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学科学用科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2&rec=43&run=13

一、实用技术培训
实用技术培训就是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农村青年
进行技术培训。1986年,团中央、农牧渔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
农村青年中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个文件精神,
团省委结合全省实际, 于同年3月份下发了《关于大力开展农村青年
实用技术培训达标竞赛活动的意见》,具体制定了1986年培训面达80
%、 1987年普训一遍、1988年在普及的基础上重点抓提高的3年培训
计划,并提出了实用技术达标的三个条件:一是人才效益指标,二是
经济效益指标,三是社会效益指标。围绕这个培训目标,各级团组织
采取了多渠道、 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方法,其主要形式有:(1)
建立培训基地, 培训骨干;(2)建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发挥青年
能工巧匠的传帮带作用;(3)组织青年科技人员,成立“培训团”、
“讲师团” ,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4)利用暑期
对应届高、初中毕业生进行离校前的培训,并在回乡度假的大中专院
校学生中开展“知识还家” 活动。1986年全省共培训农村青年400多
万名。 1986年 12月,团省委对在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达标活动中
成绩突出的两个地市和14个县团委进行了表彰。 1987年3月,团省委
办公室转发了团省委工农青年部《关于1986年全省农村青年技术培训
情况和今年开展“农村青年十大致富技术推广活动”的报告》,要求
各级团组织按培训内容以农作物种植、林果栽培、水产养殖、蔬菜栽
培、禽畜饲养、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编织刺绣、机电维修使用
和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即“十大致富技术”)为重点;培训对象以乡
镇中学生、贫困地区、乡镇企业的青年为重点;在培训方法上,除继
续保留过去的培训方法外,要注意利用青年新技术示范户进行示范传
播推广新技术。 为此, 团省委和省农业厅于1987年4月专门下发了
《关于组织青年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意见》。与此同时,
在全省农业战线大力开展了“十大致富技术”推广活动。在活动中,
各地坚持“千方百计抓落实、重点推广新技术”的方针,坚持“实际、
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培训率、获技率、见效率一起抓,以“两
地一会”为主要目标,把技术推广与脱贫致富、“找门路、上项目”
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新技
术、新成果在全省的应用和推广,加快了青年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1987年全省仅暑期就培训应届高初中毕
业生46万多人。1988年1月,团省委对临沂团市委等9个市地团委和莱
阳等15个县区团委进行了表彰。到1988年,全省的实用技术培训已经
走上经常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全省培训基地总数已达4000多
处, 示范基地达3500多处, 科技示范户10000多户, 各种服务组织
10000多个。 到1988年下半年,全省开始对已具备一定的商品生产技
能的青年进行较高层次的、比较系统的培训,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适
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带头人和农村规模经济的带头人,实用
技术培训活动也由此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培
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是由团中央和国家科委共同发起和组织的,活
动自1988年开始启动,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直接以广大农村青年的实
用技术培训为基础,促进了农村优秀青年人才的成才。这项活动是从
组织青年领办和实施星火项目开始发起的,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本身和
相关技术在面上的推广,促进了当地支柱产业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 全省每年培养县级以上青年星火带头人1万余名,涌现
出李登海、杨学宋等多名全国级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
二、农村团支部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大赛
1992年4月, 为了配合“1992—中国青年科技行动”,深化全省
农村青年科技星火工程,团省委、省科委、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
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开展了农村团支部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基本知识、 农业实用技术和国家
“星火”、“燎原”、“丰收”等计划中确定推广的新技术,涉及大
农业中的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先进实用、易于推广普及、见效快、效
益好的农业技术为主。全国竞赛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编著的《农业实用
技术》一书作为培训、竞赛的基本教材。竞赛活动的对象,包括从事
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的青年农民和农村职业中学学生,重
点是初高中毕业返乡青年和青年复员军人。活动的基本途径就是开展
多层次、大规模的农业新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
果迅速扩散,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服务。团省委先后在寿
光县农技推广中心、山东农业大学两处省级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培
训了一批技术骨干。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开竞争,逐级选优”的要
求,大约有80%以上的县(市、区)进行了选拔赛,有12个市、地举
办电视公开赛,最后有16个代表队参加了11月份举办的全省“鹏洲”
杯农村青年实用技术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平度市崔召镇崔召村团支部
代表山东参加了12月份在北京举办的电视公开赛,获得第一名。
此项活动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全省财政系统为竞赛提供了较充
足的活动、培训经费,仅省、地两级财政专项拨款就达60万元,科委
农业、科协等部门为竞赛活动提供各种技术人员、专家达4000多人。
这项活动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逐级比赛三个阶段,在全省得到
广泛实施,有10000多个农村团支部参加了竞赛,有400多万农村青年
受到技术培训。这次竞赛调动了农村青年学科技的积极性,在全省农
村掀起了一股争相学习、运用、传播农业新技术的热潮,有力地推动
了全省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表彰先进,树立
典型,团省委、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科协于1993年授予济宁市等
6个单位活动组织奖,授予平度市崔召村等100个团支部农业实用新技
术活动“优秀团支部”称号。
三、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奖活动
动员和组织农村青年学科学用科学是山东共青团的光荣传统。早
在20世纪50年代,就把开展青年科学试验活动作为农村团组织的一项
重要任务。60年代,这项活动曾出现过蓬勃发展的局面,但后来由于
“文化大革命”,活动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这一活
动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农村青年中出现了学科学致富的热潮。为
了保护好农村青年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用现代科学技术
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83年3月,团省委与省农业厅、省科学技
术协会共同发出广泛开展“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奖”竞赛活动,并
在同年4月在武城县联合召开了全省农村青年学科学用科学经验交流
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武城县三义大队、邢庄大队青年农科
活动的现场,听取了19个单位和个人的经验介绍,表彰了全省学科学
用科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济南市历城县仲宫公社刘家大队林果科
技队等51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陈明杰等51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出
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向全省农村团员青年发出倡议书——《向农业科学
技术进军,积极开展学科学用科学标兵奖活动》,倡议得到了农村团
员青年的响应, 学科学用科学在农村蔚然成风。昌邑、单县、滕县3
县的抽样调查显示, 参加技术学习的青年占当地青年总数的 70%以
上。兖州县泗庄公社里庄大队青年科学试验队坚持科学试验为生产服
务的方向, 先后对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作物的265个品种进行对比
试验, 研究出了500多个杂交组合,积累了10多万字的科技资料,提
供了3000多个科研数据,为全县实行农作物良种化、纯种化做出了很
大贡献, 他们培育成功的“兖黄I、II”号大豆新品种,当时推广到
全国7个省的100多个县。 这个科学试验队先后有3人经科技部门考核
晋升为农业技术员或助理农艺师,有11人被授予农民技术员职称。各
地团组织通过大力宣传青年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先进事迹和命名表
彰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更进一步地激发了青年学习、应用、推广
科学技术的热情,使全省青年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呈现异常活跃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80%的农村团支部和65%的团员青年参加了这
项活动,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田秀才”、“土专家”,为农村
培养了一支宏大的农业科技队伍。 到1984年, 这项活动重点转向了
“一团两户”,活动由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一团两户
“一团两户”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形式。“一团”
指青年科学致富报告团,“两户”指青年专业户、青年科技示范户,
这项活动是从1984年开始的。当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农
村涌现出一批青年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他们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
但是这部分人人数不多,还有很多农村青年对从事商品生产、带头致
富,思想不够解放,缺乏胆量和气魄,也缺少生产技术、经营知识和
经验。为了引导更多农村青年敢于学技术致富,大胆站在改革前列,
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 现代化方向发展,1984年4月,团省委、省
农业厅、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青年中开展以
“一团两户”为重点的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奖活动的意见》,明确
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提出要发展、扶持青年专业户和青年科技示范户,
组织好青年科学致富报告团和科学致富成果宣讲活动。为了大力发展
“两户”,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使
更多的农村青年成为商品生产的能工巧匠,成为懂科学、懂技术、会
管理的专门人才。二是加强联系扶助工作,积极为青年致富搞好技术
服务,从政策上更好地调动青年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三是充分
发挥青年“两户”的模范带动作用。四是做好对青年“两户”的宣传、
评比、表彰工作。意见出台后,各级团组织通过层层选拔部分带头执
行党的政策、依靠科技和勤劳先富起来的优秀青年“两户”组成科技
勤劳致富报告团,到各地巡回报告。通过宣传他们的致富经验、先进
事迹和广泛传播科学技术,来帮助农村青年更新观念,广开生产门路,
带头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推动青年“两户”的发展。全省先后组织有
农、林、牧、副、渔各业青年“两户”典型参加的科技勤劳致富报告
团做巡回报告1000多场(次),把广大农村青年的注意力吸引到学科
学用科学上来。到1985年,团省委在“一团两户”的基础上,又提出
了开展农村青年“两户一体”夺杯竞赛活动,目的是为了把广大农村
团员、青年的注意力进一步转移到用科学发展生产上。各级团组织按
照团省委的要求,参加夺杯赛活动,壮大青年“两户一体”队伍,号
召农村青年,按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在农、林、牧、副、渔各业大显身手,向更广阔的生产领域进军,并
引导青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和商品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以
青年为主体的各种合作经济联合体,把分散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较
快地建立新的经营规模,推动农村劳力、资金、技术的流动和合理结
合,从而使全省青年“一团两户”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发展,
为推动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84年12月,团省委发
出《关于“一团两户”活动先进单位的通报》,潍坊、临沂、青岛等
5个团市(地)委和诸城等20个团县区委被评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