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91&rec=40&run=13

诸明刊本《三国志演义》,以嘉靖元年刻本流传较广,所以本节引用的材料仅限
于该本而不涉及其它。
《三国志演义》是据史实而敷演描绘,所以有“七实三虚”之说。这一特点决定
了《演义》 的基调, 也决定了诸葛亮形象的基调。《演义》中的诸葛亮,同样是以
“兴复汉室”为理想、坚持法治的政治家,又是应权通变的外交家,比平话、杂剧中
的形象更真实可信。但既是演义,就不会完全拘泥于史实。为了塑造好诸葛亮,作者
或夸张,或合理想像,或移花接木,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其形象更加高大、更
加完美。
(一)尽善尽美的“全才”
《演义》在诸葛亮出场以前,安排了一个讲史平话所没有的重要情节。小说描写
刘备只身跃马檀溪到水镜庄时,名士司马徽指出刘备之所以“区区奔走于形势之途”,
是因为“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并且,针对刘备自认为身旁有“竭忠辅相”的文武,
进一步说:“关、张、赵云之流,虽有万人之敌,而非权变之才;孙乾、麋竺、简雍
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士,岂成霸业之人也! ”在司马徽
的心目中,诸葛亮才是具有“权变之才”而能佐成霸业的人物,故誉其为“今天下之
全才”。而且,“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卷七第六九回《刘玄德遇司
马徽》) 。随后,徐庶也向刘备推举诸葛亮:“使君若得此人,可比周得吕望,汉得
张良。有经纶济世之才,补完天地之手。”“此人乃天下第一人耳!”(卷八第七二回
《徐庶走荐诸葛亮》) 刘备准备寻访诸葛亮时,司马徽因找徐庶而到新野,在谈及诸
葛亮时,司马徽也说他“可比兴周朝八百余年姜子牙,旺汉江山四百余载张子房也”
(卷八第七三回《刘玄德三顾茅庐》)。刘备三访遇诸葛亮,诸葛亮给刘备分析形势、
指点方略后, 作者评道: “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万古之人不及也。”
(卷八第七五回《定三分亮出茅庐》)在卷九第八五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中,当薛综
说“今曹公遂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唯豫州不识天时而欲争之……安能不败乎”
时,诸葛亮怒斥:“汝乃无父无君之人也!夫人生于天地之间者,以忠孝为立身之本。
吾汝累世食汉室之水土,思报其君,闻有奸贼蠹国害民者,誓共戮之,臣之道也。…
…不足与语! 再无复言。”把薛综驳得满面羞惭,不敢回答。通过斗争及智激孙权、
周瑜,促成孙、刘联合,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此后,在刘备托孤时感人肺腑的回答,
对后主刘禅的耿耿忠心,“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精神,都展现了诸葛亮经纶济世
的胸怀与才华,这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形象在《演义》中的反映。
(二)预卜未来的智者
诸葛亮在《演义》中是能够预卜未来的智者,但比平话、杂剧中的某些内容更加
可信,原因在于作者交待了预卜未来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演义》卷一○第九一回《诸葛亮计伏周瑜》,写草船借箭的故事。在“借”了
箭的回船上,诸葛亮与鲁肃有一番谈话:“孔明与鲁肃曰:‘……不费江东半分之力,
已得十数万箭。 明日却将来射北军,强似自己用工造作。’肃曰:‘先生真神人也!
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 ’孔明曰:‘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
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乃庸才也。亮三日前,算定今日大雾,因此敢取巧而
办之……’鲁肃拜服。”诸葛亮“敢取巧”是由于“算定今日大雾”;而这个正确预
测与应急对策的产生,则是他“通天文”“识地理”“知军情”“明兵势”的结果。
即因为他掌握了长江中游冬令气候变化的规律,同时又估计曹操由于性格多疑而在不
明敌情时未敢轻出,所以才能不费半点物料,却向曹营“借”来十万支箭。正是如此,
徐庶曾对曹操称许诸葛亮“有鬼神不测之机”时,也首先强调他“上通天文,下晓地
理,熟读韬略”(卷八第七八回《诸葛亮博望烧屯》)。
除草船借箭外,诸葛亮还有凭借秋雨而退魏兵的故事。卷二○第一八九回《仲达
兴兵寇汉中》写曹真、司马懿领兵40万伐蜀,诸葛亮只令张嶷、王平引一千兵出拒。
小说接着写道:“二人告曰:‘丞相误了大事也!人报魏兵四十万,诈称八十万,真、
懿二人同领而来,势如泰山,如何只与一千兵去守隘口?倘魏兵大至,将何策以拒之!’
……二人又哀告曰:‘丞相欲杀某二人,就此杀之,只不敢去也。’孔明笑曰:‘何
其愚也? 吾令汝等此去,必有主见。吾昨夜仰视天文,见毕宿躔于太阴之分,此月内
必有大雨淋漓。魏兵虽有四十万,安敢深入山险之地? 因此不用多军,只恐受害。吾
将大军屯于汉中,安居一月,待魏兵退,天必晴朗,那时以大兵掩之:吾以安逸之兵,
掩杀苦劳之卒;吾有十万之兵,何惧魏兵四十万也。’嶷、平听毕大喜,拜辞而去。”
后来果如其言:大雨连降30日,魏军困于陈仓,人马乏食,病亡极多,只得不战自退,
而蜀军却趁机复出祁山伐魏。
诸葛亮预卜未来的才能虽然被掺进了一些荒诞不经而“近妖”的成份,但《演义》
所描写的不少却是他充分利用所得资料合理推断出来的。例如卷八第七五回《定三分
亮出茅庐》写道:“玄德与孔明载而归新野,食则同桌,寝则共榻,终日议论,心地
开悦,共议天下之事。孔明曰:‘曹操居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军,必有侵江南之意。
可密令人渡江,探听虚实,容作良筹。’玄德从之,使人往江东探听。”
诸葛亮此时已经获得曹操作玄武池练水军的消息,预测他“必有侵江南之意”;
但是对于“可与为援”的孙权近况不明,故建议密派细作“探听虚实”,以便制定最
佳的行动方案。可见,诸葛亮从任军师开始,便把自己的预测与应变“良筹”建立在
对各方“虚实”的了解上。诸葛亮获取信息情报的途径非常多:有所遣“细作”“打
细人”密探的回报,有前线军中“报马”“流星马急报”“远哨马报”,有截夺敌方
秘密传递的通信,有审讯俘虏的口供,有盟军或友人送达的文书或面报,也有自己临
场观察之所得等等,不一而足。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情况,经过辨别与分析,便成
为他临机应变决策的依据。如诸葛亮初出茅庐,在所派“细作人回新野”报知东吴破
黄祖而“未有渡江之意”以后,便准确地推测出刘表所以请刘备,“是因江东破了黄
祖,故请主公议定报仇之策也”。随即筹划应付之计:“(刘表)若令主公去征讨江东,
切不可应允,但说容去新野收拾军马”,以避免跟孙权发生正面冲突,为日后联吴预
设地步。
(三)神机妙算的军师
在《演义》 中, 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长期是军师身份。因为“军师”一词,在
《演义》中是决策、指挥的角色,非寻常人可比。如卷一○第一○○回《关云长义释
曹操》,关羽对曹操说:“关某奉军师令,等候丞相多时。”
《演义》中的军师诸葛亮,在矛盾斗争中多谋善断,料敌于先,所以处于主动地
位,导演了一幕幕精彩的胜利之剧。如卷一一第一○八回《刘玄德娶孙夫人》及一○
九回《锦囊计赵云救主》,叙述周瑜用“美人计”赚刘备到吴国准备将其杀害的故事。
诸葛亮让赵云保护刘备前去,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锦囊:“袋内有三条计策,依次而
行,吾当应之。”初入吴国即打开一个,拜见桥国老说明招亲之事;第二个是住到年
终,刘备仍不提回荆州,赵云称说诸葛亮使人报称曹操要报赤壁之仇而攻荆州,促其
夫妇回去;第三个是在途中前有阻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让刘备求孙夫人出面。这三
个锦囊写于事件未发生之时,却其应如响。三个锦囊妙计其实并不神秘,然而若没有
对事件过程及各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了解,是不可能制订出的。诸葛亮看穿了“招
亲”是孙权、周瑜图谋荆州的手段,不可能让当事人如孙权之母、孙权之妹知道,所
以让赵云拜访国老,而国老向孙权之母贺喜,将秘计公开。有了孙权母亲及妹妹的保
护,刘备可有人身安全;但周瑜必定采取措施滞留刘备,故有第二个锦囊的安排;孙
夫人既能嫁刘备,危险时刻便当保护刘备,因而有第三个锦囊的设计。这三条妙计的
产生,很大程度上是诸葛亮基于对孙权、周瑜、孙权之母之妹和刘备在“招亲”问题
上不同阶段不同心态的洞察。同样,卷一○第九八回《周公瑾赤壁鏖兵》中,诸葛亮
派关羽在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关羽按常规推断
曹操看见火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而诸葛亮恰恰是针对曹操“善知兵”而多疑的
特点,算定“他见烟起将为虚张声势,只道吓他,定然投这条路来”。果然,曹操见
到烧烟对部属说:“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见识,故使数个
小卒于山僻放烟,令我军不敢从这条路走,却伏兵在于大路等候。” (卷一○第九九
回《曹操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在战争中,善于抓住敌人的心理弱点,以造成他们的心理错觉,而使之受
蒙蔽、上圈套。除了常用骄兵计、疑兵计、伏兵计、反间计等等以外,有时甚至利用
迷信手段去恐吓敌人。卷二一第二○一回《诸葛亮五出祁山》写他在陇上装神,从四
面八方推出四轮车,惊得魏兵“无不骇然”而“逃命”。同卷二○四回《孔明造木牛
流马》又写他使张嶷扮作“鬼头兽面”的神怪去夺粮,魏军惊疑为“神助”。其实,
这些不过是一种心理战。
诸葛亮除了把握自然界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之外,还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进
行分化瓦解。南征初时,诸葛亮首先设法离间越嶲太守高定与建宁太守雍闿的关系。
他对所擒的高定将鄂焕说:“吾知高定乃忠义之士,今被雍闿之说,以致如此。”而
高定听了被放回的鄂焕“说孔明之德”后,便对雍闿所言“半信不信,心中犹豫”。
诸葛亮在高、雍之间,投下使之互不信任的阴影。接着,他对所俘的二郡之兵先扬言
“高定的人免死,雍闿的人尽杀”,同时又故意一方面把雍闿兵当作高定的人放回,
另一方面对高定兵却伪称雍闿要杀高定来降,进而制造与扩大高、雍间矛盾,进行分
化瓦解。然后,诸葛亮再假意把高定“细作”当作雍闿的人,诈作约下雍闿杀高定归
蜀的日期。这一着便成为促使高定袭杀雍闿的导火线。最后,诸葛亮又用借刀杀人之
计,假手于高定消灭牂牁太守朱褒,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南中三郡的“反叛”。《演义》
写诸葛亮初出祁山取天水郡时,先以佯攻而将敌人兵力分散三处,利用敌军间联络不
便之隙,施反间计来加深他们的矛盾,分化出姜维;再由姜维写密书,造成天水城中
的内乱,从而一举夺取城池。诸葛亮千方百计地从敌人内部打开缺口,使他们互相猜
疑而不和,加剧其矛盾,以引起冲突与争夺,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诸葛亮的战术极其灵活多变。《演义》卷一一写赤壁之战以后,曹军固守荆州三
郡,而孙权、刘备也都要争夺这块地盘。诸葛亮先假意答应由吴军去取,尽着孙、曹
两家拼命厮杀。当周瑜费九牛二虎之力打败曹仁之际,诸葛亮却已令赵云埋伏城下,
以奇兵偷袭了南郡城。随即又用所缴获的曹军兵符,调动荆州、襄阳二郡守敌,毫不
费力地一举而袭取了这两处城池。诸葛亮以如此变化多端的计谋,既使吴军不自觉地
为己所用,又令曹军乖乖地听从调遣,以逸待劳,坐取渔翁之利。
诸葛亮在《演义》中道士的形象被淡化,仅在装束上偶尔提及“纶巾道服” (卷
一一第一一○回《诸葛二气周瑜》) 。至于平话、杂剧中经常出现的诸葛亮自称“贫
道”一类的字眼则完全绝迹。诸葛亮从北伐开始直到病故军中,虽然仍是奇策不断,
数败曹魏大将曹真、司马懿,但失去了蜀汉建国前那种乐观、昂扬的朝气,而是经常
“大哭”“昏倒于地”“长叹”“跌足而哭”,染上了悲剧气氛,这使诸葛亮形象更
接近于历史的真实。