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主要工作与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3&rec=24&run=13

一、建立基层工会发展职工组织
五战区工会建立后,对抗日根据地的工会组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徐州期间,短时间内在津浦、胶济铁路,陇海铁路徐州段,烈山、贾旺、砀山、
枣庄、淄博矿区建立了13个分会,共发展工会会员两万多名。
淄博重建后,以胶济铁路和淄博矿区为活动范围,先后建立了淄博矿区职工抗日
联合会(简称淄博矿工会)和胶济铁路职工抗日联合会(简称胶济路工会),并以这两个
联合会为依托,大力发展基层工会组织。淄博矿区工会在方圆数十里矿区内,建立了
13个基层分会,发展会员5000多人。胶济铁路当时处于敌人统治下,不能公开建立工
会组织,胶济路工会以发展通讯员的方式,在沿线各站、段设通讯组,秘密发展通讯
员300余人。 这些秘密通讯员专事搜集敌人军事情报,掩护八路军破坏铁路,发挥了
重要作用。
南迁沂蒙后,工会工作由城市转向农村。在新形势下,五战区工会学习陕甘宁、
晋冀豫等根据地的经验,先行试点,摸索经验,指导全盘。他们将农村与“工”字有
关的木工、瓦工、手工业工人组织起来,以村为单位,建立工会小组。此后,又把雇
工和小学教师组织起来。经过一个多月的组织发动,试点区之一的沂水县四区发展工
会会员200多名,并于1939年1月,以五战区工会名义召开职工大会,成立了山东抗日
根据地的第一个农村工会沂水县四区工会委员会。 4月,另一试点区九区也建立了工
会联合会。 5月,沂水、蒙阴两县成立了县工会。不久,沂蒙山区的八九个县从村镇
到区乡,普遍建立了各级工会组织。

二、组织职工武装开展武装抗日
五战区工会在徐州成立后, 为抵抗日寇,保卫徐州,在各分会会员中组建了有1
000多支枪的工人武装队伍, 配合我军对敌作战。台儿庄战役爆发后,铁道工人组织
武装,破坏了徐州南北的津浦路和陇海路徐州以东的路轨;枣庄、临城、贾旺等地的
煤矿工人组织爆破队炸坏台潍公路,阻止了敌人的增援。
五战区工会淄博重建后,在新成立的淄博矿工会,组建了有十余人的矿区工会武
装部,具体领导淄博矿区职工武装斗争。胶济路工会成立了有30多人的张博铁道大队,
开展铁路职工武装斗争。此后,职工抗日武装整编为八路军主力部队,矿区工会武装
部和张博铁道大队成为淄博主要职工武装组织, 两支武装各发展到100多人,在武装
抗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扩大工会影响
五战区工会成立后,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创办职工刊物。
从1939年4月19日开始,五战区工会就在中共山东分局(1938年12月,中共中央根据抗
战形势变化,决定将苏鲁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山东分局。) 机关报《大众日报》第四
版开辟《抗战职工》专栏,专门报道各地工运动态、经验介绍、工会基本知识讲座、
职工英模事迹等,对动员职工参加抗战起了积极号召作用。其次,每逢重大节日,工
会都在报纸上发专刊,宣传工会活动,报道职工抗战事迹。193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
五战区工会在中共山东分局驻地组织部队、机关干部和附近职工数千人参加纪念大会。
会上,山东纵队政委黎玉作报告,工人、部队代表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同时以五战
区工会名义发表了《“五一”告职工书》。会后,《大众日报》作了大量报道,扩大
了工会的影响。此外,五战区工会还在根据地的兵工厂开办了工人业校、俱乐部、救
亡室,县、区职工会也都办起了工人识字班,把职工政治教育与识字活动结合起来,
使参加学习的工人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提高政治觉悟,同时扩大了工会的影响。

四、协助民主政府创办小型工业
随着山东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发展工农业生产、克服战时物资困难,成为建设
巩固根据地的重要任务。为此,五战区工会及其所属组织,都把协助民主政府办好县
办小型工业列入议事日程。有的直接由工会出面,组织失业工人开办小工厂、小煤矿,
有的协助民主政府和部队创办织布、制鞋、榨油等民用工业和修械、弹药、被服等军
事工业。截至1940年8月统计,山东根据地建立织布厂4处,织机工厂2处,制鞋工厂3
处,开办煤矿10余处,并在根据地内首次推行了新型的合作社制度。清河成立木业、
席业合作社,胶东成立渔业、花边、发网合作社,湖西成立产销合作社等,对发展根
据地工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据当时《大众日报》报道:湖西区创办了织布工厂10
余处,内有铁机工厂3处;清河地区成立了能制做全区抗日军服的裁缝工厂1所,织布
工厂7所; 胶东区成立了织布厂、鞋业合作社和渔业合作社等多处。另外,鲁中、胶
东印刷厂,胶东、清河印钞工厂等都初具规模,保证了《大众日报》、胶东《大众报》
和山东根据地流通货币(北海币)的印刷任务。

五、选拔工人干部开创全省工会工作
1939年初,解放军在巩固沂蒙战略中心区的同时,逐步开辟了胶东、清河、鲁南、
滨海等战略区。为加强这些地区的群众工作,中共山东分局要求五战区工会把各地工
会工作开展起来。为此,五战区工会专门举办了工会干部训练班,首期学员30余人经
培训后,从中选拔了20多人分别派往胶东、鲁南、滨海、清河、湖西、泰山区和沦陷
区,从事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首批干部派出后,为培养各地区工运骨干,五战区工
会又从各地已建立的区、县职工会中抽调部分专职工会干部,连续举办了两期训练班,
共培训70余人, 连同原已培训的干部,山东根据地已有100多名专职工会干部。派往
各地的工会干部,在当地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以沂蒙中心区为样板,迅速打开了工会
工作的新局面。据1940年中央职工部李颉伯的报告中记载:1939年夏,山东根据地仅
胶东、鲁中、淄博三地已建立8个县工会,48个区工会,发展工会会员5.4万名。

六、开展统战工作促进全省工运统一
五战区工会南迁沂蒙不久,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也从鲁北进驻鲁中山区。五战区工
会在徐州时的国民党常委刘凤来、张执栋等人也随同而来。这时,刘凤来已任国民党
山东省总工会负责人,张执栋为国民党山东铁道总队驻鲁南办事处主任。为争取他们
抗战,促进全省工人运动的统一,五战区工会仍承认两人为常委,一些会议请两人参
加,向其介绍根据地工运情况,消除其不必要的疑虑;共产党员也以五战区工会名义
去对方驻地,开展工运活动,化解抗日阵营中两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矛盾。
1939年,国民党五中全会后,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开始执行“限共”、“溶共”、
“反共”政策,企图以国民党山东省总工会取代五战区工会,同共产党争夺工运领导
权。五战区工会借此机会与各地工运领导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团结争取各方力量,有
理、有力、有节地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分裂工人运动的阴谋。
1939年6月, 日军第一次对沂蒙山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时,沈鸿烈损失惨重,
以刘凤来为首的国民党山东省总工会土崩瓦解,后来刘凤来投降日伪成为汉奸。中共
山东地方组织领导的五战区工会则按原定方针,指导各地工作,取得稳步发展。五战
区工会逐步发展成为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下的山东工运领导机构--山东省职工抗日
联合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