者的祭祀。清代乾嘉时期,汉学家对郑玄非常尊崇。他们经过考
证,弄清了郑玄的生日为汉顺帝永建二年七月五日,故于此日举行祭祀。见于记载者,
有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胡培、胡承珙发起,郝懿行、朱 、洪饴孙、马瑞辰等
十人参加,祀于万柳堂。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复祀,参加者有蒋廷思、陈用光、钱
仪吉、陈奂等十余人。胡培为之撰《汉北海郑公生日祀于万柳堂记》。时虞山赵次
侯亦生于七月五日,生日与郑玄同,遂于此日不为己寿,而为先师郑玄寿,张星鉴撰
《汉北海郑君生日祀于虞山赵氏书斋记》。这种祭祀,参加者为学界同志挚友;地点
在书斋之中;时间在郑玄生日七月五日这天;形式为书郑玄神位,整肃衣冠跪拜;目
的在于表达对郑玄的敬慕之情。
还有书院、私塾的“文拜”,也属民间的私祭。如阮元在任浙江巡抚时,于西湖
立许,郑祠堂,在郑玄生日这天组织儒者拜祭。最有序者为私塾的拜祭。郑公乡及周
围数十里的私塾,每年开学之时,先生必带弟子到郑公祠叩拜,谓之“拜圣贤”。另
在每年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先生率弟子参拜郑玄。在废私塾兴学校后,此“规矩”
还保持了若干年,只是改跪拜为鞠躬了。
还有家族祀祭。一是郑玄后裔逢年过节或七月五日这天,各家各户,在自家院中
央,摆上临时祭案,供上祭品,焚香烧纸,合家叩头礼拜。一是家族祀祭的既定形式,
曰“祭像”,亦称“朝影”。每到除夕之夜,奉藏郑玄像者将画像悬挂在堂屋正间,
正面中央,供上祭品,由郑氏家族每户男姓成人礼拜。家族祀祭,至今在高密市双羊
镇后店村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