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主要工作与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3&rec=29&run=13

一、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向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扫荡”和经济封锁,
造成根据地的经济困难。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大生产运动大会,毛泽
东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创造
了好的经验。1941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号召学习陕甘宁边区经验,在抗日根据地军民中
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
为响应中共中央号召,1942年中共山东分局发出了“发展农业、手工业,开展贸
易,稳定金融,厉行节约,建设自给自足经济”的指示。此后,山东省职工抗日联合
总会发出指示,号召各级工会“积极动员工人参加生产,力求自给自足,粉碎敌人经
济封锁”。此后,山东抗日根据地各军工厂和各地工会积极发动职工投入了大生产运
动。中共山东分局规定的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方针是: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手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为辅,实行劳动互助、集体与个人相结合,兵、民共同生产。山
东各地工会组织和兵工厂积极执行这一方针,带领根据地的职工群众和军工企业职工
积极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各地工会组织结合根据地的实际,在当地党委和民主政府
的统一领导下,在农村职工中推广换工互助和合作社生产,形成了热火朝天的劳动互
助运动。 出现了滨海区“遍地纺车响,处处打油声”,沂蒙三个月生产土布1.2万尺
等振奋人心的好局面。
开展大生产运动, 促进了军工生产和根据地的农副业、手工业生产。据统计,1
944年1月至1945年8月间,全省兵工厂发展到25个,有职工5000多名;生产长短枪2万
支, 造子弹90多万发、掷弹筒270门、各类炮弹1.5万多发、手榴弹51万多枚。截至1
945年12月,根据地的纺织、运输、铁木加工、印染、榨油等公私营工厂发展到100多
个,有职工1.8万余名;拥有纺车工106万余辆,织机2.1万架,织布207万余匹。

二、学赵占魁创英模运动
1942年9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文章。此后,
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向边区各级工会, 发出了《关于开展学习赵占魁运动的通知》 。
1943年4月, 山东根据地各级工会开始发动职工群众,学习赵占魁,大力开展生产竞
赛和创英模运动。
在学习赵占魁创英模运动中,各地职工会和各公营工厂纷纷制定计划措施和争创
目标。为了将群众性的学习赵占魁创英模活动引向深入,山东省职工抗日联合总会向
各级工会和各公私营企业工人提出具体要求。
开展学习赵占魁创英模运动,为根据地工人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胶
东地区发动职工,群策群力自制钢板,自制铅笔,解决了根据地印刷的困难。鲁南军
工后勤厂大胆革新,染布用土碱代洋碱,节省了原料开支。胶东军区兵工厂大胆尝试,
制出了合格硫酸和高效甘油炸药。 鲁中自制颜料成功,一季冬衣可节省资金200万元
(北海币),自制西药数十种,解决了抗日根据地的部分医药困难。
开展“学习赵占魁”创英模运动中,各地涌现出一批劳动英雄和模范。胶东军工
劳动英雄于得水、丁振芳,积极钻研技术,研究成功了“九二追击炮”和“开花”、
“穿甲”弹。劳动英雄刘卉卿和李士英,带领职工研制成功了“手提式机枪”和“双
筒可换式机枪”。鲁中军区劳动英雄曹日岚,连续发明和创造了五部军工生产大机器,
并带领工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将缴获的日本山炮改造成了具有较大威力的大炮。
滨海军工某厂工会主任、 劳动英雄侯君阁,以新的态度对待劳动,工效提高20%,质
量合格率几乎达100%。胶东的王旭九、秦有斋,鲁中的董直夫,在根据地的化学工业
生产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经多次试验,生产出合格硫酸、焦油和医药等急需产品,
为军需和民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巩固学习赵占魁运动的成果, 将创英模运动引向深入, 各地职工会还开展了
“评、 选、树、奖”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43年5月至1946
年1月, 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工会召开地区劳模表彰会12次,表彰劳动英雄39名,各类
劳动模范562名。

三、“双减一增”运动
1940年2月,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减租减息
减税与改良工人生活,给民众以经济上的援助,才能发动民众抗日的积极性”。根据
中央的指示, 1941年1月,山东省参议会发出《山东省减租减息条例》,规定了“五
一”分成的租例。此后,山东各地开始了“双减一增”的运动 (即减租、减息,增加
工资,又称“五一减租”)。
1942年3月下旬, 刘少奇到山东检查“双减一增”工作后,指出了山东群众发动
不广泛、工作不彻底的问题,并亲自在滨海区抓试点工作。5月4日,中共山东分局作
出了《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当月,山东省总工会发
出指示,要求各级工会动员全体工人发挥其先锋骨干作用,积极参加这项工作,彻底
实现减租减息改善雇工生活,团结广大农村工人,开展全面的职工运动。此后,山东
广大农村以改善雇工生活、减轻农民负担为中心内容的“双减一增”运动蓬勃开展起
来。
刘少奇在山东检查“双减一增”运动期间,在山东分局驻地附近滨海区赣榆县吴
山区大树村亲自抓试点。他首先在贫雇农中做工作,向大家宣传安源工人团结起来进
行斗争的事迹,启发鼓舞群众斗争士气;并以农村雇农为中心,建立了职工会。端午
节,全村70多名雇工同地主展开了面对面的说理斗争。在职工会的领导下,斗争取得
胜利,每人增加工资粮450斤、布12尺,并减少了租息。
吴山区的经验鼓舞启发了其他地区。在中共山东分局的领导下,广大雇工、贫苦
农民,以职工会或“农救会”等形式,积极投入“双减一增”运动。各地党和工会组
织,因势利导发动群众,按照党的政策,对顽固分子进行斗争,对开明人士鼓励支持,
有力地推动了运动的发展。1942年至1943年上半年,鲁中区、滨海区大部完成了“双
减一增”任务。1943年,胶东区、渤海区、鲁南区也开展了这一运动。整个山东抗日
根据地,参加运动的农村人口达半数以上。
在开展“双减一增”运动中,有的地区冷冷清清,群众没有发动起来。针对这一
问题, 1943年7月,中共山东分局发出了“关于四三年群众工作的补充指示”,作出
了“减租要交租”、“租期要兑现”、“减租要合理”,“增工资同时也要遵守劳动
纪律,以及对失雇农村工人给予妥善安置处理”等指示,使“双减一增”运动沿着正
确的方向发展。 山东各地的租息普遍比战前减低了25%,利息减为一分半,广大农村
雇工的工资也由货币改为实物, 并按省战工会的标准增加了工资。男工工资年最低4
00斤到450斤粮食,童工工资最低100斤粮食,比运动前增加了13.3%到13%,女工工资
最低200斤,比运动前增加了21.7%。
在“双减一增”运动开展的基础上,各地农村职工掀起了参军、参战的热潮,出
现了“村建游击组,区建区中队,披红戴花到部队”的踊跃参军参战的场面,使山东
抗日武装大大发展。 1944年初,全省抗日武装仅9万人,年底,发展到15万人,占八
路军、新四军总数的1/4强;山东民兵超过35万人,占全国民兵总数的1/5;民兵自卫
团发展到150余万人。

四、锄奸反特斗争
1940年5月4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
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中,提出了中共在敌占区包括工运在内的工作方针:“隐蔽
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此后,中共山东分局即以城市工作部为主,
加强了对沦陷区工人运动的领导,开展了锄奸反特斗争。
在敌占区开展锄奸反特斗争中,各地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恢复建立了包括各中
心城市、重点矿区和重要铁路干线等工人集中区的工作委员会,并从工人中培养发展
积极分子入党, 建立秘密工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敌斗争。1941年2
月、 4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共中央社会部《对山东锄奸工作与党内奸细斗争的意
见》,两次作出关于锄奸工作的指示和决定,进一步加强对锄奸反特工作的领导,并
纠正了在锄奸反特工作中乱捕乱杀的问题。
在领导锄奸反特斗争中,各地党委从1940年开始,从工人出身和熟悉城市、工矿
区情况的干部、战士中选拔了一部分精干力量,组成武工队,深入敌占城区、工矿区
和铁路线,开展宣传抗日、镇压汉奸特务的工作。截至1944年,派出的武工队48支。
这些武工队, 短小精悍,神出鬼没,创出了不少锄奸反特的动人事迹。1940年4月,
淄博矿区工会武工队长张德华,带领两名队员化装成下井矿工,分别击毙和俘虏了鲁
大公司淄川炭矿恶贯满盈的汉奸亓如宾和滕维信。1942年冬,新泰汉奸、伪特务队长
魏西山在高平伏击战中被八路军打伤逃到华丰矿。该矿地下党组织伪造了一封魏西山
多次给八路军提供情报的信转给日本特务头子水野,借敌之手处决了魏西山。华丰矿
日本护矿班长顾广富, 经常打骂欺压矿工。1943年秋,7名矿工武工队员在华丰矿地
下党支部协助下,深夜将其抓到灵山脚下枪决。

五、反奸、诉苦、清算运动
1946年6月, 中共华东局发出《关于放手发动新解放区群众的工作指示》,要求
各地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开展反奸、诉苦和清算运动。山东各级职工组织在各地党
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发动职工群众参加这一运动。
在各地党委的领导下,分赴各地参加反奸、诉苦、清算运动的工会干部同各级领
导干部一道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进行思想发动。各地从惩办罪大恶极的
汉奸入手,清算奸伪迫害凌辱群众和地主剥削农民的罪行,使这一运动不长时间内形
成高潮。 滨海地区两个月内,有80%的村庄进行了反奸诉苦、清匪反霸,同汉奸、恶
霸面对面地开展了清算斗争。 据不完全统计,仅渤海、胶东、鲁南、滨海4个战略区
的部分地区自1946年1月至5月间, 没收、清算汉奸、恶霸的土地约350万亩。新解放
区的烟台、威海、淄博等城市的工矿企业也开展了这一斗争。淄博矿区在1月至5月的
反奸诉苦斗争中,先后斗争了20多名罪大恶极的汉奸、包工柜头和反动资本家。
在反奸、诉苦、清算运动中,有的地区和城市出现了“左”的偏差。1946年2月,
威海曾组织农民进城“分果实” ,许多工人参加,很快分光了200多家商号,严重破
坏了私营工商业。烟台曾提出“砍倒大树有柴烧”,向资本家和业主“清算”。许多
工商业户成立“斗争队” “清算委员会”,拆分机器、平摊资财,有300多家工商业
户破产。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后,中共华
东局召开会议,这些“左”的偏差得到纠正。

六、救济失业工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了山东一些城市。从1945年8月至1949年8
月山东全境解放期间,山东省总工会和各级职工组织协助各地党组织和政府,对新解
放区的城市失业工人开展了救济,并组织发动职工开展了生产自救活动。
山东省总工会和各地党组织及政府, 对救济失业工人十分重视。1945年8月,淄
博第一次解放。10月20日,山东省总工会发出《为支援淄博十万工人的斗争给各级工
会的紧急号召》,要求全省工人“发扬工人的阶级友爱、互助的精神,救济淄博十万
工人”。1945年9月12日,淄博民主政府和淄博特区职工总会共发放救济款30万元(北
海币) 、粮87万斤、面粉1000袋。1946年2月,淄博第二次解放,又发放了123万斤粮
食、120万元救济款;春节期间,淄博特区职工总会收到全省各地各界人士捐助100余
万元(北海币) 、粮13.8万斤及大批衣服布匹,全部发给了工人。1948年6月,青岛解
放后, 市职工联合会筹委会派出干部督促公营粮油公司平价售给职工粮食288万斤,
协同政府拨出粮食5万余斤,救济款85万元,救济了19万名失业工人。1946年1月枣庄
大部解放后,上半年枣庄市政府先后拨款30万元(北海币)、粮40万斤救济工人,并对
被王继美匪军残害的工人家属给予特别抚恤。1945年10月,新汶矿区解放。不久,新
汶煤矿总公司成立。公司对工人进行普遍救济,每人一次性发给20斤粮食,提高了一
倍工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6年5月,全省各解放区共发放救济款、无息贷款35
16万元(北海币) ,救济粮702万余斤。至6月,全省解放区先后安置了245万返乡难民
和劳工。
各级工会组织还想方设法协助政府和从根本上解决失业工人的生计问题。淄博矿
区第二次解放后, 工会立即对失业工人进行登记。 各矿还成立了“工人招待所”、
“工人就业生产推进社”,把失业工人组织起来,经过短期学习后,根据个人志愿和
专长,分批介绍到各矿井工作。另外,工会还采取各种形式,组织职工生产自救或以
工代赈。1946年2月,在政府扶持下,淄川洪山矿区新开小井150个,由工人民主管理,
5000多工人复工, 日产煤750吨,使万余名矿工及其家属生活有了着落。枣庄解放前
夕,绝大部分矿井已遭到王继美匪军的严重破坏,工人全部失业。为解决矿工生活问
题,党政工共同领导工人开展生产救灾工作。政府发放货款帮助工人成立了生产自救
组织,先后建立贸易、农业、烧炭、木工、红炉等43个生产单位,并把以前被敌弃置
的小窑让工人开采,解决了5000多工人及家属的生计问题。济南、青岛解放后,各级
工会建立职工消费合作社、采取“以工代赈”等办法,有效地帮助失业工人解决实际
生活困难,充分调动广大职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