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劳动竞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3&rec=98&run=13

全省工会开展的劳动竞赛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形式和特点。
解放初期,全省各级厂矿以支援解放军南下和庆祝新中国成立等为内容,广泛开
展劳动竞赛,鼓舞了广大工人的劳动热情。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济南机车工厂的全体
职工响应工会号召,在完成大修机车计划的同时,组织1000多名职工参加业余抢修队,
每天加班五六个小时,修理报废机车,为南下作战部队提供运输工具。青岛四方机车
厂采用加班加点突击完成任务的做法,修复机车,支援前线。这一时期工矿企业的劳
动竞赛成效显著,但其主要特点是延长劳动和工作时间,硬拼体力。
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劳动竞赛开始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化,主要开
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1951年,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
间值车女工郝建秀创造的“郝建秀工作法”,在纺织系统推广后,全省各业掀起了学
习技术、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劳动竞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后,全省
纺织系统又总结推广了“五一织布法”和“保全工作法”,进一步推进了全省以提高
工效和工人技术操作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济南市机器制造业推广“高速切削
法”,工效普遍提高了2至7倍。全省矿山、铁路、建筑、轻工等系统也都总结和创造
了许多新的工作法,对于提高工效和工人操作技术水平,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
展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全国总工会根据鞍钢职工开展技术革新的经验,号召各地开展以技术革
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这一时期,济南车辆段工人郝仲年和工长张振东、工程师
濮益舟共同创造了自动焊轮机, 比以前提高工效5倍;陶庄煤矿技术员王福友改进掏
槽机, 使半煤半岩掘进效率提高1倍以上;青岛纺织管理局工程师黄建章创造了纬经
车上混合清纱器, 使布机断头率减少50%左右。此外,全省其他各业工人试制成功了
锅驼机、 煤气机、鱼鳞胶、防风火柴等200多种工业加工、农用、医用、生活等新产
品,不仅提高了工效,同时大大改善了职工劳动条件。
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各级工会组织响应全国总工会和山东省工会联合会号召,
动员全省职工掀起了以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促进了
全省工业生产。到1956年底,全省工业生产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
各项主要指标。
从1958年至1963年,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严重“左”的错误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
国民经济发展遇到暂时困难。这时,山东各级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中共山东省委号
召,发动全省职工大力开展了“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铁路、矿山、机械、
冶金、纺织、轻工、建筑、商业等系统普遍掀起了你追我赶的竞赛热潮。这一竞赛,
对于动员全省职工共同努力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渡过经济困难起了重要作用。
1963年至1965年,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全省职工广泛开展了以争当“五好职工”
和创建“五好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和“工业学大庆”运动。“五好竞赛”与
“工业学大庆”运动相结合,使全省工业生产迅速回升。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10年“文化大革命” 期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瘫痪,
停止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重新恢复,
同时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掀起了
新的高潮。
1979年,山东省总工会认真总结了山东铝厂等单位开展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的“小指标百分赛”的经验。这种竞赛把企业生产计划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机台,
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担子众人挑”的局面。该经验在全省推广后,工矿企
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985年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各级工会针对劳动竞赛出
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竞赛位置,做到:劳动竞赛与经营承包相结合,与企业经
营管理上等级相结合,与企业生产技术创新、创优、创先相结合。劳动竞赛的领域由
单一生产过程扩展为多层次、多类型,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1986年,
省总工会总结推广了胜利油田油建一部在孤东会战中创造的把下达生产任务与部署竞
赛方案,承包指标和竞赛条件,生产奖励和竞赛奖励,行政总结和工会表彰等方面工
作融为一体的劳动竞赛经验。在全省推广后,全省各行业普遍从本行业特点出发,在
同工种、同类型企业之间分别开展了以安全、优质、低耗、高效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
式的劳动竞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工业生产。
1990年3月, 山东省政府与省总工会第二次联席会议确定:在全省开展“七赛、
七比、 创七杯”劳动竞赛活动,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1
991年, 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全省各级工
会组织大力开展了以提高质量、扩大品种和增加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收到明
显的效果。 据1993年底统计,全省有18994个基层工会开展了这一竞赛活动,“双增
双节”效益达46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