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职工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3&rec=5&run=13

山东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是与山东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一体的。其来源为
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主要就职于外国资本企业、官僚资本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和新
民主主义企业。 其队伍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山东近代工业产生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是山东工人阶级的孕育阶段,当时有产业工人5600多名。
从甲午战争爆发后到1910年辛亥革命前,是山东工人阶级的形成阶段,当时产业工人
发展到约3万多名, 加上数倍于这一数字的城市建筑工人、人力车夫、清洁工人和手
工业工人等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工人阶级。
山东工人阶级队伍形成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55年间,先后经历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从1911年辛亥革命至1919年五四运动
爆发前,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截至五四运动前夕,全
省职工发展到60万名,其中产业工人约10万多名。从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
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截至1949年底,全省职工发展到135.5万名(其中公有制
职工45.2万名,非公有制职工90.3万名),比1919年五四运动前增加75.5万名,增长
1.26倍。
从新中国建立至1955年,我国经历了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后,从1956年至
1976年又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期间,由
于党内受“左”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职工队伍大起大落,非公有制职工大量减少。到1975年末,全省职工发展到359.6万
名,比1949年末增加224.1万名,增长1.65倍;其中公有制职工增加312.7万名,增长6
.92倍;非公有制职工减少88.6万名,减少52.12倍。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国民经济步入健康发展轨道,职工队伍稳定增长。截至1993年底,全省职工
发展到1156.9万名,比1949年增加1021.4万名,增长7.54倍;其中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职工分别增加787.7万名和233.7万名,分别增长17.43倍和2.5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